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液化石油氣設備維修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液化石油氣設備維修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4 閱讀 2109

第一條檢修液化石油氣設備、附件時,要使用防爆工具。?

第二條檢修液化石油氣設備、附件時,要隨身攜帶消防器材。

第三條檢修設備時必須排凈壓力后進行,排放流速不得高于3m/s。

第四條檢修設備時要按說明書的技術要求進行,各配合間隙要適當。

第五條組裝時一定要仔細檢查各聯接部位是否符合要求。

第六條檢修完畢或試車,要有操作者及班(組)長在場,認為確保正常使用后方能交接,并有交接記錄。

第七條嚴格遵守防火防爆制度,周圍有易燃易爆物品、電線漏電、氣管漏氣、帶壓密封容器和管路不準拆修。

篇2:液化石油氣鋼瓶定期檢驗制度

1.實施液化石油氣鋼瓶定期檢驗制度的必要性

(1)超期鋼瓶多,事故率上升。隨著城市燃氣事業迅速發展,液化石油氣鋼瓶(以下簡稱鋼瓶)已在我市城鄉普遍使用。全市現擁有在用鋼瓶143.86萬只,其中使用年限超過5年未進行定期檢驗的鋼瓶約占50%,有的甚至超過兩個檢驗周期而未檢驗,由于鋼瓶超期使用,其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導致爆炸事故呈上升趨勢。1998年6月30日,樂清市一個體運輸戶在運輸過程中,液化石油氣鋼瓶燃燒爆炸,整車42只鋼瓶全部報廢,農用車燒毀,直接經濟損失10萬余元;1999年2月5日,永嘉縣橋頭鎮彬彬飯店1只5kg液化石油氣鋼瓶發生爆炸,造成2人重傷,1人輕傷。

(2)檢驗費用不落實導致大量超期鋼瓶仍在使用。我局按有關安全法規的規定,自19*以來對超期鋼瓶進行檢驗,10年累計檢驗鋼瓶46萬只,報廢10865只,消除了一大批事故隱患,但由于檢驗費用不落實,超期鋼瓶仍在使用,危及千家萬戶的安全。

(3)靠安全大檢查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我市液化石油氣鋼瓶超期未檢現象嚴重,因而1997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曾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鋼瓶專項安全大檢查活動,除安全監察員外,還抽調了檢查員派駐到各液化石油氣儲配站,全市共出動2025人·天,共查出超期鋼瓶29950只,報廢332只,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和良好的社會效益。但由于檢查人員是臨時組成的,工資費用得不到落實,使安全大檢查不能持續下去,并有回潮現象。

2.實行液化石油氣鋼瓶定期檢驗制度的具體做法

(1)開展宣傳教育。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和其他宣傳工具,宣傳安全法規和鋼瓶安全知識。實施前,與物價局召開“聽證會”’征求市人大、政協、財政局、公用事業局、技術監督局、老干部局、部分液化石油氣充裝、經營單位及居委會干部的意見。溫州電視臺、電臺、報紙都進行宣傳報道,《溫州晚報》從“當心身邊的‘定時炸彈”’到“鋼瓶有險情,安檢排隱患”,再到“液化氣鋼瓶‘體檢’有規定”,記者特別行動,跟蹤連續報道。我局印發通告2000份,分到各液化石油氣充裝站和經營站,從而增強用戶的安全用氣知識,提高用戶鋼瓶送檢的自覺性。

(2)建立鋼瓶定期檢驗制度。市區(含鹿城、龍灣、甌海)實行統一收取檢驗費。各縣(市)在其管轄范圍內實行統一收取檢驗費。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節余”的原則,由各液化石油氣充裝站負責上繳溫州市鍋爐壓力容器檢驗所氣瓶安全管理辦公室,實行上繳財政專戶、收支兩條線管理辦法。為依法行政,規范管理,還制訂了《溫州市液化石油氣鋼瓶檢驗費管理辦法》。

(3)建立機構,配備人員。為了加強液化石油氣鋼瓶的安全管理,建立“溫州市氣瓶安全管理辦公室”,市政府秘書長參加了授牌儀式,并以文件形式明確了辦公室的主要職責。辦公室配備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3名,協管員10名,進駐到10個液化石油氣鋼瓶充裝站,按照《溫州市氣瓶安全協管人員工作崗位責任制》要求,做好充裝量統計和鋼瓶協管工作。

(4)簽訂責任書,明確職責。液化石油氣充裝站和檢驗站是落實鋼瓶定期檢驗制度的主要責任單位。市氣瓶安全管理辦公室和各液化石油氣充裝站、鋼瓶檢驗站簽訂了《××年度液化石油氣鋼瓶安全管理的責任書》和《××年度液化石油氣鋼瓶檢驗責任書》,明確目標、責任和考核檢查內容,各負其責。充裝站發現超期鋼瓶及時送檢,防止超期未檢鋼瓶投入使用,鋼瓶檢驗站按規定檢驗內容進行逐項檢驗,確保檢驗質量。

篇3:液化石油氣氣瓶使用管理規定(1)

1.液化石油氣瓶必須放置在室內通風良好處,室內嚴禁煙火,并按規定配備消防器材。2.氣瓶冬季加溫時,可使用40℃以下的溫水,嚴禁火烤或沸水加溫。3.氣瓶在運輸、儲存時必須直立放置,并加以固定,托運時不得碰撞。4.氣瓶不得倒置,嚴禁倒出殘液。5.瓶閥管子不得漏氣,絲堵、角閥絲扣不得銹蝕。6.氣瓶不得充滿液體,應留出10%~15%的氣化空間。7.膠管和襯墊材料應采用耐油性材料。

8.使用時應先點火,后開氣,使用后關閉全部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