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村級領導班子量化考核實施細則
村級領導班子量化考核實施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切實加強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加強村級班子建設,對各村的工作績效進行客觀的評價,按分數段兌現獎懲,進一步完善目標考核和激勵機制,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本細則適用于村級領導班子。
第二章工作目標
第三條確定工作目標的依據
(一)黃田經濟社會發展的中長期規劃;
(二)縣、鎮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和部署
(三)縣對農村工作考核所下達的工作目標任務。
第四條工作績效指標內容
工作績效主要考核六個方面的內容;經濟發展工作(工業企業、招商引資、項目投資、財政等)、社會管理工作(社會管理綜合治理、計生、安全、環保、殯葬改革、國土、村建等)農村農業工作(農業、林業、水利、水產、食用菌、新農村等)、黨建(保障)工作(黨風廉政建設、組織建設、宣傳思想、精神文明、人大、武裝、文化、教育、衛生、統戰等)、重點項目工作(重點項目建設、扶貧開發、特色工作等)。辦法見附一、附二、附三、附四、附五、附六。
第五條確定工作目標的基本程序,由分管部門分塊考核各項工作指標,鎮考核領導小組審核后,提交鎮黨委、政府審定。
第三章村級領導班子的量化考核
第六條村級領導班子量化考核基礎分為1000分,主要考核工作目標完成情況,其中經濟發展工作350分、社會管理工作300分、農村農業工作150分、黨建(保障)工作200分,重點項目工作按照當年完成進度情況獎勵,每項獎勵10―100分。年終按這五大塊工作進行評分和綜合排名。
第七條有下列情況之一,取消前三名資格:
(一)因計劃生育工作、安全生產、黨風廉政、綜合治理工作被一票否決的;
(二)因工作失職、失誤或違法亂紀,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惡劣影響的;
(三)被鎮級以上黨委、政府正式通報批評的;
(四)被縣級以上新聞媒體曝光造成惡劣影響的;
(五)嚴重弄虛作假的,造成工作目標完成情況嚴重失職的;
第八條對考核排在前3名的,予以表彰,第一名獎勵3萬元,第二名獎勵2萬元,第三名獎勵1萬元;綜合得分倒數后兩名的村(居)予以通報批評并取消其該年度獎金。
第九條對連續兩年倒數第一名的村級領導班子,支部書記給予免職,村主任勒令辭職。
第四章附則
第十條量化考核分年度進行,本考核細則自20**年起實行。
附一:經濟發展工作考核辦法
附二:社會管理工作考核辦法
附三:農村農業工作考核辦法
附四:黨建(保障)工作考核辦法
附五:重點項目工作考核辦法
附一:經濟發展工作考核辦法(100分)
1、工業企業(25分)
2、招商引資(25分)
3、項目投資(25分)
4、財政工作(25分)
附二:農村農業工作考核辦法(350分)
1、安全工作(30分)
2、環保工作(30分)
3、殯葬改革(30分)
4、國土工作(30分)
5、村建工作(30分)
6、農業工作(50分)
7、林業工作(30分)
8、水利工作(30分)
9、水產工作(30分)
10、食用菌工作(30分)
11、新農村工作(30分)
附三:黨建(保障)工作考核辦法350分
1、黨風廉政建設(35分)
2、組織建設(35分)
3、宣傳思想(35分)
4、精神文明(35分)
5、人大工作(35分)
6、武裝工作(35分)
7、文化工作(35分)
8、教育工作(35分)
9、衛生工作(35分)
10、統戰工作(35分)
附四:綜治維穩工作考核辦法(100分)
附五:計劃生育工作考核辦法(100分)
附六:重點項目工作考核辦法
按照當年完成進度情況獎勵,每項獎勵5―20分。
篇2:教職工目標量化考核辦法范例
教職工目標量化考核辦法
教職工目標量化考核辦法
***中學,學校內部管理體制自實施“四制”改革以來,學校內部活力明顯增強,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學校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年度新學期開始后,為引進競爭激勵機制,繼續實行“兩縱三橫一體化”管理,為更好的調動全校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使教育教學質量再上新水平,根據“****第9號”文件精神,以鄉教委《教師量化考核細則》為依據,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教職工目標量化考核辦法如下:
一、績效工資的組成:
從個人工資中津貼部分每人每學期扣出250元+學校勤工儉學的一部分。
二、量化考核的考核內容:
目標量化的考核內容分為“德、能、勤、績”四個方面。它們的比值為:德:10%;能:15%;勤:25%;績:50%。
各部分的內容及權重:
(一)、“德”指思想品德,政治素質,職業道德,為
人師表等方面,占10%。具體內容與權重(分值):
1、政治立場: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路線;忠誠黨的教育事業。
2、政治、業務學習:1%。A、按時參加政治學習,無缺勤曠會
現象;B、每學期寫心得體會和學習筆記不少于5000字。
3、敬業愛崗:1.5%。A、熱愛本職工作,時時處處為學校著想。-1-
B、服從領導安排,任勞任怨,干好分配給自己的工作。
4、生活作風:0.5%。堅持原則、辦事公正,為人正直,有良好的生活習慣。
5、關心學生:1%。A、愛護體貼學生,關心學生的成長。B、嚴禁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否則不得分。
6、團結同志:0.5%。A、與領導、同事關系融洽。B、待人謙和,勇于批評與自我批評。
7、典型事跡:0.5%。A、默默工作,勇于奉獻。B、事跡突出,起到榜樣的作用。
8、尊規守紀:1%。A、遵紀守法,敢于同壞人壞事做斗爭。B、遵守上級和學校的規章制度。
9、帶頭作用:0.5%。學校安排的任務,積極主動,勇于帶頭,不為名利,按時完成率高。
10、社會公德:0.5%。尊老愛幼,樂于助人,在群眾中有較高的威信。
11、公益捐獻∶1%。相應號召積極主動捐款捐物;參加義務勞動,積極主動、按時按質按量完成。
12、為人師表:0.5%。為人辦事大方,時時處處做學生的表率;言談、舉止有良好的教師形象。
13、計劃生育:0.5%。嚴格執行上級有關計劃生育政策,無違反計劃生育現象。
14、其他:1%。根據具體情況得分。
考核辦法:
對“德”的考核,利用表格形式,有三級評議組成:(1)年級組長-2-
只評議本組教師占20%;(2)學部成員只評議本樓教師,得分占40%;(3)校長及后勤、政工評議全校教師得分占40%,另外根據平時的有關記錄、資料酌情加分,但不超過10%。
(二)“能”指學歷、論文、教研成果,優質課、示范課、優秀教案、榮譽稱號、繼續教育等,占15%。
具體內容與權重:
1、上課(主要指授課水平),占5%左右。本學期內無人聽一節課不得分;拒絕聽課一次不得分,多次拒絕加倍倒扣分。
2、論文:由教育教學主管部門評選的論文,每人每學期至少有一篇縣級以上論文,一等獎1分,二等0.5分,三等0.2分;兩篇以上每多一篇加1分;市級最高加2分、省級最高加3分、國家級最高加5分。在學習報之類的文章及論文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最高得分分別為:0.8、0.4、0.2、0.1分;無論文不得分。
3、示范課:(可累計加分)校級一節0.2分,鄉級一節0.3分;縣級0.5分;市級2分;省級5分。
級別
百分數
項目
鄉級
縣級
市級
[1][2][3][4]下一頁
教職工目標量化考核辦法>
省級
一等
二等
三等
一
等
二等
三等
一等
二等
三等
一等
二等
三等
4、優質課
(立標課)
0.5
0.4
0.3
1
0.7
0.5
2
1.5
1
4
3
2
5、優秀教案
0.3
0.2
0.1
0.5
0.4
0.3
2
1.5
1
4
3
2
6、教研成果
0.5
0.4
0.3
1
0.7
0.5
2
1.5
1
5
4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教職工目標量化考核辦法3
-3-
7、教學能手:已獲得的縣級和市級、省級教學能手分別得1%、3%、5%;本學年度取得的鄉、縣、市、省級教學能手,分別加0.5%、2%、5%、10%。
8、指導人才:獲得縣級稱號的指導教師得1%;獲市、省級的分別得:3%、5%。(稱號主要指:優質課、示范課、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等)。
9、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本學年度獲得的縣級、市、省級分別加1%、2%、3%。
10、課改后,擔任新課程年級的教師每學期加1%,凡是參加新課程培訓的教師回校后舉行講座或上公開課的每次加2分。
11、基本功訓練;在本學年度按上級規定要求達標者,得1.5%;正在達標者得0.5%;不參加或不達標者不得分。
學歷達標與提高:35周歲以上的大專和35周歲以下的大本學歷為1分,35歲以下大專學歷的為0.5分,中專學歷的不得分,取得碩士學位(全科)以上的順次加分。
12、“優秀”、“先進”的榮譽稱號:本學年度獲得的鄉級、縣級、市級、省級分別加1%、2%、5%、10%。(計算時可累計加分)
14、指導學生獲縣、市、省、國家級類別稱號的指導教師分別加(0.3-0.5%;0.5-1%;1-5%;3-10%)。
13、報刊發表作品:根據其級別分別加0.5-5%。
在“能”的考核中,只限在本學期獲得的有關稱號獲證書(能
手除外),依據原始證件和有關記錄計分,沒有的不得分,評審費、參評費、培訓費等一半由個人自己負擔,特殊情況由學校研究報銷
-4-
一部分,往返車票學校一般只報銷一次。如果有些費用由學校報銷,個人必須寫出學習情況匯報等,所獲得的證書、稱號之類不能計分。
(三)“勤”,指工作量的大小和出勤率的多少,占25%。主要通過教師的實際出勤和勞動態度來考評。具體考核內容與權重如下:
1、任課時數(5%)。
每個教師每周上課時數+非課時任務=個人周總上課時數。根據公式計算出個人課時工資,計算方法是:每個教師每周上課總時數×學期總周數=個人本學期上課總時數。
2、績效工資總額的10%÷全校個人本學期上課總時數之和×個人本學期上課總時數=個人課時工資。
說明:①體育教師帶操三次為一課時。
②上課時數中,班會、課外活動、節假日上課,不計算為總課時數。
③學校行政干部兼課時數,兼課必須是主課(考試科),副校長最少兼四分之一,主任及副主任最少兼二分之一,中上層干部按其上課比例計算課時,達不到任課節數的要下浮;另外部分以全校平均數的1.1、1.2、1.3倍計算;
2、備課(4.5%)。
根據學校制訂的備課檢查標準與備課要求,教導處負責檢查評分。為體現公平、平等的原則,跨年級或不同科的,以一門語或數
或英加一門常識(史地生)為平均值。兼課多與少的要體現出來,科目比值為:語文、數學、英語各為30;政治、物理、化學及史地生各為15;勞技、音樂、美術、體育、活動各為6;作文備課包括
在語文中,占語文的8%。-5-
3、作業批改與輔導(4.5%)。
依據學校制訂的作業批改和輔導評分標準,由教導處通過定期檢查得出分值。在各科作業得分的基礎上,對超班額、批改數量和難易程度上進行平衡。批改一次作業各科比值為:
語文為1;作文為6;數學、英語為0.8;政治、理化及史地生為0.5;美術、音樂為0.2;數量平衡60人為基數,每多(少)于10人以上(下)的,在計算出作業批改分值后加(減)10%。無作業的不得分,學生作業只上不批改的不得分,學校干部的計算方法同備課。
4、計劃與總結:(1%)。
通過察看材料評分,要以大綱和教學常規為依據,結合學校的工作要求按時寫好各種計劃和總結。
5、出勤(8%)。
具體評分方法以學校的“考勤制度”為標準,依考勤記錄作為出勤分值;每學期請假不足10節為8分,請假85至100節為0分,請假超過100節的每多10節扣1分。
(四)、“績”,
計算標準,詳見學校制訂的“考試成績計分辦法”。如有的年級在某項中沒有成績就不能計分,以所在年級的平均分計算。某些競賽或檢測當即對獎的,就不再重復計算。
計算標準與權重:
1、期中檢測30%。
2、期末檢測70%。
校委會成員無成績部分的,學部成員成績取本級或本樓的平均
-6-
分計算,不靠級的其他校委會成員以全校平均分計算,計算比例上浮為副主任1.02;主任1.04;副校長1.06,校長1.08。
后勤人員、音體美信息等無考試成績的教師,可根據其任課節數的多少、上課認真程度及效果,或平時任務完成情況及平時工作情況評出等級掛靠全校平均分,分為四檔,分別為:平均分、下浮0.4%、下浮0.8%、下浮1.2%。
三、附有關考核的規定、標準及辦法。
1、備課檢查評分標準
2、作業批改評分標準
3、教職工考勤制度
4、教學成績計分辦法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教職工目標量化考核辦法四、幾點說明:
1、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重大過失或問題,需要扣款的,可根據學校的有關規定,從個人績效工資中扣除。
2、在某項評分中,如果得分出現負數的,可從其所得績效工資總額中扣除。
3、本方案在實施過程中,由學校征求教職工意見,不斷進行完善。本方案的解釋權在學校。
-7-
上一頁[1][2][3]
上一頁[1][2][3][4]
篇3:某班級管理工作量化考核評分細則
班級管理工作量化考核評分細則
班級管理工作量化考核評分細則
為了進一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切實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必須不斷加強學校各項工作的管理水平,鞏固和發揚我校的良好聲譽。將競爭機制引入到班級的管理,激勵各個班級之間形成你追我趕,爭先恐后的競賽熱潮,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合格人才,特制定細則。
一.遲到、早退、曠課等情況
1.遲到一人次扣0.1分,早退一人次扣1分,曠課一人次扣2分。
2.上體育課遲到、早退一人次扣1分,曠課扣2分。
3.上音樂課、微機課、實驗課等課程,遲到扣1分,曠課扣2分,上課不守紀律扣1分,破壞公物扣1-5分。
4.每出現一人次被隨意攆出教室現象扣1分。
5.體育課不穿運動服,而穿皮鞋、高跟鞋、涼鞋、佩帶不必要的飾品等,每出現一人次扣1分;不給老師請假,隨意出操場上廁所、去商店、上街道買東西、打電話、與外界聯系等,每出現一人次扣1-2分;翻墻外跑1人次扣1-5分。
6.放學后不及時回家,六點以后還無故不離開學校,每出現一人次扣1分。
二.*時的出勤及紀律等情況
1.全班不按時集合扣1分;
2.雖按時集合但吵吵嚷嚷遲遲靜不下來扣0.5分;
3.集合后仍有講話聲,每發現一人次扣1分;出操場隊伍不整齊,進樓、上樓有擁擠現象扣1-5分;
4.會上說話或打鬧一人次扣0.1分;
5.不專心聽報告,隨便看書的一人次扣0.1分;
6.周一升旗時,每出現一人次講話(初一、初二不佩帶紅領巾)、不穿校服(運動衣)、班主任不進隊伍管理等等現象者扣1分。
三.服飾與公物保護等情況
1.男生留長發,女生燙發一人次扣0.1分;
2.有染發現象者,一人次扣1分;
3.有奇裝異服現象者,一人次扣0.1分;
4.佩戴與中學生行為規范要求不符的如十字架、護身符之類的項鏈、手飾、服飾等等,每出現一人次扣0.1分。
5.在黑板、布告欄等處涂抹亂畫一人次扣0.2分;
6.在課桌及室內外墻壁上涂抹亂畫一人次扣0.5分;
7.踢門、砸門或踢墻一人次扣0.2分;
8.用勞動工具打鬧一人次扣0.2分;
9.損壞學校一草一木一人次扣0.5分;
10.損壞教室實驗儀器一人次扣0.5分;
11.電燈、風扇和水龍頭常開不關扣0.2分;
12.教室門窗不按時關鎖一人次扣0.2分;
13.浪費糧食一人次扣0.2分;
14.打壞一塊玻璃一人次扣0.5分;
15.隨便亂擰暖氣閥一人次扣0.2分;
16.在教室或走廊內打球,且把球踢到墻壁上或門窗上一次扣0.5分;
17.隨便卸掉日光燈上的啟動器一人次或丟失一個啟動電器扣0.2分;
18.丟失水桶簸箕一次扣0.5分。
[1][2]下一頁
班級管理工作量化考核評分細則四.早操與眼保操情況
1.進教室后不是認真看書、讀書、寫作業,而是說閑話、打鬧、甚至抄襲他人作業者,出現一人次扣一分。
2.按規定早晨留人值日打掃衛生時,教室2人,清潔區3人,若無故超出一人次扣1分。
3.早操時樓前集合不快速、整齊,不數不夠,不是排隊整齊帶進操場者扣1-5分;
4.早操前10分鐘班主任不到位組織學生者,扣1分;
5.早操集體遲到者扣1-5分;
6.站位不準確、注意力不集中,每出現一人次扣1分;
7.做操不認真、動作無力、懶散者,每出現一人次扣1分;
8.班主任僅站在隊伍后,不進隊監督管理者扣1分;
9.隊伍中出現講話,戲鬧現象,每發現一人次扣1分;
10.全班5人以上被留下受批評者扣1-10分。
11.做眼操時有一人次睜眼不做或不認真做扣0.1分;
12.眼操操無人管理,紀律較亂扣1-2分;
13.若有約10人以上不認真做眼保健操者,扣3-5分;
14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