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跨山回采安全技術措施
1295Ⅳ工作面回采即將跨過1233斜井,為保證工作面順利跨山回采及跨山回采期間的安全生產,在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各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1295Ⅳ工作面回采作業規程》的基礎上,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作面與1233斜井層位關系如圖所示。
二、技術要求:
1、工作面在保證面溜機頭不上串下滑的情況下,調整工作面機頭超前量,盡量減少工作面與1233斜井的相交面積。
2、過1233斜井時,工作面下半段要適當丟底回采,以上漂500mm為宜。
3、工作面要提前備好纖維袋,以便回采時,支架大底接底不充分時,采用纖維袋裝煤矸在大底下進行充填,或用3m方木沿工作面走向下底梁。
4、采高控制在2.1m以內,嚴禁超高回采。
三、安全技術措施:
1、工作面通過1233斜井期間,工作面至少要安排兩名有經驗的老工人護面,以保證能隨時處理突發問題。同時,下出口要加強支護強度。
2、液壓系統及支架要保證完好,特別是機頭段。
3、工作面下出口要提前接好注液槍,備好纖維袋、木料。
4、工作面出現劈冒時,班長首先要清點好現場人數,待情況穩定無問題后,再組織從上向下做。
5、機組司機割煤時,要隨時注意煤壁及底板的情況,有問題隨時停機處理。
6、人員進入工作面副插幫內工作時,面溜必須停止運轉,面溜拉閉鎖,閉鎖使用前,必須檢驗其完好性,保證完好。
7、如遇底板空致使支架不能接底順利移架時,要用纖維袋裝煤矸進行充填,然后再用3m方木沿工作面走向下底梁形成人工假底,使支架順利移架。
8、通過1233斜井期間戴好各種有害氣體監測設備,當有害氣體超限時,及時匯報調度室并按照《1295Ⅳ工作面回采作業規程》中火災避災路線撤人。
9、通過1233斜井期間,必須有管技干部現場盯崗。
篇2:溜煤上山南工作面回采安全技術措施2
七號溜煤上山1362-1南工作面回采安全技術措施(2)
落。
(2)、每隔一套鉸接梁往頂板方向,沿切頂線往老塘向上打一個鉆孔,孔深一米左右;鉆孔方向與工作面方向垂直,鉆孔傾角為45度。
(3)、每孔裝藥1-2卷炸藥,封泥長度不小于0.5米,每次只允許放一個炮眼。
(4)、裝藥、連線、放炮只允許放炮員一個人獨自完成。
(5)、放炮位置設在-36北三石內的通風上山開門位置處,距爆破點距離不少于70米,放炮前并在工作面回風石門開門處及七號溜煤上山斗口設置警界點,七號溜煤上山嚴禁行人及扒煤,班長清點人數,待工作面全部人員撤出警界區后方可起爆。
(6)、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制度。
(7)、放炮后等炮煙吹散后,方可進入當頭作業。
(8)、人員必須站在支護完好處進行作業。
(9)、嚴禁進入老塘作業及扒浮煤。
28、在采煤或放頂過程中,如發現工作面壓力突然增加,必須立即進行加固,危急時停止作業,立即撤人至安全處,及時匯報調度室。
29、回采過程中,根據頂板淋水量、壓力、棚頂老巷采空區情況隨時進行補探。
30、回采過程中,如發現透水預兆,停止作業,立即撤人,及時匯報調度室。
31、加強瓦斯檢查,嚴禁無風、微風或瓦斯超限作業。
32、安監員、瓦檢員檢查出來的安全隱患必須立即進行整改,隱患處理后,方可進行作業。
33、本措施與該工作面回采作業規程一并執行。
34、災害預防及避災路線:
作業人員在作業時,要加強自主保安意識,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沿正確路線撤離作業危險區域。
1)、水災:
工作面→回風巷→回風上山→回風石門→通風上山→-±0北三石門→±0南總回風巷→南風井→地面。
2)、瓦斯、火災:
工作面→溜子道→-36北三石門→七號溜煤上山→-120繞道→-120南運輸大巷→-120主石門→主井→地面。
3)、頂板:
從冒頂處迅速撤至安全地帶。
35、本措施未議事項嚴格按該工作面回采作業規程執行。
篇3:溜煤上山南工作面回采安全技術措施1
七號溜煤上山1362-1南工作面回采安全技術措施
為確保春節期間1362-1南工作面回采工作安全順利進行,特編制本措施,請施工隊嚴格按措施施工。
一、技術參數:
工作面采用長2.2米的單體配長0.8米的鉸接梁平行工作面支護,排距0.8米,柱距0.8米,采高2米,相鄰兩排鉸接梁之間每根鉸接梁要打一個直徑不小于60毫米的堅固木撐筒,鉸接頂梁必須用專用插銷連接好,其鉸接率要大于90%。采用雜木棍配竹簾背頂背幫,頂板要求背嚴背實,背頂、關幫每空不得少于5組雜木棍。工作面沿傾斜方向每隔1.6米要用П梁配單體支柱抬一付橫棚加固工作面,橫棚之間加挑包木挑包,壓力較大的地點必須設置木垛加固。工作面安全出口必須采用兩對四梁及邁步中櫨進行加固,并隨工作面的推進而交替前移。
二、回柱放頂:
頂板管理采用“見四回一”,即最大控頂距為2.4米,最小控頂距為1.6米,放頂步距為0.8米,使用回柱絞車機械回柱。
三、安全技術措施:
1、回采前首先對工作面的巷道進行一次修理,保證工作面系統暢通無阻。
2、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按由上往下的順序進行回采。
3、工作面采用“采一排放一排”進行回柱放頂,最大控頂距2.4米,最小控頂距1.6米,放頂步距0.8米。
4、開排前,清理工作面的浮煤、雜物,將溜槽移至煤壁,再由上往下順序進行采煤。
5、回采時,工作面支架排距0.8米,行距0.8米,采高2米。
6、支柱要打正、架穩、打至實底,遇松湖區單體支柱必須穿鞋,每兩組π梁之間必須用雜木棒打三個牢固的撐筒。
7、工作面回采只許按順序作業,采煤、放頂交替進行,平行作業時,采煤與放頂距離不小于10米。
8、及時清理浮煤、雜物,保持工作面退路暢通。
9、回采時,必須做到隨采隨支護,嚴禁空頂作業,支架必須架設牢固,嚴禁在浮煤、活矸上架設支架。
10、如煤層松散、頂板破碎,采用“扒尖”作業。
11、支護時,單體必須打至實底,嚴防倒柱傷人。
12、回柱放頂前,必須先將工作面浮煤清理干凈,將回柱絞車移退、電纜盤好,將風鎬、風管等物搬到安全、寬敞處;將歪斜的支柱拔正,對工作面安全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對掉漏包現象及時進行處理。
13、安全出口必須抬兩對四梁及邁步式中櫨進行加固,安全出口凈寬及凈高不小于1.6米。
14、鋼絲繩拐彎處要加掛換向輪,吊掛換向輪的支架要完好。
15、放頂順序:從下往上依次進行。
16、擋矸簾必須掛牢、掛嚴實,每組掛三塊竹簾,竹簾網上掛平頂板,下至底板,網要鋪開防止矸子竄入工作面。
17、回柱放頂前,先掛好鉤,將單體卸壓,使其脫離頂板,方可發信號開車,嚴禁單體帶壓放頂。
18、信號應準確,絞車司機如未聽清信號,不得開車;絞車司機、信號工必須是經培訓并取得合格證的人員擔任。
19、放頂之前要認真檢查工作面支護情況,加固工作面,確認安全可靠后,才能進行放頂,放頂前發現支架歪斜要撥正,壓力較大的地方要用設木垛、抬櫨、打點柱或撐筒的方式加固,待隱患處理好后方可放頂,放頂前必須用竹簾網把工作面與老塘隔開,竹簾網上掛平頂板,下至底板,網要鋪開防止矸子竄入工作面。
20、放頂前,清理工作面的浮煤、雜物、溜槽等,保證工作面退路通暢。
21、回柱絞車必須安裝在回風巷,距工作面10米的支護安全可靠的地點,并打好壓頂柱,在工作面上出口加設一滑輪,以便回柱放頂。
22、放頂之前,必須按實際情況把轉彎輪掛好、掛牢。
23、放頂時,放頂人員必須站在支架完整,無崩繩、崩柱、甩鉤、斷繩、抽人等危險情況的安全地點工作,回柱放頂時,必須指定有經驗的人員觀察頂板,發現險情立即叫人撤退。
24、回柱放頂時,回柱絞車必須派專人站在安全地點看護,回柱絞車操作開關距放頂地點不得超過10米,必須保證套掛鉤人員隨時可與開絞車人員取得聯系。
25、回柱放頂時,發現工作面壓力增大,要立即停止放頂,加固工作面,如果情況危急要立即撤出人員。
26、加強通風管理,嚴禁無風、微風或瓦斯超限作業。
27、放頂后,如頂板未跨落或未落滿,先對工作面進行加強支護。如頂板確實無法跨落,可采用打眼放炮進行強制放頂。放頂具體措施:
(1)、采用放震動炮的方法將頂板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