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乘人器安全技術措施
一、組織措施:
1、施工單位:運輸二隊
2、施工時間:2012年1月28日
3、施工地點:主斜井井筒(架空乘人器機頭、機尾處)
4、施工總指揮:陶瑜民
5、安全負責人:潘興武
6、施工負責人:臧耀成、劉文祥
7、施工人員:全體在崗人員
二、工程概況:
主斜井架空乘人器全長700m,此次架空乘人器移動、安裝工程將乘人器機頭驅動裝置由現在位置移至井口驅動機房內,機尾滑道及繩輪由現在位置移至永久性機尾處,安裝架空乘人器鋼絲繩。
三、分工及前期準備工作:
(一)為了減少施工影響時間,加快施工進度,本次施工分為4個施工組同時作業。
1、平移機頭組
任?務:負責架空乘人器機頭上移安裝工作。
2、平移機尾組
任?務:負責架空乘人器機尾下移工作。
3、插接鋼絲繩組
任?務:負責架空乘人器鋼絲繩下放及接頭插接工作。
4、安裝信號線路組
任?務:負責信號線、電源線及急停拉線的安裝。
(二)施工前期準備工作
1、機頭上移準備工作:
(1)材料及工具準備:10噸手拉葫蘆3個、5噸手拉葫蘆4個、?18.5mm鋼絲繩40m、鋼絲繩兩頭插接繩扣、插接長度不能小于鋼絲繩直徑的30倍、繩頭、繩卡16個、氧氣1瓶、乙炔1瓶、電焊機1臺、金屬網及個人使用工具。
(2)1月28日之前將架空乘人器現機頭移至井口驅動機房段吊架橫梁全部安裝完畢,托繩輪全部安裝到位。
2、機尾下移準備工作:
(1)材料及工具準備:10噸手拉葫蘆3個、5噸手拉葫蘆4個、滑輪1個、繩頭、繩卡16個、氧氣1瓶、乙炔1瓶、電焊機1臺、金屬網及個人使用工具。
(2)移乘人器之前將現架空乘人器機尾移至永久性機尾段吊架橫梁全部安裝完畢,托繩輪全部安裝到位。
3、插接繩頭準備工作:
(1)提前將鋼絲繩下放到位,減少施工影響時間。
(2)準備插接鋼絲繩用鋼釬4根、斷繩器1個、剁斧2把、大錘2把。
四、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技術措施:
1、將架空乘人器吊椅全部在機頭處卸下,按編號擺放在井口驅動機房內。
2、把架空乘人器鋼絲繩在機頭處用鋼絲繩配合手拉葫蘆固定在鋼梁上,必須使用?18.5mm的鋼絲繩,每處固定繩卡不能少于3個,機頭、井口向下200m處、機尾各固定兩處,防止鋼絲繩下滑。
3、按照分工將乘人器機頭移至井口驅動機房內、機尾移至永久性機尾處。
4、架空乘人器機頭安裝技術措施:
(1)、用車將機頭運至井口吊車能夠夠到的位置,直接吊起放在提前安裝好的機頭架子上面,拉好中、腰線,固定牢固即可。
(2)、吊起時必須檢查鋼絲繩是否牢固可靠,試吊合適后方可使用。
(3)設備安裝時必須嚴格按照圖紙要求進行安裝。驅動輪的中心線必須按照工程科放線為準,繩槽中心線必須與出入側牽引鋼絲繩的中心線吻合。
5、架空乘人器機尾安裝技術措施:
(1)拆卸機尾時,先把機尾拉緊重錘下放至底板上,然后用鋼絲橫一頭綁在重錘上,另一頭捆綁在乘人器吊架橫梁上,防止重錘下滑。使機尾小車與尾輪在牽引鋼絲繩的拉力作用下自動上移,當機尾小車與尾輪不移動時,用3噸手拉葫蘆一段掛在固定在橫梁上另一段鎖住機尾小車。
(2)把拉緊鋼絲繩全部盤在機尾拉緊絞車上,將牽引鋼絲繩下放到井筒底板上。
(3)用一臺5噸手拉葫蘆分別一頭掛在頂板的起吊錨桿上,另一端鎖牢機尾小車,起吊機尾小車到尾輪導軌不受機尾小車的力為止。
(4)分別拆松用來固定尾輪導軌“U”型卡子后,把兩根尾輪導軌沿著機尾橫梁向兩邊移動到不影響下放機尾小車的位置。
(5)緩慢下放機尾小車與尾輪到井筒底板上,下放時速度要均勻,兩臺手拉葫蘆要相互配合,速度不能時快時慢,用同樣的方法下放尾輪導軌。下放至井下的所有設備必須及時用鋼絲繩一頭捆綁在設備上,另一頭綁在乘人器吊架橫梁上,防止設備下滑。
(6)將機尾設備移至永久安裝位置。
(7)機尾設備下移時,將滑道、重錘等設備分解,減輕設備重量,用人工將設備移動至機尾永久安裝處。
(8)移動乘人器機尾尾輪及設備時,在乘人器吊架橫梁上安裝一臺滑輪,將設備用棕繩捆綁牢固通過滑輪用人員拉住,防止設備在移動過程中下滑,然后移動人員方可將設備慢慢下移。采用此方法將尾輪移至永久處進行安裝。
6、架空乘人器機尾安裝技術措施:
(1)尾輪的中心線以工程科放乘人器中心線為準,繩槽中心線必須與出入側牽引鋼絲繩的中心線吻合,偏移不得大于1/1000。
(2)尾輪兩側導軌的安裝中心線直線度不大于1/1000,平行度不大于5/1000,高度差為±3mm。
(3)起吊、安裝尾輪導軌的注意事項:
①、起吊尾輪導軌時用二臺1噸手拉葫蘆分別一頭掛在巷道頂板的起吊環上,另一端鎖牢尾輪導軌。
②、起吊尾輪導軌時,兩臺手拉葫蘆要相互配合均勻提升不能一端提速過快。
③、起吊到位的尾輪導軌要及時用“U”型卡子固定并緊固。
(4)用以上的同樣方法起吊另一根尾輪導軌。
(5)根據乘人器的安裝中心線先用“U”型卡子固定一根導軌架梁,另一根導軌架梁用“U”型卡子固定(但不進行緊固)。
(6)尾輪導軌安裝完畢后,同樣用以上的方法起吊尾輪裝置,把尾輪裝置起吊到位后,移動另一根未緊固的導軌架梁,使尾輪裝置的四個滑輪卡在導軌架梁后再將其緊固。
7、下放鋼絲繩安全技術措施:
(1)、先將鋼絲繩繩頭用繩扣固定在機頭驅動機房內乘人器吊架橫梁上,每處固定卡子不能少于5個。
(2)、用吊車將鋼絲繩繩盤慢慢吊起至繩盤能夠轉動即可,繩盤起吊高度不能超過50mm,發現鋼絲繩下放過快或出現其他意外事故時立即將繩盤落地,阻止鋼絲繩繼續下放。
(3)、鋼絲繩下放時,井筒每50米安排人員進行觀察。
9、插接鋼絲繩技術措施:
(1)、架空乘人器機尾安裝完畢后,進行插接鋼絲繩。
(2)、將鋼絲繩繞在機尾驅動輪上,沿途鋼絲繩全部安裝在托繩輪上,在機頭用4臺3噸手拉葫蘆交替配合將左右兩條鋼絲繩往上拉動,直到沿途鋼絲繩全部拉緊與平時運轉松緊程度相同時,在機頭驅動輪處鋼絲繩上做記號,開始插接鋼絲繩。
(3)、根據實際使用的經驗,此牽引鋼絲繩插接的長度必須大于《煤礦安全規程》的第四百零九條規定,插接長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1000倍的規定。
(4)、插接后鋼絲繩的接頭應為不變徑接頭,接頭部分的繩股應圓滑,不能出現鼓絲、翹絲等情況,接頭的繩徑不大于原直徑的10%。
(5)、安裝完畢后試運轉4小時,給鋼絲繩放勁,然后將乘人器吊椅全部安裝,報調度室由機電動力科、安全管理科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施工安全措施
1、施工前必須向全部施工人員貫徹本措施,并簽名存檔備查。
2、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本措施的安全注意事項和技術要求作業,整個施工過程中,由現場負責人在現場統一指揮,參加施工人員必須聽從指揮,不得各行其事。
3、參與施工人員必須按照入井要求著裝并佩戴礦燈和自救器。
4、安全負責人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必須做好安全監護工作。
5、施工作業前嚴格檢查巷道頂板情況,排除作業現場環境不安全因素。
6、在施工前必須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在機頭下方、機尾上方各5m處必須設置防護網,防護網上方必須固定在鋼梁上,下方固定在皮帶架上,以防施工過程中有石塊沿巷道滾落傷人。
7、起吊作業安全注意事項:
(1)進行起吊或搬運作業時,必須設專人統一指揮,集中精力、嚴禁嬉戲打鬧。
(2)起吊作業前,起吊機械、工具、卡具和繩扣等必須通過施工負責人與安全負責人共同檢查確認完好后方可使用。起吊所用吊環必須為封閉環,嚴禁使用開口環,起吊用鋼絲繩必須為插接繩扣,嚴禁使用繩卡連接。
(3)使用手拉葫蘆起吊重物時,應檢查起吊環的強度和穩定性。拉小鏈時應雙手均勻用力,不得過快過猛、起吊重物需懸空停留時,要將手拉小鏈拴在大鏈上。
(4)在任何情況下,嚴禁用人體重量來平衡被起吊的重物,不得站在重物上起吊。進行起吊作業時,不得站在重物下方或重物運行前方等不安全的地方,只能站在重物側面作業。嚴禁用手直接校正已被重物張緊的鋼絲繩和吊具。
(5)在輸電線路附近進行起吊作業時,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在起吊作業時,起吊物體最大回轉半徑范圍內,與輸電線路的最小安全距離不能小于500mm。
(6)人員在鋼梁上作業時,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合格的保險帶,保險帶的另一端必須拴在鋼梁上。
(7)起吊作業時,將起吊繩逐漸張緊,使物體微離地面進行試吊,物體應平衡,捆綁應無松動,起吊工具、機械正常無異響,如有異響應立即停止吊運,將物體放回后進行處理。
(8)被吊物體的活動部件必須可靠、固定,或卸下分別進行吊運。
(9)試吊1-2次,確認可靠后再正式起吊。
8、用人力抬運大件物體時,要同肩同向,要有專人統一指揮,互叫互應、齊起齊落,必要時應有專人在旁監視,防止傷人或損壞設備。
9、作業人員在井筒內作業時必須將所有用于安裝作業的設備、工具放置在巷道水溝內,以防止往下滾落。道心兩側500mm內嚴禁放置工具、吊架橫梁等物件。
篇2:架空乘人器安裝安全措施模版
一、施工組織
施工時間:2006年3月12日
施工地點:技改井二號回風下山
施工負責人:
安全負責人:
技術負責人:
參加人員:
二、安裝措施:
1、施工前,技術員必須將本措施貫徹給每一位作業人員,不參加學習的人員不得參加該項工作。
2、施工前,施工負責人必須對每一位作業人員講清工作步驟、內容、人員分工及其安全注意事項,并備齊所需的工具、器材。
3、到工作現場,施工負責人必須對巷道的安全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無隱患后,方可進入工作現場。
4、作業前,施工負責人認真檢查核實運送到位的設備、物件及材料。
5、安裝前必須先放好巷道中心和腰線,根據中、腰線施工。
6、按設計要求預埋驅動裝置即架、迂回輪架、張緊絞車橫梁張緊索單滑輪橫梁、巷道托索輪橫梁。
7、預埋橫梁等物件時,要正確使用電錘:
1)打眼時,應嚴格按規定的眼距位置打眼。
2)打眼需用力均勻,嚴禁強掘硬壓。
3)沖擊鉆在運轉中若出現啟動困難或其他故障時,應立即停止打眼,進行檢查。
4)鉆不用時,應拔出鉆桿以免發生誤動傷人事故。
5)施工前必須嚴格檢查沖擊鉆的連接導線是否有損壞或漏電等情況發生,如有不安全因素不得使用該鉆。
6)沖擊鉆電源的接線安裝必須由專職電工人員進行操作非專職電工人員不得拆裝電氣設備。
7)接線時的停送電必須由專人進行,嚴格執行誰停電誰送電的制度。
8)巷道打眼時,如眼距位置過高,持鉆人必須使用電工梯作業,作業時梯子要放穩,旁邊必須由一人進行安全監護。
9)持鉆人作業時應腳底踩穩、踏實以防打滑摔到造成事故。
8、機架、橫梁預埋完成后,根據設計要求進行驅動裝置、張緊裝置、線路拖繩架、托索輪、運載索和張緊索的安裝。
9、上站、下站和線路所有設備安裝完成之后,按照技術要求進行檢查和調整。
10、設備安裝、調整好后,安裝供電、電氣安全保護、通訊信號和照明系統。
11、從部件到組件人工盤動試車,檢查電動機、制動器、減速器和全部電氣部分,一切正常和完全符合有關工程安裝質量標準后,進行運載索和張緊索的安裝。
12、空索試運行沒有問題或處理后,再進行吊椅安裝。
13、吊椅安裝:根據線路坡度的大小不同,選擇合適的抱索器。
14、所有設備、部件、繩索等安裝完后,經檢查無問題后,方可試車:
空載試運行:從上站和下站各安裝一個空吊椅先以慢速直至運行速度進行空載試運行,兩者運行時間總和不得少于4h,以上述相同的方式,以設計4倍、2倍和吊椅布滿全線路試運行,其1運行時間總和不得少于4h。
重載試運行:必須采用模擬人員有效載荷的重物進行試運行,試運行載荷按設計1/2、2/3和有效載荷進行。
16、試車正常后,清點工具和人員,清理現場衛生,然后向調度匯報升井。
三、安全措施
1、井下抬扛物件時,兩人要齊拿齊放,走路時,手要抓牢、腳要踩實以防腳下打滑造成事故。
2、運送到位的鋼梁、物件要碼放整齊,不得亂扔、亂放。
3、使用梯凳作業時,人要站穩、站實。實行“人監護、一人工作制度”。
4、在傾斜巷道作業時,嚴禁上下方有人同時作業,如果下方有人需要作業時,必須通知上方人員停止作業,待下方人員完工后,上方人員再繼續作業。
5、依靠倒鏈安裝減速箱、電動機時,必須對倒鏈、繩扣進行檢查,看是否穩固、可靠,能否承受被吊物體的重量。
6、使用錨力托鉤吊掛物體時,所選托鉤必須能夠承受所受的承載力,若托鉤承載力不夠時,必須重新進行加固,否則不得使用。
7、進行起吊及搬運作業時,必須由施工負責人派專人統一指揮,精神集中,嚴禁說笑與打鬧,嚴禁干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8、在任何情況下,嚴禁用人體重量來平衡被吊運的重物,嚴禁站在重物上起吊。進行起重作業時,嚴禁站在重物下方。、用倒鏈起吊物體時,拉小鏈應雙手均勻用力,嚴禁過猛過快。起吊物體時,需懸空停留時,要將手拉小鏈拴在大鏈上。
9、用人力抬大物件時,要有專人統一指揮,相互照應,同時起落,防止傷人或損傷設備。
四、安裝標準
1、托輪梁在埋設時工字鋼、底面應平行于巷道腰線。
2、吊座的間隔為9米,拖輪的間隔為8米。
3、抱索器要避開運載索編接接頭端部的距離不得小于運載索直徑的20倍。
4、配重塊要交錯排列,相互靠攏。
5、在上下行人的地方,設置上下行人警示牌或警示燈。
6、驅動裝置布置在傾斜井巷時,巷道傾角必須小于8·
7、乘人裝置站房和線路上的重要設備,其安全系數不得小于5。
8、鋼絲繩的搬運、檢查、安裝嚴格按照架空索道技術規范及煤礦安全規范的規定進行使用。
篇3:架空乘人器司機危險源辨識
一、工作流程
設備檢查(信號、鋼絲繩,組合電器)→接受信號→開車→運行監護(吊椅、
鋼絲繩、驅動輪)→停車→填寫記錄
二、危險源
1、安全保護不完好;
2、鋼絲繩掉道,繼續運行;
3、攜帶超重、超長易滾落的物品乘座;
4、抱鎖器、吊椅安裝不緊固;
5、未檢查配重、托繩輪是否完好,就啟動運行;
6、吊椅距底板的距離小于200mm。
三、預控措施
1、交接班時,細問上一班索道運行情況,檢查信號系統、減速器、鋼絲繩、吊椅等部件,必須完好,發現問題及時匯報;
2、對索道機尾配重、托繩輪、是否穩固;
3、對乘坐人員嚴格按規定進行檢查,嚴禁攜帶超重、超長易滾落的物品;
4、在索道運行期間,密切關注抱鎖器、吊椅、鋼絲繩運行情況。安裝不緊固的立即整改。
四、作業標準
1、司機在開車前,應進行以下檢查,如有異常必須待處理后方可開車。
①檢查電控設備有無失爆和不完好情況;
②檢查機架是否牢靠,聯軸節聯接是否可靠,制動閘瓦磨損余量是否小于3mm,制動是否可靠有效;
③信號系統及各項保護靈敏可靠,巷道照明是否充足;
④索道司機不得隨意將重錘松開,如鋼絲繩掉道或有其它情況方可將重錘松開,處理完畢后,再將重錘升起。
2、乘坐人員攜帶工具、物品、材料的長度不得超過1.5m,重量不得超過15kg。吊椅距底板的距離不小于2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