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校安全事故報告制度5
小學學校安全事故報告制度5
1、學校各部門要嚴格執行安全事故報告制度,由學校副校長具體負責安全事故報告工作。
2、學校發生安全隱患,應在積極采取措施的同時,及時向縣教育局及相關部門報告,以利及時排除隱患。
3、學校發生學生非常死亡、重大傷害、流行性傳染病等重大事故或疫情,應立即報告縣教育局,不得延誤,不得不報、少報、遲報。
4、發生校舍倒塌、火災、交通安全、流行性傳染病等重大事故或疫情,應立即報告縣教育局和縣政府,同時按有關規定報告公安局、消防、交通、衛生、防疫等部門,全力組織搶救,力爭將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5、事故處理結束,及時將事故發生的原因、經過、處理結果以及應吸取的教訓和今后改進工作的措施等形成書面材料逐級上報。
篇2:學校安全事故隱患排查制度
為保證學校教育教學的正常秩序,保證師生人身安全和學校財產安全,切實抓好安全工作,根除安全隱患,特制訂本制度。
第一條學校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由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全權負責,由安全保衛處具體負責。
第二條各處室主任為自己管轄部門范圍內辦公室、電器、設施設備安全排查的具體責任人。處室主任每月必須對自己管轄范圍內的辦公室、電器、設施設備安全情況進行一次排查,并將排查結果書面報安全保衛處備案。第三條各處室主任應指定專人作為本處室安全排查責任人,并建立處室安全排查臺帳。
第四條安全排查責任人每周對處室管理對象進行一次排查,并進行登記。對發現的問題,書面報安全總務處備案并進行整修。
第五條處室安全責任人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負有督促整改到位的責任。
第六條學校總務處每月應堅持對校內線路進行一次巡查,對發現的問題立即整修。
第七條排查人在排查時要認真仔細,不能有任何疏漏,除不可抗原因外,出現安全事故,追究責任人的責任。
第八條排查專人在排查時要作好記錄,有險情隱患應及時向校長匯報。自己可以處理的應及時消除隱患,不能的應及時提出處理方案,交由學校討論并解決。重大險情學校應及時向上級報告。
第九條安全保衛處應做好檢查督促工作。同時安全保衛處要加大安全檢查的力度。
第十條:學期終結,由安全保衛處根據檢查臺帳、安全情況對安全隱患排查責任人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上報學校安全穩定工作領導小組。由學校對考核優秀者進行表彰獎勵。
第十一條對不負責任,不認真履行職責造成安全事故的,實行一票否決制。并根據造成的危害由學校給予相應的處理。
篇3:某學校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
為了認真貫砌上級部門的各項要求,落實安全責任,做到目標明確,責任到人,追究到位,嚴明紀律,使安全工作落到實處,確保學校的各類安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創造良好的校園環境,特制定本制度。
一、學校安全工作實行“分級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誰批準,誰負責”的原則。校長是學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主管副校長是第二責任人;安全衛生專干是常務負責人。對全校和各自分管區域的安全承擔領導和督查責任。中層領導和班主任是本部門和本班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其余任課教師和操作人員為具體負責人。
二、安全工作是全體教職工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學校實行“一票否決”制。因瀆職、失職造成安全事故發生,學校取消責任人當年年度考核評優、評模和晉升職稱資格,并視其情節輕重扣減期末獎金。
三、學生上放學途中、下課期間和休息時的安全教育、管理第一責任人為班主任,其余相關人員為德育主任、行政值周、值周教師。
四、學生上課期間的安全第一責任人為任課教師,如空堂發生安全事故由任課教師承擔全部責任,教學管理者承擔相關責任。
五、不服從上級指揮,玩忽職守,工作失控、瀆職、造成事故或事態擴大的,追究直接責任人責任。若經哪位領導批準,由哪位領導承擔主要責任,該負責人承擔次要責任。
六、如發生不可抗拒的安全事故,或當事人已采取合理、可行之手段仍無法避免事故的,不追究責任。
七、安全事故發生后當事人應立即妥善處理,校長辦公會根據事故大小,劃分各責任人承擔的比例,由相關人員承擔責任。
八、對重特大安全事故的責任人,按照規定追究有關人員責任。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