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危險品安全操作規程
1、凡能產生有毒氣體和刺激性氣體的操作,應在通風柜內進行。這些氣體是:一氧化碳、硫化氫、氟化氫、氯化氫、二硫化碳、氯、碘、二氧化硫、氧化錳、二氧化氮等。
2、進行有毒物質的試驗時,必須穿工作服、戴口罩或面罩、手套,實驗后要洗手,試驗中禁止飲食、吸煙。
3、所有使用過含毒物的溶液,必須由該試驗的工作人員作一定安全處置合乎排放標準后,再倒入下水道,然后仔細洗凈儀器和工作地點。
4、工作人員手、臉、皮膚、有破裂時,不許進行有毒物質操作,尤其是氫化物的操作。
5、一切有毒藥品和溶液應倒入廢液罐內,禁止直接倒入下水系統。應經過安全處理符合排放標準后倒入下水道,并用水沖洗水糟。?
6、禁止用實驗室內的任何容器盛放飲料和其它食物。?
7、有毒液體、生產污水或其它腐蝕性強烈的液體在取樣時,不許用口吸取,只能用抽氣管吸取。
8.遇到毒性強烈的物質時,應特別注意安全。?
篇2:化學危險品安全保管和使用制度
1、實驗教學用化學危險藥品必須貯藏在專用室、柜內,并按各自的危險特性,分類存放,不得和普通試劑混存或隨意亂放。
2、化學危險藥品室、柜,必須實驗管理人員管理。管理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感,須懂得各種化學藥品的特性,具有一定的防護知識,并實行“五雙管理”即雙人管理、雙本帳目、雙把門鎖、雙人領發、雙人使用。
3、化學危險品室要配備相應的消防設施,如滅火器、消防桶、黃沙等,學校主管領導和專管人員要定期檢查,節假日安排值班時,要把化學危險品列為重點防范區。
4、定期對化學危險品的包裝、標簽、狀態進行認真檢查,并核對庫存量,務必使帳目一致,非管理人員一律不得進入實驗室。
5、使用危險試劑進行實驗前,必須向學生提出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的要求。教師需用危險品時,必須提前計算用量,填寫好《危險試劑領用單》由專管人員或教師送取,不得讓學生代替。
6、對實驗中危險品的遺棄和廢液、廢渣要及時收集,妥善處理,不得在實驗室存留,更不可隨意倒入下水道。
7、危險試劑的管理和使用方面如出現問題除采取措施進行排除外,必須及時向學校領導如實報告不得隱瞞。
8、專管人員對化學危險品的保管和使用中的安全性負有全部責任。
9、嚴禁用化學藥品配制有害于人體身心健康的毒品和麻醉藥品,管理人員用后作好登記,保證藥品不流失,如發現有流失,管理人員要及時追回,并報告學校領導作出處理。
篇3:危險品運輸安全防護設施防護用品配備使用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勞動防護用品管理,保證職工安全健康的從事工作,特制定本發放標準和管理制度。
一、定義
1、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正常使用或佩戴的,用以保護自身安全和健康的物品稱為勞動防護用品;如:勞動防護手套,防護鞋等。
2、所使用的特殊防護器具稱勞動防護用具;如:防毒面具等。
二、管理職責
1、安全管理員參與全公司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標準的制訂和修改,對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數量、質量及使用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
2、安全管理員統一負責編制防護用品的采購計劃。
3、倉儲部門負責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驗收、保管,不合格的用品、用具拒絕入庫。
三、選用與保管
1、必須根據作業性質、條件(空氣中的氧含量、毒物種類、濃度等)、勞動強度及國家有關技術標準,正確選擇和采用合適的防護用品和器具。
2、防護器具不準超出防護范圍進行借用:
(1)不準用過濾式面具代替隔離式面具。
(2)嚴禁使用失效的防護器材;
(3)嚴禁用防塵口罩(帶換氣閥)代替過濾式防毒面具。
3、使用防護器具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熟知結構、性能,使用和維護保管方法。
4、各種防護器具應定點存放,使用車輛的防護器材要設專人管理,對防護器材的完好負責。
5、必須建立防護用品和器具的領用登記卡制度,并根據有關規定制訂發放標準。
6、定期校驗和維護
(1)由安全管理員負責公司安全防護工具的管理、建立臺帳和定期校驗工作。
(2)使用人對所屬區域的勞動防護用具的完好、維護保養負責,定期進行檢查和記錄。
(3)防毒面具等用后清洗,至少兩個月檢查一次,濾毒罐要稱量檢查,面具進行氣密性試驗。
7、勞動防護用品用具必須按規定用途使用,不得改作他用或變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