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沙曲礦采空區管理辦法安全技術措施

沙曲礦采空區管理辦法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7015

為加強我礦回采過程中和回采后采空區管理工作,確保我礦煤炭生產長期安全有序地進行,特制定本措施如下:

一、采空區管理辦法:

1、選擇合理的開拓系統和開采方法,完善和改進通風系統,降低礦井通風阻力。嚴格執行通風管理制度,合理選擇通風設施位置,避免人為增加采空區壓差,造成采空區漏風。

2、及時封閉采空區和廢棄巷道,回采結束的采煤面必須及時撤出所有設備,在45天內保質、保量完成封閉通往采空區的所有巷道。

3、通風隊負責對所有通往采空區的永久閉墻統一編號、建立臺帳,并注明封閉時間、閉墻材質、厚度、規格、施工負責人等內容。

4、通風隊負責在所有采空區閉前設置柵欄、揭示警標、懸掛牌板、檢查箱,閉墻上預留檢查孔、措施孔。

5、按時對采空閉墻進行檢查分析。通風隊隊干負責每旬對所有采空區永久閉以及綜采尾巷閉墻完好程度、瓦斯進行檢查;測風組負責每旬對閉墻內外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氣、溫度等參數認真測定檢查;瓦斯隊每天安排人員對采空區閉前的瓦斯情況進行檢查,所有檢查人員將檢查結果填到檢查表及牌板,有異常情況及時按程序匯報。

6、做好采空區氣體成份化驗工作,每5天通風科測風組對采空區進行氣體采樣,送樣注明采樣地點、位置、時間等;監控隊負責進行化驗分析,并出據化驗單存檔留存。當發現采空區內溫度升高,檢測到一氧化碳超過規定時,立即匯報科調度、值班科長、礦總工程師,查明原因,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并將相關情況匯總。

7、加強正在回采工作面采空區管理。回風橫貫不得有兩個同時敞開,只準留有一個橫貫作為唯一回風橫貫,其余橫貫必須采用永久密閉或羅克休閉封閉。“Y型”通風工作面加強沿空留巷閉墻壓管抽放,“U型”通風工作面加強落上埋管抽放,嚴防采空區漏風,導致沿空留巷或落山角瓦斯增大,并加強對落山角、回風橫貫支護及瓦斯的管理,瓦斯隊負責制定防止產生磨擦撞擊火花的措施并實施。

8、對出現異常采空區,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并建立異常采空區管理卡片,卡片上要記錄異常日期、原因、位置、處理過程,以及原始通風系統圖,標明相關通風設施。加強對閉墻掛牌管理,牌板內容有閉墻內外瓦斯、一氧化碳、濃度、二氧化碳、測定日期、測定人員姓名等,每班至少檢查一次。

二、安全技術措施:

(一)、回采工作面采空區安全技術措施:

1、根據我礦采用長壁式采煤法特點,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采空區;工作面在投產前制定詳細可行的《綜采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術措施》和《綜采工作面初采期間瓦斯治理措施》。

2、回采過程中觀察采空區頂板的垮落情況,發現采空區懸頂嚴重時要制定專項措施,減慢工作面推進速度及拆卸工作面機頭、機尾錨桿、錨索,使采空區頂板緩慢下沉,避免頂板一次性大面積垮落對人員和設備造成損傷。

3、隨時監測采空區漏風情況,在工作面進風側吊掛風障導風減少采空區進風,降低采空區自然發火危險。

4、每七天檢查一次回采工作面與相鄰準備工作面或備用工作面間的密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維護,確保密閉不漏風。

5、工作面在回采期間,對采空區進行束管監測,每天測定一組數據,觀測采空區的一氧化碳濃度、瓦斯濃度等火災參數。

6、2#、3#、5#煤層回采工作面每割一刀煤對回采工作面機頭、機尾20米范圍及工作面切眼進行阻化劑噴灑。

7、在工作面回采期間根據工作面采空區自燃發火情況及束管監測數據情況對采空區進行黃泥灌漿,防止采空區著火。

8、對防滅火系統及設備要定期維護。日常應加強阻化劑泵和黃泥灌漿泵的保養和維護工作,確保各種防滅火手段隨時可以投入使用。

(二)、已采工作面采空區安全管理措施:

1、采煤面停采、回撤期間,應及時減少工作面風量;停采后,利用束管對采空區氣體進行監測,每天至少測定一組數據;采煤面回采結束后,應在40天內回撤完畢。

2、工作面回采結束后應在45天內完成采空區的封閉工作。在與采空區聯通的所有巷道內構筑永久密閉。采空區封閉是制定專項封閉措施及密閉構筑安全技術措施。

3、在采空區密閉內設置束管監測探頭,建立采空區密閉管理及檢查制度,每天對密閉內外溫度、一氧化碳濃度、瓦斯濃度等參數進行檢查,建立臺帳。

4、已封閉的采空區要進行埋管瓦斯抽放,在密閉下方設置返水池。

5、每五天檢查封閉工作面密閉內外溫度、一氧化碳濃度、瓦斯濃度等火災參數,及時發現采空區自燃情況,以便及時采取防滅火措施。

6、已封閉工作面發現發火時,采用黃泥灌漿的方法滅火,并根據采空區具體情況制定相應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7、其它未涉及之處,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及相關規定執行。

篇2:采空區及盲巷安全管理制度

盲巷及采空區管理制度

1、采煤工作面上、下盲巷(上、下隅角)必須及時回收、盲巷長度不得超過“作業規程”規定距離。

2、超過擴散通風距離(6米)的盲巷要實行局扇供風或導風筒供風,否則必須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入內,長期停風的盲巷必須在24小時內封閉完畢。

3、廢棄的巷道必須及時連續進行回收、封閉。

4、臨時停工、停風造成的盲巷必須設置柵欄、揭示警標,恢復工作時要制定排除積聚瓦斯的安全措施,并按《規程》規定進行瓦斯檢查工作。

5、封閉的盲巷必須在密閉前斷開鐵道。

6、采、掘工作面接近盲巷需要啟封利用時,必須制定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

7、采煤工作面結束后,采空區必須在45天之內進行永久性封閉。每周觀察采空區內的瓦斯和其它有害氣體變化情況,發現有異常情況,進行氣體分析。

8、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

安全監控管理制度

1、礦總工程師、機電礦長、安全礦長要經常督促檢查安全監控安裝、使用和管理工作。

2、通風、機電安全監控管理人員(通風、機電技術員、工程師)負責安全監控日常管理工作。

3、采掘作業規程中要明確規定安全監控設備安裝位置、種類、數量,電纜敷設路線,報警值、斷電值、復電值、斷電范圍等,并繪制布置圖和斷電控制圖。

4、安全監控的安裝、維護、使用和管理嚴格按《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執行。

5、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應設專職人員負責充電、收發及維護,嚴格按產品說明書進行操作,嚴禁擅自調校和拆開儀器,并要愛護、保養好。

6、安全監控分站處應設置安全監控管理牌版。監控分站要指定人員看管,保證正常運轉。各地點使用的傳感器必須明確隊組、人員看管、吊掛和移動,保持按規定設置。造成損壞或丟失的,應由責任人負責賠償。

7、安全監控維護人員(監控工)對分站等監控設備每月進行一次調校,對甲烷傳感器、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每10天進行一次調校,對甲烷超限斷點功能每10天進行一次測試。

8、安全監控維護人員要經常對安全監控設備進行巡檢、維修、保養,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保證設備完好,可靠運行。

9、安全監控維護人員應做好安全監控設備臺帳、故障登記、檢修記錄、巡檢記錄、調校測試記錄。

10、安全監控中心站嚴禁非工作人員入內。監視器要專用監控,不得亂動、亂調,隨便加入無關信息和做無關工作。由此造成損壞或損失

的,由當事人賠償。

11、安全監控值班人員(調度員)要時刻注意安全監控系統運行情況,認真監視監視器所顯示的各測點變化等信息情況。發現報警、斷點、分站無答等異常情況,要立即向有關礦長、安全監控通風、機電管理人員和維護人員匯報。

12、安全監控值班人員負責將《安全監控日報》每天打印一份,《報警斷電記錄月報》每月打印一份,報礦長、礦總工程師簽字,并做好《中心站運行日志》記錄。

13、通維段、生產調度室要張貼安全監控系統圖和示意圖,通維段要設置安全監控管理牌板。

14、安全監控管理人員要及時繪制補充安全監控系統圖和示意圖,填寫修改安全監控管理牌板內容。

篇3:采空區管理制度范本

l、生產技術部門在年度開采計劃中應提交地下、露天等有關地質結構移動范圍,采空區處理等方面的報告,并做好資料統計和整理工作,報公司主管領導審批。

2、生產技術部門應及時在地表塌陷區設置觀測點,明顯標志或柵欄,通往塌陷區、空區的巷道要封閉不準人員進入塌陷區、空區特殊原因報主管領導批準。

3、實測圖中應標明采空區、廢棄井巷的處理進度、方式、數量及地表塌陷區的位置,及時根據變化情況進行圖紙更新。

4、地下巷道和采空區的處理方法應在設計中確定,地下開采的塌陷區范圍內不應布置重要礦山工程。

5、對巖層破碎、采空區很高,采深較大等易發生地表礦區沉陷和位移的應進行監測,可能或已經有沉降位移的區域應有明顯的標志和應急預案。

6、恢復廢舊井巷,應首先了解井巷本身的穩定情況及采空區的分布情況,及廢舊巷道的空氣成分確認安全方可施工。

7、礦柱回采和空區處理方案應在設計中同時提出,設立專門機構或專職人員負責地壓管理,及時做好預測預報工作。

8、發現大面積地壓活動預兆應立即停止作業,將人員撤至安全地點,人員不準進入塌陷區和空區

9、礦井主要進風風流不得經過空區,必須通過要有嚴密的構筑物。

10、采空區應及時封閉,回采結束后應封閉所有與空區相通的影響正常通風的巷道。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