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帶機滾筒包膠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我礦主斜井皮帶機截止2009年正式投入運行至今,2#電機驅動滾筒膠皮磨損部分脫落,導致皮帶機在運行過程中發生打滑,驅動負荷加大。為了確保設備正常運轉,避免運輸系統故障影響礦井生產,決定對滾筒包膠處理。
二、施工時間
2014年月日
三、組織機構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技術指導:*****
施工人數:10人
配備人員:機電技術員1人,負責工程質量驗收
安檢員1人,負責現場安全管理
四、材料(設備)需求
(1)20套Ф18.5mm鋼絲繩;
槽鋼卡6副;
工字鋼卡4副;
10T手動葫蘆5臺;
撬棍5把、大錘2把、梅花扳手、活動扳手各5把等;
包膠材料由廠家自帶;
五、施工方案
(1)先將皮帶機尾處配重全部卸掉。
(2)用Ф18.5mm鋼絲繩捆綁皮帶,將皮帶分為三段,借助巷道中的橫梁用10T手動葫蘆把皮帶依次向上拉伸10m,三處分別用夾板上下帶面夾緊,夾板兩邊用螺絲固定好,每處的槽鋼夾板不得少于2副,上下皮帶各1副。
(3)將皮帶上拉保證包膠滾筒處有大量余帶,最后將2#電機驅動下方的3#轉向滾筒拆除,供包膠人員在驅動滾筒內進行操作,為保證施工人員安全,皮帶機頭的上下皮帶用工字鋼各固定2處,共4處。然后在現場進行包膠處理。
(4)滾筒表面的準備工作
清理金屬表面的焊縫,保持表面無切口、氣孔及空隙,表面不得有錐柱體或凹陷部位,保證滾筒表面的平整。用電動打磨機充分打磨滾筒表面,直至表面光滑亮潔。打磨完后,用刷子徹底清理表面渣塵。用清洗劑徹底清洗滾筒表面,保證表面無油脂、油污、臟物和鐵銹。清洗后的滾筒表面不得有任何觸摸碰撞行為。
(5)滾筒包膠
1.在準備好的筒體表面均勻涂刷金屬表面處理劑PR200,待干燥一小時后,均勻涂刷第一遍粘接劑SC2000。
2.待筒體表面涂刷的第一遍SC2000完全干燥后,再均勻涂刷第二遍。
3.在筒體表面涂刷第二遍的同時,在橡膠板上均勻涂刷一遍SC2000。
4.待筒體及橡膠板表面的粘接劑似干非干時(用手指背輕試,膠不粘附于手且還有粘性),將橡膠板與筒體進行粘貼,必須對準相應部位,粘貼好后用壓實滾輪從中間向兩邊滾壓,然后用橡膠錘及鐵錘用力敲擊已粘貼部位,從滾筒中間向兩邊敲擊,進行排氣加壓。
5.對多余出來的橡膠進行小心切割。
6.用膠槍對接縫進行灌注,填平接縫,然后用壓實滾輪滾壓填縫,待填縫冷卻發硬后,對高出平面部分用打磨機打磨平整。
(6)松帶
將5處夾板從上到下一次解除,送帶時,必須借助手動葫蘆緩慢進行。皮帶放置好后,對機尾進行配重。
(7)試車
待所有工作完成后,將皮帶機手動調至低速運轉一周,然后進行滾筒處跑偏調整。
六、注意事項:
(1)夾板制作必須牢固可靠,并能夠可靠的加持住皮帶。
(2)送帶時,必須緩慢進行,并隨時觀察夾板是否安全可靠。
(3)所用鋼絲繩必須是檢驗合格。
(4)凡參加本次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學習。
篇2:滾筒式皮帶機常見事故及預防措施
滾筒式皮帶機常見事故及預防措施
一、皮帶跑偏
跑偏原因:皮帶跑偏的根本原因是受力不均勻造成的。常見的原因有:
1)滾筒粘煤或傾斜、變形;2)機身中心、機頭中心和機尾中心偏離;3)托輥調節不正常,頭尾輥與皮帶運行角度不對;4)巷道變形使機架傾斜或變形;5)裝裁不正、皮帶接頭不正;6)皮帶質量差,受張力程度不一樣;7)托輥上粘結物料或表面不平等。
2、預防措施
1)提高安裝質量:皮帶機安裝時,整機中心線成直線,因巷道彎曲,修直巷道、各滾筒、托輥軸線與皮帶中心線一致。
2)設置前傾側托輥:將串輥兩側托輥外端向前或后移(偏斜安裝2—3o),利用托輥給皮帶向內的橫向推力,使皮帶回復到正中位置;或調整頭尾輥拉絲。
3)設置回轉式調心立輥,皮帶跑偏時能自動調偏。
4)皮帶接頭時要嚴格按標準使用合格的帶扣,并經常檢查接頭質量。
5)裝載要均勻,防止局部超載和偏載。
6)保持皮帶機良好的工作環境,巷道內做到無雜物、浮煤。皮帶機清掃裝置良好可靠。
二、托輥運轉問題
1、托輥不轉或損壞原因:1)煤塵或污水進入軸承,軸承內填滿污物,不能轉動。2)托輥內軸承中的油脂流失或缺油,使軸承銹蝕嚴重,不能轉動。3)托輥的結構及質量問題,影響使用壽命。
2、預防措施
1)對使用托輥的運轉情況要有足夠的重視,經常保持托輥的清潔,及時更換轉動不靈活的托輥。
2)加強皮帶機的維護管理,防止滲入水或污物入內,保管好井下備用托輥。
3)選用較好的潤滑脂,改善托輥軸承的潤滑情況,延長托輥的使用壽命。
4)購買托輥時注意和重視質量。
三、皮帶打滑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1、原因主要有:1)由于托輥不轉,皮帶嚴重跑偏,裝裁過量或皮帶損壞等加大皮帶運行阻力而造成;2)皮帶使用一定時間后會塑性變化而伸長,因張力減小而打滑;3)驅動滾筒有泥水、煤塵時,磨擦系數下降而打滑。
2、預防措施
1)各裝載點設置給煤機,使之預防超載及煤偏一邊使皮帶跑偏。
2)加強邊帶機的運行管理,發現問題及時查找原因,并進行相應處理。
3、設置防滑保護,打滑時,發出信號,并自動停止。
四、膠帶火災事故的預防
1、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1)使用非阻燃皮帶;2)皮帶嚴重跑偏、打滑、皮帶磨擦高溫;3)由于電火花引發火災;4)皮帶觸碰矸石、木柱、電纜、管線等運行、磨擦起火。
2、預防措施
1)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必須使用阻燃皮帶;其他部件為非金屬的,其阻燃性和抗靜電性必須符合有關規定。
2)裝設驅動滾筒防滑保護、防跑偏的保護裝置,并有自動灑水裝置。
3)皮帶機巷應當整潔,無雜物浮煤,無淤泥積水,要裝設消防水管,電纜懸掛整齊,高度符合要求。
4)定人定期巡回檢查,加強皮帶機的維護與保養,保證處于良好運轉狀態。
5)認真貫徹崗位責任制,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篇3:皮帶機更換主滾筒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由于15208超前皮帶主滾筒磨損嚴重,影響皮帶正常運轉,現需對主滾筒進行更換,為保證施工安全,特編制如下技術安全措施:
二、技術要求
1、將皮帶張緊松掉,使皮帶不帶勁,然后在皮帶上用夾板將上皮帶卡好并用手動葫蘆拉緊,抽出機頭處皮帶接頭的穿條將膠帶斷開。
2、拆除皮帶機、減速機與滾筒的鏈接螺絲后拆除滾筒固定螺絲。拆除滾筒時要使用2臺不小于5T的手動葫蘆分別纏繞在滾筒的兩端里側。在兩臺手動葫蘆預緊帶勁后開始拆滾筒的兩頭緊固螺絲,拆除螺絲時應先拆除下方螺絲,下方螺絲全部拆除后再拆上方螺絲,拆除掉的螺絲等部件要整齊放置。所有螺絲拆除完畢后,施工人員要緩慢松開手動葫蘆直至設備安全落地。然后牽引手動葫蘆將主滾筒抽出,抽出主滾筒后,施工人員要使用手動葫蘆將備用主滾筒緩慢牽引至主滾筒安裝位置。
3、安裝主滾筒時先將滾筒使用一臺手動葫蘆纏繞在主滾筒一側慢慢牽引直至主滾筒完全進入穿入皮帶內后使用2臺不小于5T的手動葫蘆分別纏繞在滾筒的兩端里側。起吊至安裝高度,安裝固定螺絲,緊固好固定螺絲并對好減速機。
4、最后連接皮帶,拆除皮帶夾板并緊好張緊,做好試車準備。試車時,先點動試車,多次點動無問題后開始連續試車。
三、安全措施
1、進入施工現場時,嚴格執行先檢查后工作以及敲幫問頂制度。
2、施工前,將超前皮帶的電停掉、開關閉鎖、掛停電牌,并派專人看守停電開關。
3、施工前要提前清理好退路,并派專人監護幫頂及周圍一切情況變化。拆除滾筒時要確保手動葫蘆起吊大鏈拉緊后,才能開始拆除各部位連接螺絲。
4、施工時要有專人統一指揮。起吊前檢查手動葫蘆完好情況,確認完好后方能使用。起吊時必須先試吊,一切無異常時再正常起吊。
5、拉手動葫蘆人員的身體任何部位嚴禁伸入被起吊物的下方,起吊物下方及可能脫落翻滾到達的地方均不能有人員進入,并有專人監護。起吊點必須選在專用起吊錨桿上或錨索上(錨索上卡蘭,用鎖具將卡蘭鎖死),起吊點必須牢固可靠,起吊時找好受力中心點。
6、拆掉的舊滾筒放置位置要確保安全穩定,防止滾筒滾動傷人。
7、對裝滾筒期間,起吊滾筒的手動葫蘆必須保持對滾筒有牽引和固定作用。且更換起吊點時必須至少保證一臺手動葫蘆對滾筒有牽引和固定作用。
8、起吊時應一人起吊,一人觀察頂板及吊點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停止施工。
9、對主滾筒固定螺絲時,施工人員應緩慢起吊滾筒至安裝高度,使用尖錐或螺絲刀找好孔及時插入固定螺絲。嚴禁用手指找孔位置。
10、安裝時要嚴格按設備的完好標準進行,保證安裝合格,螺絲緊固、齊全。
11、最后連接皮帶,施工人員要拆除皮帶夾板并緊好張緊,做好試車準備。
12、所有部件安裝完成后,由現場施工負責人進行詳細的檢查,確保安全無誤,現場要清理干凈,人員均撤到安全地點后,方可送電試車。試車時,先點動試車,多次點動無問題后開始連續試車。
13、其他方面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及《15208工作面回采作業規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