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學校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處理應急預案
中學校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處理應急預案
為了預防和減少校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保障學生健康成長,根據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的精神,特制定本預案。
一、可能引發校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原因
引發校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
課間學生追逐、打鬧,學生自行到校外活動或者放學后滯留學校活動;體育活動中不慎碰撞、摔倒;學校使用的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不符合國家和本市的安全標準;學校的場地、房屋和設備等維護、管理不當;學校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示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或未進行必要的教育;實驗操作不當;極個別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等誘發的原因。
二、預防辦法
1、運用各種形式,加強對學生行為規范教育、安全教育、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2、加強對教師師德規范教育,增強責任意識和法制意識。
3、加強對學校教育、放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以及場地、房屋和設備的安全檢查,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
三、處理程序
(一)事發階段的有關工作和注意事項
1、學校突發事件處理應急小組應各司其職,分工合作。
2、快速開展搶救工作,組織力量送醫院及時救治。
3、做好安撫學生(家長)等工作。
4、學校應及時了解情況,保護現場及做好收集證據材料。
5、協助相關部門作好調查處理。
6、控制事態,維持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正常進行。
7、向相關部門報告。
8、調查取證,分清責任,得出結論。
(二)事故處理階段的原則和注意事項
1、依法調解原則。
根據學生事故處理條例的有關條款規定,接待家長。注意不要信口開河,隨心所欲,掌握合法、合理、合情、有情操作的方可。
2、一次性解決原則。
學生事故的善后處理不解決戶口、開學和工作等方面;一個事故一次解決,不留尾巴;不搞分段解決;如家長不同意可提醒家長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事故處理結尾階段的工作和注意事項
1、起草《協議書》。
《協議書》要寫清協議雙方的身份;學生事故的簡要經過,包括事發時間、地點;雙方達成的協議;雙方簽名等內容。
2、給付補償金。
數額小的可支付現金,金額較大的用現金支票支付;不論金額大小,家長均要出具收條。
3、理賠。
提供下列材料:
(1)《協議書》復印件。
(2)病歷卡復印件。
(3)醫藥費發票原件和復印件。
(4)憑上述材料到填寫《校方責任險賠付意向書》
(5)學校帳號。
(6)平保理賠地址;聯系電話;聯系人。
篇2:酒店商務部突發人身意外傷害應急預案
酒店商務部突發人身意外傷害專項應急預案
1、監控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規范,嚴格執行,由部門經理負責定期檢查。
2)提高警惕,密切關注可疑人員,發現情況及時上報。
3)通過培訓、教育等手段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及服務質量,避免因員工失誤導致的傷害事故的發生。
4)充分利用酒店的監控及報警系統,保障信息暢通,確保及時獲得相關信息。
5)配合工程部門做好設備設施的日常檢修維護工作。
6)節假日、大型會議時應加強巡邏,增加服務人員來應維護好秩序,起到告知提醒的義務。
2、事故分級
1)事故分級
Ⅰ級,重大事故,指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嚴重,需要相關部門介入的。
Ⅱ級,一般事件,無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較少,部門可自行解決的。
2)響應分級
Ⅰ級響應,當發生Ⅰ級事故時,酒店及上級部門啟動應急預案,本部門的啟動Ⅰ級響應,服從酒店及上級部門的領導指揮。
Ⅱ級響應,當發生Ⅱ級事故時,在部門負責人或酒店應急指揮部的領導下展開應急工作。
3、應急處置
a)現場第一人在報告后應立即采取科學的急救措施,如需送醫院時應與醫務人員一同前往,并適當了解傷員受傷經過。
b)部門經理接到報警后應立即與安全主管趕往現場,根據現場情況制定處置措施,事態嚴重時應立即上報應急救援指揮部,擴大響應。
c)酒店啟動應急預案后,本部門員工應服從領導,積極救援。
d)保護好現場及賓客的財務,配合公安機關的調查工作
e)協助酒店封鎖消息,維持秩序,阻止人員進出及圍觀,安撫賓客情緒,避免恐慌。。
f)初步了解事故經過,并做好相應的記錄。
g)在部門經理決定通知親友時,及時與其親友取得聯系。
H)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善后工作。
篇3:實業公司意外傷害應急預案
某實業總公司意外傷害應急預案
一、總則
為確保安全生產,加強對公司意外傷害事故處理的綜合指揮能力,提高快速反應和協調能力,有效保護員工健康和對突發緊急事故應急搶救,結合本公司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二、組織機構及聯系方式
經公司研究決定,成立意外傷害應急領導小組,具體名單如下:
組長:z副組長:z
成員:z
(聯系方式見公司通訊錄)
社會救援電話:火警:119醫療急救:120匪警:110
三、職責
綜合部:負責急救工作的指揮、聯絡,協調工作;負責急救的用車安排、負責檢查急救設施工作及負責急救資金等工作。
財勞部:負責急救用勞動力的安排。
經營部:負責急救物資和采購。
公司各部門人員都有參加意外傷害急救搶險的義務,具體工作如下:
1、按照"預案"迅速開展施救工作;
2、根據事故發生狀態迅速制定并組織實施防止事故擴大的安全防范措施;
3、迅速預測事故的性質及初步原因,及時上報公司應急處理指揮部;
4、迅速進行搶險救災、傷員救治轉送、物資轉移,及時與外部救援110、120取得聯系,尋得社會幫助;
5、負責調集搶險物資到位;指揮搶險隊伍按搶險方案進行施救;組織事故現場員工撤離、傷員救治轉送和物資轉移;
6、收集應急救援工作情況和事故信息,匯總形成書面材料報公司應急處理指揮部;
7、配合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做好受傷人員的善后和安扶工作及信息聯絡;
四、應急處理和響應工作程序
1.應急小組的搶險物資、器材準備要充分、及時到位,認真研究和部署本單位重點地段、重點設施的應急檢查及搶險等方面的工作。材料員接到險情信息,立即根據緊急事故類型,組織供應運輸應急搶險救援物資。
2.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組織有關人員核實情況,進入響應工作程序,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并通報本單位進行救援,搶險和處理情況。
3.應急領導小組在接到險情通知后,應在10分鐘內迅速進入各自工作崗位,應急搶險成員應在15分鐘內到齊,按應急預案協調做好救援、搶險和應急處理工作。
4.根據事故的性質,組織具有相關專業技術水平的人員進行搶險救援,并視情況及時與外部相關方聯系尋求支援。
5.應急搶險隊伍,按各自分工制定臨時應急處理措施,進行有效控制,防止事故的蔓延、擴大。
6.及時向應急小組匯報現場應急處理情況,落實應急小組的有關指示。
五、應急救援措施
(一)骨折急救
工作場所內有人高處墜落摔傷時,應注意摔傷及骨折部位的保護,避免因不正確的抬運,使骨折錯位造成二次傷害以及防止斷骨刺傷周圍的神經和血管組織。對骨折處理的基本原則是盡量不讓骨折肢體活動。因此,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及時、正確的對骨折做好臨時固定。臨時固定應注意以下事項:
1.如有開放性傷口和出血,應先止血和包扎傷口,再進行骨折固定
2.不要把刺出的斷骨送回傷口,以免感染和刺破血管和神經。
3.固定動作要輕快,最好不要隨意移動傷肢或翻動傷員,以免加重損傷,增加疼痛。
4.夾板或簡便材料不能與皮膚直接接觸,要用棉花或代替品墊好,以防局部受壓。
5.搬運時要輕、穩、快,避免震蕩,并隨時注意傷者的病情變化。沒有擔架時,可利用門板、椅子、梯子等制做簡單擔架運送。
(二)脊柱骨折急救
脊柱骨俗稱背脊骨,包括頸椎、胸椎、腰椎等。對于脊柱骨折傷員如果現場急救處理不當,容易增加痛苦,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特別是背部被物體打擊后,均有脊柱骨折的可能。對于脊柱骨折的傷員,急救時可用木板、擔架搬運,讓傷者仰躺。無擔架、木板需眾人用手搬運時,搶救者必須有一人雙手托住傷者腰部,切不可單獨一人用拉、拽的方法搶救傷者。否則,把受傷者的脊柱神經拉斷,會造成下肢永久性癱瘓的嚴重后果。
(三)受傷急救
因物體打擊、刺傷和異物進入發生眼傷后,可做如下急救處理:
1、眼傷如眼進異物,可叫現場同伴翻開眼皮用干凈手絹、紗布將異物撥出如眼中濺進化學物質,要及時用水沖洗。
2、可讓傷者仰躺,施救者設法支撐其頭部,并盡可能使其保持靜止不動,千萬不要試圖拔出插入眼中的異物。
3、出或從眼球脫出的東西,不可把它推回眼內,這樣做十分危險,可能會把能恢復的傷眼弄壞。
4、用消毒紗布輕輕蓋上,如沒有紗布可用剛洗過的新毛巾覆蓋傷眼,再纏上布條,纏時不可用力,以不壓及傷眼為原則。
5、上述處理后,立即送醫院再做進一步的治療。
(四)創傷止血急救
出血常見于割傷、刺傷、物體打擊和輾傷等。如傷者一次出血量達全身血量的以上時,生命就有危險。因此,及時止血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1、毛巾、紗布、工作服等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2、創傷部位有異物不在重要器官附近,可以拔出異物,處理好傷口。如無把握就不要隨便將異物拔掉,應立即與醫療救護單位聯系進行搶救。
(五)手外傷急救
在作業和其它活動意外中發生手外傷時,首先采取止血包扎措施。如有斷手、斷肢要應立即拾起,把斷手用干凈的手絹、毛巾、布片包好,放在沒有裂縫的塑料袋或膠皮帶內,袋口扎緊。然后在口袋周圍放冰塊等降溫。做完上述處理后,施救人員立即隨傷員把斷肢迅速送醫院,讓醫生進行斷肢再植手術。切記千萬不要在斷肢上涂碘酒、酒精或其他消毒液。這樣會使組織細胞變質,造成不能再植的嚴重后果。
(六)燒傷急救處理
在生產過程中有時會受到一些明火、高溫物體燒燙傷害。嚴重的燒傷會破壞身體防病的重要屏障,血漿液體迅速外滲,血液濃縮,體內環境發生劇烈變化,產生難以抑制的疼痛。這時傷員很容易發生休克,危及生命。所以燒傷的緊急救護不能延遲,要在現場立即進行。基本原則是:
1、傷發生時,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沖洗,或傷員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燒傷面積進一步擴大。
2、即脫去、用水澆滅或就地躺下,滾壓滅火。冬天身穿棉衣時,有時明火熄滅,暗火仍燃,衣服如有冒煙現象應立即脫下或剪去以免繼續燒
傷。
3、奔跑,以免風助火旺,也不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道燒傷。
4、經過初步處理后,要及時將傷員送往就近醫院進一步治療。
(七)觸電急救
遇有觸電者施救人員首先應切斷電源,若來不及切斷電源,可用絕緣挑開電線。在未切斷電源之前,救護者切不可用手拉觸電者,也不能用金屬或潮濕的東西挑電線。把觸電者抬至安全地點后,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其具體方法如下:
1、對口人工呼吸法。方法是把觸電者放置仰臥狀態,救護者一手將傷員下頜合上、向后托起,使傷員頭盡量向后仰,以保持呼吸道暢通。另一手將傷員鼻孔捏緊,此時救護者先深吸一口氣,對準傷員口部用力吹入。吹完后嘴離開,捏鼻手放松,如此反復實施。如吹氣時傷員胸臂上舉,吹氣停止后傷員口鼻有氣流呼出,表示有效。每分鐘吹氣16次左右,直至傷員自主呼吸為止。
2、心臟按壓術。方法是將觸電者仰臥于平地上,救護人將雙手重疊,將掌根放在傷員胸骨下部位,兩臂伸直,肘關節不得彎曲,憑借救護者體重將力傳至臂掌,并有節奏性沖擊按壓,使胸骨下陷3~4cm。每次按壓后隨即放松,往復循環,直至傷員自主呼吸為止。
(八)吸入毒氣急救
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氫等超過允許濃度時,均能使人吸入后中毒。如發現有人中毒昏迷后,救護者千萬不要冒然進入現場施救,否則會導致多人中毒的嚴重后果。遇有此種情況,救護者一定要保護清醒的頭腦,首先對中毒區進行通風,待有害氣體降到允許濃度時,方可進入現場搶救。救護者施救時切記,一定要戴上防毒面具。將中毒者抬至空氣新鮮的地點后,立即通知救護車送醫院救治。
六、應急處理支持與反饋
1、應急處理工作結束后,公司應在24小時內填寫事故報告。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發生事故的單位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支持的事宜、事故報告人、報告時間。
2、公司及相關人員應進行總結、分析,吸取事故教訓,及時整改,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3、對在事故的搶救、指揮、信息報送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個人,公司將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