首頁 > 職責大全 > 測溫崗位職業健康安全規程

測溫崗位職業健康安全規程

2024-07-14 閱讀 6284

1、測溫時應注意裝煤車的行走動向和打開的裝煤孔。

2、禁止在煙大火大的地方測溫。

3、打開看火孔時,應站在上風側,禁止臉部正對看火孔。

4、禁止從爐上往下扔東西。

5、禁止坐在爐頂軌道上。

6、測溫時,看火孔蓋不得連續打開5個以上,測溫后立即蓋上,防止雜物煤灰等掉入火道。

7、禁火區動火按有關規定執行。

8、在遇停水、停電時,應協助加熱組長做好停止或恢復加熱工作。

9、掌握調火崗位安全規程。

10、夏季高溫天氣應多服用下發的防暑降溫物品.

11、每年定期進行職業病健康體檢。

12、定期組織學習職業病健康防治知識。

13、本崗位員工在工作期間必須佩帶防毒口罩

篇2:混凝土冬期施工測溫規范

混凝土冬期施工測溫規范

混凝土冬期施工測溫(規范要求),不加水的

1、混凝土攪拌測溫記錄(C2―6―12)

冬季混凝土施工時,應進行攪拌測溫(包括現場攪拌、商品混凝土)并記錄。混凝土冬施攪拌測溫記錄包括大氣溫度、原材料溫度、出罐溫度、人模溫度等。測溫的具體要求應有書面技術交底,執行人必須按照規定操作。原始記錄簽字完畢后交資料員歸檔。“現場攪拌或商品混凝土”字樣填人“備注”欄。表格中各溫度值需標注正負號。

2、混凝土養護測溫記錄(表C2―6―13)

(1)混凝土的冬期施工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l04)和施工技術方案的規定。

(2)測溫起止時間指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低于5~C時起,至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高于5~C冬施結束;摻加防凍劑的混凝土未達到抗凍臨界強度(4MPa)之前每隔2h測量一次,達到抗凍臨界強度(4MPa)且溫度變化正常,測溫間隔時間可由2h調整為6h。

(3)混凝土冬施養護測溫應先繪制測溫點布置圖(標明具體部位名稱),包括測溫點的部位、深度等。測溫記錄應包括大氣溫度、各測溫孔的實測溫度、同一時間測得的各測溫孔的平均溫度和間隔時間等。此外還應進行成熟度計算(本次、累計)。表格中各溫度值需標注正負號。

(4)關于測溫的項目、測溫次數和測溫孔設置按要求執行現行有關標準規定。

3、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測溫記錄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應對人模時大氣溫度、各測溫孔溫度、內外溫差和裂縫進行檢查和記錄。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測溫應附測溫點布置圖,包括測溫點的布置部位、深度等。表格中各溫度值需標注正負號。

PART2:

4、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測溫工作

4.1在離建筑物10m以外,距地面高度1.5m,通風條件較好的地方安裝規格不小于300*300*400的白色百葉箱。

4.2測溫孔位置的選擇,選擇在溫度變化大、容易散失熱量的部位、易于遭受凍結的部位,西北部或前陰的地方應多設置,測溫孔的口不迎風設置,且臨時封閉。

4.3結構測孔的設置

(1)梁(包括簡支撐與連接梁):梁上測溫孔應垂直于梁的軸線,孔深為梁高的1/3至1/2處。

(2)現澆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每根構造柱下端設一個測溫孔。

(3)底板:底板測溫孔布置按縱橫方向不大于5m間距布置,每間房間面積不大于20m2對可設一個測溫孔,測溫孔垂直于板面,孔深為板厚的1/3至1/2。

(4)現澆混凝土墻板:墻厚為20cm及20cm以內時,單面設置測溫孔,孔深為墻厚的1/2;當墻厚大于20cm時,雙面設置測溫孔,孔深為墻厚的1/3,并不小于10cm測溫孔與板面成30度傾斜角。大面積墻面測溫孔按縱橫方向均不大于5m的間距布置;每塊墻面的面積小于20m2時,每面可設一個測溫孔。

4.4砼(商砼)拌合物測溫:對于已攪拌好的砼,要經常檢查砼出罐和入模溫度

(每班不少于4次)要求砼或砂漿出罐溫度不低于10℃,入模溫度不低于5℃。

4.5新澆砼結構和構件的測溫:

預埋測溫管:砼澆筑完在未覆蓋前,要預埋測溫管,具體預埋的位置和數量,要事先繪出測溫點布置圖,每個測溫點要做好編號。

測溫次數控制:砼澆筑完及時測一次溫度做為第一次測溫,以后每2小時測一次,連測三天,三天后改為每4小時測一次(早8:00、晚8:00、夜2:00)至砼溫度0℃為終結。

4.6混凝土攪拌、養護測溫記錄

冬季混凝土施工時,應進行攪拌和養護測記錄;

混凝土冬施攪拌測溫記錄應包括大氣溫度、原材料溫度、出罐溫度、入模溫度等;

混凝土冬施養護測溫應先繪畫制測溫點布置圖,包括測溫點的部位、深度等。測溫記錄應包括大氣溫度、各測溫孔雀實測溫度、同一時間測得的各測溫孔的平均溫度和間隔時間等。

4.7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測溫記錄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應對入模時大氣溫度、各測溫孔溫度、內外溫差和裂縫進行檢查和記錄。

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測溫應附測溫點布圖,包括測溫點的布置、深度等。

4.8測溫要求

(1)在測時,按測孔編號順序進行,溫度計插入測溫孔后,堵塞住孔口,留置在孔內3-5分鐘后進行讀數;

(2)混凝土出罐、澆注及入模溫度每一工作班不應少于4次;

(3)當采用蓄熱法養護時,其間每6小時測量一次;

(4)摻用防凍劑混凝土,在強度未達到4.0Mpa以前,每2小時測1次,以后每6小時測一次;

(5)冬期施工有室外大氣測記錄表;

(6)采用成熟度法預估混凝土強度。

救助站制度

篇3:大體積混凝土測溫方法措施

大體積混凝土測溫方法(兩種)午后,天亮,48h內最高

測溫方法基本上有兩種:

*使用電子式測量溫度的儀器,一般用預埋式的測溫線與主機連接后進行測溫,數字顯示溫度、準確直觀快捷、體積小、性能好、攜帶方便,就是要購買這種儀器。各類建筑雜志上,此類廣告多得很。

*用棒式溫度計測量溫度。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從構件面分別埋入3根1″的電線管(線管壁薄,傳熱快),埋入深度可為構件厚度的3/4H、1/2H、4/1H等,視需要而定,管內灌滿水,管口用木塞塞緊。測量時,打開木塞,將溫度計用繩吊入管內,靜置3分鐘后,取出,讀取溫度并記錄。這種方法簡易,效果能滿足要求,自然成本也低。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醫院l號、2號高層住宅樓采用筏板混凝土基礎,剪力墻結構,地上33層.地下2層(含夾層),建筑高度97.8m,建筑面積72,469rn2。1號、20樓筏板混凝土總方量分別約為1250m3,筏板強度等級C35,抗滲等級P6。筏板混凝土厚度為600mm,基礎梁l400mm,核心承臺1800mm。本筏板工程屬于大體積混凝土。大體積混凝土施二r中要求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混凝土厚度小于2.0m時,內外溫差不宜大于25℃;對于厚度超過2.0m的混凝土,根據已有的經驗,只要控制溫度梯度小于12.5℃/m。可適當放寬內外溫差至30~33℃,否則會產生溫差裂縫。

1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技術要求

1.1本工程大體積混凝±筏板的特點

(1)筏板要求具有足夠的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等級C35。水泥、粉煤灰、膨脹劑等膠凝材料在水化過程中將放出大量的熱量。

(2)筏板要求具有良好的抗滲性,因此,原材料要嚴格控制含泥量。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要加入優質的泵送減水劑,提高混凝土密實度,同時摻入膨脹劑,以補償混凝土收縮。

(3)筏板要求具有良好的整體性,防止貫穿性裂縫產生,同時盡量減少淺層裂縫的出現。

1.2大體積混凝±施工技術要求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l號樓于2O04年5月3日(16:30)至5日(16:00)一次澆筑完畢,混凝土澆筑期間環境溫度為10~28℃。混凝土入模溫度15―22℃。2號樓于2004年6月1日(4:30)至2日(16:00)一次澆筑完畢,混凝土澆筑期間環境溫度為16~29℃,混凝土入模溫度22~3l℃。白天溫度較高的時候只覆蓋塑料布保濕,晚上溫度較低的時候及時增加覆蓋棉氈進行保濕保溫養護;如遇大雨天則在混凝土上面再加蓋塑料布,防止積水太多(不超過20mm)導致混凝土表面溫度太低而加大溫差。經過9d的溫度監測,1號樓大體積混凝土筏板的內部最高溫度從59.9℃降至40℃以下,表面溫度相應降至30℃左右;2號樓大體積混凝土筏板的內部最高溫度從64.8℃降至40℃以下,表面溫度相應降至30℃左右,已達到安全溫度,可不對筏板混凝土進行溫度監控。

2測溫方式

本工程采用計算機溫度監控系統對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醫院1號、2號高層住宅樓筏板進行溫度監測。

在混凝土澆筑以前,將下端封閉的測溫套管(圖1)固定在測溫點平面位置上,并在套管的不同高度放置測溫元件。通過熱電轉換,數據采集及處理,在計算機上監控混凝土的溫度變化。

測溫點的平面布置按澆筑前后順序、不同混凝土厚度等共布置6個測溫點。測溫點在豎向測試3個深度處的溫度:混凝土表層溫度(距混凝土表面10cm高度處的溫度)、混凝土中心溫度(即1/2高度處的溫度)和混凝土底部的溫度(距混凝土底面20cm高度處的溫度)。對厚度小于1000mm的測點只監測其內部溫度即可。

3測溫結果

從監視器自動形成的溫度變化曲線可以看出:環境曲線顯示一天中溫度最高點為午后的4h內,最低點為天亮時分;混凝土上部溫度隨環境溫度變化,在同一時間點溫度高于環境溫度;混凝土中部及下部溫度自澆筑之后的48h內為溫度最高時期,之后溫度逐漸下降。

3.11號樓測溫結果

混凝土澆筑及養護過程中,大氣溫度10-37℃,混凝土入模溫度15~22℃,環境濕度20%一84%。本程筏板布置6個測樁,整個筏板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為59.9℃,最大溫差為21.7℃。

3.22號樓測溫結果

混凝土澆筑及養護過程中。大氣溫度15―35℃,混凝土入模溫度22-31℃,環境濕度23%~93%。本工程筏板布置6個測樁,整個筏板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為64.8℃,最大溫差為24.8℃。

本工程采用大體積混凝七測溫技術并根據測溫結果提出了養護措施,通過9d的保溫、保濕養護,確保了筏板、混凝土均勻散熱降溫,使混凝土中心溫度降至40℃以下,控制了混凝土裂縫的出現。經檢查整個筏板混凝土未見有害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