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坍塌傾覆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坍塌傾覆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2024-07-15 閱讀 3437

1、坍塌事故發生后,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人員應立即趕往出事地點,積極采取對傷員的救護,同時就逐級上報到應急預案指揮部。

2、根據工程環境情況及地點不同,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扼制事故的發展和蔓延。把事故損失減少到最小范圍內。

3、在搶救傷員的同時,應及時撥打120急救求救,以便爭取時間,減小傷亡。

4、物資供應人員應及時將救援所需的物質和器械供應到現場,保證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

5、對事故現場采取保護或拍照等必要手續,留存重要痕跡物證等,以為事故查處提供完整可靠的依據。

6、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和事故調查組開展調查處理,并做好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工作。

篇2:橋梁防傾覆措施范本

1、換裝橋梁

機車推送梁車進入換裝架,調車員對好橋梁位后。現場作業人員按照架梁作業標準進行作業,掛鋼絲繩;放護梁鐵瓦;換裝架操作司機在指揮人員指揮下起吊橋梁,在橋梁離開橋梁轉向架50mm時,一度停止起吊。此時操作司機和其他人員檢查換裝架基礎受力情況,有無下沉,偏沉。指揮人員監視液壓缸有無內泄。在確認安全的前提下,指揮人員再次起吊橋梁達到最高點。其他人員拆卸橋梁鐵支撐,指揮人員和調車員確認沒有侵限物件后,向機車司機傳達指令,梁車牽出換裝架。運梁平車慢速跟進對好位后,走行司機打好止動鐵鞋。指揮人員鳴哨,指揮著橋梁落在運梁車上,鋼絲繩微松。其他人員在梁兩側打好鋼支撐。指揮人員在確認支撐打好后,指揮油缸落到最低,其他人員解除捆梁鋼絲繩。

2、喂梁

運梁車載著橋梁以不大于5km/h向架橋機運行。運梁途中有專人監視支撐情況。運梁車距架橋50m處一度停車,然后在指揮人員引導以0.5km/h向架橋機靠近,待運梁車停穩,走行司機打好止動鐵鞋,用1#吊梁小車吊起梁前吊點處,1#吊梁小車與后運梁臺車配合送梁前行至2#吊梁小車梁后吊點處,2#吊梁小車起吊梁。1#、2#吊梁小車前行至落梁位置。

3、架設第一片梁

當第一片梁落在墩臺定好位后,墩臺人員應立即在梁兩側打好木支撐,在梁底靠支座邊墊上鐵盒,并用木楔塞緊。橋面作業人員用兩臺3t手拉葫蘆打在梁的大、小面,以防梁向任何一面傾斜。以上安全措施做完后,指揮人員才能指揮其他人員解除捆梁鋼絲繩。

4、架設第二片梁

在第二片梁空中橫移到位,指揮人員監視落梁。此時指揮人員特別注意第二片梁不能碰撞第一片梁。重復第一片梁定位過程。采取相同的安保措施,方能解除捆梁鋼絲繩。

5、鋪軌作業

架橋機鋪設橋面排時,鋪軌作業程序及安全事項同架梁流程。

6、架橋機過孔

一孔梁架設完畢,必須焊完三檔(兩端、跨中),穿完鋼絞線并按規定預張拉后,架橋機才能過孔作業。

7、鋪架設備防溜逸專項輔助制動設備

主要使用帶把跟進式止輪器和固定式止輪器。

(1)帶把跟進式止輪器

在普通止輪器后端接一把手,在架橋機對位走行時,隨機監護人員手推止輪器跟進走行,停機時監護人員能迅速將止輪器推入輪下,及時制動。特別是架橋機架梁走行對位時能使其不產生向下坡方向的溜動,保證走行、對位時架橋機的安全。

(2)螺桿固定式止輪器

普通止輪器兩邊帶耳板,耳板下端有螺孔,螺孔中心至止輪器底面的距離大于鋼軌的高度,螺桿穿過螺孔后剛好與鋼軌底面接觸。當架橋機對位好后架梁、2號車對好位后換裝梁片或軌節時,如果架橋機或運梁車因故需要在坡道上做較長時間停留時,使用該止輪器,螺桿穿過軌底板擰緊螺母固定,保證設備的自動制動緩解后不會溜車。

篇3:塔吊防傾覆安全控制措施

(1)塔吊基礎必須經過設計驗算,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基礎周圍應修邊坡或排水溝,并與基坑保持一定距離。

(2)塔吊基礎必須達到設計承載力,地基處理完畢后必須通過試驗檢驗地基承載力。

(3)塔吊機械必須按照規定的塔吊起重性能作業,不得超載或不明重量的物件,在特殊情況下需要超載必須經過驗算,有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經企業技術部門批準,但不得超過限載的10%。

(4)嚴禁采用斜拉、斜吊和起吊地下埋設或凝結在地面上重物,現場澆注的砼構件和模板必須全部松動后方和起吊

(5)遇6級大風或大雨天氣應立即停止吊裝作業。

(6)在起吊重物達到塔吊額定重量的90%及以上時,應先將吊物吊起離地面20~50cm,對塔吊的穩定性、制動的可靠性,重物的平穩性及綁扎的牢固性進行檢查,

(7)重物提升或降落速度要均勻,嚴禁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動。

(8)無荷載的情況下塔身與地面垂直度不得大于4/1000。

(9)當自由高度超過設計高度時應在塔吊中部設附著桿件。提高塔吊抗傾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