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醫院護理新技術新業務準入制度

醫院護理新技術新業務準入制度

2024-07-15 閱讀 8587

醫院護理新技術新業務準入制度

1)醫院護理新業務的開展、新技術的應用之前,應報醫院倫理管理委員會批準,并經專科護理管理委員會和院內外專家鑒定準入。

2)在開展護理新技術、新業務時,專科應制訂完善的操作規程及護理常規,操作規程及常規應依據有效的操作規程及常規為基礎。

3)將護理新技術,新業務的操作規程及護理常規以書面形式報護理部、醫務部及相關領導審批,同時制訂相關培訓內容、方式及效果,有完整的培訓記錄。

4)做好新業務、新技術應用效果評價,效果評價中應有科學數據作為支持依據。

5)應對護士作相關的培訓,培訓后由科室考核小組進行考核,并有培訓、考核的記錄。

6)建立新業務、新技術資料情報檔案。

7)護理部應建立新上崗人員、特殊護理技術崗位人員、外來短期工作護理人員的技術準入管理與人員執業許可的準入管理規定。

篇2:五一醫院新技術準入制度

第五醫院新技術準入制度

為規范新技術準入工作的管理,鼓勵廣大醫務人員開展新技術、新項目,結合醫院實際,特制訂新技術準入制度。

一、新技術項目的申報,必須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創造性、實用性。

二、任何科室或個人需開展新技術項目,都必須填寫新技術項目申請表。

三、申請表填寫后報醫務科,由醫務科復審并組織醫院醫療質量委員會討論備案,對新技術項目進行論證。

四、新技術項目經醫療質量委員會論證確認后,報衛生局審批備案,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批同意,并取得新技術準入資格,即可開展新技術項目的相關工作。

五、新技術項目開展前按新技術開展要求進行人員培訓,經培訓后,確認具體時間,以點帶面開展工作。在開展過程中,做好相關資料積累和總結,并每季向醫務科上報工作開展情況。

六、凡未取得新技術準入資格的,一律不得擅自開展新技術項目。

篇3:市民醫院新技術新業務準入制度

人民醫院新技術新業務準入制度

一、新技術、新業務的概念

凡是近年來在國內外醫學領域具有發展趨勢的新項目(即通過新手段取得的新成果),在本院尚未開展過的項目和尚未使用的臨床醫療、護理新手段,稱為新技術、新業務。

二、新技術、新業務的分級

對開展的新項目實行分級管理,按項目的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安全性分為國家級、省級、院級。

(一)國家級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成果,在國內醫學領域里尚未開展的項目和尚未使用的醫療、護理新業務。

(二)省級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新成果,在省內尚未開展的新項目和尚未使用的醫療、護理新業務。

(三)院級具有省內先進水平,在本市及本院尚未開展的新項目和尚未使用的醫療、護理新業務。

三、新技術、新業務準入的必備條件

(一)擬開展的新技術、新項目應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

(二)擬開展的新項目應具有科學性、有效性、安全性、創新性和效益性。

(三)擬開展的新技術、新業務所使用的醫療儀器須有《醫療儀器生產企業許可證》、《醫療儀器經營企業許可證》、《醫療儀器產品注冊證》和產品合格證,并提供加蓋本企業印章的復印件備查;使用資質證件不齊的醫療儀器開展新項目,一律拒絕進入。

(四)擬開展的新項目所使用的藥品須有《藥品生產許可證》、《藥品經營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進口藥品須有《進口許可證》,并提供加蓋本企業印章的復印件備查;使用資質證件不齊的藥品開展新項目,一律不準進入。

四、新技術、新業務的準入程序

(一)申報者應具有主治醫師或相當主治醫師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本院臨床、醫技、護理人員,須認真填寫《新技術、新業務申請書》,經本科討論審核,科主任簽署意見后報送醫務科。

(二)醫務科對《新技術、新業務申請書》進行審核合格后,報請醫院技術委員會審核評估,經充分論證并同意準入后,報請院長審批。

五、可行性論證的主要內容

包括新技術、新業務的來源,國內外開展本項目的現狀,開展的目的、內容、方法、質量指標,保障條件及經費,預期結果與效益等。

六、監察措施

(一)新技術、新業務經審批后必須按計劃實施,凡增加或撤銷項目需經技術委員會審核同意,報院領導批準后方可進行。

(二)醫務科每半年對開展的新項目例行檢查一次,項目負責人每半年向醫務科書面報告新項目的實施情況。

(三)對不能按期完成的新項目,項目申請人須向技術委員會詳細說明原因。技術委員會有權根據具體情況,對項目申請人提出質疑批評或處罰意見。

(四)新技術、新業務準入實施后,應將有關技術資料妥善保存好;新項目驗收后,應將技術總結、論文復印件交醫務科存檔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