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綜掘十隊連采搬家車入井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綜掘十隊連采搬家車入井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1262

根據礦里接續,我隊計劃11月23日早班將雙臂錨桿機及綜掘機從52300回順1聯巷搬運到52煤六盤區輔運30聯巷,為了保證設備安全順利搬運,我隊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內容:

利用連采搬運車將綜掘機、雙臂錨桿機搬運到52煤六盤區輔運30聯巷。

利用連采搬運車移動搬運設備施工方案。

設備搬運路線:

52300回順1聯巷→52煤輔運大巷→52煤輔運大巷延伸→52煤六盤區輔運30聯巷

三、協調指揮小組

組長:楊健

副組長:史存生

成員:姚濤、王學軍、孫科、馬超、張鑫、張寧、張海鵬

四、協助單位分工

1、調度室負責全礦各單位之間的總體協調和車輛調度。

2、安全辦負責現場安全監督檢查工作。

3、其余工作由綜掘十隊完成。

五:安全注意事項

利用連采設備搬家車搬家安全注意事項

1、所有施工人員必須熟悉施工具體要求、設備行走路線及施工工序,各工種作業時,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并持證上崗。

2、專職隊干必須跟班作業,現場指揮,安全辦專職人安監員現場監督,發現問題和隱患及時向礦指揮中心匯報,并積極組織處理。

3、人員在裝卸設備,回收、收放電纜、乘車、運輸時必須嚴格執行礦關于輔助運輸的規定,嚴禁違章作業、盲目蠻干。

4、嚴禁人貨混裝,任何人不得搭乘搬家車。

5、各司機在操作設備時,必須坐在駕駛室里操作,嚴禁將身體任何部位伸出駕駛室,嚴禁超速行駛。

6、使用連采設備搬家車搬運設備時,井下利用爬機電纜從連采設備搬家車上下和爬設備,同時現場必須有專人指揮設備兩側不得站人。

7、井下各種車輛及設備行走時,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制度,各設備操作司機在操作設備往連采設備搬家車上爬以及下連采設備搬家車前后,確保設備運行區域內無人停留、行走或作業。

8、各設備司機在操作設備從連采設備搬家車上往下爬時,必須聽從跟班隊長的指令后方可行駛。操作設備行走時,設備要保持在連采設備搬家車最中間,并且固定牢靠。

9、設備停止運行,操作設備司機離開設備時必須斷電上鎖,有人員需通過各設備時,必須與司機聯系,得到允許后方可從駕駛室側通過。

10、在遇巷道坡度較大,設備行走時用最低速行走,提前對行走路線進行安全評估。

11、設備在行走時,必須有一人現場指揮。

12、遇設備拐彎等變更路線時,必須將所有的設備停電閉鎖,指揮人員和司機查清巷道情況,方可繼續行走設備,以免擠傷人員、損壞設備和電纜。

13、設備回撤、安裝時,各設備必須由專職司機持證按章操作,各種車輛必須完好、剎車靈敏可靠,司機離機時必須切斷電源,其他人員無證嚴禁操作設備。

14、機電設備必須完好,回撤、安裝所有電纜靠巷道邊放置,接頭必須牢固、安全可靠,誰做的接頭誰負責,電器保護必須完好,嚴防電纜漏電造成觸電事故,電氣作業必須由電工持證操作,嚴禁無證人員作業。

15、電氣作業時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和“停送電制度”,誰停電,誰掛牌閉鎖,誰送電,隨機回收電纜時,嚴防觸電事故發生。

16、爬設備的變壓器必須保證保護齊全、可靠,嚴禁甩保護運行。

17、設備在停放時,必須停放在頂板完好的地方,并切斷電源,閉鎖上鎖。

18、設備在遇到故障需檢修時,由工長在現場統一指揮,明確分工后相互配合進行檢修。在處理電氣故障時嚴禁帶電搬遷、帶電檢修。

19、礦內協作單位分頭作業時,必須密切合作,相互協商,嚴防事故發生。

20、設備啟動前,司機必須觀察四周及活動范圍內無人方可啟動設備。

21、交接班時,接班工長及本班所有人員必須在設備運行范圍外的地方進行交班,交班人員離開駕駛室必須將執行離機停電制度。

22、接班工長與交班工長通過現場交接班,確認交班所有人員全部撤離時,接班工長召集本班人員按照《操作規程》要求作業。

23、所有人員井下作業時,必須提高警覺,加強個人的安全意識,加強自保、互保,進入工作環境之前,必須進行危險因素識別,確認沒有安全隱患時,方可作業。

24、在搬家期間,現場氧割、電焊時必須有專門的安全技術措施方可作業,至少配備兩臺完好的干粉滅火器,并配備水桶、鍬、沙子等滅火工具。

25、必須配備專職瓦檢員,保證工作區域通風良好,流動人員攜帶好便攜式瓦檢儀,以便隨時檢查空氣狀況,一旦通風狀況不好,人員必須立即撤出。

26、其它未盡事項由隊干現場統一指揮,在確保人員、設備安全的情況下,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而定。

篇2:煤礦入井作業:安全措施

一、每一職工入井前,要到考勤室登記,方能入井,出井時同樣到考勤室登記,記錄好入井、出井時間;

二、入井人員必須穿棉質工作服,絕緣膠鞋、安全帽、攜帶礦燈、自救器、必備儀表、工具等;

三、入井時,接受檢身員嚴格檢身,服從礦規礦紀管理>;,電瓶三鎖齊全,無失爆現象;

四、入井前,嚴禁喝酒;精神狀態不佳者不得入井;

五、嚴禁攜帶火源入井(如火柴、打火機、煙、酒等);

六、未經礦長同意,非本礦職工不得入井,無領導帶領不得入井;

七、入井人員不準擅自搬遷設施、設備;

八、行走時,注意車輛、頂板、風流狀況;若發現威脅安全要及時回避,并出井匯報。

九、入井時只準走專用人行道;入井后禁止亂攛盲巷、瓦斯尾巷、老巷、采空區和警戒區域、無風區域不得進入;有明顯嚴禁標志的區域不得進入,感覺有危險的區域不得進入;

十、井下禁止折卸礦燈或敲擊礦燈;礦燈熄滅后,要找工友配同到井外更換;禁止無光亮違章作業;禁止單獨1人在巷道黑摸亂攛;8、作業期間,礦領導必須現場指揮,每班必須安排一名專職安全員,加強現場跟班,做好班內安全檢查,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

9、所有參與施工的人員嚴禁酒后入井,嚴禁帶病入井,嚴禁帶煙帶火,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

10、其它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及《操作規程》的有關規定。

十一、熟悉巷道路線,了解巷道避災路線;發生災害時,按災害性質,避災路線快速出井;

十二、凡入井職工,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并持證上崗,方可入井作業。

篇3:電氣焊入井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我礦屬新建礦井,按煤與瓦斯突出進行設計與管理。因擴大軌道下山絞車房旁通往主井皮帶漏矸倉漏篩間、排距尺寸,需攜帶電焊、氣割入井作業,方能施工。為認真執行“安全責任、重在落實、注重細節、規范管理、防微杜漸、保證安全”的管理新理念,為確保此次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規范井下特殊作業秩序,根據礦井實際情況,特制定漏矸倉漏篩擴大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措施如下。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本措施進行施工。

(一)適用范圍

此次工作只適用于副井+1574水平車場旁漏矸倉漏篩間排距擴大工程。

(二)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進行電焊、氣割工作前,必須制定與相應電焊、氣割工作相配套的安全技術措施,按要求審批、貫徹后方可施工。否則無措施、措施不到位,禁止作業。

?2、工作前,施工電工必須對工作地點附近的電話線路進行檢查,保證通訊暢通;否則,不得工作。

?3、進行電焊、氣割工作前,必須按要求檢查保證所帶下井的各種氣瓶聯接件、閥件、膠管接頭等不得沾染油脂;否則應予以更換。

?4、進行氣割工作前,必須檢查氧氣、乙炔軟管和割炬等連接閥件,不得有漏氣現象。

?5、使用電焊、氣割工作前,施工電工必須對工作地點的所有電氣設備進行一次全面認真檢查,消滅電氣失爆;并對工作地點的支護情況、頂板情況認真檢查,確保安全可靠,同時,要有專人清理工作地點前后10米范闈內的浮煤及其他可燃物。

?6、氣割使用的氧氣瓶、乙炔瓶在運送過程中要輕拿輕放,不可碰撞,并要有專人負責安全運送工作,兩瓶在運送過程中,不可乘坐同一罐車下井。禁止用皮帶、刮板機運送氣瓶,嚴禁馬虎大意碰撞氣瓶部件。

?7、進行電焊、氣割作業前,由瓦檢員對工作地點前后10米范圍內的風流、頂底板(含溜槽下)的瓦斯濃度進行檢測,瓦斯濃度大于0.5%時,嚴禁作業。并在作業現場、進風側懸掛便攜式瓦檢儀,發現瓦斯超限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停風、停電時禁止電焊、氣割作業,待恢復通風、通電后,檢查瓦斯濃度小于0.5%,方可恢復作業。

?8、進行電焊、氣割工作,電焊、氣割工必須持證上崗、按章操作。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提前對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學習、簽字。進行氣割作業時,不少于兩名氣割工,一名負責氣割,一名負責氣瓶管理。攜帶至井下火種有專人管理,禁止遺留井下。割炬專用,絕緣用具、保護用品齊全。?

?9、在工作地點配備至少兩臺合格的滅火器,并對工作地點前后10米范圍內的電纜、皮帶等易燃品進行遮蓋,防止火星濺上。

10、進行電焊、氣割工作前,相關人員必須對工作地點前后10米范圍內的煤塵、油污等易燃物進行消掃,且該范圍支護合格,否則不得進行電焊、氣割工作。

?1l、工作前,必須提前接通灑水管路,準備合格的灑水用具,(由礦掘2、5隊)區隊長各安排一名專職灑水工對工作地點前后10米范圍內進行認真噴灑,工作地點10米范圍內放置至少2個完好的滅火器,確保作業安全,并要在作業過程中負責灑水。

?12、電焊、氣割工作嚴禁同時進行,工作地點必須通風良好,無易燃易爆物品,且氧氣瓶,乙炔瓶必須放在進風側;各類氣瓶要距工作現場火源15米以上,氧氣與乙炔瓶間距5米以上,不得平放,不得放在支護不可靠的地方,要有專人負責看管。

?13、在井下重點防火、防爆區進行電焊、氣割工作前,還需制定專門的防火、防爆措施。

?14、遵照《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第二章節第二十四條,在煤(巖)與瓦斯突出礦井井下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時,必須停止突出煤層的掘進、回采、鉆孔、支護以及其他所有擾動突出煤層的作業。

因此,要求在作業前,必須全部撤出(電氣焊施工地點除外)礦現有所有作業點人員至地面,并在通往各作業點要塞(進風、聯絡及回風巷處)設置“擋桿、警戒繩、警戒牌”懸掛“電氣焊作業,嚴禁入內”警示牌;在凡屬各區隊施工范圍內作業時,本施工點隸屬的掘2、5隊區隊長必須指派專人設崗設警戒。

(三)對作業期間的有關要求

?1、在井下進行電焊、氣割工作時,凡使用電焊、氣割的單位必須由隊長或主要負責人現場跟班。在掘進工作面和回風巷使用必須由礦帶班領導在現場監督執行。安檢員、瓦檢員、區隊長或班組長、灑水工、電焊氣割工、必須始終在現場并在技術措施上簽字,升井后交礦安檢科備案,工作期間,由隊長或帶班領導協調落實本單位安全、質量工作及分工,發現不安全隱患必須立即處理;其他作業人員搞好自主保安,做到不安全不生產,先安全后生產。

?2、作業過程中,刮板機轉載機、皮帶機、提升電氣開關等一律停電閉鎖由專職電工負責,不經允許嚴禁送電;電焊、氣割地點上、下5架支架升緊、升牢、手把打到零位,并有專人負責看管,不得亂動操作手把。

?3、工作時,應每工作5~10分鐘,至少間隔5分鐘,對工作區域進行灑水,且保證工作地點下方必須潮濕,以保證熔渣落地時及時熄滅,凡燒掉的物料及煤巷底板必須灑水降至熄滅狀態。

4、工作時,用廢的焊條頭及熾熱物不得亂扔,必須設定專人收集后,按要求集中處理,以防引燃其它物品。

5、工作時,有油桶及密閉容器的地方不得進行電焊、氣割工作。

6、工作時,附近有與明火作業相抵觸的工種在作業時,不準同時進行電焊、氣割工作,以保證安全。

7、在采用電子線路技術控制的設備上進行焊接時,必須采取防止電控系統受到焊接電流沖擊的措施。

8、電焊施工工作時,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按要求檢查電焊設備及工具的絕緣和焊機外殼的接地是否良好,設專人停送電。否則,禁止施工。

9、工作時,與外單位相連的部位,必須弄清有無險情,如有或明知存在危險而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前,禁止進行電焊、氣割工作。

?10、在有煤(巖)與瓦斯突出危險的礦井中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時,必須停止突出危險區內的一切工作。

二、電氣焊的安全技術措施

(一)、使用電氣焊前的準備

1、操作者必須持證上崗,熟悉電焊機、氣焊的性能結構和使用方法,并且掌握防止觸電的方法,以及觸電的急救方法。

2、在電焊機送電前,必須詳細檢查各接線是否牢固可靠,是否有絕緣損壞、短路、接觸不良等現象,電焊鉗是否完整。

3、所有焊接設備,包括電焊機,焊接工作臺及其它金屬設備,均應裝有可靠的接地線;所有設備的開關及接線盒必須使用礦用隔爆型設備,嚴禁用其它設備代替。

4、工作地點配備兩臺完好的干粉滅火器,施工人員需熟練掌握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同時在工作地點放置一袋沙子以備用,體積不小于0.4m3。

5、清理工作地點附近周圍20米范圍之內浮煤、雜物、底板積煤、頂幫積巖、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品,并用水澆濕、澆透。

6、水管接至施工地點,并供水正常,需在焊接地點20米范圍內進行灑水滅塵,使周圍環境保持充分潮濕,并用不燃性材料在焊點附近1.5m范圍內接擋焊花,以防焊花引燃煤體。

7、焊接全過程中,由通風隊指派1名專職瓦檢員對施工地點前后及開關附近20米內的瓦斯濃度進行檢測,當施工地點及開關附近20米內空氣中瓦斯濃度均小于0.5%時方準焊接作業。調度室派一名調度員進行現場監督,掘2、5隊必須派一名隊長及班組長現場負責并嚴格執行本措施。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停止其它無關作業。

8、電焊機電源取自施工地點附近660V開關電源。在接線前,將該開關閉鎖后上鎖,并懸掛“有人工作,禁止送電”警示牌,且派專人看守。嚴格執行停送電有關管理制度。測開關周圍20m范圍內瓦斯濃度,當濃度不超過0.5%時方可打開開關上蓋,用同等電壓等級的驗電器驗電,確認無電后對地放電。拆除電源線,接入電焊機電源線后,蓋好上蓋。

(二)焊接作業時的注意事項

1、瓦檢員必須每隔5分鐘測定一次瓦斯濃度,只有瓦斯濃度小于0.5%時方可繼續作業。當施工地點空氣中瓦斯濃度超過0.5%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并匯報調度室進行處理。

2、電焊機要放置在易散熱無積水的安全地點,其溫度不得超過70℃,在使用期間電焊機周圍不能有其它易燃易爆品存在。

3、當電焊設備通電時,不得觸摸導電部分。

4、電氣焊工操作時,焊工必須帶電氣焊面罩,在焊接時不準隨意拿開焊帽,以免傷眼。電氣焊工必須要穿絕緣靴。

5、焊接時,有油污的地方必須用棉紗擦拭干凈再施焊。

6、電焊設備的裝設、移動、檢查和修理,必須在切斷電源的情況下進行。

7、電纜、電線的敷設避免設備等物件壓在上面。

8、嚴禁將絕緣電線搭在人身上,或踏在腳下。

9、每隔5分鐘對施工地點進行一次灑水工作,將帶火星的雜物及時熄滅,同時將焊接的物件冷卻,并始終保持焊體濕潤。

10、施工負責人、電鉗工、電焊工必須佩戴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當瓦斯濃度超限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待查出原因處理好后方可繼續作業。

11、電氣焊地點工作過程中通風隊、機電負責人、調度室、礦級帶班領導、礦掘2、5隊負責人必須現場指揮和監督檢查,分工明確,認真執行安全技術措施,嚴禁閑雜人員在施工現場逗留。

12、各施工人員應隨時注意施工地點的環境變化情況,發現險情立即通知他人并及時采取措施。

13、瓦檢員必須認真負責,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所有施工人員。

三、使用氣焊的安全技術措施

?1、在開始工作前,必須對下列進行詳細檢查。

(1)、乙炔瓶及其連接部分不得漏氣。

(2)、橡膠軟管不應有鼓包、裂縫或漏氣,如有漏氣現象,應將管子更換為完好的符合要求的管子。

(3)、焊槍與膠管連接處必須嚴密牢靠,嘴子如有堵塞。只許用黃銅絲剔通。

(4)、氧氣瓶口附件和皮墊及減壓器上必須擦拭干凈,不得有油污和泥污。

2、氧氣瓶不許碰撞,并嚴禁放在靠近熱源的地方。

3、工作時的乙炔瓶、氧氣瓶要直立放置在盡可能平的地面,并妥善固定,以防倒下。

4、氧氣、乙炔瓶在使用過程中,瓶與瓶之間要保持5米以上的距離,不能將氧氣、乙炔瓶放在一起開啟使用,在使用期間,氧氣、乙炔瓶周圍不能有其它易燃易爆品存在。

5、氣割前,必須清理工作地點周圍20米范圍之內的雜物,易燃易爆品。

6、氣割工操作時,必須戴專用的防護眼鏡。

7、由于割距過熱、堵塞而發生多次鳴爆時,應快速先將乙炔氣門關閉,再關閉氧氣氣門,然后放在冷卻水中冷卻。

8、割距點火時,應先開氧氣門,再開乙炔氣門,立即點火,然后調整火焰,熄火先關乙炔門,后關氧氣門,以免回火。

9、當發生回火時,立即關閉乙炔氣門,然后再關氧氣門,嚴禁氧氣和乙炔氣閥門同時開啟,嚴禁用手或其他物體堵割嘴,以防止氧氣倒流入乙炔瓶內,不能將點燃的割具隨意放在物件或地面上。

10、點燃割距時,不準用熱金屬,也不得將其放在熱的工件上。

11、焊工不準將正在燃燒的割距放下,如有必要時,應將火焰熄滅。

12、工作結束后,擰上氣門螺帽可靠關閉各氣門,收拾好工具、材料,將其妥善保管。

四、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1、氧氣瓶和乙炔瓶必須分開裝車。

2、氧氣瓶、乙炔瓶運送時必須單獨裝車且必須在礦車內固定牢固、防止滾動。

3、氧氣瓶、乙炔瓶由人工運送時,兩人抬放時必須抓緊抓牢,輕拿輕放、嚴禁磕碰。

4、入井后氧氣瓶與乙炔瓶必須錯開5米以上距離。

五、電氣焊工作結束后,必須認真落實以下工作

1、必須把開關停電并閉鎖由電工用同等電壓等級的驗電器驗電,確認無電后對地放電,將電焊機電源從接線開關上卸下,做到人撤電停。嚴格執行停送電管理制度。

2、收拾好工具、材料,將其妥善保管,并處理工作中發現的不正?,F象。

3、清理場地,灑水熄滅帶火星的雜物,施工負責人、瓦檢員必須繼續觀察,至少確認電焊機冷卻,焊接地點附近10m范圍內無熱渣、火點,確認安全無問題后方可離開或進行其他作業。

4、工作結束后,相應氣割工具、氣瓶必須升井,不得在井下存放。清理現場,并再次灑水,設定專人看守1小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匯報;必須至少留下2人觀察焊接地點,1小時后沒有發現異常情況匯報礦調度室后,方可離開。

未盡事項,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中有關規定。

后附:避災路線示意圖、貫徹學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