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副斜井下放高壓鎧裝電纜安全技術措施

副斜井下放高壓鎧裝電纜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7324

一、目的及意義

目前寶華煤礦副斜井下與中央變電所之間有多余的高壓電纜160米,此電纜為備用保安供電電源線,目前發電機遷移至10kv變電所,電源線不夠長。目前雷雨季節,礦井下沒有保安電源,對供電的安全運行極為不利,為保證供電的安全可靠性提高供電質量,需要從副斜井敷設電纜至地面10kv變電所,為了保證安全特制訂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概況

工作時間:2014年6月18日16:00--20:00

影響范圍:影響副斜井提升

工作地點:副斜井變電所至地面10kv變電所

三、施工組織順序

(一)人員組織

安全負責人:蘇亮

工作負責人:毛寶勤、周海飛、馬小平

工作人員:機電隊10人、生產區隊60人

(二)準備工作

1、參與工作人員必須提前到達工作地點,由工作負責人和安全負責人共同向參加工作人員貫徹學習安全技術措施,保證參與工作人員都熟悉工作步驟及安全注意事項。

2、機電隊的電工和機修工各自準備好自己的工具,并按照各自的分工準備好所需材料和工具。

3、機電隊提前拆除巷道固定電纜的卡子,并且清除影響電纜拉出的障礙物。

4、機電隊準備好電纜吊掛材料與電纜勾,包括電纜拉出后對巷道內的電纜固定。

(三)施工順序

把斜井下的電纜從電纜勾輕輕地取下,按照電纜的走向,有順序拉電纜,在斜井內必須采取臨時固定措施。然后將多余電纜按照電纜橋架的位置,拉到10kv變電所。

四、作業要求

1、參加施工人員應認真學習本措施,必須熟悉自己所負責的任務,應該了解整個上拉電纜的流程。

2、參加施工人員必須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與其他人員協調、配合好。

3、絞車工必須與信號工聯系好,絞車禁止運行。

4、在斜井內必須采取臨時固定措施對電纜拉出段及時固定,

5、機電隊人員在后面用電纜卡固定電纜。

五、上拉步驟

斜井下口將多余的電纜取下,并且按照電纜走向排好。用人肩扛拉至地面上10kv變電所

1、派15人倒放電纜放在副斜井下平巷的平地處,40人拉電纜。

2、然后將電纜拉到斜井內,防止電纜打結。

3、經安全負責人和施工負責人檢查無誤后,臨時固定電纜。然后5人沿著副斜井臺階跟著電纜負責掛電纜。途中打“Ω”型卡,并用膠皮墊著將電纜固定緊固,防止電纜下滑。

4、電纜按照電纜橋架的線路位置,將電纜拉10kv變電所。

5、所有電纜用人肩扛往上拉,人站臺階上每隔1米站1人,統一用右肩扛。

3、人員必須用手抓緊電纜防止下滑,不得隨意放下電纜,不得隨意停下休息,必須統一聽從指揮。

六、安全技術措施

1、信號工和絞車司機必須聯系好,禁止開絞車。信號工在井口設置警戒,禁止井筒墜物。無關人員不得靠近。

2、人員在懸掛電纜時應聽從統一指揮,手要抓牢抓穩,不準盲目亂扔,防止滑落傷人或損壞電纜。

3、在井口和沿途用“Ω”型卡固定電纜時,必須用膠皮襯墊固定緊固,防止電纜下滑。

4、人員必須站在臺階上。

5、施工中,施工人員應前后照應,既要注意個人安全,又要照顧他人安全,嚴禁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

七、有可能引發的事故及應急措施

(一)電纜掉落砸傷人員事故

由于鎧裝電纜比較重,吊掛電纜人員沒有協調好造成電纜脫落砸傷人員,所以施工人員必須聽從施工負責人和安全負責人的統一指揮,動作協調一致。

(二)人員跌落事故

在斜井巷道坡度22度,比較滑,人員站在臺階上,防止由于用力過猛或雙手掛電纜沒有扶穩而跌落臺階。所以人員必須站穩。

(三)井筒墜物事故

井口或井筒有其他人員施工,造成矸石或物件滾落下去,所以井口拉警戒線,井口和井筒內嚴禁其他人員施工。井口設置警戒。

篇2:人工拖電纜安全技術措施

一、情況說明

我礦主扇雙回路電源不能互為備用,且有一趟電源為低壓380v,線路長,壓降大,可能造成影響主扇正常運轉的情況,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將對我礦主扇供電系統及電控系統進行改造,現電纜溝已挖好,需重新鋪設電纜,因在山上鋪設電纜,需人工拖且線路較長,為保證施工順利進行及人員安全,特制訂本措施。

二、施工時間

2010年5月15日14時開始

三、施工負責人:張振華

施工人員:機運部人員

四、安全技術措施

1、從地面變電所開始鋪設一條3×50mm?-10kv鎧裝電纜至主扇風機房共計約1000m。電纜除架空部分外,還有部分電纜需埋在地下,埋在地下電纜深度不得低于0.7m。

2、現場施工設總指揮一人,由張振華擔任。施工配備3部對講機,施工前合理安排責任心強的人使用,要隨時保持聯系,所有施工人員必須聽從指揮,嚴禁在不知道程序的情況下私自進行作業。

3、所有施工人員在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4、放電纜時要保持勻速,不應過快,拖電纜時,每人與每人之間間距要合適,便于相互傳話。放電纜人員要對電纜進行全面檢查,查看電纜有無質量問題。

5、由于電纜長度過長,又是山坡線路,需人工拖動。拖動電纜時,人員要配合默契,同時用力,如遇電纜拖不動情況,必須查明原因,嚴禁死拉硬拽,以防造成將后方人員被拉倒或損傷電纜。

6、電纜鋪設兩頭及架桿處必須留有足夠的余量,不能影響正常接線工作。

7、向電桿上架設電纜時,檢查根部、基礎和拉線是否牢固,腳扣、安全帶、梯子等是否完整牢靠。穿戴好防護用品,如安全帶、安全帽等,起吊電纜要用力均勻,緩慢起吊,防止碰傷桿上作業人員或損壞電纜

8、因在山上施工作業,施工人員必須了解山上作業地點情況,如有在施工作業中絆倒、跌傷或動物咬傷,要及時與前后人員求救,并及時進行處理。

9、施工作業完成,現場負責人安排與責任心強的人,對所埋或架設的電纜線路巡回檢查一次,發現不符合要求或造成隱患的要及時返工處理。

篇3:副井筒更換入井電纜安全技術措施

施工時間:2010年月日

施工地點:副井筒

施工單位:提升車間

施工負責人:

安全負責人:

技術負責人:

施工內容:副井筒更換入井電纜

1、所有施工人員必須聽從施工負責人的統一指揮,分工明確,各負責人要盡職盡責。施工負責人必須是科領導。

2、施工前施工負責人要逐項對準備工作進行檢查,將施工時要使用的工具準備齊全并進行全面檢查,保證施工工作安全順暢。所有施工工具應佩戴安全繩,防止工具掉井傷人、損壞工具。

3、施工現場要有足夠照明。

4、施工前要認真檢查起重工具,起重工具必須合格可靠。嚴禁超負荷使用。

5、使用慢速絞車前,要對慢速絞車及其開關進行認真檢查,有損壞的零部件要立刻更換。絞車車閘要靈敏可靠,絞車必須鎖到牢固安全可靠的位置,并拉緊絞車。開關動作要準確無誤,開關要接三聯按鈕進行遠方操縱。在啟動器電源側必須有空氣開關隔離。

6、高空及井筒作業人員要每人帶好安全帽、安全帶,安全帶要系在牢固位置。

7、施工前要將罐籠停到安全位置,防止撤除和敷設電纜時刮到罐籠。

8、副井上、下不允許同時作業,防止掉物傷人。

9、副井上、下要有專人看守,非工作人員禁止靠近,并協助信號工傳遞信號,信號必須靈敏可靠。副井上人員要兼看導向滑輪上鋼絲繩的運行情況。

10、必須在井架子上焊滑輪支架,焊接的支架要牢固可靠,將定滑輪和手拉葫蘆吊掛在支架上,吊掛要牢固可靠。

11、撤除舊的電纜時,要將慢速絞車的鋼絲繩與舊電纜的鋼絲繩用繩卡子連接牢固,緩慢、勻速的下放。井下撤除電纜的人員要站在安全位置作業。

12、下放電纜時,上下人員要配合好,信號要有明確規定,由現場指定信號人員傳到信號工,再傳到絞車司機,信號傳遞要及時準確,信號工與絞車司機必須注意力集中,保證停車或拉、放車準確。

13、敷設入井電纜時,要將入井電纜坐在托繩盤上,托繩盤要固定在可靠的位置上,并且保證繩盤能夠靈活轉動。

14、入井鋼絲繩頭部要掛有10kg左右的墜砣,并且與鋼絲繩用繩卡子鎖牢。

15、入井電纜與鋼絲繩的連接要用繩卡子夾持敷設,繩卡子應能承受入井電纜及鋼絲繩的重量,并不得損傷電纜。

16、繩卡子要打在導向輪的外側,每5m打一個,繩卡子要按要求打好,螺絲要緊固好,不得松動。打卡子的人員要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帶站在安全位置,并將安全帶系在牢固位置。

17、梯子間每5米處要有一人用長木桿推動入井電纜卡子,防止入井電纜刮住井壁或井筒內的其它物件,保證電纜順利入井。梯子間施工的人員要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帶站在安全位置,并將安全帶系在牢固位置。

18、信號要有明確規定,由現場指定信號人員傳到信號工,再傳到絞車司機,信號傳遞要及時準確,信號工與絞車司機必須注意力集中,保證停車或拉、放車準確無誤。

19、各種卡具必須牢固可靠,慢速絞車下放入井電纜時要特別注意絞車的運行情況及入井電纜的下放情況,防止入井電纜墜井事故發生。

20、施工人員必須做好自保、聯保。

21、施工時安全負責人必須自始至終在現場,并監督施工進程,保證工程順利完成。

22、施工完成后,要由施工負責人檢查現場,罐籠要空載、慢速(速度在2m/s以內)運行2次,確認無問題后方可離開現場。

運轉區技術室

2010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