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刷漆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概述
為做好軌道下山質量標準化工作,我礦準備對軌道下山U型棚進行除銹刷漆工作,為確保順利施工,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地點
軌道下山所有U型棚支護,離地面1.5m范圍內的棚腿。
三、施工組織措施
1、施工負責人李大青,負責整個施工的人員組織、施工過程中安全、質量的監管落實工作。
2、安全負責人王超,負責油漆上下井及施工過程中安全環節的確認。
3、施工隊長高占山負責施工人員嚴格按照施工負責人的要求和本措施的規定施工。
五、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當天所用油漆必須在地面調配后密封嚴禁將稀料帶到井下。
2、用鋼絲刷和抹布將棚腿上的積煤、鐵銹清除干凈。
3、將施工所用的漆刷等材料工具備用到現場。
六、刷漆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要開好專業會,由施工負責人認真傳達本措施,并明確施工負責人、安全負責人、施工方案及工程質量要求,使每位施工人員都心中有數,嚴格按措施施工,加強自主和互助保安意識,確保安全施工。
2、所有施工人員必須服從施工負責人的指揮,所有施工人員都不得違章操作和違章指揮。
3、刷漆和刷涂料時一定注意安全,避免出現崴腳、摔倒事故。
4、施工人員在粉刷現場,設置好施工警示牌,避免刷好漆和涂料的地點被重新污染。
5、刷漆前必須對需刷漆的部位進行除銹,除銹徹底后方準刷漆。
6、將電纜線整理好,防止涂料污染電纜線。如有電纜線影響施工,可暫時取下,等刷漆結束后恢復原樣,并保證電纜線不污染。
7、為保證安全。進行刷漆時,必須確認無行車時方可進行。
8、刷漆和涂料要保質保量,刷漆和涂料要均勻,不能有死角。
9、施工過程中施工負責人統一協調指揮確保刷漆工作的順利完成工作中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
10、施工過程中油漆嚴禁靠近、接觸火源和能夠產生熱源的地點。
11、盡量減少油漆的敞口時間敞口時應將油漆桶放置在平穩的底板上避免油漆桶傾倒。
12、每一道工序結束后應及時將油漆桶密閉并轉移到安全地點。
13、施工過程中所接觸到油漆的漆刷、棉布等要在施工結束后集中存放并盛裝在密封的油漆桶內當班升井。
14、嚴禁將剩余的油漆潑倒在水溝或巷道內。
15、施工結束后,必須回收剩余設備、材料,并清理干凈環境衛生。
16、施工負責人及施工人員應當先貫徹本措施之后方能施工。
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和礦相關規定執行。
天基煤業責任有限
2013年4月6
篇2:礦山企業巷道掘進技術安全交底
交底內容:明確巷道開挖作業的工藝流程、操作要點和相應的工藝標準,指導、規范硐室施工,盡可能減少超、欠挖,保證開挖作業安全和質量。
一、設計要求
巷道開挖長度m、斷面規格,如現場圍巖構造差,采用錨網支護方式(是否采取錨索支護方式視現場實際情況而定)。
二、質量標準
1、巷道不應欠挖,施工中必須嚴格控制超、欠挖。
2、巷道開挖斷面的中線、腰線及底板高程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三、工藝流程及施工方法
開挖工藝流程:測量放線→鉆孔→驗孔→裝藥爆破→通風、散煙、除塵→安全處理→出矸→下一循環。
施工方法分別如下:
測量放線:項目部測量人員用全站儀按照以上巷道設計施工圖放好開挖斷面輪廓線。
鉆孔:對于周邊光面孔,孔距不超過60cm,要嚴格遵循“平、直、齊”的作業要領,精心施工。
裝藥、爆破:裝藥前先對爆孔按設計進行驗收,不合格的鉆孔應及時補鉆;如圍巖構造差,周邊眼使用導爆索爆破。
排煙、除塵:爆破后由布置的壓入式通風機正壓通風,將新鮮風流壓入工作面,將炮煙吹出;爆破后出矸前用人工灑水除塵。
出矸:爆破后工作面用鏟運機裝運卸矸。
安全處理:出矸前、后應由專人負責撬除掌子面松動體、松動巖塊。
四、施工注意事項
(1)、施工時嚴格控制好超、欠挖,切實控制好施工成本。
(2)、施工中遇到地質條件發生變化必須及時報告監理工程師及建設單位,以便及時調整設計。
(3)、施工中不允許打干鉆,應采用濕式打眼,并加強通風,保持硐內空氣質量。便道及施工現場要注意撒水防塵,減少對周圍環境的破壞。
(4)、此交底中遺漏未交到的事宜,按有關工程質量驗收標準執行。
篇3:巷道維護工職業危害崗位操作規程
(一)職業危害因素
在維護過程中,產生的職業危害因素主要有矽塵、煤塵、水泥塵、噪聲。對人體的危害,可造成矽(塵)肺病、聽力下降。
(二)操作規程
1、施工前先敲幫問頂,摘除危巖懸矸,進行臨時支護。
2、檢查施工所用支護材料是否合格、齊全。
3、架棚迎山、退山、扎角、穿幫、背頂符合質量要求;錨桿安裝合格,噴漿符合規定。
4、施工時,保證退路暢通。
5、檢查工程質量,清理現場衛生。
(三)應急措施:
1、粉塵污染較為嚴重時應迅速撤離至通風良好的地方,用清水沖洗口、鼻。
2、加強通風、灑水,降低空氣中的粉塵濃度。
3、參與處置人員應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佩戴防塵口罩。參與處置人員若發生頭暈、胸悶等不適反應,應及時撤離到空氣清新區域休息,有條件給予吸氧。
(四)防護措施
1、正確配戴、使用防塵口罩,定期更換;攜帶自救器,做好個人防護。
2、濕式作業,正確使用噴霧降塵裝置,確保噴霧質量。
3、定期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參加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掌握防護技能。
4、對除塵系統加強維護和管理,使除塵系統處于完好、有效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