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礦危險源補充施工安全措施

煤礦危險源補充施工安全措施

2024-07-15 閱讀 6366

一、情況說明為保障安全生產活動的正常開展,進一步提高工作面的安全生產水平,切實保障職工生命安全和礦井財產不受損失,根據集團公司列入煤礦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管理的25條補充標準中危險源辨識納入工作面設計、規程措施中,為保證施工過程的安全。二、危險源辨識內容:13個工種危險源內容如下:崗位或作業過程序號存在的危險源采取的預防防范措施錨桿支護工1沒有及時移設臨時支護,無臨時支護,造成空頂作業嚴格按要求使用臨時支護2沒有進行敲幫問頂,造成頂板有活矸、危巖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及時處理3沒有檢查退路是否暢通造成退路不暢清理退路保證暢通4沒有按標準打設永久支護造成永久支護失效傷人接班檢查并處理5未搭設平臺,扶鉆桿人員戴手套扶鉆桿操作鉆機、造成鉆桿不當傷人摔傷扎緊袖口嚴禁帶手套扶鉆6工作面浮煤多造成人員打滑傷人及時鏟底可預防7開機時沒有檢查管路風水管路造成連接不牢靠傷人開機前認真檢查管路8沒有進行安全檢查瓦斯探頭和風筒出風口位置不當造成瓦斯超限事故按規程規定懸掛9截割頭、鏟板未落地,周圍有人未切斷電源、閉鎖開關造成綜掘機傷人綜掘機停機要切斷電源、閉鎖開關10截割頭、鏟板易傷人截割頭、鏟板居中落地,切斷電源、閉鎖電器11鉆桿卡住,造成致使鉆機旋轉傷人卡鉆放慢鉆機推進速度,發現卡鉆及時停機崗位或作業過程序號存在的危險源采取的預防防范措施質量驗收員1未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穿化纖衣服,造成與身體摩擦產生靜電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扣好衣扣,系好帽帶2沒有戴好礦燈和自救器攜帶不合格的礦燈或自救器檢查礦燈、自救器完好無損3沒有自覺遵守候罐規定擁擠打鬧,造成傷害按規定排隊等候入罐4未配合井口把鉤工進行檢查攜帶煙草等點火物品把鉤工認真檢查,防止薄弱人員入井5開機前沒有發出警號綜掘機開機傷人開機時,落實專人在轉載處進行警戒6未按規程規定順序開機切割掉矸傷人切割時按設計斷面均衡切割,副司機進行監護7電纜拖地漏電傷人機器前進后退時專人看護電纜8沒有及時移設臨時支護,敲除頂幫懸矸危巖無臨時支護,空頂作業掉渣傷人嚴格使用臨時支護,敲幫問頂制度9沒有檢查退路是否暢通退路不暢發生傷人及時檢查、清理退路保證暢通可靠10沒有進行安全檢查瓦斯探頭懸掛位置不符合規定及風筒出風口距工作面遠按規程規定掛設瓦斯探頭、及時延接風筒11管理人員每班未進行巡檢工作面發生其他災害事故強化職工培訓,加強安全管理12未按規程措施施工錨桿錨索的間排距、拉力未達到規定要求,發生片幫、頂板冒落事故及時發現,重新補打錨桿錨索13掘進機停機時截割頭、鏟板未落地截割頭、鏟板易傷人截割頭、鏟板居中落地,切斷電源、閉鎖電器崗位或作業過程序號存在的危險源采取的預防防范措施掘開班組長1未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穿化纖衣服,造成與身體摩擦產生靜電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扣好衣扣,系好帽帶2沒有戴好礦燈和自救器攜帶不合格的礦燈或自救器檢查礦燈、自救器完好無損3沒有自覺遵守候罐規定擁擠打鬧,造成傷害按規定排隊等候入罐4未配合井口把鉤工進行檢查攜帶煙草等點火物品把鉤工認真檢查,防止薄弱人員入井5沒有及時移設臨時支護,敲除頂幫懸矸危巖無臨時支護,空頂作業掉渣傷人嚴格使用臨時支護,敲幫問頂制度6沒有檢查退路是否暢通退路不暢發生傷人及時檢查、清理退路保證暢通可靠7沒有進行安全檢查瓦斯探頭懸掛位置不符合規定及風筒出風口距工作面遠按規程規定掛設瓦斯探頭、及時延接風筒8管理人員每班未進行巡檢工作面發生其他災害事故強化職工培訓,加強安全管理9沒有檢查退路是否暢通退路不暢發生傷人及時檢查、清理退路保證暢通可靠10開機前沒有發出警號綜掘機開機傷人開機時,落實專人在轉載處進行警戒11未按規程規定順序開機切割掉矸傷人切割時按設計斷面均衡切割,副司機進行監護12電纜拖地漏電傷人機器前進后退時專人看護電纜13崩斷起吊連接件及拽脫錨桿砸傷人員起吊重物嚴禁在錨桿上起吊重物,起吊重物時使用與重物配套的工具及連接件14掘進機停機時截割頭、鏟板未落地截割頭、鏟板易傷人截割頭、鏟板居中落地,切斷電源、閉鎖電器崗位或作業過程序號存在的危險源采取的預防防范措施綜掘機司機1敲除沒有徹底,頂幫有懸矸危巖頂幫掉矸傷害嚴格執行好敲幫問頂制度2管理人員沒有檢查瓦斯情況氣體超限正確懸掛瓦檢儀和瓦斯探頭3沒有檢查機器設施,確保運轉正常綜掘機設備損壞司機認真檢查各種設施部件系統4按規程規定未清理人員就開機,且開機未發出警號綜掘機開機傷人班組長負責清理人員,開機時,落實專人在轉載處進行警戒5沒有按規程規定順序開機切割掉矸傷人切割時按設計斷面均衡切割,副司機進行監護6電纜拖地漏電傷人機器前進后退時專人看護電纜7綜掘機沒有斷電、沒有閉鎖開關誤啟動傷人切割頭落地后按下急停按鈕,控制系統打到零位,停電閉鎖8掘進機停機時截割頭、鏟板未落地截割頭、鏟板易傷人截割頭、鏟板居中落地,切斷電源、閉鎖電器崗位或作業過程序號存在的危險源采取的預防防范措施爆破工1領取爆破材料未當面點清爆破材料流失。背炸藥雷管人員嚴禁乘車。2炸藥雷管未按規定用背包和木箱存放運輸爆破材料撞擊爆炸。炸藥雷管運送到位后分別裝箱并上鎖。3沒有在頂板完好、支架完整、避開電氣設備和導電體的地點裝配引藥掉矸傷人。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裝配藥卷范圍內無活矸危巖。4未理順雷管腳線雷管與藥卷裝配方式不正確爆炸。抽取雷管時要輕輕拽出并將腳線扭結成短路由放炮員一人按正確方式裝配引藥5未檢查頂幫頂幫掉矸傷人。敲幫問頂確保無活矸危巖。6檢查瓦斯濃度超過1%爆炸。裝藥前檢查瓦斯濃度,瓦斯濃度超限嚴禁裝藥爆破。7裝藥時用鐵棍等導電體棍將藥卷送入眼底爆炸。嚴禁用導電體進行裝藥,必須用干燥木質炮棍。81.檢查瓦斯濃度超過1%,還繼續爆破,爆炸傷人1.爆破前檢查瓦斯濃度,瓦斯濃度超限嚴禁爆破。2未執行“三人聯鎖”放炮制度爆炸傷人。2、嚴格執行“三人聯鎖”放炮制度。3.爆破工不是最后離開爆破地點,吹哨后立即起爆爆炸傷人。3、爆破警戒距離必須符合規程規定。4.煙吹散后,沒有檢查通風、瓦斯、煤塵、頂板、支架、拒爆、殘爆等情況,有危險情況未及時處理爆炸傷人。4、爆破后待炮眼吹散后再進入。9放炮后沒有清點雷管火藥數量。爆破后未按規定退庫。1、按規程規定檢查、處理殘爆、拒爆現象。2、嚴格執行火藥清點及退庫制度。崗位或作業過程序號存在的危險源采取的預防防范措施刮板輸送機司機1電器設備隔爆、防爆性能下降,設備外殼沒有可靠接地電器設備觸電會傷人不擅自接觸電器設備可預防2高速運轉、沒有加裝防護、遮擋設施外露轉動和傳動部分易夾傷加裝防護可預防3煤、矸、雜物堆積過多溜子上的物料頂傷或擠傷站位正確能預防4鏈環磨損、卡鏈、溜槽變形、煤量過大刮板大鏈斷裂打傷認真檢查及時更換可預防5加油過多,設備高速運轉,油溫過高。加油燒傷停機冷卻后,正確加油可預防崗位或作業過程序號存在的危險源采取的預防防范措施軌道工11、不正確使用撬棍;?2、裝運道軌等重物時動作不一致;?壓傷手指,砸傷腳面1、按規定正確使用作業工具;2、裝運道軌時同起同放、動作一致;2鋪設軌道不合標準鋪設軌道不合標準,造成車輛掉道按標準鋪設軌道3不正確使用釘道錘或釘道姿勢不對使用釘道錘釘道釘時,道釘飛濺,發生傷人事故認真學習正確使用作業工具崗位或作業過程序號存在的危險源采取的預防防范措施礦井維修鉗工1未經培訓合格上崗作業職工上崗前的培訓要嚴格,取得上崗證方可上崗作業。2班前酗酒、沒有足夠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式作狀態,注意班前休息3未進行日常檢查每班作業前,先對使用設備、工具、儀表進行班前檢查4未穿戴合格的工作服、絕緣靴、安全帽、安全帶等勞動防護用品穿戴合格的防護用品5高空作業,未戴安全帶及工具上的綁繩不牢固高空作業時,必須佩戴合格的安全帶及工具上的綁繩要牢固、可靠6檢修設備時,拆卸下的元、配件隨處亂放檢修設備時,拆卸下的元、配件必須放在干凈、安全地點7檢修設備使用過的棉紗亂堆、成放檢修設備使用過的棉紗不得放在現場,必須及時清理走8起吊設施、繩索不符合要求加強起吊設施、繩索的使用和檢查,起吊物件下嚴禁行人,起吊物件時要時刻注意防止造成意外傷害9設備部位固件不齊全、松動緊固件要齊全、緊固10潤滑系統中的油嘴、油路不暢通,接頭及密封處漏油,油質、油量不符合規定潤滑系統保持暢通、油質保持清潔,油量符合規定11轉動部位的防護罩不齊全、可靠轉動部位的防護罩安裝齊全、牢固12設備運轉過程中,觸動轉動或傳動部位設備運轉過程中,嚴禁用手或其它物件觸動轉動、傳動部位崗位或作業過程序號存在的危險源采取的預防防范措施皮帶輸送機司機11、支護強度差、金屬網破裂、活矸活石未處理;2、人員正在檢修,未設置警戒、開關未閉鎖、未掛停電牌,在未知的情況下啟動膠帶輸送機;?3、傳動部位無防護裝置或防護裝置不合格、傳動部件緊固不合格;?4、皮帶運輸“四超”物件傷人1、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加強支護質量、及時補網、處理活矸;?2、檢修時檢修位置設置警戒,閉鎖開關,掛停電牌;?3、對轉動部位加裝防護;4、嚴禁"四超”物件上皮帶2勞保用品穿戴不整齊身體或衣物被輸送機滾筒纏住人員要仔細檢查衣服、袖口,工作時要注意力集中。崗位或作業過程序號存在的危險源采取的預防防范措施調度絞車司機11、絞車穩固不牢,絞車整體被拉出;2、信號裝置聲光不全,絞車司機誤操作;?3、絞車運行時未設警戒,非工作人員進入絞車運行區段;4、橫跨鋼絲繩時,鋼絲繩飄起;5、一手操作絞車、一手撥繩,護繩板不完好,司機卷入絞車滾筒內;?造成爆炸傷人?1、安裝工嚴格按標準施工;?2、信號裝置必須聲光兼備,齊全有效;3、絞車運行時必須設置警戒;??4、絞車運輸期間,嚴禁橫跨鋼絲繩;5、按規定操作;2鋼絲繩斷絲、斷股、磨損超過規定鋼絲繩斷絲、斷股、磨損超過規定,發生斷繩事故檢修工嚴格檢修,發現問題及時更換3滾筒上余繩不足滾筒上余繩不足,造成脫繩事故作業時要至少保留三圈余繩4兩個工作閘同時抱緊,電動機堵轉、負荷過大燒毀電動機嚴禁同時抱緊兩個工作閘,嚴禁超拉超掛5絞車不帶電放車絞車在不帶電的情況下下放車輛,造車跑車事故嚴禁絞車在不帶電的情況下運行6無人值守絞車,閘把松動司機脫崗造成跑車事故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崗位或作業過程序號存在的危險源采取的預防防范措施皮帶輸送機修理工11、膠帶運行中從事更換托輥或處理、更換清掃器;?2、膠帶運行中用工具往里捅外翻的擋煤皮或用鐵絲綁擋煤皮;3、膠帶運轉時用鍬或其它東西處理底膠帶上的煤;?4、跨越運行的膠帶;?5、運行中處理滾筒積煤,滾筒傷人1、嚴禁在皮帶運行時檢修;2、嚴禁在皮帶運行時清理;?3、嚴禁跨越膠帶;4、嚴禁在皮帶運行時清理2帶電檢修電氣設備帶電檢修電氣設備,電氣設備傷人嚴禁帶電檢修電氣設備、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3未注意張緊行程,

繼續張緊張緊鋼絲繩傷人張緊時,時刻觀察皮帶張緊度崗位或作業過程序號存在的危險源采取的預防防范措施礦井維修電工11.未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2.停電后未驗電、放電,掛接地線、警示牌3.停電后未及時閉鎖操作手柄觸電?1.停電后,必須驗電、放電、掛接地線?2.閉鎖掛“有人工作,禁止送電”牌,并留有專人守護后,方能從事工作。21.電器、電纜失爆2.電纜絕緣老化3.電纜接線錯誤(誤將相線與地線相接)漏電1.檢查防爆面?2.定期測試絕緣3.杜絕相線與地線相接現象31.設備過載、短路?2.綜合保護損壞?3.誤操作燒毀、燒壞電氣設備1.檢查設備運行狀況、所帶負荷運行情況?2.更換綜合保護3.嚴格按照規程操作電氣設備錨噴工序號危險源危險因素預防措施1風水管路連接不牢固砸傷風水管路未連接好定時、定期專人進行檢查,確保管路完好2噴槍操作不當崩傷噴射時,碰頭方向、方法不正確操作噴槍嚴禁將噴槍口對住人3處理堵塞不當小石子噴傷處理堵塞方法不當關閉水閥、噴槍頭朝下4未戴防塵口罩、手套、護鏡等造成職業疾病未正確佩戴防護用品按規定佩戴勞動防護用品5噴漿機、攪拌機轉動部分夾傷、擠傷未按規定安裝防護裝置防護裝置必須齊全有效6頂板噴層開裂、支護失效砸傷沒有檢查頂板、兩幫的支護情況,未進行敲幫穩定制度交接班后先進行安全檢查,及時處理隱患三、安全技術措施:1、嚴格執行工作面現場交接班制度,上一班必須將工作面的情況向下一班交待清楚。所有作業人員必須配齊完好的勞動保護用品,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帶,工作服衣袖口必須扎緊扎牢。2、施工過程中,作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敲幫問頂工作必須由班組長或有經驗的老工人用長桿工具操作,由專人觀察頂板,保證退路暢通,杜絕空頂、超控頂作業現象;所有人員必須按章作業,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嚴格履行“三不傷害原則”。3、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循各工種的危險源辨識的要求,防止事故的發生。

篇2:S礦煤礦重大危險源安全檢測監控管理制度

為了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加強安全生產的科學管理,有效地控制潛在的危險因素,確保職工的安全、健康和生產建設的順利進行,企業必須對其存在的重大危險源進行監控,對重大隱患及時進行整改。

一、危險源監控的目的不僅是預防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而且要做到一旦發生事故,能將事故危害控制到最低程度。

二、礦山的危險源主要有:有坍塌、傾覆、壓埋的場所;有發生爆炸、火災危險的場所;有發生透水、涌水等水害的場所;有高空墜落的危險場所;有提升、調運系統危險的場所;有被車輛傷害的場所;有觸電危險的場所;有灼、燙傷危險的場所;有被電器絞、碾、碰、擠和撞擊的場所;有中毒、窒息、腐蝕、放射危險的場所。

三、對危險源進行分析評價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辨識各類危險因素及其原因和機制;依次評價已辨識的危險事件發生的概率;評價危險條件的后果;進行風險評價,即評價危險事件發生概率和發生后果的聯合作用。風險控制,將上述評價結果與安全目標值進行比較,檢查風險是否達到可接受的水平,否則需進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險水平。

四、通過對危險源的分析評價,根據危險程度、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嚴重程度,對危險源分三級管理與控制:

A級:重大危險源,由企業、礦部、班組三級管理與控制;

B級:較大危險源:由礦部、班組二級控制管理;

C級:一般危險源,由班組控制管理。

五、對每一個重大危險源都要制定出一套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過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嚴格控制和管理。

六、三極危險源在各級組織的各類安全檢查活動中均應列為重點檢查目標,層層把關堵口,共同嚴格管理和控制。對于重大危險源每月至少檢查一次,并做好檢查記錄。

七、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下發《隱患通知書》督促整改并進行復查驗收。對重大安全隱患,由礦長指定專人會同生產、技術、安全、設備等有關部門指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并組織整改驗收。

八、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重大危險源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經制定應急救援預案,定期檢驗和評估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程序的有效程度,并進行演練,必要時加以修訂。

1、成立有關部門組成的預案編制小組,指定負責人。

2、參閱現有的應急預案。

3、危險分析、包括危險識別、脆弱性分析和粉塵分析。

4、應急準備和應急能力的評估。確認現有的預防措施和應急處理能力,并對其充分進行評估。

5、完成應急預案編制。提出應急所需的人員、設備和程序。

6、提出預案的落實、更新、培訓和演練計劃。

九、成立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由礦長任組長,生產、技術、安全、設備、運輸、消防、醫療等有關部門參加。

篇3:煤礦危險源監控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落實北京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北京煤礦安全監察分局)下發的《關于煤礦企業應建立危險源監控和管理制度的通知》(京安監發[2011]40號)和《北京昊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印發危險源監控和管理制度的通知》(京昊華經發[2011]116號)文件精神,進一步做好煤礦危險源辨識、監控和管理,特別是加強對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我礦危險源的辨識、監控和管理采取分級管理的原則。即將危險源劃分為一般危險源和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

一般危險源:是指可能造成一般人身傷害和一般涉險狀況的源點或位置。

較大事故危險源:是指可能造成3人以上傷亡或多人涉險行為的源點或位置。

第三條危險源辨識與確定

1、一般危險源辨識采取科段組織基層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現場辨識和確定,形成本單位辨識清單、制定控制方案。礦井危險源主控部門收集、分析、匯總各單位的危險源控制清單和控制方案,形成礦井的危險源控制清單和控制方案材料,礦長負責組織礦安全、生產、技術管理人員進行辨識、分析,確定礦井的危險源控制清單和管理方案;同時,分析確定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確定專人負責制定監測方案和管理方案。

各單位危險源主控部門將危險源辨識清單報礦危險源主控部門。

2、較大事故危險源的辨識、分析和確定。礦危險源主控部門收集各單位上報的危險源控制清單,組織分析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清單。礦長組織安全生產技術專業人員、專家等,進行辨識、分析和確定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清單,并按本制度進行管理。

第四條危險源分級管理方式。一般危險源采用“職業健康認證管理”的控制方案進行監控和管理;較大事故危險源采用逐項建立監測、管理方案進行控制。

第五條危險源的辨識、分析確定的周期。

1、礦每年辨識、分析和確定一次一般危險源,形成年度的危險源辨識清單和管理方案。礦長每年一次組織職業健康管理體系主控部門進行管理評審,查找管理缺陷,制定改進措施。

2、礦長每月組織安全、生產、技術管理人員,辨識、分析和確定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并進行管理評審。將形成的材料報公司危險源主控部門。

第六條可能造成較大事故危險源管理原則

重大風險點控制的原則(優先順序)是:

1、消除原則。通過采用先進的技術、工藝、設施設備、管理及技術措施等避免或消除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

2、控制或降低的原則。通過工程技術措施、組織管理措施,從源頭上控制風險;制定規程或措施降低風險的影響程度。

3、工作面(崗點)發現存在可能造成較大事故危險源,沒有管理方案的,要立即停止該工作面(崗點)生產,進行治理工作。

第七條礦是可能造成較大事故危險源辨識和控制的主體。礦長對本單位可能造成較大事故危險源的辨識、管理和督辦全面負責。

第八條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監控、管理

1、各專業部門和專業崗位人員進行監控,包括:制定管理方案、監測方案、檢查記錄等;安監站進行主控,包括:組織辨識、檢查和建檔管理等。

2、礦成立控制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管控督辦專業組

(1)控制頂板、窒息重大風險點督辦專業組

組長:總工程師、安監站長

成員:技術科長和安監站副站長、采掘區隊區長

(2)控制水害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督辦專業組

組長:總工程師、技術副總工程師

成員:技術科科長、地測科科長

(3)控制機電運輸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督辦專業組

組長:機電副礦長

成員:機電科科長、各區隊機電副區長

(4)控制外因火災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督辦專業組

組長:生產副礦長、總工程師、機電副總工程師、通風副總工程師

成員:機電科科長、機電區區長、各區隊機電副區長

(5)控制交通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督辦專業組

組長:后勤副礦長、礦長助理

成員:保衛科科長、汽車隊隊長,行政辦公室主任

(6)督察組

組長:安監站站長

成員:安監站、考核辦、黨群辦

3、礦長負責組織針對辨識后確定的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制定控制方案、明確具體負責人和監督檢查部門。

第九條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管控專業組職責

1、依據規范和規程的規定,制定分管范圍風險點的控制標準。

2、依據安全生產狀況、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制定具體可操作的控制措施。

3、分析分管專業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及產生原因。

4、對分管范圍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的控制措施的效果評價,并作出評價報告。

5、負責分管范圍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的辨識分析。

6、檢查分管范圍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控制措施的落實情況。

第十條礦長每月組織一次由相關煤礦安全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參加的安全隱患排查時,對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及原因進行分析和辨識。并把辨識清單于28日前上報公司安全監察部。

第十一條現場發現或辨識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立即停止生產。專業組分析產生的原因,制定控制措施,并進行控制效果評價。措施中必須包括:治理措施、治理期間的安全保證措施、強制措施、治理責任人和完成治理的時間期限等情況。紙版經主管礦長簽字后留存備查,并上報公司生產技術研發部和安全監察部備案。

第十二條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控制其他規定

1、礦對照附件《昊華能源公司關于可能造成較大事故危險源辨識報告》,結合本礦實際,分析確定本礦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制定管控方案,明確職責、工作程序監測方式和記錄。

2、對辨識出的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組織制定控制措施。并對控制運行狀況進行評估,出具評估報告。

3、督察組定期對確定的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的分析確定情況、控制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形成專項記錄,安監站負責專項記錄。

4、礦對排查出的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由于技術原因或專業受限,不能制定控制措施時,上報公司聘請專家組,共同確定控制方案。

5、各單位對照《大安山煤礦關于可能造成較大事故危險源辨識報告》內容,建立控制、監測管理方案和監測評價體系,明確責任人。

第十三條礦針對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危險源控制方案,制定應急預案,由總工程師組織安全生產技術專業對預案進行會審。每年演練一次。技術部門結合分級培訓,每季度組織可能與危險源有關系的基層單位員工進行桌面演練。演練結果形成報告留存調度室備查。

第十四條本制度自2011年6月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