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氣壓縮機操作規程
一、準備工作
1、檢查氣液分離器的液位,并排盡氣液分離器內的液體。
2、檢查潤滑油油位是否在油標尺上下刻度之間。
3、檢查啟動器、電源顯示。
4、檢查壓縮機各部件螺栓的連接有無松動、泄漏,安全裝置是否可靠,各壓力表、溫度計是否靈敏完好,電氣設施是否正常,接地是否完好。
5、開旁通閥,關進、出口閥,人工盤車2~3圈,確認無雜音、卡機、泄漏等不正常情況。
6、點動電機,確認轉向正確,否則要調正。
二、啟動運行
1、按下啟動鍵,啟動壓縮機,檢查油泵壓力表指示讀數。
2、壓縮機運轉正常后,油泵壓力升至0.15MPa時,先緩慢打開壓縮機出口閥門,稍開入口閥,關閉旁通閥后,再全開壓縮機進、出口閥。
3、填寫壓縮機運行記錄。
三、操作技術指標
1、油泵壓力:0.15MPa
2、油箱油位:下刻線 3、進氣壓力:0.1MPa
4、排氣壓力:0.2MPa
5、排氣溫度:0℃ 6、進氣溫度:0℃ 四、巡回檢查 1、壓縮機運行后,每15-30分鐘,巡查一次。 2、巡查“操作技術指標”各項內容。 3、巡查中認真看、聽、摸、聞,辨別運行是否正常。 4、填寫巡回檢查記錄。 五、注意事項 1、分離器進入液體,必須立即停車。 2、啟動運行,油泵無壓力,應即停車。 3、聽到氣缸和運動件的動作聲音異常,立即停車檢查。 4、各儀表指示如超出規定范圍內,應即停車。 5、聞到機器有焦糊臭味時,應停車檢查。 6、檢查電機,壓縮機各部溫度、振動情況,如有異常應停車。 7、安全閥失效,停機檢修。 六、正常停機程序 1、作業結束,開啟旁通閥。 2、按下停止鍵,切斷電源。 3、關閉壓縮機進、出口閥及旁通閥。 4、填寫壓縮機運行記錄。 七、異常情況緊急處理方法 1、液化石油氣壓縮機進液、頂缸,破壞及液化石油氣大量泄漏。 ⑴迅速按停止鍵停車; ⑵迅速關斷壓縮機進、出口閥門,切斷液化石油氣來源; ⑶禁止作業,熄滅一切火種,待液化石油氣散盡后,進行修復。 2、液化石油氣壓縮機進液、頂缸破壞,大量泄漏液化石油氣,引起火災。 ⑴迅速撤離機房,免遭火燒,關斷總路電源; ⑵迅速關閉貯罐區各路緊急切斷閥,切斷氣源;迅速關閉液化石油氣汽車罐車緊急切斷閥和站內裝卸口氣、液相閥門,拆除軟管和接地線,迅速將罐車開出站。 ⑶用滅火器撲滅火災,用消防水槍射水軀散液化石油氣及冷卻機器。 ⑷同時報“119”火警。 篇2:壓縮機間安全管理制度 1、嚴禁煙火,不得帶入火種,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2、進入車間的人員著裝應符合安全規定。 3、車間內應放置足夠的消防器材,并保證完好。 4、設備要定期檢修,發現泄漏應及時排除,嚴禁違章作業。 5、車間通風設備必須保證完好,車間易燃氣體濃度應在爆炸下限的40%以下,超時時應停止作業。 6、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運行中經常檢查。認真填寫運行記錄。運行前、后都應維護、擦拭設備、管線、閥門,清掃室內外,保持環境清潔整齊和良好的工作秩序。 7、車間需動火或進行危險作業,應經主管部門批準,做好安全防護工作,經安全人員檢查合格后方準進行。 8、操作人員經安全技術培訓,取得合格證后,方準獨立操作。 9、停止生產后要切斷電源、氣源、水源,關閉門窗。 10、車間發生火災事故,應采取果斷措施,積極撲救及時上報。 篇3:崗位責任制-液氧泵(壓縮機)操作員 1工作內容 1.1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液氧泵(壓縮機)操作規程。 1.2熟悉充裝流程,了解泵(壓縮機)的原理和結構。 1.3操作時堅守崗位,密切注意泵(壓縮機)的壓力、溫度、油壓、油溫。 1.4重視設備的潤滑,按操作說明書的要求使用液氧泵(壓縮機)潤滑油。 1.5做好設備的維護保養和維修,確保設備良好的運行狀態。 2工作權限 2.1拒絕設備帶病運行。 2.3參加技術學習和業務培訓。 3工作責任 3.1對設備安全可靠運行負責。 3.2對違章操作的后果負責。 3.3對運行記錄的準確性,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