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務公開實施辦法
2014年小學校務公開實施辦法
為進一步在我校實行主管理、促進依法治校,確保教職工及家長、社會對校務工作享有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增強教職工的主人翁意識,更好地調動廣大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社會群眾參與、支持學校工作的積極性,加強學校的廉政建設,提高學校辦學水平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辦法:
一、校務公開的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全心全意依靠教職工辦學的指導方針,堅持和完善以教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教職工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進一步把教職工的積極性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進一步加強學校管理和黨風廉政建設,促進學校改革、發展和穩定。
二、校務公開的基本原則
1、堅持依法公開原則。校務公開的內容、形式和時間,必須符合黨的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的規定。既要有利于民主管理,推進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又要有利于維護大局,維護穩定,并遵守國家的保密規定。
2、堅持真實可信原則。校務公開的內容必須真實可信,切忌弄虛作假。
3、堅持注重實效原則。校務公開既要突出重點,又要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注重實效,取信于民。
4、堅持有效監督原則。真正做到透明、公開,保證教職工行使民主權利,參與學校民主管理,有利于教職工的民主監督。
三、校務公開的形式
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和黨的方針政策,認真區分界定對外公開和對內公開,廣泛公開和在一定范圍內公開或暫時不能公開的內容,做到既有利于群眾知情,便于群眾辦事,接受群眾監督,又有利于校長依法行使職權和學校的改進發展穩定。根據校務性質不同,可以分別通過以下形式實施校務公開:
1、教職工代表大會。凡是法律或國家規定屬于教代會職權范圍的問題,必須向教代會報告,由教代會審議、通過和決定。
2、教職工大會。定期或不定期的公布學校重大事項,并及時征求意見和建議。
3、黨政工聯席會議。定期研究、協調學校日常工作和教職工關心的熱點問題。
4、行政會議。堅持每月召開一次行政會議會,就一些重大問題進行會商、決策。
5、校務公開欄。開辟永久性的校務公開欄,開通公告欄、櫥窗、墻報等信息傳遞渠道,及時將一些師生及家長關心的熱點問題,公布于眾,讓大家及早知曉;
6、媒體。利用校報校刊、校園網站、家校通平臺、新聞媒體等進行公開。
7、舉辦“家長學校”,不定期地召開師生和社會各界人士座談會,通報情況,溝通思想,爭取大家對學校工作的支持。
8、開展民主評校、評教活動,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對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9、建立校情發布會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學校的重大決策、重要事項等進行公開。
10、學校設立校長信箱(校門口懸掛)、校長電子信箱(z)、校長熱線電話(z)、校長接待日(每周周二),及時答復教職工與社會群眾對各類校務問題的咨詢。
四、校務公開的主要內容、責任部門
除法律法規和黨紀規定的保密事項不得公開外,凡社會和群眾普遍關心、與師生員工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重要事項都要向社會公開或在校內公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向社會公開的主要事項:
1、辦學情況
⑴主要包括:學校的章程、辦學目標、辦學規模、辦學條件和辦學成果等。
⑵責任部門:校長室
⑶公開形式:校園網、畫冊、家長會議等。
2、收費情況
⑴主要包括:開學收費;學期結束決算;學期中少兒藝校、午餐、飲用奶、教輔用書等服務性收費。
⑵堅持規范化收費,凡是收費必須有上級主管部門批文,必須經校長室同意,公布收費項目、標準;自愿繳納的項目不得強迫;收費前必須公開張貼通告或印發聯系函。
⑶責任部門:校長室、財務室、總務處、退教協等。
⑷公開形式:通告、致家長的聯系函、校園網站等。
3、招生情況
⑴主要包括:新生入學、轉學、小升初政策;施教區范圍、招生程序、分班等。
⑵責任部門:校長室、教務處
⑶公開形式:通告、校園網站、家校通短消息
4、其他
⑴依據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必須公開或社會普遍關心,學校認為有必要向社會公開的事項。如:開學通告、作息時間、放假時間、社會實踐活動安排等。
⑵責任部門:德育處、教務處等有關處室
⑶公開形式:通告、聯系函、家校通短消息平臺等。
(二)在學校內公開的事項:
1、行政管理方面
⑴學校發展規劃、發展思路、學校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校園規劃及其實施情況、年度工作計劃(學期、月、周)、工作目標及其完成情況等。(責任部門:校長室、有關處室)
⑵上級部門下發的關于學校管理的文件或制度性規定。(責任部門:校長室)
⑶學校規章制度、校各職能部門的職責等。(責任部門:校長室)
⑷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決定、措施。(責任部門:校長室、教務處、德育處等相關職能部門)
⑸學校對社會的承諾、聯系函等。(責任部門:校長室、各職能部門)
⑹學校重大的辦學成果。(責任部門:校長室)
2、人事管理方面
⑴教職工的調動、崗位聘任、職稱評定、評先評優、年度考核、調資晉級、繼續教育、獎懲津貼發放辦法等。(責任部門:校長室、人事檔案室)
⑵學校中層干部選撥任免、管理人員分工、后備干部管理、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情況。(責任部門:校長室)
⑶民主評議校級領導和中層干部情況。(責任部門:工會)
⑷發展黨員情況。(責任部門:黨支部)
3、財務管理方面
⑴學校財務預決算及各類辦學收入、教職工福利費使用、社會捐贈款物的使用與管理等。(責任部門:校長室、財務室)
⑵學校后勤服務、大宗物資和設備的采購、各類基建工程和修繕項目的立項、預算、招投標、驗收以及決算、審計等。(責任部門:校長室、總務處)
4、招生管理方面
⑴學生學籍管理辦法、招生辦法、收費標準等。(責任部門:校長室、教務處)
⑵優秀學生評選與表彰、貧困生學費減免等涉及學生切身利益的事情。(責任部門:校長室、德育處)
5、其他
⑴其他依照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必須公開或師生員工普遍關心的事項。
五、校務公開的管理
1、校務公開領導小組。
⑴由校領導和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
⑵主要職責是:制定學校校務公開的實施意見;研究解決實施過程中的問題;指導協調有關部門密切配合,認真做好校務公開工作。
2、校務公開工作小組
⑴由辦公室和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
⑵主要職責是:及時公開校務,做好校務公開資料的審核、公布、收集、整理工作,建立校務公開工作臺帳。
3、成立校務公開監督小組
⑴由工會、黨組織紀檢委員、人大政協代表、一線教師等人員組成,工會主席任組長。
⑵主要職責是:依據有關政策規定,檢查和了解校務公開的內容是否落實,是否真實,聽取教職工反映,督促和指導有關部門改進工作。
六、建立校務公開責任制
切實做到“領導是第一責任人,部門是第一執行人,工會和紀檢委員是第一監督人,教職工是第一評價人”,明確各項公開內容的責任人、執行部門。并根據所定的內容和要求,定期整理和提出公開內容,報學校校務公開領導小組審核后,在一定時間、程序和范圍內予以公開。
z市zz小學
篇2:大學校務公開實施辦法格式
大學校務公開實施辦法
校務公開是加強民主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實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為進一步深化我校的校務公開工作,使其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現根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一、校務公開的指導思想
校務公開要以*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全心全意依靠廣大教職工辦學的方針,進一步完善教職工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制度,不斷拓寬民主管理的渠道,保護和發揮廣大教職工參與學校改革和建設的主人翁精神,提高學校黨政領導決策的民化、科學化,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加強學校的黨風廉政建設,促進依法治校、民主治校方略的實施,推進學校的民主政治建設。
二、校務公開的基本原則
1、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依法辦事,維護學校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保障教職工的民主權利;
2、堅持原有的各項民主制度,逐步拓展,不斷完善和規范;
3、實事求是,突出重點,注重實效,不搞形式;
4、責任明確,內容真實.事實準確;
5、有利調動教職工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利于學校的改革、發展和穩定。
三、校務公開的基本內容
除《保密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所規定的不宜公開的內容和事項外,其它校務原則上都應公開,主要內容包括:
l、學校的年度計劃和發展規劃;
2、學校改革發展重大事項的決策和實施情況;
3、民主評議領導干部和干部聘任事項;
4、招聘、引進人才、技術職務評聘情況,包括招聘、引進人才的崗位、條件、方法和結果;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的職數、條件、申報情況、評聘辦法和結果;
5、科技評價,包括課題評審、成果評定、科技獎勵等;
6、學校經費收支情況,包括預決算、重大項目開支及其使用情況,招待費支出、醫療費開支、水電費開支;
7、校內經濟政策和各種收費標準、校內津貼及并類獎酬金的分配原則、方案和重大獎勵;
8、大宗物資設備采購情況,包括招、議標和比質比價,采購的程序、結果、驗收、審計等情況;
9、基建工程和維修工程的招標及其工程質量情況,包括招標項目、程序、工程質量管理和建筑標準、質量、價格及決算審計情況等;
10、教職工住宅建造、出售及調配情況,住宅、公房物業管理和維修開支、水電煤氣費收費標準及開支等情況;
11、招生錄取情況,包括招生訓劃、政策和錄取結果;學生就業政策、就業信息和就業方案等;
12、涉及學生切身利益的事項,包括評獎、評優、推薦免試升學,獎、貸、助學企評定,特困生學雜費減免及困難補助等;
l3、他需要公開的事項。
四、校務公開的形式
l,教職工代表大會是校務公開的基本載體,凡屬教代會職權范圍內的有關事項,在教代會上公開。教代會閉會期間,涉及教代會職權或需要向教代會公開的內容,召開教代會執委會會議、代表團團長聯席會議進行公開。
2、校務公開布告欄,定期或不定期公開有關內容。
3、校長信箱收集師生員工對校務公開的意見。
4、學校《工作簡報》、校報、廣播站、校園網等校內新聞媒體公布有關信息。
5、各種形式的會議,公開有關內容。
6、校務公開的事項可采取事前公開、事中公開、事后公開等形式。
五、校務公開的程序和方法
l、校務公開內容的審定和公布。按規定需要公開的內容,由職能部門負責提出。一般內容和事項,送校務公開辦公室審核并經分管校領導同意后,通過有關載體予以公布。重要內容和事項須經校主要領導批準后公布。
2、收集群眾意見和建議。根據公開的內容和時限采取誰主管誰負責的辦法,及時收集群眾意見和建議,有關部門針對群眾反饋意見進行認真整改并公布整改結果。
3、校務公開檔案資料歸檔。每次公開的內容及群眾反饋的意見、整改情況和結果等有關資料由承辦單位負責收集整理交校務公開辦公室存檔,以保證檔案資料的完整。
4、校務公開的考核與獎懲。校務公開工作納入各單位年度工作考核。學校每年召開1-2次校務公開工作專題會議,檢查、布置、總結校務公開工作,對堅持制度做得好的單位予以表揚.差的單位通報批評。
六、校務公開的組織領導
l、健全校務公開工作領導機制。
(1)校黨委對學校校務公開工作實行統一領導,校行政領導要把校務公開工作納入學校日常行政管理,列入黨政年度工作計劃。
(2)充分發揮校務公開領導小組的作用。根據組織人事變動及時調整、充實校務公開領導小組成員。校務公開領導小組代表學校負責檢查指導校務公開工作,解決處理校務公開中存在的重大問題。
(3)明確校務公開領導組辦公室的職責。校務公開頓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校務公開的日常工作。負責公開內容的預審和送審,以不同形式安排需要公開的內容;收集和處理師生員工對公開情況的意見和建議,督促有關部門及時提出整改措施;研究制訂校務公開具體工作制度、措施和計劃;收集、整理、保管好校務公開工作過程中產生的檔案資抖;完成校務公開領導組交辦的其它事項。
2、健全校務公開工作監督機制。
(1)發揮校務公開監督小組的作用。由校紀檢、監察、工會組成的校務公開監督小組,負責對校務公開內容的真實性和程序上的規范性進行監督,保證校務公開健康開展;聽取、收集群眾對搞好校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對如何進一步深化校務公開工作進行調研。
(2)聘請校務公開監督員,協助監督小組開展工作。
3、堅持制度,完善機制。
校務公開是一項長期工作。隨著學校民主政治建設的推進,必須進一步深化校務公開,在公開的內容上要把握重點和群眾關心的問題。在公開的形式上要靈活多樣、往重實效。在運行機制上要切實可行,有利操作,不斷研究推行校務公開工作上遇到的新問題,促進校務公開工作盡快步入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的軌道。
各學院系部可參照以上實施辦法,結合本單位實際,制訂相關的實施細則,做好院(系、部)務公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