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第二中學學生遵紀守法規定

第二中學學生遵紀守法規定

2024-07-15 閱讀 7556

二中學生遵紀、守法規定

一、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維護社會公德,遵守國家法紀。做到“五不”:不說臟話、不亂扔廢物、不浪費糧食、不吸煙喝酒、不進三廳一室。

二、要分辨是非,不參與打架、賭博、搶劫、偷竊等違法活動,同學之間發生糾紛時要主動匯報,請老師、家長解決,在任何情況下,不罵街、不打人,更不要找其他同學和校外人參與,將事態擴大,違者對所產生的不良后果要承擔主要責任。

三、中午靜校時,操場停止一切活動,不準在操場、樓道內停留,一律在本班教室內休息。樓內、教室內保持安靜。每日升降國旗時聽到哨響后立即停止一切活動,面對國旗立正站好,行注目禮,在國旗升降完畢,方可自由行動。

四、認真自覺做好“兩操”,集合時動作迅速,秩序安靜,隊列整齊,做操時聽從口令,動作準確有力。

五、教室聽廣播*時,應按時打開喇叭,保持安靜,認真聽好廣播內容,會議進行中不得看書、寫作業和做其他無關的事,違者扣班級評比成績分。

六、上課期間不得隨便出校門,如有特殊情況,需得到班主任允許,開條交傳達室后方能離校。

七、不能在操場踢球,樓內不要大聲喊叫、亂叫亂跳、踢球,保持樓道安靜,出入教室腳步要輕,上下樓梯注意安全。

凡出現違反上述規定之一者都將扣除本人行為分,與操行評定等級掛鉤。對違紀現象能及時、如實向學校老師反映情況,勇于制止、勸告,主動維護校風、校紀者,要大力倡導,給予表揚、獎勵。

篇2:第二中學學生遵紀守法規定

二中學生遵紀、守法規定

一、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維護社會公德,遵守國家法紀。做到“五不”:不說臟話、不亂扔廢物、不浪費糧食、不吸煙喝酒、不進三廳一室。

二、要分辨是非,不參與打架、賭博、搶劫、偷竊等違法活動,同學之間發生糾紛時要主動匯報,請老師、家長解決,在任何情況下,不罵街、不打人,更不要找其他同學和校外人參與,將事態擴大,違者對所產生的不良后果要承擔主要責任。

三、中午靜校時,操場停止一切活動,不準在操場、樓道內停留,一律在本班教室內休息。樓內、教室內保持安靜。每日升降國旗時聽到哨響后立即停止一切活動,面對國旗立正站好,行注目禮,在國旗升降完畢,方可自由行動。

四、認真自覺做好“兩操”,集合時動作迅速,秩序安靜,隊列整齊,做操時聽從口令,動作準確有力。

五、教室聽廣播*時,應按時打開喇叭,保持安靜,認真聽好廣播內容,會議進行中不得看書、寫作業和做其他無關的事,違者扣班級評比成績分。

六、上課期間不得隨便出校門,如有特殊情況,需得到班主任允許,開條交傳達室后方能離校。

七、不能在操場踢球,樓內不要大聲喊叫、亂叫亂跳、踢球,保持樓道安靜,出入教室腳步要輕,上下樓梯注意安全。

凡出現違反上述規定之一者都將扣除本人行為分,與操行評定等級掛鉤。對違紀現象能及時、如實向學校老師反映情況,勇于制止、勸告,主動維護校風、校紀者,要大力倡導,給予表揚、獎勵。

篇3:學校車輛進出管理規定

學校車輛進出管理規定

  為了加強學校對食堂、商店、浴池送貨車輛及工作人員平時進出校門管理,預防意外傷害事故發生,維護學生安全和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現做出如下規定:

一、關于送貨車輛進出學校的規定

  1、送貨車輛進校必須向輔警出示學校統一制作的送貨卡,在校門警衛室登記后方可進校。

  2、超過2噸以上車輛禁止進校。

  3、司機酒后禁止入校。

  4、送貨車輛在學校規定時段即每天上午:8:55――9:40、下午:2:35――3:20允許進校。

  5、課間學生在校園活動時間禁止出校。

  6、送貨車輛在校園內必須緩速行駛,禁止鳴笛。

  7、食堂泔水車進校時間為學生就餐半小時后,等待學生就餐結束方可收集殘食。

  8、送貨車卸貨完畢須經購貨食堂、商店、浴池管理人員準許方可出校,下課時間不準出校。

二、關于工作人員進出學校的規定

  1、食堂、商店、浴池工作人員進出校門必須向輔警出示工作牌。

  2、工作人員晚上外出時必須于當晚學生就寢熄燈前(21:40)返校。

  3、食堂制作早餐工作人員早晨入校時間為:4:00――4:30。

  4、食堂、商店、浴池工作人員騎自行車到校門必須下車推行,騎摩托車和電動車的在校園要緩速行駛,停放在摩托車棚。

三、違章處理辦法

  1、購貨食堂、商店、浴池管理員對送貨車負有安全管理全部(文章轉貼自實用工作文檔欄目)責任。凡是送貨車在校園肇事的未經學校準許一律不準出校,根據肇事情節追究車主和購貨食堂、商店、浴池管理員責任。

  2、凡是頂撞輔警,無理取鬧的車主和工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違章強行進入者,輔警有權代表學校扣車、報警。

  3、工作人員未經當日值班領導批準,不準帶其他人員入校。工作人員在校園內要檢點行為,為學生做出表率,發現言語過激、行為失當者隨時辭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