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代煤項目燃氣設施安全運行專項維護搶修操作規程
一、管道及其附件的運行與維護
(一)燃氣管道巡查
1、燃氣管道巡查應包括下列內容:
(1)管道安全保護距離內不應有土壤塌陷、滑坡、下沉、人工取土、堆積垃圾或重物、管道裸露、種植深根植物及搭建(構)筑物等;
(2)管道沿線不應有燃氣異味、水面冒泡、樹草枯萎和積雪表面有黃斑等異?,F象或燃氣泄出聲響等;
(3)不應有因其他工程施工而造成管道損壞、管道懸空等,施工單位應向城鎮燃氣主管部門申請現場安全監護;
(4)不應有燃氣管道附件及標志丟失或損壞;
(5)穿跨越管道、斜坡及其他特殊地段的管道,在暴雨、大風或其他惡劣天氣過后應及時巡檢;
(6)架空管道及附件防腐涂層應完好,支架固定應牢靠;
(7)在巡檢過程中應向周圍單位和住戶詢問有無異常情況。
(8)在巡查中發現問題,應及時上報并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
(9)在日常巡檢過程中嚴格執行一日三巡的管理制度,對氣代煤項目進行安全巡檢。
2、管道檢測周期
(1)聚乙烯塑料管線管道及鋼塑轉換接口處,激光檢測儀檢測周期不應超過三個月;
(2)架空及地埋鋼制管道,檢測周期不應超過三個月;
(3)被違章占壓的管線,應強制整改,在未整改之前應每月檢測1次。
?(4)發現管線泄漏的,修復后在次日內進行復測;
3、采用儀器檢測時,應沿管道走向在下列部位進行檢測:
?(1)燃氣管道附近的道路接縫、路面裂痕、土質地面或草地等;
?(2)燃氣管道附屬設施及泄漏檢查孔、檢查井等;
?(3)燃氣管道附近的其他市政管道井或管溝等。
4、在使用儀器檢測的同時,應注意查找燃氣異味,并應觀察燃氣管道周圍植被、水面及積水等環境變化情況。當發現下列情況時,應進行泄漏判定:
?(1)檢測儀器有明顯的濃度變化;
?(2)空氣中有異味或有氣體泄出聲響;
?(3)植被枯萎、積雪表面有黃斑、水面冒泡等。
5、泄漏判定應判斷是否為燃氣泄漏及泄漏氣體的種類。并判斷確認為燃氣泄漏后應立即查找漏點。
6、檢測孔檢測完成后,應對各檢測孔的數值進行對比分析,確定燃氣濃度峰值的檢測孔,并利用防爆工具從該檢測孔進行開挖檢測,直至找到泄漏部位。
7、開挖前,應根據燃氣泄漏程度確定警戒區,并應設立警示標志,警戒區內應對交通采取管制措施,嚴禁煙火,現場人員應佩戴職責標志,嚴禁無關人員入內。
8、開挖過程中,應隨時檢測周圍環境的燃氣濃度。
9、經開挖確認漏點后,應立即上報并啟動搶險程序。根據泄漏情況常新設置警戒區域,根據風向隨時監測周圍環境濃度變化。
10.對架空管道進行泄漏檢測時,檢測距離不應超過檢測儀器的允許值。
(二)閥門的運行、維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每月檢查閥門、閥井,應無燃氣泄漏、損壞等現象,閥井應無積水、塌陷,無妨礙閥門操作的堆積物等;
2、每月對閥門進行啟閉操作和維護保養;
3、無法啟閉或關閉不嚴的閥門,應及時維護或更換。
(三)調壓裝置運行、維護
1、調壓裝置各工藝管路、接口等不得有泄漏;
2、調壓裝置各項運行參數應符合設計要求:
3、調壓裝置周圍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堆放,且無雜物;
4、各設備主體、管線、螺栓應無腐蝕、變形、油漆剝落起皮、銹蝕;安全標識、報警電話應清晰;
5、設備的支撐或支座無損壞、開裂、傾斜,緊固件無松動;
6、切斷閥、安全放散閥等安全裝置可靠,切斷閥的反應時間不應大于2s;
7、調壓裝置巡檢周期不大于30天。
8、各項作業完成后進行詳細記錄,并與GPS管理系統同步存檔。
(四)加臭檢測
1、加臭劑的添加必須通過加臭裝置進行,加臭劑的最小量應符合下列規定:天然氣中泄漏到空氣中,達到爆炸下限的20%時應能察覺。
2、每月對燃氣管道內的加臭劑濃度進行檢測,做好記錄,并應符合以下規定:
(1)加臭劑濃度檢測點根據管網和用戶情況確定,要求靠近用戶管線終端。
(2)應保證用戶端加臭劑最小檢測值符合夏季每立方米15-20毫克,冬季每立方米20-25毫克的規定。
二、搶險、搶修
(一)搶險處置
管網處搶險隊接到搶修報警后應迅速出動,并根據事故不同情況可聯系有關部門協作搶修。搶修作業應統一指揮,嚴明紀律,并采取安全措施。
(二)作業現場
1、搶修人員應著工裝、佩戴安全帽,到達作業現場后,應根據燃氣泄漏成都確定警戒區并設立警示標志;在警戒區內嚴禁明火,應管制交通,嚴禁無關人員入內。
2、搶修人員到達作業現場后,必須及時救護受傷人員。
3、進入警戒區的操作人員應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具,作業時應由專人監護,嚴禁單獨作業。
4、警戒區內未經批準不得使用非防爆型的機電設備及儀器、儀表。
5、管道和設備修復后應作全面檢查,防止燃氣竄入夾層、窨井、煙道、地下管線和建(構)筑物等不易察覺的場所。
6、當事故原因未查清或隱患未消除時不得撤離現場,應采取安全措施,直至查清事故原因并消除隱患為止。
(三)搶修作業
1、搶修人員進入事故現場,應立即控制氣源、消滅火種,驅散積聚的燃氣。在室內應開啟門窗通風,嚴禁啟閉電器開關。地下管道泄漏時應采取有效措施,排除聚積在地下和構筑物空間內的燃氣。必要時通知附近居民用戶進行清場。
2、處理地下泄漏點開挖作業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搶修人員應根據管道敷設資料確定開挖點,并對周圍建(構)筑物進行檢測和監測;當發現漏出的燃氣已滲入周圍建(構)筑物時,應及時疏散建(構)筑物內人員并清除聚積的燃氣
(2)作業點天然氣濃度控制在在爆炸范圍以內,必要時必須強制通風,降低濃度后方可作業;
(3)燃氣設施泄漏的搶修宜在降低燃氣壓力或切斷氣源后進行。當泄漏處已發生燃燒時,應先采取措施控制獲釋后再降壓或切斷氣源,嚴禁出現負壓。
(4)搶修時,與作業相關的控制閥門應有專人值守,并應監視管道內的壓力。
(5)當搶修中無法消除漏氣現象或不能切斷氣源時,應及時通知上級領導,并作好事故現場的安全防護工作。
(6)修復供氣后,應進行復查,確認不存在不安全因素后,搶修人員方可撤離事故現場。
3、調壓箱泄漏搶修
(1)調壓站、調壓箱發生泄漏,應立即關閉泄漏點前后閥門,打開門窗或開啟風機加強通風,故障排除后方可恢復供氣;
(2)調壓站、調壓箱由于調壓設備、安全切斷設施失靈等原因造成出口超壓時,應立即關閉調壓器進出口閥門,并放散降壓和排除故障。
(3)當壓力超過下游燃氣設施的設計壓力時,應對超壓影響區內燃氣設施做全面檢查,排除所有隱患后方可恢復供氣。
4、用戶室內燃氣設施泄漏搶修作業應符合下列規定:
(1)接到用戶泄漏報警應立即派人檢修。進入室內后應打開門窗通風、切斷氣源,在安全的地方切斷電源,檢查用戶設施及用氣設備,準確判斷泄漏點,嚴禁明火查漏
(2)漏氣修理時應避免由于檢修造成其他部位泄漏,應采取防爆措施或使用防爆工具,嚴禁使用能產生火花的鐵器等工具進行敲擊作業。
5、火災與爆炸
(1)發生火災、爆炸等事故,危及燃氣設施和周圍環境的安全時,應協助消防部門搶救。
(2)當燃氣設施發生火災時,應采取切斷氣源或降低壓力等方法控火勢,防止產生負壓。
(3)火勢得到控制后,再進行搶修作業。
(4)燃氣管道及設備發生爆炸后,應迅速控制氣源和火種;應保護好事故現場,防止發生次生災害。
(5)火災與爆炸災情消除后,應對管道和設備進行全面檢查,消除隱患。
?
德州市燃氣總公司生產運營部
?2017年11月30日
篇2:燃氣車輛安全運行規章制度
為更好的提高天然氣車輛的使用效率,確保安全、高效運行,避免事故的發生,降低消耗,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特制定本規定。
請各有關單位,遵照執行。
天然氣汽車的安全駕駛操作
一、天然汽車,運行時駕駛操作與一般的汽柴油車駕駛操作基本相同。
二、天然氣(CNG)汽車駕駛員,必須經過天然氣汽車的技術培訓,掌握天然氣汽車日常安全檢查知識,安全駕駛技術要點,并取得培訓合格證后,方可駕駛天然氣汽車。
天然氣汽車出車前的檢查
一、檢查天然氣的儲量
檢查氣量顯示與停車前觀察到的氣量指示值是否基本一致,確認CNG管路接頭是否存在微漏氣隱患。
二、檢查儲氣瓶和高、低壓管路上是否有泄漏
(一)憑嗅覺聞一聞,必要時使用洗滌劑(或肥皂)泡沫水檢查所有管線、連接接頭是否有泄漏。
(二)若有異味、漏氣,應關閉儲氣瓶上的手動截止閥,然后上報維修后方可起動。
天然氣汽車的起步行駛
(一)由于天然氣的特點,用壓縮天然氣作燃料時,汽車動力比用汽油時將略有下降,故汽車起步時,應適當提高發動機轉速。
(二)每次起步之前,宜怠速運行5分鐘,發動機水溫提高到40°以上方可起步行使。
天然氣汽車的運行
一、運行中檔位的選擇
(一)天然氣汽車運行中,應注意檔位的選擇。要盡量避免高檔怠速行駛。
(二)長期運行時發動機水溫應保持在發動機使用說明書中要求的范圍內為宜。水溫過低易造成一級減壓器冰堵、密封閥片損壞使耗氣量增加。
二、行駛過程中操作注意事項
(一)運行過程中,在駕駛室內對有低壓指示表的汽車,應注意低壓表的指示情況。平穩運行時低壓表的指針應無劇烈波動。如發現異常波動,應立即停車排除故障后方可運行。
(二)駕駛天然氣汽車時,不要急加油門,禁止高檔低速防止造成回火放炮,引起不必要的機件損壞。
(三)在行駛中隨時觀察天然氣量的變化情況,如變化太快,與行駛里程不符,應及時停車檢查漏氣情況。
(四)運行中,氣瓶氣壓不得全部用盡,應在2.5-5.0Mpa時去加氣站加氣。
天然氣汽車冬夏季駕駛注意事項
一、冬季駕駛的特殊要求
在行車途中,如果感到行車無力,應當檢查減壓器進出氣口、供氣管線接頭是否結冰。如結冰,可用熱水澆燙,切忌用火烤。
二、夏季駕駛的特殊要求
(一)夏季當天氣在高溫時,必須注意水溫表讀數。
(二)如果水溫接近或達到發動機使用說明書中規定的上限時,應當檢查發動機冷卻系統工作是否正常。如不正常應首先排除冷卻系統故障。
天然氣汽車行駛中出現故障的應急處理措施
?一、發生天然氣泄漏的應急措施
(一)如果發生輕微的天然氣泄漏,應立即停車,關閉點火開關,將發動機熄火,開啟應急燈,切斷油路。檢查泄漏部位,并立即關閉儲氣瓶上的手動截止閥。
(二)如因高壓天然氣管破裂、卡套松脫造成天然氣泄漏時。應立即靠邊停車,開啟應急燈,迅速關閉氣路總截止閥和各氣瓶截止閥,切斷電源,切斷油路;同時疏散人員,隔離現場,隔離火源。待泄漏氣體擴散,對供氣系統進行檢查,確保無著火隱患后,方可將車開到定點維修廠對供氣系統進行檢查和維修。
二、發生汽車自燃著火時的應急措施
(一)如果汽車發生自燃著火,應立即靠邊停車,迅速關閉點火開關,切斷電源,迅速關閉氣路總截止閥和各氣瓶閥;同時疏散人員,隔離現場。
(二)使用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并設法用水給儲氣瓶降溫。
三、發生碰撞、著火時的應急措施
(一)如發生交通事故,就立即停車,開啟應急燈,檢查氣路是否受損;如受損應關閉點火開關,切斷電源,關閉氣瓶閥,同時疏散人員,隔離現場,隔離火源,保護現場。
(二)如著火,應立即停車,關閉點火開關和氣瓶閥;同時疏散人員,隔離現場,保護現場,用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
(三)如氣瓶閥無法關閉,應設法儲氣瓶降溫,疏散人員,隔離火源,保護現場,嚴禁煙火,盡快向有關部門報告,以便應急處理。
天然氣汽車進站加氣注意事項
一、進站停車
(一)汽車進站前,車上換乘人員全部下車,在加氣區外休息處等候。
(二)將汽車按指定方向進入加氣區,緩慢進入充氣位置后停車,拉緊手制動,汽車發動機熄火,關閉汽車總電源,打開防護罩作好加氣準備。
(三)氣瓶使用登記證宜插放在駕駛臺邊,以配合加氣人員在加氣前檢驗確認。加氣員同時就檢查供氣系統無異常,方可準予加氣。
(四)在加氣站內禁止吸煙、使用手機和其它電器、電子設備,以防靜電感應導致發生事故。
二、開始加氣
(一)打開引擎蓋,由加氣站專業工作人員取下防塵罩,插上充氣插頭,再打開總氣閥,充裝天然氣。
(二)在加氣中,不準超壓加氣,加壓力不準超過20MPa。
(三)加氣時若發生泄漏,應立即關閉加氣開關和氣瓶截止閥,立即停止加氣。此時不能起動發動機,應將車輛推到空曠處,待檢修合格后方能再進站加氣。
三、加氣后檢查
(一)充氣完畢后,關閉總氣閥,待排除加氣軟管內的余氣后,取出充氣插頭,插上防塵賽,蓋好發動機引擎蓋前,應確認充氣閥已確實關好且無泄漏。
四、起動離站
(一)觀察高壓管路及各接頭組件連接處有無泄漏,如發現泄漏要排除后才能起動車輛。
(二)確認加氣槍與加氣閥完全脫開,方可起動車輛,緩慢駛離加氣站,進行正常的行駛操作。
天然氣汽車的停車
一、臨時停車
(一)臨時停車,應盡量選擇通風陰涼、遠離火源和熱源之處,并盡可能設置停車警示標志。
(二)停車時,發動機應熄火、關閉電器總開關。
二、?夜間停車
(一)晚上停車,應盡量選擇通風陰涼,遠離火源和熱源之處停車。
(二)停車前,應檢查系統是否正常,有無漏氣現象,儲氣瓶固定裝置有無松動。
(三)車停穩后,應關閉電器總開關和發動機,關閉氣瓶截止閥,查看并記錄高壓表壓力讀數指示值。(在第二天開車前,再次觀察高壓表壓力讀數指示值,評估CNG管路接頭是否存在微漏氣隱患)。
三、長期停車
(一)汽車長期停放時,除按車輛停放規定處理外,應盡量將天然氣用完,一般壓力降到0.2--0.4MPa即可,立即關閉氣瓶閥。
(二)斷開電源,拆下蓄電池線,將車輛置于通風、防潮、防火、防曬的場所。
(三)汽車重新使用時,應確認高壓管路完好,連接部位沒有松動、泄漏,必要時進行儲氣瓶氣體置換操作,方能再次加氣使用。
?天然氣汽車的日常維護
?駕駛員日常檢查維護
天然氣汽車的維護應符合壓縮天然氣汽車維護、檢測技術規范(JT/T512-2004)的要求。
一、?每日檢查
(一)日常檢查由駕駛員進行。
(二)檢查氣瓶有無擦掛、損傷,氣瓶支架、固定卡子的緊固情況,管線接頭有無松動、摩擦、漏氣、外保護管有無破損、缺損、閥門橡膠件有無老、斷裂。
(三)檢查CNG供氣系統工作是否正常,壓力表、氣量顯示值是否一致,各管線接頭有無松動,泄漏。
(四)檢查車輛電器線路有無老化、破損、松動;檢查CNG供氣系統和濾清器芯子是否清潔、損壞。
二、?長途行車中途檢查
(一)檢查氣瓶有無擦掛、損傷,氣瓶支架、固定卡子的緊固情況。
(二)檢查管線接頭有無松動、摩擦、漏氣。
(三)使用燃料狀態的轉換是否方便靈活。
(四)檢查天然氣壓力低于1MPa時,應立即加裝天然氣或改換汽油運行。
三、?夜間(回場)停車檢查
(一)檢查氣瓶有無擦掛、損傷,氣瓶支架、固定卡子的緊固情況。
(二)檢查管線接頭有無松動、摩擦、漏氣、外保護管有無破損、缺損、閥門橡膠件有無老、斷裂。
(三)檢查CNG供氣系統是否正常,氣瓶閥是否已關閉。
四、其它檢查與一般汽車檢查相同
定期到維修廠維護保養
一、定期維護保養
天然氣供氣系統必須定期進行維護保養。
二、保養同期的確定
(一)天然氣汽車的維護保養分為一級維護(1000公里)、二級維護(1500公里)、車輛首次燃用天然氣行駛了100km后,必須對供氣系統進行保養和調試,以提高天然系統零部件的使用壽命,盡早發現并排除某些故障隱患。
(二)天然氣供氣裝置在行駛里程15000公里(或三個月)時應對天然氣裝置進行全面檢修保養,以后則每隔15000公里(或三個月)維護一次。如果氣質較差,將縮短每次維護保養的間隔公里數和時間。
三、?定點維護保養
(一)、天然氣汽車定期維護保養,必須到指定的維修廠進行,不得到非定點改裝、維修廠進行維護保養。
(二)使用天然氣汽車,除進行車輛的正常檢查外,還必須經常檢查壓縮天然氣供氣系統有無其它異常現象,就及時到定點改裝、維修廠修復和排除。
四、定期維護保養內容
行駛間隔時間
檢查保養內容
1000小時
1、檢查燃氣裝置、管線的安裝情況是否可靠、與其它部件有無磨損。
2、檢查橡膠軟管有無碰擦,密封性能是否可靠。
3、檢查氣瓶的安裝、螺栓的緊固是否可靠。
4、檢查及設法排除用戶反映的其它故障。
15000小時(或三個月)
1、檢查空濾器濾芯、連接管道的可靠性。。
2、檢測減壓調節器出口壓力及安全閥工作情況。
3、檢查過濾器濾芯。
4、檢查電器性能是否可靠。
5、檢查高壓電磁閥的工作情況。
6、檢查高壓管路是否有磨損。
?天然氣汽車維修注意事項
一、然氣裝置產生故障,不要自行修理,一定要到定點維修廠去進行修理。
二、天然氣汽車在維護作業前,應首先進行CNG專用裝置的密封性檢查,如有泄漏應先排除故障,在確認密封良好后方可進行其它作業。
三、維護作業中應先進性CNG使用的維護,在關閉氣瓶閥使管路內的CNG耗盡,在進行其它項目作業。
四、需要用明火切割作業時,應撤除蓄電池、重要總成的電器元件和氣瓶。或在符合安全的場地進行CNG泄壓。
五、不要采用高壓清洗設備清洗發動機艙。洗車后應將接插件中的水分吹干,并加入先是的除銹劑以確保除濕效果。
六、駕駛室內嚴禁私自增加高壓表。
?CNG儲氣瓶的安全管理和檢驗
?一、?新氣瓶的啟用
(一)新氣瓶或氣瓶進入空氣時,應對瓶內空氣進行“置換”。最好到氣瓶檢測站用氮氣進行置換,實施有困難,也可將天然氣充入氣瓶使氣瓶壓力達到0.5~~0.6MPa,然后放氣減壓至0.2~~0.3MPa,反復三次,才能達到“置換”要求。
(二)氣瓶進行空氣“置換”后,第一次充裝天然氣的壓力不得超過5MPa。經檢查確認無泄漏或其它異常情況后,再充氣到額定工作壓力20MPa。
(三)氣瓶嚴禁超裝、錯裝、混裝氣體。
二、氣瓶的檢驗按照GB19533-2004《汽車用壓縮天然氣鋼瓶定期檢驗》的要求,一般車用CNG氣瓶的檢驗周期規定為二年檢測一次。
三、不合格氣瓶的處置
(一)使用中發現儲氣瓶有嚴重腐蝕、損傷以及其它可能影響安全使用的缺陷時,儲氣瓶子所有者應及時將儲氣瓶送交有資質的氣瓶檢驗單位進行檢驗。
(二)檢驗不合格的儲氣瓶不能繼續使用,由檢驗機構作鉆孔破壞性處理。
四、到期氣瓶的處置
對使用到期的儲氣瓶,應按規定作報廢處理,不得再用。
五、氣瓶使用管理注意事項
(一)庫存和停用的時間超過一個檢驗周期的氣瓶或檢驗日期不明的氣瓶,啟用前應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方能使用。
(二)發生交通事故中受到操作的車用氣瓶,如要重新使用,應對氣瓶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方能重新使用。
(三)不能擅自將其它氣瓶作為CNG氣瓶使用,也不能把CNG氣瓶充裝其它氣體的氣瓶。
(四)氣瓶的拆裝工作必須由有從事車用氣瓶安裝或定點CNG改裝廠進行,其它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氣瓶拆裝作業。
(五)嚴禁自行對儲氣瓶進行維修和更換氣瓶附件。
礦業公司車管部
二O一一年七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