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校容及環境衛生管理辦法(3)
學校校容及環境衛生管理辦法(三)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學校校容及環境衛生管理,創造整潔、優美的校園環境,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根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及有關法規的規定,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學校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權后勤集團對學校校容和環境衛生實施監督管理,后勤集團組織實施校園校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后勤集團校園環境服務中心承擔校園衛生保潔和垃圾清運、除四害等項服務工作。后勤集團每學期組織1-2次衛生大檢查,并將檢查評估情況作為環境衛生服務保障責任部門工作考核評定的依據。
第三條學校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學校校容和環境衛生科學知識的宣傳,提高師生員工的校容和環境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應當尊重校容和環境衛生工作人員的勞動,不得妨礙、阻撓校容和環境衛生工作人員履行工作職責。
第二章校容管理
第四條校園內各種建筑物、構筑物,使用單位(部門)必須適時地進行清洗或整飾,保持其整潔、美觀。
第五條校園道路兩側的單位(部門)、經營業主,不得在樹、綠籬、草坪上晾曬衣物以及擺放、張掛有礙校容的物品。
第六條校園道路要保持平整完好。塌陷、破損或有積水的路面,有關責任單位要予以及時修復。
第七條任何單位(部門)、經營業主不得擅自占用道路和公共場地堆放物料、搭建臨時建筑物、構筑物或進行經營活動。確需占用的,必須征得學校相關管理部門和保衛部門同意后,按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到期后,應按規定恢復原狀。
第八條建設工程的施工現場,必須在批準占地范圍內作業,并進行圈圍。竣工后必須清理施工現場,拆除臨時性建筑及施工設施。
第九條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必須做到:
一、在占地范圍內作業;
二、設置廁所和生活垃圾容器,并有消殺蚊蠅措施;
三、無積存垃圾、污水;
四、機具物料擺放整齊;
五、設置施工圍擋。
第十條因修繕房屋、疏通排水設施、開挖道路、園林綠化及水、電、通訊等施工作業產生的污泥、渣土等廢棄物,施工(責任)單位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清除,不得積存。
第十一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在學校建筑物、設施以及樹木上張貼通知、廣告、標語,涂寫和刻畫。
第十二條重要活動的標語牌、橫幅、宣傳品的設置要符合校容觀瞻的要求,到期后立即撤除。不得繼續捆綁在樹上。
第十三條專用廣告欄、櫥窗要定期整飾刷新,保持整潔、美觀。
第十四條校園內不準設置露天攤點,各經營攤點周圍環境的衛生由經營者負責清掃保潔;在校園運行的車輛應保持車容整潔,車輛(含自行車)均須在規定范圍內停放,保持整齊有序。
第十五條貨運車輛按規定裝載貨物,運輸散體流體物料應當密封、包扎、覆蓋,避免泄漏、遺撒。
第十六條校園禁止下列行為:
一、隨地吐痰、便溺;
二、從室內往外拋撒廢棄物和倒水;
三、亂堆、亂放、亂掛雜物,亂倒垃圾、亂張貼廣告、標語;
四、亂丟瓜殼、紙屑、煙頭和包裝袋(盒)等雜物;
五、飼養家禽、家畜(學生在宿舍內飼養寵物)。
第三章環境衛生設施與管理
第十七條環境衛生設施指校園公共衛生設施和維護校園環境衛生作業的專業設施。包括廁所、垃圾容器、果皮箱、衛生專用車輛、垃圾中轉站、環衛工作間等。
第十八條校園道路、廣場、樓內等公共衛生部位,廁所、果皮箱、紙簍、垃圾容器、垃圾池收集等由校園環境服務中心負責保潔和清運。中轉站的垃圾外運委托七星區環衛部門負責。
第十九條垃圾容器、果皮箱和衛生紙簍的設置,由校園環境服務中心按規定標準設置,并負責整修、維護。
第二十條任何單位、部門和個人不得破壞和擅自拆除、移動、占用衛生設施,因建設需要必須拆除的,建設單位必須事先提出拆遷方案,報學校愛衛會批準。
第四章環境衛生管理
第二十一條校園的主支干道、廣場、公共場地、溝渠、廁所等環境衛生清洗保潔工作,由校園環境服務中心的專職清掃員工負責。各種經營攤點及其門前的環境衛生,由經營者負責清掃保潔,實施勤工儉學活動的衛生區域,由勤工儉學學生專人負責清掃保潔。后勤集團對校園環境衛生實施監督管理。
第二十二條垃圾實行統一管理,分類收集清運。并應按照后勤集團規定的時間、地點和方式投放垃圾。對教工生活區和校內經營點產生的垃圾實行有償收集。
第二十三條生活垃圾由校園環境服務中心清運和處理;其它垃圾(包括施工生產的渣土、個人住房裝修的垃圾)由責任單位和個人自行清運或委托清運處理。施工、生產、裝修產生的垃圾須運到校外。校內各垃圾容器、果皮箱、垃圾池的收集清運以及垃圾中轉站的垃圾處理,要做到日產日清。
第二十四條科研、醫療部門所產生的帶有病毒病菌、放射性物質或其它有毒有害垃圾,必須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無公害化處理,并密封清運到上級有關部門指定的地點處理,嚴禁混入其它垃圾內。
第二十五條在學校愛衛會的統一部署下,校園環境服務中心應采取措施,加強蚊蠅蟑鼠消殺工作,消除蚊蠅孳生地,控制四害密度,預防蚊蠅蟑鼠等蟲媒傳染病的發生。
第五章罰則
第二十六條有下列行為之一者,后勤集團或者后勤集團校園環境服務中心除責令其糾正違法行為、采取補救措施外,可以并處警告、罰款:
一、隨地吐痰、便溺、亂扔果皮、紙屑和煙頭等廢棄物的;
二、在學校建筑物、設施以及樹木上涂寫、刻畫或者未經批準張掛、張貼宣傳品影響校容的;
三、不按規定地點傾倒垃圾、糞便的;
四、不履行衛生責任區清掃保潔義務的;
五、飼養家禽家畜和學生宿舍飼養寵物影響校容和環境衛生的;(并可予以沒收)
六、損壞各類環衛設施及附屬設施的;
七、運輸散裝、流體貨物不做密封、包扎、覆蓋,造成泄漏、遺撒的;
八、報復性拋撒垃圾及其它污染物、贓物的;
九、在樹干枝杈、綠籬、草坪上晾曬衣物,影響校容的;
十、開挖道路、房屋修繕、裝修或進行工程建設造成垃圾積存、影響校容的;
十一、公共廁所、化糞池、下水道、沉沙井冒溢,不及時處理疏通的;
十二、擅自在道路兩側和公共場地堆放物料、搭建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它設施,影響校容的;
十三、擅自拆除、移動、占用環境衛生設施的;
第二十七條侮罵、毆打環衛人員或者阻撓其執行公務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八條本辦法由后勤集團負責解釋。
第二十九條本辦法適用于學校各部門和個人。
第三十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2:變電站環境衛生管理辦法制度
為了做到文明生產、文明工作,搞好變電站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創造一個整潔、優美的工作環境,特制定本辦法。
本辦法規定變電站的環境衛生分為公共衛生區和個人衛生區。
一、公共衛生區:(日維護)
1、室內外衛生劃分到每值。
2、生產區內、外路面要干凈,無煙頭、無臟物。
3、高壓室、控制室、候班室、備餐間、走廊、衛生間要保持干凈整潔,無蜘蛛網,無煙頭,每值交班前應進行地面清掃(拖地板),生活用品、安全用具擺放整齊。
4、保持微機外殼、鍵盤、顯示器、鼠標器的清潔。
5、候班室被褥清潔,疊放整齊,無垃圾等臟物。
6、不準在控制室、候班室用餐,備餐間每次用餐后應擦洗灶臺、餐具、餐桌、拖地板、倒垃圾,剩飯、剩菜不得隨意亂倒,必須倒入垃圾桶。
7、燈飾外觀應清潔,燈泡要及時檢查更換。
8、各站應有定置圖,室內物品位置應按定置圖擺放正確。
二、個人衛生區:
1、設備清掃責任到人,逢停必掃,要求設備構造完整,保持干凈,無污垢。
2、空調、冰箱、電腦、電視機維護責任到人,要求干凈整潔,無蛛網、灰塵。冰箱內無異味。
3、門窗應進行編號,衛生劃分到人,應保持干凈、明亮。
4、生產區內、外草地劃分片區,責任到人,要求場地平整、無雜草。
5、以上個人衛生區應和變電站簽訂責任狀。
三、考核辦法:
變電站交接班時接班人員進行檢查,若發現公共衛生區未按上述要求進行日維護,則要求交班人員進行打掃,否則每值每處考核20元;站長如未按要求將個人衛生區責任到人,則每處考核10元,并經常對個人衛生區進行檢查,若發現個人衛生區未進行清掃或清掃不干凈,則每處對衛生責任人考核10元。
變電工區不定期對變電站進行檢查,發現公共衛生區或個人衛生區的衛生清掃不干凈,按以上處罰項目進行三倍處罰(公共衛生區對被檢當值,個人衛生區對衛生責任人)。
篇3:市容環境衛生日常管理檢查考核辦法
為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努力打造“最干凈城市”,促進城市管理制度化、規范化、長效化,根據《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新《省城市容貌標準》、《市城市管理導則》,制定本辦法。
一、市容環境衛生日常管理
(一)管理原則
1.重心下移,屬地管理。實行轄區政府負總責,充分發揮街道、社區責任單位、城管執法三位一體的城市管理基礎網絡作用,提高綜合管理效能。
2.標本兼治,注重長效。加強源頭管控,突出問題導向,采取“嚴固陣地戰、守好運動戰、打穩持久戰”的方法,實施綜合整治,做到以整治促管理,以管理促規范,以規范促長效。
3.社會參與,協作聯動。堅持統一領導,建立融合聯運機制,強化部門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引導社會公眾參與,形成齊抓共管局面。
4.勤查嚴考,注重實效。堅持嚴管與勤查相結合,嚴考與獎懲相結合,實事求是,公正查考,促進整體市容環境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管理依據
依據《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省城市容貌標準》、《市城市管理導則》。
(三)管理范圍
三縣六區城區主要道路、窗口地段、廣場、城區出入口和部分城鄉結合部。
(四)管理內容
1.城市容貌。重點對沿街建(構)筑物(平面、立面)按規范進行管理。
2.環境衛生。主要對所轄區域環境衛生保潔、清掃、垃圾清運和公共廁所、城市家具的管理。
3.戶外廣告。主要對沿街兩側戶外廣告、店招(店牌)以及店面、櫥窗、墻體、各類載體違章亂張貼、亂懸掛、亂涂寫、亂刻畫等違法行為的管理。
4.占道、馬路市場。重點對城區主次干道和節點地區占道展銷促銷、占道堆放、占道經營和占道搭建以及隨意設置構筑物的管理,對經允許設置的臨時馬路市場實行規范管理。城區主次干道無占道叫賣叫買,無露天燒烤、油漬污染。
5.臨時疏導點。經批準的(早)夜市、便民攤點(亭)及流動售貨車、修理攤、疏導性臨時占道的瓜果、蔬菜銷售點等布局合理,備有專用垃圾收集容器,隨時收集廢棄物,保持經營場地整潔。
6.建筑工地。按建筑工地管理標準實行規范管理。
7.重大活動保障。對各類重大活動分別按預案保障到位。
8.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對列入2016年度城市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的進行重點管理。
(五)管理標準
依據《市城市管理導則》規定內容進行管理。
1.二、三類路單元管理標準按市級城市管理示范路標準執行。
2.一類路單元管理標準按省級城市管理示范路標準執行。
(六)管理措施
1.市城管局成立日常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市容環境衛生日常管理的計劃、協調、指導(督查)、檢查考核、通報等工作。
2.市、縣(區)城管局均成立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推進辦公室,具體指導和負責轄區內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制的落實與推進等相關工作。
3.市局領導小組對區(縣)日常市容管理情況實行月(季)度檢查指導。
4.市局督查處定期對區(不含贛榆區)日常市容管理情況進行跟蹤督查。
5.市區部分路段日常市容管理推行單元管理法,建立日常市容管理巡查日志和微信平臺,適時曝光點評制度。
6.各區城管局(建設局、辦公室)在轄區主次干道開展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工作單位星級評定活動。
二、日常市容檢查考核
(一)考核組織
市容環境衛生日常檢查考核領導小組設在市城管局。市城管局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成員由市局市容與廣告處、環衛處、督查處、行政服務處負責人、支隊領導組成。市局市容與廣告處具體負責市容環境衛生檢查考核的組織、統計、通報等工作。
(二)考核原則
檢查考核工作堅持公平、公正、公開、注重實效的原則。
(三)考核對象
縣、縣、縣、區、州區、區、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山風景區、市高新區。
(四)考核范圍
1.縣(區)城區道路、窗口地段、廣場、城區出入口和城鄉結合部列入日常管理工作檢查考核范圍。
2.市區市容環境衛生日常管理考核的重點道路92條(市區以整條道路計算,見附件)、2個廣場,按道路實際狀況和管理要求劃分為一、二、三類管理道路(僅作為本辦法考核的道路分類)。
3.市區單元管理推進重點路段33條、2個廣場(見附件)。
4.三縣一區(贛榆區)市容環境衛生日常管理考核的重點道路40條。
(五)考核方式
采取定期檢查和隨機檢查相結合,動態巡查和專項督查相結合、每月綜述通報、季度兌現獎懲、年終總評的方式進行。
1.市區單元管理法路段考核
月度考核采用百分制計分,市局領導帶隊綜合檢查1次,占35%,市容與廣告處、環衛處、行政服務處、督查處、支隊相關人員參加;支隊牽頭1次,占20%,相關大隊有關人員參加;督查處日常督查,占25%,相關業務處室參加;轄區城管局牽頭1次,占20%;四次綜合得分為月度綜合得分。
2.市區其他道路市容環境衛生日常管理考核
月度考核采用百分制計分,市局領導帶隊綜合檢查1次,占50%,市容與廣告處、環衛處、行政服務處、督查處、支隊參加;督查處牽頭1次,占25%,相關業務處室參加;市容廣告處牽頭1次,占25%,相關業務處室參加;三次綜合得分為月度綜合得分。
區、市開發區日常管理獎勵,分別由轄區城管局(建設局)參照組織實施。
3.三縣一區(贛榆區)市容環境衛生日常管理考核
每季度進行1次隨機檢查,以暗查為主。每季度書面通報檢查考核情況,并抄送各縣(區)政府。檢查考核由市考核組負責組織,相關業務處室參加。
(六)成績評定及獎懲
1.月度單元管理法路段考核綜合得分在95分(含)以上的,可獲得月度“單元管理法達標路段獎”,綜合得分在95分(不含)以下的,為未達標路段。對獲得月度達標路段的管理中隊(個人),市局通報表彰,根據《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暨長效管理工作考核獎勵辦法》,對獲得月度達標路段的管理中隊(個人)進行執法管理獎勵2000元,每季度兌現一次。
2.月度市容環境衛生日常管理考核綜合得分在85分以上(含)至92分(含)之間的被考區城管局(建設局、辦公室)可獲月度“市容環境衛生日常管理達標獎”。綜合得分在92分(不含)以上的被考區城管局(建設局、辦公室)可獲月度“市容環境衛生日常管理優勝獎”。年度市容環境衛生日常管理檢查考核綜合成績作為年底評比先進集體的重要依據,并占市政府年度目標分值50%。市局對獲月度達標獎、優勝獎的單位除進行通報表彰,并根據《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暨長效管理工作考核獎勵辦法》,對獲得月度優勝獎的單位進行執法管理獎勵:優勝獎第一名3000元、第二名2000元、第三名1000元,每季度兌現一次(區、市開發區參照執行)。
3.獲得優勝獎的單位,當月環衛處日常考核按滿分計算,未獲得優勝獎的單位,當月環衛處日常考核按45分計算(超過45分按實計算)。
4.三縣一區(贛榆區)日常考核分達標獎和優勝獎,每季度檢查考核得分在87分至96分(不含)之間的,獲得市容環境衛生日常管理達標獎;得分在96分(含)以上的,獲得市容環境衛生日常管理優勝獎,三縣一區日常檢查考核綜合得分占年度市政府目標分值的50%。
5.每次檢查考核成績由考核路段(節點)、抽考路段成績和實際考核路段數量、長度換算得出。即:每次檢查考核成績=100―實際檢查考核路段扣分除以該考核路段長度換算得出。(路段長度以萬米或千米為單位)。
三、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一)市區和各縣(區)列入重點考核的道路(廣場)和單元考核路段(節點)及管理標準(評定意見)同2015年不變。
(二)星級市容環衛責任區工作單位由各區城管局(建設局、辦公室)依據《星級市容環衛責任區工作單位評定細則》具體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