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副斜井井下使火安全技術措施

副斜井井下使火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2282

副斜井由于改用3m絞車串車提升及安裝人車,為符合軌道質量要求,需現場對鋼軌接頭進行焊接處理,為確保此次使火工作安全、順利進行,故編制本安全技術組織措施:

一、隊伍組織:

(一)總指揮:黃建

隊長:韓忠友

安全總負責人:黃建

技術負責人:歐楊

(二)作業人員:

1、技術員1人:汪彬

2、維護電工3人:徐文剛、盧良、陳均

3、電氣焊工2人:羅彬、楊剛

4、其他輔助人員:5人

二、技術措施:

(一)、工作地點情況:巷道采用不燃性材料支護(錨網噴),工作地點支護完整,無裂縫、脫層、掉矸現象。副井井底瓦斯濃度為0.02%,回風瓦斯濃度為0.12%。

(二)、指定一名副經理(黃建)在使火現場統一指揮,負責全面安全工作,所有參加現場使火的工作人員必須學習該安全技術措施,并簽字存檔。

(三)使火現場必須有瓦檢員、安檢員在現場值班,使火工作必須經瓦檢員、安檢員同意后,方可進行使火工作。

(四)使火具體時間視工程進展情況,機電隊作好準備工作,由項目部研究決定。

(五)使火時間確定后,由溫州十處山西項目部調度統一指揮。

(六)電焊工必須持證上崗,嚴格按規程措施作業。工作前,在地面必須仔細檢查電焊機電源線、地線,氧氣、乙炔瓶及氣帶有無破損漏氣現象,否則,必須更換后方可入井使用。

(七)工作地點應有供水管路,并設好閘閥和膠管,有2個以上有效干粉式滅火器,0.2m3消防砂,兩只裝滿水的水桶。

(八)氧氣和乙炔瓶必須完好,使用時必須平放,氧氣和乙炔瓶要放置在距使火地點10米的安全地方,兩瓶間距5米以上,搬運時,要專人專車運輸,輕拿輕放。

(九)660V電焊機要放置在距使火地點5米外的地方,接線、送電前瓦檢員必須檢查使火地點附近20米范圍內瓦斯情況,在使火地點的風流中,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時,經瓦檢員同意,方可進行作業,且在使火過程中,此工作需隨時進行,出現異常情況立即停止工作。接線處要用高壓絕緣膠布包好,杜絕明接頭,并在電焊機上掛“有電、危險”的警示牌。

(十)使用電焊時,氧氣、乙炔瓶閥門必須由專人關嚴,焊接工作使用后,立即切斷電焊機電源。

(十一)使火作業地點前后兩端10米范圍內的易燃材料必須全部清理干凈。作業地點下方要用不燃性材料(鐵板或石棉板)接受火星,防止火星飛濺,經現場安全負責人檢查同意后,方可進行使火作業。

(十二)使火期間,要設專人看守電源開關(控制開關),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停電處理,同時,確保主扇正常運轉,如遇系統停電,立即停電焊機及電源控制開關、閉鎖,對焊接部位采取澆水降溫措施后,把人員撤到地面,確保礦井安全。

(十三)使火工作時,必須派專人在工作地點隨時用水噴灑,全部工作完畢后,再次用水噴灑,由專職電工負責停電,拆除電源線,回收全部使火工具,并設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小時以上,發現異常情況,立即處理。

溫州十處山西工程項目部

二00八年五月十四日

篇2:主斜井下放高壓鎧裝電纜安全技術措施

一、目的及意義

為優化礦井供電系統,經礦領導研究決定從地面變電所往井下敷設一根240m?高壓鎧裝電纜,為了保證電纜安全可靠的敷設,特制定本措施,望施工人員認真貫徹執行。

二、施工概況

工作時間:

影響范圍:影響主斜井提升

工作地點:主斜井

三、施工組織順序

(一)人員組織

總指揮:提文謙

安全負責人:孫景全

工作組負責人:王學坤

運輸組負責人:鄧貞啟

下放電纜組長:周頂峰

懸掛電纜組長:孫營

工作組成員:檢修班全體人員。

(二)準備工作

1、參與工作人員必須提前到達工作地點,由工作負責人和安全負責人共同向參加工作人員貫徹學習安全技術措施,保證參與工作人員都熟悉工作步驟及安全注意事項。

2、電工和機修工各自準備好自己的工具,并按照各自的分工準備好所需材料和工具。

3、將400m電纜盤放在四輛材料車上盤成“8”字型,剩余電纜拉往地面變電所。

4、聯系好專職開絞車人員緩慢下放車輛,信號工準備隨時傳遞信號。

(三)施工順序

把400米電纜盤到材料車上-剩余的電纜拉往地面變電所,在井口做2處電纜卡鉤固定電纜-緩慢下放車輛-邊下放邊將電纜從車上脫下-將電纜懸掛在主斜井電纜溝上。

四、作業要求

1、參加施工人員應認真學習本措施,必須熟悉自己所負責的任務,應該了解整個下放電纜的流程。

2、參加施工人員必須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與其他人員協調、配合好。

3、絞車工必須與信號工聯系好,絞車速度不得大于0.5m/s,信號工發現問題立即打信號停車。

4、四輛材料車盤放電纜,專人負責放電纜,專人沿主斜井臺階跟著材料車負責托掛電纜,人員必須站在臺階上并且跟在車輛的后面,嚴禁走在車輛的下面。

五、安全技術措施

1、所有參與此次下放工作的的人員都要學習本措施,并嚴格執行。

2、材料車在入井前應先派跟車工對巷道及軌道進行檢查,將軌道周圍的矸石和其他雜物清理干凈,防止下放電纜的車輛掉道。

3、信號工和絞車司機必須聯系好,有異常情況時必須立即發停車信號,待處理完后再重新發信號開車。

4、絞車司機下放車輛時,必須保證絞車速度,控制在0.5m/s以內的速度,不能掛全檔高速運行。

5、經安全負責人和施工負責人檢查無誤后,通知信號工發信號并聯系絞車司機準備開車,絞車司機慢慢將東下放,速度不得超過0.5m/s。

6、下放時材料車上不能站人,材料車下放5米停車專人負責放電纜,然后專人沿著主斜井臺階跟著材料車負責掛電纜。

7、下放過程中,必須聽從統一指揮,嚴禁隨意蠻干。

8、敷設電纜時要統一口號,動作一致,一起用力,保證電纜安全敷設。

9、下放車輛時人員不能站在材料車上,停車站在材料車上時必須站穩,人員應相互照應,防止碰傷。

10、人員在懸掛電纜時應聽從統一指揮,手要抓牢抓穩,不準盲目亂扔,防止滑落傷人或損壞電纜。

11、在井口用“Ω”型卡固定電纜時,必須用膠皮襯墊固定緊固,防止電纜下滑。

12、人員必須站在臺階上并且跟在車輛的后面,嚴禁走在車輛的下面。

13、施工中,施工人員應前后照應,既要注意個人安全,又要照顧他人安全,嚴禁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

14、由于鎧裝電纜比較重,吊掛電纜人員沒有協調好造成電纜脫落砸傷人員,所以施工人員必須聽從施工負責人和安全負責人的統一指揮,動作協調一致。

15、其他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及審批意見執行。

附:綜采隊下放電纜組織機構

容大綜采隊

二O一四年三月三日

篇3:某井下機械提升傾斜井巷敷設電纜保護措施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四百六十二條“在總回風巷、專用回風巷及機械提升的進風傾斜井巷(不包括輸送機上、下山)中不應敷設電力電纜。確需在機械提升的進風傾斜井巷(不包括輸送機上、下山)中敷設電力電纜時,應當有可靠的保護措施,并經礦總工程師批準”的規定,經排查,我礦存在在機械提升的進風傾斜井巷(不包括輸送機上、下山,以下同)中敷設電力電纜的情況。為了可靠的保護機械提升的進風傾斜井巷中敷設的電力電纜,結合我礦實際,特制定本安全措施。

一、機械提升的進風傾斜井巷中敷設的電力電纜的保護措施

1.機械提升的進風傾斜井巷中敷設的電力電纜由井巷區域管理責任單位和電力電纜使用單位共同負責保護,保護具體工作的實施由熟悉電力電纜敷設情況的專職電工負責,且遵守礦上有關供用電管理制度的規定。

2.機械提升的進風傾斜井巷中敷設的電力電纜應盡量避免中間接頭,確需有中間接頭的,必須使用專用的電纜連接器、電纜接線盒進行連接,高壓電纜使用金屬連接器連接的,連接器的金屬外殼必須裝設局部接地極可靠接地,防止纜線表面液化水滲入連接裝置。

3.在機械提升的傾斜井巷中敷設電纜高度應大于礦車的高度,不致于礦車掉道時,擠壓電纜。

4.在敷設電力電纜的傾斜井巷中運輸支架等大型設備時,應提前加工模擬車進行試驗,當車輛不能順利通過時,應采取措施,確保車輛順利通過。

5.在敷設電力電纜的傾斜井巷中運輸大型設備時,應提前對車輛、軌道及安全設施完好情況進行細致檢查,確保完好、可靠。

6.進風傾斜井巷中敷設的電力電纜的上一端饋出開關柜、配電開關裝置必須裝有線路短路、過負荷和檢漏等保護,并整定準確、可靠投用。

7.進風傾斜井巷中敷設的電力電纜的敷設要求必須滿足:

(1)電纜必須用吊鉤、夾子、卡箍或者它夾持裝置吊掛敷設整齊,電纜有適當的弛度,在意外受力時可以自由墜落,懸掛間距不得超過3m;

(2)電纜不得懸掛在管路上,不得遭受淋水,不得下垂到水溝中,嚴禁在電纜上懸掛任何物件;

(3)電纜與壓風管、供水管在巷道同側敷設時,必須敷設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以上間距。

(4)通信和信號電纜應當與電力電纜分掛在井巷的兩側,如果受條件所限,應當敷設在距電力電纜0.3m以外的地方。

(5)高、低壓電力電纜敷設在巷道同一側時,低壓電纜之間的距離應當大于0.1m。

(6)高壓電纜之間、低壓電纜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50mm。

8.電纜的連接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1)電纜與電氣設備連接時,電纜線芯必須使用齒形壓線板(卡爪)、線鼻子或者快速連接器與電氣設備進行連接。

(2)不同型電纜之間嚴禁直接連接,必須經過符合要求的接線盒、連接器或者母線盒進行連接。

(3)橡套電纜的修補連接(包括絕緣、護套已損壞的橡套電纜的修補)必須采用阻燃材料進行硫化熱補或者有與熱補有同等效能的冷補。

9.每周安排人員對固定敷設電纜懸掛情況進行檢查,發現掉落、淋水等情況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