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外國語中學學生意外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某外國語中學學生意外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2024-07-15 閱讀 4398

外國語中學學生意外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一、總則

(一)目的

學生意外傷害事故是指在學校實施的教育教學活動或者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中,以及在學校負有管理責任的校舍、場地、其他教育教學設施、生活設施內發生的,造成在校學生人身損害后果的事故。為確保發生校園意外傷害事故時各項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穩定社會秩序和校園秩序,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二)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江蘇省中小學人身傷害事故預防和處理條例》及市教育局《預防和處理學生意外傷害實施意見》等文件制定本預案。

(三)工作原則

1.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全面了解學生意外傷害預防知識、防范內容、處理程序,依法對學生意外傷害進行有效防范。

2.完善安全工作“一崗雙責”制,確保人人把本職工作的安全環節想細、想實,確實負起防范學生意外傷害的職責。

3.學生意外傷害事故一旦發生,必須嚴格按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處理程序進行,及時對學生進行救治,及時保護好事發現場,及時進行報案、報告。嚴禁瞞報、緩報、謊報,嚴禁“私下”處理,嚴禁做老好人攬責任。

二、應急機構與職責

(一)組織與領導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小組成員將分別擔任應急預案中各工作組負責人或成員,上一級行政因外出公干等特殊情況無法達到現場或不能履行職責,經授權由下一級行政(副組長)代為履行職責。

校長是應急預案的總指揮,根據事故等級啟動應急預案和發布解除救援行動的信息,各小組按統一指揮、分級響應、崗位責任、互相配合的運行原則,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救護工作,把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做好穩定教育教學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后及安撫工作;對應急工作中發生的爭議采取緊急處理措施;向當地上級或當地有關部門通報應急救援行動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體事宜,配合上級部門做好各項工作。

(二)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

1.加強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教育、安全教育,增強防范意識,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2.加強對教師進行師德教育,增強責任意識和法制意識。

3.加強對學校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以及場地、房屋和設備的安全檢查,完善活動設施建設和管理。運動場地要保持平整,不應有坑洼、石塊等,地面不宜太硬、打滑;籃球設備要定期檢修;室內體育館注意通風、采光,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

4.教學和訓練、競賽、外出實踐等活動必須精心設計、嚴密組織、嚴格要求、嚴格訓練。

5.學校應當按照學校安全工作要求,分年級或者部門確定安全責任包干區,年級或者部門負責人為安全責任包干區責任人。學校要簽訂“一崗雙責”責任書,崗位到人,確保在校學生人身安全。

6..建立學校門衛管理等內部安全保衛制度,由專職保安或者能夠切實履行職責的人員擔任門衛和其他保衛人員,對進入學校區域的來訪人員和車輛加強管理。

7..建立學生請銷假制度,對學生請銷假進行登記。

8.對監護人書面告知以及學校自行發現的有特異體質或者疾病不適宜參加某種教育教學活動的學生,給予必要的照顧,對不適宜在校學習的學生,建議其請假或者休學。

三、應急響應過程

(一)接警與通知

事故發生后,在場人員(包括行政、教師、職工、學生)必須立即將所發生的事故情況報告校長,校長必須掌握的情況有:事故發生的時間與地點、種類、強度、危害;在基本掌握事故情況后,首先通知德育副校長、值日行政趕赴現場。如發生有校外人員參與的暴力事件,要立刻撥打110電話報警,通知門衛封鎖大門。然后通知各工作組組長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值日行政和德育部門領導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組織處理。

校長還要將事故有關情況上報教育局、醫療機構,通報應該包括以下信息:發生事故的學校名稱和地址;通報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事故發生的時間與地點、種類、程度、危害;已采取和準備采取的應急行動。

(二)現場應急搶救、現場保護

組長:方立新

成員:高彩霞陳伯萍蔡蕓魏玉才

1.組長在趕赴現場途中,為保不會疏漏,撥打電話通知應急小組成員趕赴現場。

2.發生在課堂上的意外傷害事故處理辦法

(1)任課教師第一時間采取緊急措施,防止受傷學生受到進一步傷害,保護好學生。

(2)按學生傷害程度決定及時進行現場處置,不能處理的通知學校醫務室。

(3)校醫不能處理時應立即向班主任、教務處等主管部門負責人進行報告,同時報告120急救中心。

(4)班主任要及時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通知學生家長到學校或醫院。

(5)主管部門負責人了解現場情況,并決定是否向分管副校長或校長報告。

3.發生學生踩踏事故的處理辦法

(1)發生學生踩踏時在場人員(包括行政、教師、職工、臨工、學生)應首先檢查學生受傷情況。如果有學生受傷,根據先重后輕的原則立即對受傷學生進行應急救護處置。同時,叫旁邊教師或學生聯系校長,校長接到報警后,馬上通通知搶救組成員迅速到現場。

(2)校醫到達后,馬上接替在場行政、教師對受傷學生進行救護處置,盡快確認傷者中哪些需要送醫院救治。如需送醫院救治,搶救小組組長馬上組織人員開車或撥打120急救電話將學生送往醫院救治。

(3)在急救車到達前,校醫負責受傷學生救護處置。搶救組長通知學校門衛要確保急救車進校后有人引導。急救車到達后,組長應立刻向急救人員報告情況,派班主任和校醫隨車參與救治。

(4)班主任及時通知家長事故情況和學生被送往的醫院地址,請家長到醫院。

(5)校長和在場行政組織事發現場人員調查事件發生的過程,用分隔調查形式,不誘導;并實事求是做好書面記錄,被調查人員要簽名。

(6)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好標記、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

4.學生課間活動或同學間矛盾糾紛引發的意外傷害事故的處理辦法。發生學生意外傷害事故時在場人員應首先控制事態的發展,將矛盾雙方掌控后,電話或派人通知德育處。

5.發生

外來人員對學生傷害事故的處理辦法:(1)如果傷害正在發生時,在場人員(包括行政、教師、職工)應立即撥打110報警電話,命令其余學生迅速回避到教室,關好門窗,不得圍觀。(2)盡可能通過談判,組織保安人員與之對峙,拖延時間,等待警察到達現場。(3)如果綁架人員威脅殺人要求放行,要記下車牌號碼,綁架人員特征,為保學生生命安全應予放行。(4)如果兇手已逃走,學生已受重傷,在場行政、教師對受傷學生進行救護處置,搶救小組組長馬上通知本校司機或撥打120急救電話將學生送往醫院救治,受傷人員較多時,由副組長通知本校教師動用其私人小車運送學生。(5)在急救車到達前,校醫負責對受傷學生救護處置。組長通知學校門衛要確保急救車進校后有人引導。急救車到達后,組長應立刻向急救人員報告情況,派班主任和校醫隨車參與救治。(6)在搶救的同時,要嚴格保護現場,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撥打110報警電話,等待警察到來。班主任及時通知家長事故的情況和學生被送往醫院的地址,請家長到醫院。

6.如果經校醫診斷學生已死亡,則主要是嚴格保護現場,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撥打110報警電話,等待警察到來。

(三)調查、聯絡、教育:高彩霞冷柏健魏玉才

1.接到校長通知啟動預案后,辦公室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事故報告部門、部門負責人和報告人。報告內容經校長審查同意后送交教育局。屬校方責任的保險事故還要及時報知保險公司。之后隨時將事故應急處理情況報上級主管部門。

2.學校德育處及班主任分別做好教師和學生教育工作,穩定師生情緒,要求各類人員絕對不能以個人名義向外擴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亂;對情緒反應較大者安排心理教師進行輔導;如有新聞媒體要求采訪,必須經過校長或上級部門同意,由學校統一對外發布消息。未經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接受采訪,以避免報道失實。

(四)家長接待和后勤支援:方立新黃娟陳伯萍蔡蕓

1.組長根據校長通知啟動本組工作。

2.看望、援助、救助傷亡學生家庭。如有個別家長來訪,德育校長、德育處主任、班主任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總務主任協助處理受傷害學生的善后工作。

3.依據市教育局《預防和處理學生意外傷害實施意見》等文件對學生意外傷害事故進行責任認定、處理、和理賠。在學校無力調解學生意外傷害事故處理時,報請上級部門介入調解解決。

4.學生總務處組織保安人員嚴格核查外來人員身份,不準非當事人家長和閑人進入校園,保證校園的治安秩序的穩定。

5.根據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的處理辦法》有關條款規定,在事故處理過程中,受傷害學生的監護人、親屬或其他有關人員,在事故處理過程中無理取鬧,擾亂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或者侵犯校園、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的權益的,應當報告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四、責任追究

學校有義務協助有關部門對所發生的意外傷害事故進行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對導致事件發生的有關責任人和責任單位,依法追究責任。對在學校意外傷害事故的預防、報告、調查、控制和處理過程中,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行為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因意外傷害事故發生的經濟賠償依據責任比例分擔,如果是責任人工作失職造成的,責任人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五、附則

本預案由zz市外國語中學制訂與解釋,上交市教育局安保科備案。

篇2:酒店商務部突發人身意外傷害應急預案

酒店商務部突發人身意外傷害專項應急預案

1、監控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規范,嚴格執行,由部門經理負責定期檢查。

2)提高警惕,密切關注可疑人員,發現情況及時上報。

3)通過培訓、教育等手段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及服務質量,避免因員工失誤導致的傷害事故的發生。

4)充分利用酒店的監控及報警系統,保障信息暢通,確保及時獲得相關信息。

5)配合工程部門做好設備設施的日常檢修維護工作。

6)節假日、大型會議時應加強巡邏,增加服務人員來應維護好秩序,起到告知提醒的義務。

2、事故分級

1)事故分級

Ⅰ級,重大事故,指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嚴重,需要相關部門介入的。

Ⅱ級,一般事件,無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較少,部門可自行解決的。

2)響應分級

Ⅰ級響應,當發生Ⅰ級事故時,酒店及上級部門啟動應急預案,本部門的啟動Ⅰ級響應,服從酒店及上級部門的領導指揮。

Ⅱ級響應,當發生Ⅱ級事故時,在部門負責人或酒店應急指揮部的領導下展開應急工作。

3、應急處置

a)現場第一人在報告后應立即采取科學的急救措施,如需送醫院時應與醫務人員一同前往,并適當了解傷員受傷經過。

b)部門經理接到報警后應立即與安全主管趕往現場,根據現場情況制定處置措施,事態嚴重時應立即上報應急救援指揮部,擴大響應。

c)酒店啟動應急預案后,本部門員工應服從領導,積極救援。

d)保護好現場及賓客的財務,配合公安機關的調查工作

e)協助酒店封鎖消息,維持秩序,阻止人員進出及圍觀,安撫賓客情緒,避免恐慌。。

f)初步了解事故經過,并做好相應的記錄。

g)在部門經理決定通知親友時,及時與其親友取得聯系。

H)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善后工作。

篇3:實業公司意外傷害應急預案

某實業總公司意外傷害應急預案

一、總則

為確保安全生產,加強對公司意外傷害事故處理的綜合指揮能力,提高快速反應和協調能力,有效保護員工健康和對突發緊急事故應急搶救,結合本公司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二、組織機構及聯系方式

經公司研究決定,成立意外傷害應急領導小組,具體名單如下:

組長:z副組長:z

成員:z

(聯系方式見公司通訊錄)

社會救援電話:火警:119醫療急救:120匪警:110

三、職責

綜合部:負責急救工作的指揮、聯絡,協調工作;負責急救的用車安排、負責檢查急救設施工作及負責急救資金等工作。

財勞部:負責急救用勞動力的安排。

經營部:負責急救物資和采購。

公司各部門人員都有參加意外傷害急救搶險的義務,具體工作如下:

1、按照"預案"迅速開展施救工作;

2、根據事故發生狀態迅速制定并組織實施防止事故擴大的安全防范措施;

3、迅速預測事故的性質及初步原因,及時上報公司應急處理指揮部;

4、迅速進行搶險救災、傷員救治轉送、物資轉移,及時與外部救援110、120取得聯系,尋得社會幫助;

5、負責調集搶險物資到位;指揮搶險隊伍按搶險方案進行施救;組織事故現場員工撤離、傷員救治轉送和物資轉移;

6、收集應急救援工作情況和事故信息,匯總形成書面材料報公司應急處理指揮部;

7、配合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做好受傷人員的善后和安扶工作及信息聯絡;

四、應急處理和響應工作程序

1.應急小組的搶險物資、器材準備要充分、及時到位,認真研究和部署本單位重點地段、重點設施的應急檢查及搶險等方面的工作。材料員接到險情信息,立即根據緊急事故類型,組織供應運輸應急搶險救援物資。

2.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組織有關人員核實情況,進入響應工作程序,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并通報本單位進行救援,搶險和處理情況。

3.應急領導小組在接到險情通知后,應在10分鐘內迅速進入各自工作崗位,應急搶險成員應在15分鐘內到齊,按應急預案協調做好救援、搶險和應急處理工作。

4.根據事故的性質,組織具有相關專業技術水平的人員進行搶險救援,并視情況及時與外部相關方聯系尋求支援。

5.應急搶險隊伍,按各自分工制定臨時應急處理措施,進行有效控制,防止事故的蔓延、擴大。

6.及時向應急小組匯報現場應急處理情況,落實應急小組的有關指示。

五、應急救援措施

(一)骨折急救

工作場所內有人高處墜落摔傷時,應注意摔傷及骨折部位的保護,避免因不正確的抬運,使骨折錯位造成二次傷害以及防止斷骨刺傷周圍的神經和血管組織。對骨折處理的基本原則是盡量不讓骨折肢體活動。因此,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及時、正確的對骨折做好臨時固定。臨時固定應注意以下事項:

1.如有開放性傷口和出血,應先止血和包扎傷口,再進行骨折固定

2.不要把刺出的斷骨送回傷口,以免感染和刺破血管和神經。

3.固定動作要輕快,最好不要隨意移動傷肢或翻動傷員,以免加重損傷,增加疼痛。

4.夾板或簡便材料不能與皮膚直接接觸,要用棉花或代替品墊好,以防局部受壓。

5.搬運時要輕、穩、快,避免震蕩,并隨時注意傷者的病情變化。沒有擔架時,可利用門板、椅子、梯子等制做簡單擔架運送。

(二)脊柱骨折急救

脊柱骨俗稱背脊骨,包括頸椎、胸椎、腰椎等。對于脊柱骨折傷員如果現場急救處理不當,容易增加痛苦,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特別是背部被物體打擊后,均有脊柱骨折的可能。對于脊柱骨折的傷員,急救時可用木板、擔架搬運,讓傷者仰躺。無擔架、木板需眾人用手搬運時,搶救者必須有一人雙手托住傷者腰部,切不可單獨一人用拉、拽的方法搶救傷者。否則,把受傷者的脊柱神經拉斷,會造成下肢永久性癱瘓的嚴重后果。

(三)受傷急救

因物體打擊、刺傷和異物進入發生眼傷后,可做如下急救處理:

1、眼傷如眼進異物,可叫現場同伴翻開眼皮用干凈手絹、紗布將異物撥出如眼中濺進化學物質,要及時用水沖洗。

2、可讓傷者仰躺,施救者設法支撐其頭部,并盡可能使其保持靜止不動,千萬不要試圖拔出插入眼中的異物。

3、出或從眼球脫出的東西,不可把它推回眼內,這樣做十分危險,可能會把能恢復的傷眼弄壞。

4、用消毒紗布輕輕蓋上,如沒有紗布可用剛洗過的新毛巾覆蓋傷眼,再纏上布條,纏時不可用力,以不壓及傷眼為原則。

5、上述處理后,立即送醫院再做進一步的治療。

(四)創傷止血急救

出血常見于割傷、刺傷、物體打擊和輾傷等。如傷者一次出血量達全身血量的以上時,生命就有危險。因此,及時止血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1、毛巾、紗布、工作服等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2、創傷部位有異物不在重要器官附近,可以拔出異物,處理好傷口。如無把握就不要隨便將異物拔掉,應立即與醫療救護單位聯系進行搶救。

(五)手外傷急救

在作業和其它活動意外中發生手外傷時,首先采取止血包扎措施。如有斷手、斷肢要應立即拾起,把斷手用干凈的手絹、毛巾、布片包好,放在沒有裂縫的塑料袋或膠皮帶內,袋口扎緊。然后在口袋周圍放冰塊等降溫。做完上述處理后,施救人員立即隨傷員把斷肢迅速送醫院,讓醫生進行斷肢再植手術。切記千萬不要在斷肢上涂碘酒、酒精或其他消毒液。這樣會使組織細胞變質,造成不能再植的嚴重后果。

(六)燒傷急救處理

在生產過程中有時會受到一些明火、高溫物體燒燙傷害。嚴重的燒傷會破壞身體防病的重要屏障,血漿液體迅速外滲,血液濃縮,體內環境發生劇烈變化,產生難以抑制的疼痛。這時傷員很容易發生休克,危及生命。所以燒傷的緊急救護不能延遲,要在現場立即進行。基本原則是:

1、傷發生時,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沖洗,或傷員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燒傷面積進一步擴大。

2、即脫去、用水澆滅或就地躺下,滾壓滅火。冬天身穿棉衣時,有時明火熄滅,暗火仍燃,衣服如有冒煙現象應立即脫下或剪去以免繼續燒

傷。

3、奔跑,以免風助火旺,也不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道燒傷。

4、經過初步處理后,要及時將傷員送往就近醫院進一步治療。

(七)觸電急救

遇有觸電者施救人員首先應切斷電源,若來不及切斷電源,可用絕緣挑開電線。在未切斷電源之前,救護者切不可用手拉觸電者,也不能用金屬或潮濕的東西挑電線。把觸電者抬至安全地點后,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其具體方法如下:

1、對口人工呼吸法。方法是把觸電者放置仰臥狀態,救護者一手將傷員下頜合上、向后托起,使傷員頭盡量向后仰,以保持呼吸道暢通。另一手將傷員鼻孔捏緊,此時救護者先深吸一口氣,對準傷員口部用力吹入。吹完后嘴離開,捏鼻手放松,如此反復實施。如吹氣時傷員胸臂上舉,吹氣停止后傷員口鼻有氣流呼出,表示有效。每分鐘吹氣16次左右,直至傷員自主呼吸為止。

2、心臟按壓術。方法是將觸電者仰臥于平地上,救護人將雙手重疊,將掌根放在傷員胸骨下部位,兩臂伸直,肘關節不得彎曲,憑借救護者體重將力傳至臂掌,并有節奏性沖擊按壓,使胸骨下陷3~4cm。每次按壓后隨即放松,往復循環,直至傷員自主呼吸為止。

(八)吸入毒氣急救

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氫等超過允許濃度時,均能使人吸入后中毒。如發現有人中毒昏迷后,救護者千萬不要冒然進入現場施救,否則會導致多人中毒的嚴重后果。遇有此種情況,救護者一定要保護清醒的頭腦,首先對中毒區進行通風,待有害氣體降到允許濃度時,方可進入現場搶救。救護者施救時切記,一定要戴上防毒面具。將中毒者抬至空氣新鮮的地點后,立即通知救護車送醫院救治。

六、應急處理支持與反饋

1、應急處理工作結束后,公司應在24小時內填寫事故報告。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發生事故的單位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支持的事宜、事故報告人、報告時間。

2、公司及相關人員應進行總結、分析,吸取事故教訓,及時整改,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3、對在事故的搶救、指揮、信息報送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個人,公司將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