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外國語中學體育活動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某外國語中學體育活動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2024-07-15 閱讀 3995

外國語中學體育活動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一、總則

(一)目的

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因活動保護不當造成的事故時有發生,輕則挫傷、擦傷、關節損傷、肌肉抽筋、拉傷,重則造成骨折、呼吸紊亂、嚴重休克甚至喪失生命。為在體育活動中有效地預防各類傷害事故的發生,保護廣大學生的生命安全,認真預防和減少傷害事故隱患,提升學校應對傷害事故的處理能力。

(二)編制依據

根據《中小學校學生傷害事故處理條例》、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要求,結合本校實際,制定本預案。

(三)工作原則

1.預防和處置體育活動中的意外事故要本著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及時報告,積極應對;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積極應對,減少損失。

在體育教學、活動、訓練、比賽中會出現類似因身體機能狀況而出現的猝死;由于器械使用不當或損壞造成的傷害事故;體育活動中學生間引起的各類傷害事故等。造成體育事故的主要原因。體育活動時由于對預防體育活動傷害事故認識不足;缺乏準備活動或準備活動不正確;運動技術上的缺點和錯誤;運動量過大;學生身體機能狀況不佳的情況下參加體育活動;教學、訓練和比賽的組織方法有缺點;動作粗野或違反規則;場地設備不安全等都會引發事故。因此,加強事故防范尤為重要。

2.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處置本校師生中出現的體育活動事故,包括體育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和體育競賽。

二、組織體系及職責任務

學校成立相應工作領導機構,負責部署、指揮本校體育活動中以外事故的預防和處置工作。

(一)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報警:110、120

總指揮:z

副總指揮:z

通訊組:z

安全保衛組:z

人員疏散組:z

后勤組:z

運輸組:z

救援組:z

醫療組:z

工作小組主要職責:組織、指導、協調學校的體育活動事故處置工作。組織制訂完善學校處置體育活動事故應急預案;組織對學校體育活動設備設施檢查,消除安全隱患;貫徹執行區應急辦的指揮命令;指導本校處置體育活動事故;配合上級部門開展調查,并向上級部門報告。

(二)各處、室職責

1.校長室職責:組織本校處置體育活動事故應急工作小組召開的會議和重要活動,檢查督促學校處置體育活動事故應急工作小組決定事項的貫徹落實情況;協調和參與學校有關科室涉及處置體育活動事故應急的相關工作。

2.總務處職責:負責體育設備設施的維修管理;做好對傷員的救護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和處置總結工作。

3.教務處職責:負責師生安撫工作;負責師生體育活動中安全常識的宣傳、教育工作。

4.工會職責:向上級部門報告處置工作開展情況和事態發展情況;對外聯絡、信息資料收集。

發生體育活動事故后,學校應急管理工作小組啟動本預案,按照局應急辦發出的處置指令工作。

(三)預防辦法和措施

1.加強思想教育、增強防范意識。學生好勝心強,經驗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預防事故的意識,教師要教育學生樹立“寧失一球,勿傷一人”的思想。

2.改善活動設施建設和加強運動場地及運動器械的管理。運動場地要保持平整,不應有石塊等,球架等體育器械要定期檢修。

3.教學和訓練、競賽活動必須精心設計、嚴密組織、嚴格要求、嚴格訓練。

建立良好教學秩序、重視課前準備;教師、學生著裝規范,教師必須穿著體育服裝上課,學生不準穿皮鞋、有跟鞋、涼鞋,女學生不穿裙子上課。精密組織教學,加強紀律教育。體育教師必須經常反復地向學生進行遵守紀律、遵守常規、服從組織、遵守游戲規則等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自我保護、相互保護的意識。掌握合理的運動量、注意區別對待。在運動量的掌握上,教師要隨時注意學生的生理反應,進行合理調整;教師對于病痛、體弱、傷殘的學生要及時關心,安排他們免修、見習等。重視準備活動、加強醫務監督。教師應根據上課內容和氣候情況決定準備活動的內容,嚴禁不做準備活動就進入體育活動,準備活動要充分、有針對性;學生應掌握自我醫務監督的常識。加強保護措施。嚴格裁判、禁止粗野動作,不使用錯誤的推、拉、撞等危險動作。

三、應急處置

(一)信息報告

在場人員發現險情后要及時報告在場老師、校醫和班主任,緊急或情況復雜時還應及時報告學校領導,出現重大事故時學校總指揮應立即報告局安保科。無人員死亡,重傷1人以下的體育安全事故后,學校應當在半小時內口頭向局安保科報告,事故處理結束后一小時內書面報局安保科。死亡1人及以上、傷多人的體育安全事故,學校應當在半小時內口頭向局安保科報告,事故處理結束后一小時內書面報局安保科。事故報告的必要內容。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情況、事故簡要經過、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發生的初步原因、報告單位、報告人及其它應當報告的事項。

(二)事件處置程序

1.應急處置程序

(1)控制現場

發生體育活動事故后,立即將師生疏散,將未受傷的師生進行安置,并明確專人負責維持秩序。同時,了解受傷人員的基本情況,防止受傷人員因受到器械壓迫、相互擠壓等造成傷情加重。體育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等發生事故后現場教師要穩定學生情緒,立即派人通知學校領導和校醫,了解受傷人員的基本情況。

(2)組織救護

現場人員在現場醫護人員的指導下,應開展初步救治工作,并及時將傷者送到醫院;根據事故情況,請求公安、醫療部門進行救援,并發動社會資源進行支援。

(3)關閉場所

事故發生現場,人員全部撤離后,應封閉隔離或限制使用有關場所。

(4)現場取證。

所有人員離開事故現場后,學校應急工作小組根據事故情況配合局安保科、公安部門對事故現場進行調查,初步掌握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現場維護。學校負責人應組織人員及時搶修被損壞的體育設施;涉及校外的體育資源,由擁有者及時加以維護。

2.學校應急小組

(1)報警、報告小組:方立新冷柏健蔡蕓

工作職責:發生事故及時報告學校領

導,發生嚴重事故迅速聯系120;發生事故后保護現場,了解事故發生經過,調查事故原因,做好有關記錄,采集有關證據,以利于對事故處理做到事實清楚,責任明確。

(2)協調、接待小組:黃娟高彩霞馬致遠

工作職責:及時通知家長,以便作出救治決定,并作好安撫工作;接待好家長,做好家長思想工作,避免家長與教師發生矛盾;聯系保險機構,做好善后處理。

(3)救護小組:陳伯萍張敏

工作職責:了解傷者情況,判斷傷情,先行急救,及時處理;遇到重傷的或不能判斷傷情的,應及時送醫院檢查、急救;隨時向領導小組匯報現場情況。

(4)后勤保障小組:魏玉才馬勇

工作職責:及時維修相關設施,加強學校體育設施日常檢修;發生重、特大事故后,保障后勤供應,供應學生家長及相關人員的餐飯;配合有關部門調查取證。

3.善后處置措施

(1)評估分析

體育活動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基本完成后,學校總指揮立即責成有關人員對體育活動事故造成的危害結果,以及對社會政治穩定可能構成的威脅進行評估分析,并向局應急辦做好匯報。

(2)收集社情動態。

學校做好當事學生及家長的情緒穩定工作,加強體育設施安全隱患排摸等工作;關注師生動態并加以引導。

(3)安撫慰問師生。

學校成立善后領導小組,幫助死亡者家屬做好善后工作;同時,積極協助家屬做好保險理賠工作,對師生及家長提出的正當要求盡快予以滿足。

(4)事故責任處理。

對事故中存在玩忽職守等過錯或過失行為的當事人予以處理。

(5)其他善后工作。

處置工作基本完成后,學校要立即匯總情況上報教育局,并對處置工作進行總結評估。

四、注意事項

1.學校應急工作小組要制訂相應的處理方案,并積極開展應置技能培訓和應急演練。

2.場所、設施保障。學校對各類體育場所和設備、器材等應經常維護和檢查;借用校外體育場所在活動前必須對場地器材進行檢查,確保體育場地、設施等完好和正常使用。

3.學校要加強開展體育活動安全常識的宣傳,合理預見、積極防范在體育活動中可能發生的危險,提高師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4.體育事故的新聞發布由市教育局負責。學校不向社會公布有關情況。

五、附則

體育活動中意外事故發生后,學校領導機構,要依法對預案的執行情況進行事后調查。因領導不力,措施不到位、制度不堅持、工作推諉扯皮、應急處置不當,造成工作停滯和嚴重后果的將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工作人員的責任。

本預案由zz市外國語中學制訂與解釋,上交市教育局安保科備案。

篇2:體育活動傷害事故處理應急預案范本

為了切實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認真預防和減少傷害事故隱患,提升學校應對傷害事故的處理能力,依據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和“預防為主、安全第一”原則,建立應對迅速、處理及時的防范體系,制定本預案:

一、加強預防管理

1、學校應建立體育活動(體育課)的管理、規章制度。

2、學校內的體育器材、場地設施應有專人保管和維護,保證安全使用。

3、對身體有問題的[本文來自學生要勸其退出活動。

4、體育活動(體育課)應有體育專職人員帶領做好準備活動、整理放松活動,保證學生身心健康參加體育活動。

5、體育活動過程、體育教學過程應符合相關部門的要求。學生活動中保證體育專職人員在場指導。

6、學校體育活動應保證每班配備一名教師指導和管理。

7、學校應當科學、合理安排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的場地,避免同一場地擠滿學生。

二、處理程序

學校一旦發生學生傷害事故甚至傷及生命事件,應當遵循以下程序應對處理。

1、學校應根據現有條件和能力及時采取措施救護受傷害學生;情況嚴重者,應以最快方式將傷者緊急送至附近醫院救治。

2、及時收集有關事故信息,保存好有關證據、資料,并作好相應的記錄。情況嚴重的應保護好現場。

3、學校應按照上級部門規定的事故發生后2小時內向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嚴重傷害事故應在第一時間上報教育局。

4、及時通知家長并做好安撫學生(家長)等工作,組織探望、回訪。

5、做好宣傳教育,控制事態擴展,維持學校教育教學秩序正常進行。

6、保險介入,同時通知保險機構介入。

篇3:某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安全應急預案

幼兒園安全工作事關幼兒的生命安全,關系到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關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長,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近幾年來我園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取得定成效。成績只能代表過去,在今后的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中我們還需繼續努力,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經常組織人員進行安全自查,對自查中發現的問題和不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給予解決,做到檢查與整改相結合,盡最大努力把不安全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由于我園的活動資金短缺,活動場地大部分為硬質場地,幼兒有摔傷的可能。為了切實保護幼兒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認真預防和減少傷害事故隱患,提升幼兒園應對傷害事故的處理能力,依據《中小學校學生傷害事故處理條例》、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和“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原則,建立應對迅速、處理及時的防范體系,制定本預案:

一、預防事故發生

幼兒園應建立體育活動的管理、規章制度。

幼兒園內的體育器材、場地設施應有專人保管和維護,保證安全使用。

體育活動應有體育專職人員帶領做好準備活動、整理放松活動,保證幼兒身心健康參加體育活動。

體育活動過程、體育教學過程應符合相關部門的要求。幼兒活動中保證體育專職人員在場指導。

幼兒園體育活動應保證每班配備一名教師指導和管理。

幼兒園應當科學、合理安排體育活動和體育課的場地,避免同一場地擠滿幼兒。

二、處理程序

幼兒園一旦發生幼兒傷害事故甚至傷及生命事件,應當遵循以下程序應對處理。

1、幼兒園應根據現有條件和能力及時采取措施救護受傷害的幼兒;情況嚴重者,應以最快方式將傷者緊急送至附近醫院救治。

2、及時收集有關事故信息,并做好相應的記錄。

3、無論課內課外發生的,都應做好有關證據、資料的保存工作。情況嚴重的應保護好現場。

4、及時報告:

幼兒園應根據上級部門規定的事故發生后2小時內向區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嚴重傷害事故應在第一時間內上報教育局相關部門。

5、報告內容:

(1)、傷害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害事故的原因及處理情況等。

(2)、對于發生傷害事故原因不明的,可以在后續報告中說明情況。

(3)、傷害事故處理的進展在后續報告中說明。

6、啟動應急成立小組:

(1)、幼兒園突發事件處理應急小組應各司其責,分工合作。

(2)、做好安撫幼兒(家長)等工作,組織探望、送至醫院及時救治。

(3)、對于情況嚴重的,應及時控制事態,維護幼兒園教育教學秩序正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