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集團會議大型活動管理
某集團會議及大型活動管理
會議紀律
第一條集團所有大型會議與活動,除特殊要求外,均須穿著集團統一的管理人員深色西服套裝,標準見業務技術管理中心相關文件。
第二條會議實行簽到制度,凡不能參加會議或不能準時參加會議者,要向主管領導請假,并通知會議主辦方,不請假又不按時到場者,將按曠工處理。
第三條與會人員提前10分鐘入場,會議安排休息時間,會議中途如需出入,須提前知會會議主辦人員,同意后方能離開會場。
第四條會議期間手機關機或設為振動,不得在會場接打手機,特珠情況由上級審批。
第五條會議期間不許大聲喧嘩、交頭接耳或打瞌睡。
第六條會場內不得隨地吐痰,不得亂扔廢棄物。
第七條與會人員不要做與會議無關的雜事。
第八條妥善保管會議材料,不向無關人員泄露會議內容。
第九條與會發言人使用普通話,發言人內容要“精、短、實”。
第十條大型活動中,如演講、體育賽事、出游期間,各相關單位要準備適當的口號,用以提高員工士氣。
第十一條大型活動時服從統一指揮,不擅自行動。
第十二條違反會議及活動紀律者,視行為嚴重程度,酌情通報批評,以及處以50-500元的處罰。處罰標準由會議主辦方核定。
第十三條特殊情況另行通知。
總部例會制度
第一條總部例會每月召開兩次,每隔一周的周四下午15時召開一次。每次例會約在40分鐘左右。
第二條未參加例會人員需提前請假,在OA系統內填寫例會請假單(并注明本中心出差人員),開會當天下午14時前,各中心向行政管理中心秘書匯總名單。未請假而未參會人員,扣罰日工資15%。
第三條例會也可不拘泥具體時間安排,每逢重大活動的開始或結束,一定要及時召開例會進行動員或總結。
第四條會議由行政管理中心主持,過一階段形成模式后各中心輪值主持。
第五條會議期間遵守集團公司會議紀律。
第六條各中心如果需要在會上進行宣講,請先與行政管理中心溝通,以便于安排議程。
第七條例會大體議程如下;
1、新人秀風采:新入職人員的集體登臺每人30秒的自我介紹,并選出新人代表致詞2分鐘。
2、通過向員工通報公司近期工作計劃和工作成果情況,既能滿足員工的知情權,又能提高員工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充分激發員工工作中的創造熱情。因為例會的參與成員是全體員工,所以,會議組織者要認真準備材料,搜集員工關心的問題,將公司近期的經營情況,近期的工作總結、預期的工作計劃,員工們關注的問題等等,通過會議傳遞相關信息給全體員工。
3、司旗下的講話:各管理中心按指定順序輪值,在本中心內選取員工,在司旗下做關于工作、理想、生活的講話。計時8分鐘。
4、公司新出臺的重大決策、制度、方針思想的集體學習,由發文中心負責講解。
5、各中心職能培訓:各中心需要全體職員知道的事情。
6、共同觀看當期《****時間》,學習《****》報評論員文章。
7、集團領導講話。
第八條例會各項輪值秩序:
行政招聘開發培訓財務服務營銷企業文化物資人力業務
會議主持正序輪值,司旗下講話倒序輪值。
會議室、多功能廳管理制度
第一條會議室、多功能廳由行政管理中心負責管理。
第二條使用會議室、多功能廳的部門要提前到辦公系統填寫《集團公司會議室使用登記表》,說明使用時間、使用事由、規模等情況,由行政管理中心統一安排。
第三條使用會議室、多功能廳期間,組織者應指導參與活動者服從管理人員管理,愛護設施、設備,并保證設施、設備的完好,保持室內清潔,不得隨意將會議室、多功能廳內用品帶走或挪作他用。損害公物由使用單位賠償。
第四條使用后桌椅必須恢復原樣。開水瓶、茶杯、煙缸放置有序。茶杯必須經過消毒后方能使用。
第五條保持室內安靜,嚴禁大聲喧嘩。
第六條會議結束后,使用會議室、多功能廳的部門負責室內衛生打掃和物品管理,離開前,按操作程序關閉使用后的儀器的電源,然后關閉電燈、空調或電扇,再切斷總電源,關好窗,設置(啟用)報警系統,最后關好門。
第七條始終保持室內清潔、整齊,以備隨時使用。
第八條加強防火、防盜的安全保衛工作,定期檢查防火、防盜設施。
第九條會議室使用遵循先全局性會議后各部門會議、先緊急性會議后一般性會議的原則。
篇2:大型活動安全管理制度范例
1、實行學校大型活動批準制度。原則上不準組織學生參加校外大型活動,如確實需要組織學生到外地參加社會實踐,社會公益性勞動等,必須報教育部門批準;學校在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整年級,整班外出活動必須由中心校長報請縣教育體育科技局批準。2、節假日期間,未經批準任何人不得用學校,班級,教師個人名義組織任何形式的學生活動。3、活動開展之前必須找到臨時的管理組織機構,確定活動負責人和主要負責人。4、各種大型集體活動外出前必須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制定周密的活動計劃,指代有經驗的干部,教師勘察活動現場,并有學校領導和足夠的教師隊伍,必要時辦理相關的保險手續;對不安全或安全措施不落實的地方,嚴禁組織學生前往。5、安排必要的管理人員,明確所負擔的安全職責。6、制定安全應急預案,配備相應設施。7、安全管理組織機構,組織計劃,應急預案,帶隊人員必須以書面形式送到學校安全領導小組審批和存檔。8、活動期間每天上下午由活動負責人向校長匯報安全情況。9、組織學生活動使用交通工具必須承運單位共同落實安全措施,嚴禁車輛無照運行,帶病運行或超員運行等。10、活動期間,如學生有重大意外事故,必須第一時間組織挽救傷員,并向校長或上級部門報告。11、外出活動結束后,必須采取具體措施,確保學生安全到家。
篇3:學校集會課間操放學及大型活動等安全管理辦法
為了切實保障全體師生的安全,有效防范和應急處理全校在*、課間操(含升旗)、放學及大型活動中可能因活動準備不充分或其它原因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發生,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經學校校級領導研究決定,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一、組織領導:
為確保本管理辦法的有效實施,防止走過場、走形式。杜絕因*、課間操(含升旗)、放學及大型活動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發生,學校成立*、課間操(含升旗)、放學及大型活動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二、落實責任:
1.學校*、大型活動時,學生由正副班主任一前一后整隊帶到指定的活動場所。正班主任站在隊伍中間,副班主任站在隊伍后面,并自始至終在本班隊伍里維護好學生紀律和場地衛生,副班主任需協助做好以上工作。
(升旗集隊要求:7:50準時到達班級教室,集隊音樂響起后,由正班主任帶領學生按學校安排的順序下樓,到達指定場地。副班主任為安全員,7:50準時到達自己的指定崗位,負責學生的下樓安全。
*結束后,安全員在學生隊伍返回前到達指定安全崗,負責學生上樓安全。班主任要帶領學生有序回到教室。)
課間操由任第二節課教師,以及第二節無課的班主任共同下到相應的班級整隊把學生帶到操場;安全員提前到達指定崗,負責學生的下樓安全。學生做操時,正副班主任一前一后管理好學生。做完操后,安全員在學生隊伍返回前到達指定安全崗,負責學生上樓安全。
2.放學后,班主任必須在學校規定的凈校時間(中午:11:30,下午:5:30)內組織本班學生排路隊離校回家,班主任走在學生后,必須把學生送出校門,做好相應記錄工作。如有打掃衛生、輔導學生學習、組織學生訓練等活動,由負責活動的教師在活動結束后安排學生回家,必要時與家長取得聯系,該教師應后于學生離校。請班主任教育好學生,放學后一定不能再私自返回學校逗留或玩耍,以免發生安全事故。
3.外出活動要求。正副班主任及行政人員必須到崗,按照相關部門按排,嚴格遵守相關安全工作要求。
三、*、課間操(含升旗)、放學及大型活動等學生上、下樓梯安排:
1號教學樓:
1.從西側樓梯上下樓的班級順序:
①一(1)、一(2)②二(1)、③二(2)、④三(1)、⑤三(2)
注:三(1)、(2)從西側南面樓梯下,經花圃小徑走到指定場地。
2.從東側樓梯上下樓的班級順序:
①一(3)、②一(4)、一(5),③二(3)、④二(4)、⑤三(3)⑥三(4)
2號教學樓:
1.從西側樓梯上下樓的班級順序:
①五(2)、②六(1)、③六(2)、④六(4)
2.從東側樓梯上下樓的班級順序:
①五(3)、②五(4)、③六(3)
注:四(1)、四(2)、四(3)、(4)、五(1)在各班教室門前走廊集隊。
四、注意事項:
1.在樓道行走的過程中,應按右上右下的原則,不得打鬧嬉戲。
2.如遇多個班級同時下樓時,應按照離樓梯口近的班級先下原則進行避讓。
3.學生在上下樓、集隊過程中,正副班主任必須密切關注學生的安全,如因學生不按規定上、下樓梯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先調查班主任是否在班上教育過學生、是否跟班上、下樓梯,最后視情況再作處理。
4.政教處、體育組教師對所有情況進行督查,做好記錄,并公布結果。
五、責任追究:
如教師未按以上要求嚴格執行,發生責任事故按照學校教育責任事故認定及辦法處理。
某某學校
2014-9(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