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小學公共場所通風消毒制度

小學公共場所通風消毒制度

2024-07-15 閱讀 7870

小學公共場所通風、消毒制度

為切實做好我校傳染病防治工作,把傳染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一、開窗通風制度

1、按照《學校教室換氣衛生標準》規定,教室、圖書館(閱覽室)等學習場所每小時需要通風與換氣。根據季節和天氣的不同,確定換氣方式與次數,溫暖天氣宜實行全日開窗的方式換氣,寒冷天氣在課前和課間休息期間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戶開窗換氣。

2、各班級設立衛生委員,專人做好教室門窗開關通氣工作,并負責做好記錄,每周交校醫室檢查。

3、食堂、專用實驗室、會議室等公共場所指定專人負責開窗通風工作,并做好記錄。

4、學校每天對各班教室、各專用教室等學生學習、生活場所開窗通風換氣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做好記錄,并納入對年級、班級評比的內容。

二、消毒制度

1、學校應根據需要配備紫外線消毒設備、84消毒液等,配齊臉盆、水桶、抹布等工具。

2、學校要定期和不定期加強師生消毒知識、消毒器具使用與操作要點的培訓,根據不同季節向學生宣傳預防傳染病相關知識。

2、發現一例傳染或疑似病人,根據具體情況讓其回家休息、治療或直接送往醫院。病人所在教室用5%含氯消毒劑徹底對地面、桌面、門把手、以及手可以觸摸的地方進行徹底消毒。呼吸道傳染病,可采取紫外線照射對空氣進行消毒。

3、學生及教師患傳染病時應立即隔離治療,所在班級要進行徹底消毒。如各種用具和用品都要用消毒水浸泡或擦洗,不耐濕物品要用日光曝曬,加強室內通風,必要時進行空氣紫外線消毒。患者待隔離期滿痊愈后,經診治醫院開據疾病痊愈、解除隔離證明,在經學校保健教師同意后方可回校。

4、對患者(傳染病)所在班級和與患者接觸過的學生要進行檢疫。隔離和觀察檢疫期間學生不許串班,取消大型*活動,檢疫期滿后方可解除隔離。

5、對原因不明的高熱、腹瀉的學生,在隔離室或衛生室內等待醫院來接。

6、教師員工在家中發生傳染病時,應及時報告學校領導和衛生室,以便采取必要的隔離和防護措施。

篇2:通風空調工程質量監理要點

通風與空調工程質量監理要點

(1)通風與空調設備及附件產品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空調機組,注意防震及隔音措施是否按規定設置;風管安裝前,監理人員先檢查制作質量,特別是咬邊、法蘭接口、不達標準者,責令施工單位改正后才能安裝;保溫材料與風管及管路應貼緊,粘接部分應牢固,綁扎部位間距、支架間距均應符合規定要求,監理人員應在土建平頂施工前檢查處理完畢;通風與空調工程所使用的主要設備、材料、成品及半成品應是按標準生產的產品,并具有出廠檢驗合格證明文件,為工程加工的非標準產品,也應具有質量檢驗合格的鑒定文件,并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技術標準的規定。通風與空調工程必須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并與土建及其它專業互相配合;與通風、空調系統施工有關的土建工程完工后,應由建設或總承包、監理、設計及施工單位共同會檢。監理人員要直接參與系統調試,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調試、自控系統調整及驗收等,除應符合設計及《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及驗收》外,還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2)通風與空調工程各系統的外觀應符合下列要求:

風管表面平整、無破損、接管合理;風管連接處以及風管與設備或調節裝置的連接處無明顯缺陷;空氣潔凈系統的風管、靜壓箱等內表面清潔、無積塵;各類調節裝置的制作和安裝應正確牢固,調節靈活,操作方便。防水排煙閥關閉嚴密,動作可靠;風口表面應平整,顏色一致,安裝位置正確,風口的可調節部件應能正常動作;管道、閥門及儀表安裝位置應正確,無水、氣滲漏;通風機、制冷機、水泵安裝的偏差應符合規范有關條文規定;風管、部件及管道的支、吊架型式、位置及間距應符合規范要求;除塵器、集塵器安裝應牢固,接口嚴密;組合式空調機組外表平整,接縫嚴密,組裝順序正確,噴水室無滲漏風管、部件、管道及支架的油漆應附著牢固,漆膜厚度均勻,油漆顏色與標志符合設計要求;絕熱層或保護殼應順水搭接,無滲漏;消聲器安裝方向正確,外表面平整無破損;風管、管道的軟性接管位置符合設計要求,接管自然,無強扭。

(3)需要核查的項目:

通風與空調工程在聯合試轉中,應檢查系統各設備的運轉情況,其運行應符合規范有關條文規定;通風與空調工程的無生產負荷系統聯合試運轉的測定與調整的內容應符合規范有關條文規定;核查主要設備、材料、成品與半成品有無出廠合格證;核對合格證中各項技術性能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標準和設計要求;對照設計施工圖和設計變更簽證,核驗其合格證的品種,并核對合格證是否齊全;實際使用的設備、材料、成品與半成品的型號、規格與合格證下的型號、規格是否符合,且符合設計要求;核查合格證或其抄件(復印件)是否真實;核查設備有無開箱檢查,材料、成品與半成品進場有無檢驗,記錄是否完整,有質量缺陷時是否有處理意見和結論;核查系統測定和調整的項目、內容是否齊全,各項測定和調整的方法與結果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檢查風管漏風檢驗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若漏風情況超過規定,有無返修處理,處理結果是否符合規定;檢查通風機的風量、風壓、轉速、噪聲是否符合設備技術文件和施工規范規定;核對風口風量是否有經過測定和調整達到平衡,其實測值與設計值偏差是否在15%以內;對照設計施工圖、核對各項設備是否都有單機試運轉記錄,系統是否有聯動試運轉記錄,試運轉情況是正常,各項運行數據和試運轉結果是否符合施工規范及有關設備技術文件規定。試運轉中出現安裝質量問題或設備性能缺陷時,記錄是否完整,有無處理措施,處理結果是否符合要求;檢查在安裝前風機盤管、風柜有無進行水壓試驗,以及風管盤管有無進行單機三速試運轉,試驗結果和試運轉情況是否符合要求;核查測定所使用的儀器表是否有檢定證書,其精度是否符合要求,各項記錄的測定日期是否在其檢定有效期內;核查各項測定和調整記錄中的內容是否齊全,數據是否準確、真實,簽證是否齊全;核查制冷系統管道試驗項目、內容是否齊全,各項試驗方法是否正確;核查制冷管道及其閥門強度和嚴密性試驗是否符合要求,試驗過程中出現問題,有無處理及復試;核查制冷系統是否有進行系統清洗吹污、氣密性試驗、真空試驗、充注制冷劑檢漏試驗,其試驗壓力、壓力變化、保壓時間、檢漏情況等是否符合施工或設備技術文件規定;試驗過程中出現問題,有無處理及復試;對照設計施工圖,核對各項試驗項目系統是否齊全,試驗數據是否準確、真實、簽證是否齊全。

篇3:通風與空調工程調試監理方法要點

通風與空調系統組裝完成之后,必須進行調試,目的是檢驗設計和施工的效果能否達到使用功能的要求。調試是安裝工程的一項很重要的工作。目前大部分工程開工和投入使用都比較倉促,在系統組裝完畢之后,草草調試,“有風”、“有涼氣”之后即交工驗收投入使用,這樣做的后果會給將來的使用帶來很大的隱患。空調達不到設計要求,空氣質量就達不到衛生標準,通風達不到設計要求,就會使工作環境中的有害氣體超標,從而對人體造成傷害。排煙和正壓送風系統不符合設計要求,發生火災時,系統就不能正常作用,危害人的生命安全。

在過去的定額中,調試費用單獨作為一項費用,以安裝人工費為基礎計取,在造價方面體現了安裝調試的重要性。不嚴格按照規范進行調試是一種不為非專業人員覺察但卻是嚴重的偷工減料行為。

本文就通風與舒適性空調工程調試的監理方法及要點作簡要概述。

通風與空調工程調試的監理方式

通風與空調工程調試的工作方式宜為巡視、抽檢和旁站,由專業監理工程師實施。

在單機調試時監理工程師應采取旁站的方式,檢查設備的接線及各組裝部件的組合狀態是否符合設備安裝說明文件要求。

在系統調整過程中,監理工程師應采用巡視的方式,檢查的內容主要是:1.調試的人員是否具備資格。2.測試調整的方法是否正確。3.調試的記錄是否完整。4.調試過程是否按方案進行。5.調試工作的進度是否符合進度計劃。

在施工單位調試結束,持報驗單報驗后,監理工程師應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抽檢。檢查的內容:1.設備運行參數是否符合設備技術說明書的要求。2.末端設備的參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3.室內參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4.控制機構的動作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通風與空調工程的監理要點

1.認真審查施工圖在空氣調節工程中,應重點審查:

⑴室內、外設計參數是否選取正確。⑵每個房間新風口的新風量是否標注,能否滿足該室內人員的要求。⑶每個房間的末端設備的風量是否滿足換氣次數的要求,冷量滿足房間負荷的要求。⑷系統總風量和新風量是否標注,能否滿足整個系統的要求。⑸制冷設備、制熱設備、冷卻塔、風機的設備參數是否滿足系統的要求。⑹各種調節閥門設置是否合理。⑺自控設備是否科學適用。⑻安全和減振設備是否齊全。

在通風系統中,應重點審查:⑴系統總風量是否標注,能否滿足稀釋污染源換氣次數的需要。⑵風機的設備參數是否滿足系統的要求。⑶閥門的設置是否滿足調整的要求。

在排煙系統中,應重點審查:⑴排煙量是否標注,能否滿足排煙分區排煙量的要求。⑵排煙口的設置是否合理。⑶防火閥的設置是否合理。⑷排煙風機的選擇是否和系統需要匹配。

在正壓送風系統中應重點審查:⑴送風總量是否標注,其選擇是否滿足要求。⑵保持的正壓范圍是否標注,能否滿足要求。⑶正壓送風口的設置是否合理,每個風口的風量是多少。⑷風口的開啟順序是否合理。⑸排煙風機的選擇是否和系統需要匹配。⑹超壓排氣設備是否考慮。

2.調試單位和人員資格的審查調試工作由安裝單位或安裝單位委托的有資質的調試單位進行。普通的安裝工人一般不能勝任調試工作,應由具有經驗的本專業技術人員組織實施,人員數量要滿足調試工作的要求。

3.認真審核施工單位的《調試方案》按照規范的要求,施工單位在調試前應編寫調試方案。監理單位要對《調試方案》進行審查。在審查方案時重點審查下列內容:

⑴調試的程序是否正確。調試應按下列程序進行:①單機試運轉及調試。②無生產負荷的聯合試運轉及調試。③系統連動調試。對于常見的民用建筑只這三步的調試工作即可。對于生產工藝系統,還要進行帶生產負荷的綜合效能的測定與調整。

⑵調試方法是否正確。單機調試時,小型的設備由安裝單位進行,而大型的設備如:大型制冷機組和鍋爐一般由廠家調試。調試前,應重新對照接線及安裝說明書檢查設備的接線、各部分的組裝情況,進而試啟動,確認無異常聲響后,連續運行規范規定的運行時間,在此期間,調整設備的運行參數。

在單機試運轉合格后,進行無生產負荷的聯合試運轉及調試。

空調系統測定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①空調系統風量(包括系統總風量與每個末端風口風量)的測定與調整。系統在安裝時應在主干管部位裝設測量孔,總風量測定與調整時,在此部位測定風機總風量,再按照規范附錄A測定漏風量,系統總風量=風機總風量-漏風量。系統風量的測定與調整可采用“基準風口法”,為此方案中應制作“風口風量計算表”,將每一次的測量結果記錄在表,以備調整時使用。②空氣處理設備(新風機及風機盤管等)測定與調整。空氣處理設備的測試與調整應在設計室外條件下進行,一般安裝完工未必正好處在室外設計條件季節,因此這

部分工作必須等待條件具備方能進行。③空調房間空氣狀態參數(溫度、濕度)、氣流組織的測定與調整。當系統運行基本穩定后,即可在室內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點測定室內溫度和濕度。測定應在工作時間內每隔0.5~1.0小時測定一次。為了穩定空調房間的空氣參數,應使房間保持不大于50N/m2的正壓。④系統消聲效果的測定與調整。如房間內有噪聲時,還要用聲級計測定噪聲,確保控制在設計要求范圍內。⑤冷凍水和冷卻水系統的測定與調整。該部分的調整應和風系統一起在設計室外條件下進行,應測定調整系統總水量和各空氣處理設備的水量。

防排煙系統的調試內容包括:①排煙口動作的調整。各排煙口應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啟閉。②排風量的測定與調整。

正壓送風系統的調試內容包括:①送風口動作的調整。各送風口應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啟閉。②送風量的測定與調整。③正壓的測定與調整。調節超壓排氣設備和系統閥門,使室內正壓滿足消防和設計的有關規定。

⑶審查調試儀器和工具是否滿足調試的要求。調試的儀器要齊全,性能要滿足測試要求,根據需要制作或購買調試需要的調試工具。調試的儀器和工具主要有:①干、濕球溫度計。②風速儀。③微差壓力計。④孔板流量計。⑤整流柵。⑥聲級計。

⑷時間的安排是否符合進度計劃的要求和調試程序的要求。根據工作量的大小對調試人員數量的安排和工序的安排進行認真審查,避免虎頭蛇尾。

4.調試過程的監理

⑴編寫《調試監理細則》,監理單位應嚴格按監理規范的要求編寫監理細則,讓施工單位和建設單位清楚監理的控制程序和手段以及報驗環節和報驗資料。

⑵監督和督促施工單位的技術交底,調試工作的效率高低和順利與否對技術交底起著重要作用。

⑶對單機試運轉和系統總風量和總水量的測試進行旁站。這些測試比較重要,工作量相對較少,監理工程師應選擇旁站的方式。

⑷對于系統風量的調整,可以采用巡視的方式,檢查調試的工作是否按方案進行,調試人員是否方案中確定的人員,測試儀器是否符合要求,測試結果的記錄是否認真、詳實。

⑸施工單位調試完畢書面報驗后,監理工程師應對未采取旁站的項目按照規范要求的頻率進行抽檢,確保所有項目滿足設計要求。

⑹在確認調試結果后,應要求施工單位對所有的已調好的閥門位置作好標記并固定。

⑺在本系統調試完畢后,還要按控制中心的要求進行連動調試。尤其是給出火災信號后,相應部位的空調系統應關閉,排煙口打開,排煙風機啟動,正壓風機啟動。

雖然通風與空調工程調試質量不是很直觀,但卻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對整個系統的使用質量乃至對人們的生命安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希望能引起工程建設有關各方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