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潛水泵斜井上部車場鋪軌安全技術措施

潛水泵斜井上部車場鋪軌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4265

由礦建二十三隊施工的潛水泵斜井及上部車場全長114m。根據(jù)設計要求及生產(chǎn)科安排需鋪單軌12.305m、雙軌101.695m。(見鋪軌平面圖一、鋪軌圖二、鋪軌圖三、鋪軌圖四)為保證鋪軌期間的施工安全特制訂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準備工作

1、入井前,必須穿戴合格的勞動防護用具,并保證攜帶的工具完好。

2、道夾板、魚尾螺絲根據(jù)當班需要,由人工搬運。

3、使用軌道必須符合設計為24kg軌道。

4、鋪軌前認真核對好激光正誤,保證準確度

5、潛水泵斜井鋪軌前由通風科負責將水倉通道開口位置設置花箅,并懸掛警示牌板“嚴禁入內(nèi)”字樣。潛水泵斜井風筒接到位距離工作面不得超過10m,保證通風良好。

二、質(zhì)量要求

1、軌距要求為600mm,允許誤差為+5mm?-2mm。

2、鋪軌時,軌面至巷道激光束距離為3m,軌道中心與巷道兩幫距離見附圖。

3、水平允許誤差為5mm,但不得有三角坑。

4、軌枕間距為700mm,允許誤差為±50mm。

5、直線段軌道目視要直順,不得出現(xiàn)彎道、上下起伏現(xiàn)象。

6、新鋪軌道要隨鋪隨墊,墊道要平要實,保證直線段平順

三、安全注意事項

1、作業(yè)前,必須先檢查作業(yè)區(qū)域內(nèi)的頂、幫及支護情況,做好“敲幫問頂”工作,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2、裝料前,要先檢查車輛完好情況,保證所用車輛完好合格方可裝料。

3、裝卸料時必須保持物料重心與車輛重心一致,防止裝卸料不平衡導致翻車。

4、所裝材料高度不得超過車緣200mm,嚴禁超載。物料裝好后必須用木楔、鋼絲繩捆扎牢固。保持重心穩(wěn)定。

5、經(jīng)過潛水泵斜井運輸線線路時,必須按照標準要求使用“一坡三擋”設施。運料前,班長必須安排運料工提前沿所走運輸線路檢查軌道、道岔、阻車設施的完好情況,道岔位是否為所行線路位置,檢查巷道支護情況以及有無其他人員在運輸線路區(qū)域內(nèi)行走,并在車場處警戒行人,發(fā)現(xiàn)問題必須立即匯報處理。

6、潛水泵斜井所有擋車設施必須處于常閉狀態(tài),只有車輛通過時才能打開,待車輛通過后要及時關閉。

7、運料前,班長要明確安排好絞車司機、掛鉤工、信號工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并明確告知各崗位人員所需負的責任。各崗位人員要持證上崗,嚴禁串崗作業(yè)。

8、運料前,各崗位工作人員要對責任區(qū)域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無安全隱患后方可上崗作業(yè)。

9、車輛與鉤頭、車輛與車輛間的連接必須使用標準合格的連接裝置,嚴禁用其它物品代替。

10、斜坡運料時,斜坡上車場必須設專人警戒,警戒人要站在安全可靠的地點,并嚴格執(zhí)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的規(guī)定。

11、絞車運料時,必須帶電作業(yè),不得放飛車。運料過程中,巷道內(nèi)不的得有其他人員作業(yè)

12、絞車提升物料時,軌道車只準牽引一輛車,軌枕只準牽引兩輛,嚴禁超掛車。

13、嚴禁手摸、腳踹、跨越、騎跨運行中的鋼絲繩。嚴禁人員在絞車運行過程中撥繩。

14、人力推車必須執(zhí)行《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362條有關規(guī)定。

15、車輛落道后,依據(jù)車輛落道的程度、裝運物料的種類和落道地段位置的不同,選用復軌器、手動導鏈、千斤頂、撬棍等工具上道。嚴禁徒手抬車上道。

15.1處理平巷落道車輛注意事項:

(1)、上道前,應先檢查落道區(qū)域內(nèi)巷道頂、幫的支護情況,并安排人員在落道區(qū)域兩端設好警戒,禁止非作業(yè)人員進入上道區(qū)域,確認無隱患后才能處理落道車輛。

(2)、落道區(qū)段內(nèi)的閑雜人員必須全部撤離至安全地點。

(3)、上道工作要由當班班長親自指揮,并設專人觀察落道車輛的傾斜程度、巷道頂、幫支護情況。

(4)、落道車輛不處理上道人員嚴禁離開現(xiàn)場。

(5)、用千斤頂、橇、墊、襯、等方法上道時,要選擇好支點,抬高(每次抬起高度不超過150mm)后要用堅固的木料及時墊實、墊穩(wěn)、墊平車輛,防止車輛傾斜。

(6)、平巷人工上道,應設法將其它車輛摘開,并固定牢固摘開的車輛。

15.2處理斜巷落道車輛注意事項:

(1)、上道前,應先檢查落道區(qū)域內(nèi)巷道頂、幫的支護情況,并安排人員在斜巷上下車場設好警戒,禁止非作業(yè)人員進入斜巷及斜巷下車場,確認無隱患后才能處理落道車輛。

(2)、落道區(qū)段內(nèi)的閑雜人員必須全部撤離至安全地點。

(3)、上道工作要由當班班長親自指揮,并設專人觀察落道車輛的傾斜程度、巷道頂、幫支護情況。

(4)、落道車輛不處理上道人員嚴禁離開現(xiàn)場。

(5)、斜坡上落道,嚴禁將車輛和鉤頭間的連接裝置摘開。絞車不得斷電,絞車司機要壓緊制動閘并松開離合器,且不的脫崗。?

(6)、用千斤頂、橇、墊、襯、等方法上道時,要選擇好支點,抬高(每次抬起高度不超過150mm)后要用堅固的木料及時墊實、墊穩(wěn)、墊平車輛,防止車輛傾斜。

(7)、斜坡上道前,要將臨近的一坡三擋裝置全部關閉。上道前,要先用“鐵馬”或用直徑不小于180mm的優(yōu)質(zhì)松木做老漢木阻車。傾角應在75-80度之間,且上有柱窩、(柱窩深度不得低于100mm)下有實底。確認車輛固定可靠后再進行上道作業(yè)。

(8)、若掉道物料車在斜巷無法上道時,必須將車上的所有物料全部卸下,而后再上道。裝卸車時,禁止人員站在車內(nèi)及物料滑落波及的范圍內(nèi)作業(yè)。卸車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裝卸車有關規(guī)定卸車,所卸物料必須堆放整齊,防止物料滑落傷人,確保作業(yè)安全。

(9)、車輛上道后,要重新檢查各車輛間、車輛與鉤頭間的連接裝置是否牢固可靠以及巷道、軌道有無異常,檢查完畢確認無安全隱患后,按照有關裝卸車規(guī)定將物料裝車并將物料捆綁牢固,將上道時遺留在巷道內(nèi)的雜物清理干凈方可恢復運行。

16、軌道及軌枕車輛進入順槽前,必須先觀察好車輛與巷道內(nèi)支護設施的間距,保證車輛不會與巷道支護發(fā)生碰、擦等情況后,方可進行作業(yè)。若因特殊情況損壞巷道支護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yè),并匯報有關單位進行處理,處理好后方可重新作業(yè)。

17、巷道內(nèi)停放車輛,必須使用“鐵馬”將車輛支穩(wěn),嚴禁使用單根板皮、軌枕代替“鐵馬”阻車。

18、抬運軌道時,要有專人指揮同時起落,統(tǒng)一行動,不得扔放,以防滑落傷人。

19、抬運6m及以下的軌道時不得少于4人抬用,抬運6m以上的軌道時不得少于6人抬運。抬軌時不得直接用肩扛,要使用抬軌鉗和方木抬運。

20、從料車上卸軌道時,不得直接用手搬動軌道,必須用鋼釬將軌道翹起,用木板將軌道墊起方可用手搬動軌道。

21、螺絲穿不過時,不準用手指捅眼。

22、打道釘時,持錘人與握鋼釬人要密切配合,捶頭揮動方向嚴禁站人。

23、施工時,要嚴格執(zhí)行隊干部跟班制度,跟班隊干部必須同工人同進同出,監(jiān)督安全作業(yè)與施工質(zhì)量。

24、接道時,跟班隊干部要時刻檢查巷道頂板、兩幫、瓦斯等情況,發(fā)現(xiàn)不安全隱患及時排除。排除不了的要立即撤人,并把情況匯報給上級領導。

25、跟班隊干部、當班班長必須隨身攜帶便攜式瓦檢儀。在職工進入工作面作業(yè)前,跟班隊干部要先對工作面的瓦斯?jié)舛冗M行檢查,確認瓦斯?jié)舛仍诎踩秶鷥?nèi)方可允許職工進入作業(yè)地點進行作業(yè)。

26、作業(yè)過程中,跟班隊干部、當班班長要時刻檢查作業(yè)地點附近的瓦斯?jié)舛?發(fā)現(xiàn)瓦斯?jié)舛瘸抟⒓疵盥毠ねV棺鳂I(yè),組織職工撤離工作面。并將情況準確的匯報給上級領導。

27、所有入井職工必須除認真貫徹學習本措施外,并必須同時學習、遵守《煤礦安全規(guī)程》、《煤礦窄軌運輸技術操作規(guī)程》、《軌道鋪設及維修作業(yè)規(guī)程》以及《潛水泵斜井及上部車場施工作業(yè)規(guī)程》中的有關規(guī)定,未經(jīng)學習不得入井。

28、所有入井施工人員必須熟記避災路線,遇到險情立即匯報礦調(diào)度(電話:9)按避災路線撤出。見避災路線圖(圖五)

審批意見:

?

篇2:鋪軌:安全施工作業(yè)指導書

鋪軌安全施工作業(yè)指導書

1.目的

為確保指揮部對施工過程的鋪軌對人體傷害的有效控制,符合公司管理手冊的要求,特制定本作業(yè)指導書。

2.范圍

本作業(yè)指導書適用于公司施工生產(chǎn)全過程對鋪軌安全防護的控制。

3.術語和定義

采用GB/T28001/20**標準及公司《管理手冊》中的有關術語和定義。

4.職責

4.1安全質(zhì)量監(jiān)察處負責編制本作業(yè)指導書并組織實施。

4.2指揮部、項目部負責對施工中的鋪軌進行控制。

5.工作程序

5.1工作準備

5.1.1根據(jù)鄭開城際鐵路單線鋪架的實際情況,選用鋪設軌排。

5.1.2鋪軌前,質(zhì)檢技術人員對線路底碴、中樁、枕木端頭線以及線路障礙情況等進行檢查,并接收線路,同時對線下單位提供的資料進行復核。

5.1.3并行地段線間距設計為4m,機械鋪軌影響既有線行車,因此鋪軌時,采取偏鋪30cm進行鋪軌。軌枕端頭線偏移布置。

5.1.4鋪軌作業(yè)勞動組織

5.2鋪軌機組裝作業(yè)

5.2.1組裝前應檢查各聯(lián)結處有無損傷變形,各聯(lián)結部件(螺栓、銷子等)有無脫落、丟失、損壞等情況以及各部位潤滑情況,并實施補給。

5.2.2對一號車、二號車發(fā)電機、電氣設備進行檢查。

5.2.3對軌排起吊、走行拖拉鋼絲繩進行檢查。

5.2.4檢查完畢后,必須進行下列試驗:

5.2.4.1擺臂試驗。

5.2.4.2拖拉卷揚機、吊軌扁擔的走行試驗。

5.2.4.3一、二號車走行和大小閘制動試驗。

5.3組立龍門吊試驗

5.3.1組立龍門吊時,底層應有碴厚20cm,并搗固嚴實,平整基礎用三層枕木搭成,底層枕木密鋪,二層枕木必須穿插到軌道下與軌道枕木齊平。

5.3.2組立龍門吊時,靠近既有線方立柱最外側邊緣距既有線軌道中心線距離不小于2.2m。

5.3.3兩龍門吊之間距離為15m。

5.3.4龍門吊左右支腿距線路中心線的距離應保持相等,其誤差不得超過10mm,兩支腿應安放在同一高度,其誤差不得超過4mm。

5.3.5龍門吊組立后,應加固牢靠。

5.4龍門吊倒裝軌排

5.4.1倒裝前,技術人員依據(jù)軌排表查對軌排號及配件。

5.4.2吊軌排鋼絲繩應不小于Ф32mm。

5.4.3機車對位時,軌排前端距前吊鉤第10根枕木處,兩個吊鉤同時下落且在同一高度。

5.4.4起吊軌排時兩邊不得站人,指揮人員注意觀察吊鉤、鋼絲繩、龍門架等方面情況,遇有異常立即停車檢查。

5.5二號車運軌排作業(yè)

5.5.1二號車進入龍門架時,以3km/h的時速運行,待車對好位時,制動風壓應保持在6kg/cm2以上,并加止輪器。

5.5.2軌排重心應在二號車縱向中心線上。

5.5.3二號車走行前,先鳴笛,取掉鐵鞋,方可動車。

5.5.4二號車走行前,要有專人指揮運行,運行速度根據(jù)線路條件而定,最高時速不超過5km/h,接近一號車時限速1km/h。

5.5.5對位前打開一號車車鉤,輕輕掛鉤。

5.6一號車對位作業(yè):

5.6.1鋪軌機自行對位時,制動風壓應在6kg/cm2以上,機頂嚴禁站人。

5.6.2一號車運行對位時,兩側應有專人護送,通過線路不良地段時,應降低時速至3km/h,指揮人員按5米、3米、1米給走行司機信號,進行對位。

5.6.3對位距離為鋪軌機前輪不得超過軌排前端第三根枕木,并提前放置止輪器,必要時放風制動。

5.7鋪軌作業(yè):

5.7.1根據(jù)復線線路坡度實際情況,一二號車對位連接后,需先調(diào)好軌排制動裝置,以防軌排拖拉時前竄。

5.7.2將軌排從二號車拖拉至一號車車體內(nèi)。拖拉軌排時要有專人在軌排兩邊護送,軌排前不可站人,以防拖軌鋼絲繩拉斷。

5.7.3開動鋪軌機走行吊重小車,在主機內(nèi)對好軌排吊點位置,落下吊鉤掛好軌排,等掛鉤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后,吊起軌排距下節(jié)軌節(jié)0.2m高度,向前行走到吊臂前方落軌位置。軌排上下不得站人。

5.7.4吊軌小車吊起軌排運行到落軌位置時立即停止,下落距路基面1米時,應配合人工嚴格掌握中線,緩慢下落就位。下落距路基面約30cm時稍停,然后緩落后端,軌排下落距路基面約20cm左右時,吊軌小車方可調(diào)動對位。選用合適的接軌器(與軌縫相對應)與鋪好的前排軌排端部連接,然后擺前端對正線路中心線,人工左右撥正并立即落到路基上。

5.7.5核對中線,記錄軌縫、軌排號。

5.7.6鋪好一節(jié)軌排后立即摘去掛鉤,將扁擔升到機內(nèi)軌排上,退回機腰預定位置,一號車再次對位,重復以上工序。

5.7.7撥正軌排落地點就位的施工人員應站在軌枕頭外,嚴禁站在軌枕盒內(nèi),以防壓傷。

5.7.8收尾人員收尾時應撥正接頭枕木,上齊接頭配件。

5.8鋪軌機鋪設軌排的安全要求

5.8.1鋪軌機走行安全

鋪軌機走行前應先發(fā)出音響信號清除障礙,拿掉鐵鞋,松開制動,并按規(guī)定先行鳴笛,才可動車。

鋪軌機自行時,應將風閘打開,走行減速箱、離合器掛檔,制動風壓不得小于0.5Mpa。同時拆去零號柱支腿底板,隨時擺主梁,切實注意線路上的障礙物,以防損壞零號柱支腿,或撞壞線路設施。

自行距離不宜超過一個區(qū)間,否則用機車頂送,限速5km/h,長距離應解體運行。

鋪軌機前端應有風裝置,其前輪不得超過已鋪軌排前端第3根軌枕,并應安放止輪器。

在走行穿過高壓電線時,應清理機頂物品,機頂嚴禁站人,與高壓線間的距離應符合以下要求:

經(jīng)過橋梁等建筑物時,應將超限部位收縮至最小位置,在監(jiān)視下減速通過。

5.8.2軌排喂送的安全操作技術

喂送軌排時,應在直線段進行,運軌小車司機應準確操作,嚴禁按錯走行電鈕,以防走行傷人。同時,電鈕盒應拉到托軌架外操作,以利安全。

運軌小車走行中應設專人監(jiān)視,檢查小車和軌排頂離托軌架的情況,遇有問題應即發(fā)出警報

信號,供電司機應立即斷電,以保安全。

專用平板滑接線是動力線路,采用交流三相供電,操作人員應穿絕緣膠鞋,電工應經(jīng)常檢查有無漏電現(xiàn)象。滑接線應設防護板,板上應有明顯的有電危險之類標記。禁止非崗位人員攀登上車,嚴防觸電事故。

5.8.3吊鋪作業(yè)的安全要求

吊軌龍門吊鋪軌排,在起吊前應將掛鉤掛穩(wěn)系牢,待掛鉤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后,才可起吊;軌排安全脫離支墊后才可向前走行;當?shù)孛孳壟诺倪B接工作尚未完畢,工作人員未撤離到線路兩側之前,吊起的軌排不得伸出鋪軌機;當軌排下落距路基面1米時,應配合人工嚴格掌握中線,緩慢下放就位。軌排下落距地面0.1米左右時,吊軌龍門方可調(diào)步對位,就位時必須用合適的接軌器(滿足予留軌縫需要的)與前排軌排連接,經(jīng)檢驗中線無誤后,才準繼續(xù)鋪設下排軌排。撥正軌排落地點就位的施工人員應站在軌枕頭外,嚴禁站在軌枕盒內(nèi),以防壓傷。

并行地段內(nèi)曲線鋪軌時,應利用既有線列車運行間隔進行,并按規(guī)定防護,既有線來車時,防護人員提前予告,停止鋪軌作業(yè)。

靠既有線鋪軌,由于運行車輛較多,人員、機械與動力車輛相互干擾。施工時應做安全防護工作。禁止施工人員跨越既有線;禁止施工人員在既有線行走、休息、臥坐等;既有線來車時,必須停止施工作業(yè)人員、料具、設備不得侵入限界,保證既有線行車和人身安全。

篇3:長軌鋪軌機主機:操作規(guī)程

一、第1次準備作業(yè)

1.1、必須熟悉操作說明書和有關的附件。

1.2、必須確認高壓接觸導線是否帶電,要獲得鄰近線路上通過列車的情況以及其他可能是很重要的作業(yè)場地狀況。

二、啟動以前的檢查

2.1、在機器運轉以前。先要檢查機器本身、其附屬設備及安全設備是否處于正常狀態(tài)。機器只能夠由經(jīng)過培訓合格的人員才能操縱。

2.2、在登上機器以前先要檢查在機器附近和底下是否有人或障礙物,注意鄰近線路上的通過列車。

2.3、檢查所有的工作油品的數(shù)量,必要的話,要加滿;檢查所有移動部位的潤滑情況;檢查所有的調(diào)節(jié)裝置、鎖閉裝置、保護和安全裝置,其狀態(tài)是否正常,運轉是否平穩(wěn);檢查可能的松動連接件、沒有緊固好的部件、漏泄或其他可能會影響作業(yè)過程的不正常的狀態(tài);如有,則修復。

三、啟動

3.1、檢查壓力指示表,檢查空氣制動機的所有操縱桿,所有的連接器和空氣塞門,并且在開始駕駛以前要做制動試驗。

3.2、液壓系統(tǒng)建壓,給液壓油加熱,機器的液壓油可以通過節(jié)流的方法加熱,并且很快就能達到工地施工要求的攝氏30度的溫度。

3.3、將主機運行操作手柄微動,使轉向架行走馬達的轉速很慢,打開車軸減速箱觀察蓋,人工轉動減速箱離合器絲桿使離合器嚙合,將控制臺上的開關接到24V的位置上,將控制臺上的開關打到“結合”并確認控制臺上的報警燈亮,反復操作使六個離合器全部嚙合。

四、鋪軌作業(yè)

4.1、手動鋪設第1根軌枕(初始工作)。

4.1.1、將布枕模式和傳送鏈工作模式選擇至手動狀態(tài);

4.1.2、手動控制各傳送鏈,確保傳送鏈1上至少有1根軌枕;

4.1.3、?手動控制傳送鏈1前進,將1根軌枕放到轉接裝置上;

4.1.4、手動控制轉接裝置先下降再抽回,將第1根軌枕放到散枕裝置上;再控制使其先上升再升出,回到上位;

4.1.5、手動控制散枕裝置先下降再抽回,將第1根軌枕放到地上;

4.1.6、再控制散枕裝置先上升再升出,回到上位;控制走行控制手柄,使鋪軌機向前走行一小段距離,然后停止走行。

4.2、手動鋪設第2根軌枕,按手動鋪設第1根軌枕進行.

4.3、自動步枕.移動第1根枕木,使其與已鋪設枕木間距達到設定值;手動控制勻枕裝置先下降再升出,使其停靠在第1根軌枕的后端;依據(jù)各傳送鏈上軌枕狀態(tài),手動控制各傳送鏈,確保散枕機構在上位且有枕、轉接機構在回抽位及各傳送鏈上有至少1根軌枕后,將傳送鏈工作方式轉換到自動工作方式;控制走行手柄前行,使鋪軌機前行,同時按下自動布枕開始按鈕;自動循環(huán)布枕開始。當需要停止時,按下暫停作業(yè),當前循環(huán)結束后暫停布枕、停止走行,取消暫停,布枕作業(yè)繼續(xù);按下緊急停止按鈕,自動循環(huán)布枕立即結束。當作業(yè)車2位轉向架的輪對到達已鋪鋼軌端頭約0.5m時按下暫停作業(yè),拖拉鋼軌,并完成鋼軌對位連接工作。操作收放機構使鋼軌達到能順利落位的狀態(tài)。接著開始自動布枕。

4.4、拖拉鋼軌

4.4.1、利用卷揚機通過分軌機構,鋼軌推送裝置,鋼軌導向框,收放裝置Ⅲ,收放裝置Ⅱ,收放裝置Ⅰ將500m鋼軌拖拉至卷揚位置;

4.4.2、利用鋼軌推送裝置將鋼軌向前推送至履帶車前端10米位置;

4.4.3、利用拖拉機將鋼軌向前拖拉,當鋼軌的尾端到達已鋪鋼軌末端100mm時停止拖拉。

5、鋼軌就位

5.1鋼軌順利落位的狀態(tài)

5.1.1、按鋼軌就位器的操作規(guī)程操作使鋼軌在軌枕槽上方。

5.1.2、按收放裝置Ⅲ的操作規(guī)程操作使鋼軌在軌枕槽上方。

5.1.3、按收放裝置Ⅱ的操作規(guī)程操作使鋼軌在收放裝置Ⅲ與布枕架擋輥之間的位置及與軌枕螺栓(或扣件安裝座)的相對位置合理。

5.1.4、收放裝置Ⅱ、收放裝置Ⅲ底面離軌枕螺栓(或扣件安裝座)頂面距離約40mm。

6、停止作業(yè)

6.1、當長期不使用或施工完畢時,將鋼軌和軌枕回收,將履帶車翻轉回到掛運狀態(tài);將監(jiān)視系統(tǒng)拆除妥善保管;將作業(yè)機構按掛運狀態(tài)安裝。

6.2、停止發(fā)電機組、發(fā)動機組運行,所有電氣控制恢復至自然位;

6.3、拔下開機鑰匙、斷開電瓶與負載連線。

7、鋪軌作業(yè)注意事項

7.1、起始的2根枕木必須用人工控制按扭方法進行鋪設,并調(diào)整軌枕間距。然后轉換控制模式,鋪軌機組的軌枕布放系統(tǒng)轉為自動控制模式,開始均勻地布放軌枕

7.2、發(fā)動機轉速未達到正常轉速前,請勿移動機器。否則會因“氣穴”造成油泵的損壞

7.3、確認走行機器時沒有人處于危險狀態(tài)。

7.4、將制動手柄放在緩解位。

7.5、走行機器前按喇叭警示。

7.6、用走行控制手柄控制機器走行。

五、安全注意事項

5.1.當轉向架液壓驅動裝置減速箱齒輪接合時,嚴禁拖拉本機器,當機器處于停放或長途掛運狀態(tài)時必須將減速箱齒輪分離。

5.2.當轉向架斜楔與軸箱、構架之間有油污染時,必須用有機溶劑清理干凈。保證轉向架的動力學性能,以免造成重大行車安全事故。

5.3.當設備停機時間超過1小時,轉向架輪對與鋼軌間安放鐵楔。重新開機時檢查鐵楔是否去掉,確認去掉后設備才能走行。

5.4.在使用機器前檢查下列內(nèi)容:報警系統(tǒng),運行燈,制動系統(tǒng),發(fā)動機機油報警燈,電池充電顯示裝置。

5.5.在移動機器前,用一種特定的信號進行警示。

5.6.加油時關掉發(fā)動機。

5.7.當機器轉移工地時,確認工作機構正常鎖定,并處于掛運狀態(tài)。

5.8.在維修保養(yǎng)和進行修理工作時,將機器按鐵路要求停放在安全地方。

5.9.遠離移動機構。

5.10.當鋼軌端部脫開車體或各工作機構時,與鋼軌保持適當?shù)木嚯x,以防鋼軌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