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學校消防安全知識問答范本
技術學校消防安全知識問答
一、什么是燃燒
答:燃燒是指可燃物與氧化劑作用發生的放熱反應,通常伴有火焰、發光和(或)發煙現象。
二、什么是火災
答: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稱之為火災。
三、火災如何分類
答:火災按燃燒物的不同分為5類:A類火災是指一般固體物質火災,如紙張、木材等燃燒產生的火災。B類火災是指液體與可熔化固體火災,如汽油、煤油等燃燒產生的火災。C類火災是指氣體與粉塵火災,如氧氣、煤氣等燃燒產生的火災。D類火災是指金屬火災,如鈉、鎂、鉀等燃燒產生的火災。E類火災是指電氣火災,如家用電器帶電燃燒產生的火災。
四、火災如何發展變化
答:火災發展變化可分為5個階段:1、初起階段(燃燒面積不大、煙氣流動慢、溫度上升不快)。2、發展階段(燃燒強度增大、氣體對流加強、燃燒面積擴大)。3、猛烈階段(燃燒面積擴大、大量的熱釋放、溫度急劇上升)。4、下降階段(燃燒強度降低、氣體對流減弱、燃燒面積縮小)。5、熄滅階段。
五、滅火有哪些基本方法
答:1、隔離法:將正在燃燒的物質與其周圍可燃物隔離,燃燒就會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如將靠近火源處的可燃物搬走,關閉可燃氣體液體管道閥門,減少和阻止可燃物進入燃燒區。
2、窒息法:阻止空氣流入燃燒區域,或用不燃燒的惰性氣體沖淡空氣,使燃燒物德不到足夠的氧氣而熄滅。如油鍋起火,用鍋蓋蓋住。
3、冷卻法:將滅火劑(水、二氧化碳)直接噴射到燃燒物上使溫度下降到燃點以下,使燃燒停止;或者將滅火劑噴灑到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避免形成新的著火點。
4、抑制法:將有抑制作用的滅火劑噴射到燃燒區,并參加到反應過程中去,使燃燒產生的游離基消失,形成穩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離基,使燃燒反應終止。目前使用的ABC干粉滅火劑屬于此類滅火劑。
六、如何使用干粉滅火器
答:ABC干粉滅火器使用方法:
1、拔出插銷;
2、對準火焰根部;
3、按下壓把。
七、如何檢查ABC干粉滅火器
答:首先進行外觀檢查,看筒體有沒有變形、掉漆,噴嘴、壓力表、鉛封、插銷等是否完好有效。
其次進行壓力檢查,看滅火器壓力是否正常。通常滅火器壓力表分為紅、綠、黃3個顏色區。如指針指向紅區,表明滅火器壓力不足;如指針指向綠區,表明滅火器壓力正常;如指針指向黃區,表明滅火器壓力偏高。
再次進行有效期檢查,看滅火器生產日期或重新灌裝日期是否在有效范圍內。一般滅火器使用年限為11年,新滅火器從出廠之日起5年內,如外觀完好,壓力正常,不需要更換;5年后每2年須從新灌裝,使用11年須強制報廢。
八、如何使用室內或室外消火栓
答:室內消防栓使用方法:
1、打開消火栓箱門。
2、充分展開消防水帶。
3、將水帶的一頭接在消火栓上,另一頭接在水槍上。
4、順時針轉動消火栓手輪至最大。
5、把持水槍對準火焰根部滅火。
室外消防栓使用方法:
1、充分展開消防水帶。
2、將水帶的一頭接在室外消火栓上,另一頭接在水槍上。
3、用消火栓扳手順時針轉動消火栓閥門至最大。
4、把持水槍對準火焰根部滅火。
九、火災中如何安全逃生
答:第一:熟悉環境,暗記出口。當你處在陌生的環境時,為了自身安全,務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等,以便關鍵時候能盡快逃離現場。請記住:在安全無事時,一定要居安思危,給自己預留一條通路。
第二:通道出口,暢通無阻。樓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災發生時最重要的逃生之路,應保證暢通無阻,切不可堆放雜物或設閘上鎖,以便緊急時能安全迅速地通過。請記住:自斷后路,必死無疑。
第三:撲滅小火,惠及他人。當發生火災時,如果發現火勢并不大,且尚未對人造成很大威脅時,當周圍有足夠的消防器材,如滅火器、消防栓等,應奮力將小火控制、撲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地亂叫亂竄,置小火于不顧而釀成大災。請記住:爭分奪秒,撲滅“初期火災”。
第四:保持鎮靜,明辨方向,迅速撤離。突遇火災,面對濃煙和烈火,首先要強令自己保持鎮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決定逃生的辦法,盡快撤離險地。千萬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和相互擁擠、亂沖亂竄。撤離時要注意,朝明亮處或外面空曠地方跑,要盡量往樓層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煙火封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離開,通過陽臺、氣窗、天臺等往室外逃生。請記住:人只有沉著鎮靜,才能想出好辦法。
第五:不入險地,不貪財物。身處險境,應盡快撤離,不要因害羞或顧及貴重物品,而把逃生時間浪費在尋找、搬離貴重物品上。已經逃離險境的人員,切莫重返險地,自投羅網。請記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第六:簡易防護,蒙鼻匍匐。逃生時經過充滿煙霧的路線,要防止煙霧中毒、預防窒息。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離的辦法。煙氣較空氣輕而飄于上部,貼近地面撤離是避免煙氣吸入、濾去毒氣的最佳方法。穿過煙火封鎖區,應配戴防毒面具、頭盔、阻燃隔熱服等護具,如果沒有這些護具,那么可向頭部、身上澆冷水或用濕毛巾、濕棉被、濕毯子等將頭、身裹好,再沖出去。請記住:多件防護工具在手,總比赤手空拳好。
第七:善用通道,莫入電梯。按規范標準設計建造的建筑物,都會有兩條以上逃生樓梯、通道或安全出口。發生火災時,要根據情況選擇進入相對較為安全的樓梯通道。在高層建筑中,電梯的供電系統在火災時隨時會斷電或因熱的作用電梯變形而使人被困在電梯內同時由于電梯井猶如貫通的煙囪般直通各樓層,有毒的煙霧直接威脅被困人員的生命。請記住:逃生的時候,乘電梯極危險。
第八:緩降逃生,滑繩自救。高層、多層公共建筑內一般都設有高空緩降器或救生繩,人員可以通過這些設施安全地離開危險的樓層。如果沒有這些專門設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員不能及時趕到的情況下,你可以迅速利用身邊的繩索或床單、窗簾、衣服等自制簡易救生繩,并用水打濕從窗臺或陽臺沿繩緩滑到下面樓層或地面,安全逃生。請記住:膽大心細,救命繩就在身邊。
第九:避難場所,固守待援。假如用手摸房門已感到燙手,此時一旦開門,火焰與濃煙勢必迎面撲來。逃生通道被切斷且短時間內無人救援。這時候,可采取創造避難場所、固守待援的辦法。首先應關緊迎火的門窗,打開背火的門窗,用濕毛巾一濕布塞堵門縫或用水浸濕棉被蒙上門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間,防止煙火滲入,固守在房內,直到救援人員到達。請記住:
堅盾何懼利矛。
第十:火已及身,切勿驚跑。火場上的人如果發現身上著了火,千萬不可驚跑或用手拍打。當身上衣服著火時,應趕緊設法脫掉衣服或就地打滾,壓滅火苗;能及時跳進水中或讓人向身上澆水、噴滅火劑就更有效了。請記住:就地打滾雖狼狽,烈火焚身可免除。
第十一:跳樓有術,雖損求生。跳樓逃生,也是一個逃生辦法,但應該注意的是:只有消防隊員準備好救生氣墊并指揮跳樓時或樓層不高(一般3層以下),非跳樓即燒死的情況下,才采取跳樓的方法。跳樓也要講技巧,跳樓時應盡量往救生氣墊中部跳或選擇有水池、軟雨篷、草地等方向跳;如有可能,要盡量抱些棉被、沙發墊等松軟物品或打開大雨傘跳下,以減緩沖擊力。如果徒手跳樓一定要扒窗臺或陽臺使身體自然下垂跳下,以盡量降低垂直距離,落地前要雙手抱緊頭部身體彎曲卷成一團,以減少傷害。請記住:跳樓不等于自殺,關鍵是要有辦法。
十、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的內容是什么
答:簡單來說是指“檢”、“撲”、“疏”、“教”四個能力。
具體說是指:
1、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的能力。
2、組織撲救初起火災的能力。
3、組織人員疏散逃生的能力。
4、消防安全培訓教育的能力。
篇2:某酒店消防安全知識規程
酒店消防安全知識
在您所從事的工作中,任何細微的麻痹和疏忽都有可能導致一場無法想象的巨大災難.都可能會奪取您和很多無辜的人的生命和幸福.對社會造成巨大的影響,你以前取得的一切經濟效益也將不復存在,請您一定按章操作注意安全.我
個人認為酒店的安全=生命+幸福+效益,為了酒店的正常運營請大家認真學習酒店消防安全知識,活學活用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保障酒店的安全營業.
為什么要學習呢?因為同行業中有許多火災案例是為我們敲響的警鐘,例1.1985年4月19日0時5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天鵝飯店發生的特大火災造成10人死亡.7人受傷,原因:11層116房間一名外國旅客吸煙引起(外國人被大火燒死).例2.1996年7月17日凌晨1時50分深圳市端西酒店二樓因樓面經理離開房間未關閉電風扇,電風扇運轉中織物卷入風扇照內,致使風扇電源線過熱燃燒,繼而引燃周圍可燃物釀成火災,造成29人死亡,13人受傷,例3.1997年1月29日4時50分左右.長沙市八一西路的燕山酒店發生特大火災,燒死140人重傷27人,原因是保安員使用酒精不慎造成的,等等.眾多的事故案例面前您有何感想那?您是否有一種居安思微防患于未然的想法呢?
下面我們來看看火災的危險性,酒店是綜合性建筑,其火災危險性有;1.室內裝飾標準高,使用可燃物多,2.建筑結構易產生煙筒效應3.疏散困難,易造成重大傷亡,4.導致火災的因素很多,酒店用火.用電,電氣設備點多量大.如果疏于管理或員工違章作業極易引發火災.加之住店客人消防安全意識不強,亂用電,隨意用火,臥床吸煙等也易造成火災.廚房用火不慎,管道漏氣等也會引發火災危險,因此消防管理十分重要,預防火災的任務相當繁重.從國內外賓館飯店發生火災的情況來看,起火的原因主要是旅客酒后躺在床上吸煙亂丟煙蒂和火柴梗,廚房用火不慎和油鍋過熱引起火災,.維修管道設備和進行可燃裝修施工等違章動火,電器線路接觸不良,電熱器具使用不當,照明燈具溫度過高烤著可燃物等四個方面,賓館,飯店最易發生火災的位置是:客房,廚房,餐廳以及機房.配電房,發電機房,鍋爐房,電話總機房,歌舞廳,會議室,倉庫,
篇3:酒店消防安全知識規程
賓館、飯店的火災預防賓館和飯店是供旅客住宿、就餐、娛樂和舉行各種會議、宴會的場所。現代化的賓館、飯店一般都具有多功能、綜合性的特點,集餐廳、咖啡廳、歌舞廳、展覽廳、會堂、客房、商場、辦公室和庫房、洗衣房、鍋爐房、停車場等輔助用房為一體。使用功能復雜,裝修豪華,人員集中,加之思想麻痹,消防安全意識淡薄,致使近幾年來重特大火災頻頻光顧這些場所。
第一節賓館、飯店的火災危險性
一、室內裝飾裝修標準高,使用可燃物多
賓館、飯店雖然大多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或鋼結構,但大量的裝飾、裝修材料和家具、陳設都采用木材、塑料和棉、麻、絲、毛以及其他可燃材料,增加了建筑內的火災荷載。一旦發生火災,大量的可燃材料將導致燃燒猛烈、火災蔓延迅速;大多數可燃材料在燃燒時還會產生有毒煙氣,給疏散和撲救帶來困難,危及人身安全。
二、建筑結構易產生煙囪效應
現代的賓館和飯店,很多都是高層建筑,樓梯間、電梯井、電纜井、垃圾道等豎井林立,如同一座座大煙囪;還有通風管道縱橫交錯,延伸到建筑的各個角落,一旦發生火災,極易產生煙囪效應,使火焰沿著豎井和通風管道迅速蔓延、擴大,進而危及全樓。
三、疏散困難,易造成重大傷亡
賓館、飯店是人員比較集中的地方,且大多數是暫住的旅客,流動性很大。他們對建筑內的環境情況、疏散設施不熟悉,加之發生火災時,煙霧迷漫,心情緊張,極易迷失方向,擁塞在通道上,造成秩序混亂,給疏散和施救工作帶來困難,因此往往造成重大傷亡。
四、導致火災的因素多
賓館、飯店用火、用電、用氣設備點多量大,如果疏于管理或員工違章作業極易引發火災;加之住店客人消防安全意識不強,亂拉電線,隨意用火,臥床吸煙等也是造成火災的常見現象,因此賓館、飯店的消防管理十分重要,預防火災的任務相當繁重。
賓館、飯店發生火災的原因主要是:旅客酒后躺在床上吸煙,亂丟煙蒂和火柴梗;廚房用火不慎和油鍋過熱起火;維修管道設備和進行可燃裝修施工等動火違章;電器線路接觸不良,電熱器具使用不當,照明燈具溫度過高烤著可燃物等四個方面。賓館、飯店最易發生火災的部位是:客房、廚房、餐廳以及各種機房。
五、安全疏散
賓館、飯店建筑內應按照有關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設置防煙樓梯間或封閉樓梯間,保證在發生火災時疏散人員、物資和撲救火災。安全出口的數量,疏散走道的長度、寬度及疏散樓梯等疏散設施的設置,必須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或《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的規定。嚴禁占用、阻塞疏散走道和疏散樓梯間;為確保防火分隔,樓梯間、前室的門應為乙級防火門,并應向疏散方向開啟;樓梯間及疏散走道應設置應急照明燈具和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燈宜設在墻面上或頂棚上,安全出口標志宜設在出口的頂部;疏散走道的指示標志宜設在疏散走道及其轉角處距地面1m以下的墻面上,且間距不應大于20m;疏散用應急照明燈,其地面最低照度不應低于0.5L*,且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少于20min。
六、定期維修保養建筑消防設施,保證正常運行
國家有關消防技術標準,對賓館飯店的消防設施要求嚴格,通常應當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防煙排煙系統等各類消防設施。這些設施在建筑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要設專人操作維護,定期進行維修保養,在發生火災時,保證發揮應有的作用。
七、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
賓館飯店必須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既要加強硬件設施的管理,也要加強軟件管理,建立健全各項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依法履行自身消防安全管理職責,定期組織防火檢查,消除火災隱患,加強員工消防教育培訓,制定并經常演練滅火、疏散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