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提升事故防治措施

提升事故防治措施

2024-07-15 閱讀 2773

由于提升機失控、鋼絲繩和連接裝置斷裂造成提升容器全速上升或下降,破壞井上、井下設施甚至傷及生命。因此,必須制定防治提升事故的措施,具體如下:

1、各種保護裝置

設計使用串車提升時,提升機控制系統中設有過卷、過電流、限速超速、失壓等保護,發生以上事故時均能安全制動并緊急停車。

(1)防止過卷裝置

當提升容器起過正常終端停止位置(或出平臺)0.5m時,必須能自動斷電,并能使保險閘發生制動作用,同時,為防止礦車過卷,在井巷上端有足夠的過卷距離,其大小符合《煤礦安全規程》(2009年版)第三百七十一條、第三項規定。

(2)防止過速裝置

在提升機控制回路內設提升超速限速保護,當提升速度超過最大速度15%或在減速段超速10%時,過速繼電器動作,必須能自動斷電,并能使保險閘發生制動作用,提升機緊急停車。

(3)過流失壓保護

當提升機供電主回路發生過電流或失壓時,控制回路內的過電流繼電器或失壓繼電器動作使提升機緊急停車。

(4)限速裝置

提升速度超過3m/s的提升絞車必須設限速裝置,以保證提升容器到達終端位置時的速度不超過2m/s。

(5)深度指示器失效保護裝置

當深度指示器失效時能自動斷電并使保險閘發生制動作用。

(6)閘間隙保護裝置

當閘間隙超過規定值時,能自動報警或自動斷電。

(7)松繩保護裝置

本礦選用纏繞式提升機,必須設置松繩保護裝置并接入安全回路和報警回路,在鋼絲繩松馳時能自動斷電并報警。

(8)減速功能保護裝置

當提升容器到達設計減速位置時,能示警并開始減速。

(9)閘瓦磨損裝置

當閘瓦磨損超限時,能發出報警信號并停車。

防止過卷裝置、防止過速裝置、限速裝置和減速裝置應設置為相互獨立的雙線型式。

2、連接裝置

(1)傾斜井巷運輸時,礦車之間的連接、礦車與鋼絲繩之間的連接,必須使用不能自行脫落的連接裝置,并加裝保險繩;

(2)傾斜井巷運輸用的鋼絲繩連接裝置,每年必須送樣到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其最大靜荷重的拉力試驗;

(3)各類連接裝置主要受力裝置以破斷強度為準的安全系數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①專為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的提升容器的連接裝置,不小于13;

②專為升降物料的提升容器的連接裝置,不小于10;

③礦車的車梁、碰頭和連接插銷,不小于6。

3、各種保險鏈以及礦車的連接環、鏈和插銷等,必須按下列規定:

(1)批量生產的,必須作抽樣拉斷試驗,不符合要求時不得使用;

(2)初次使用前和使用后每隔2年,請有資質的單位必須對其進行最大載荷拉力試驗,發現裂紋或永久伸長量超過0.2%時,不得使用。

4、防跑車裝置、擋車裝置、阻車器及距車防護裝置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2009年版)第三百七十條、第一項的規定:“在傾斜井巷內安設能夠將運行中斷繩、脫鉤的車輛阻止住的跑車防護裝置。”為此,本礦井在主井、運輸上山串車提升時必須設置防跑車裝置。本設計要求設繩壓式防跑車防護裝置。

傾斜井巷內使用串車提升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在傾斜井巷內安設能夠將運行中斷繩、脫鉤的車輛阻止住的跑車防護裝置;

(2)在各車場安設能夠防止帶繩車輛誤入非運行車場或區段的阻車器;

(3)在上部平車場入口安設能夠控制車輛進入摘掛鉤地點的阻車器;

(4)在上部平車場接近變坡點處,安設能夠阻止未連接的車輛滑入斜巷的阻車器;

(5)在變坡點下方20m長度的地點,設置能夠防止未連掛的車輛繼續往下跑的擋車攔。

(6)在各車場安設甩車時能夠發出警號的信號裝置。

上述擋車裝置必須經常關閉,放車時方準打開。后期兼作行駛人車,在提升人員時,傾斜井巷中的擋車裝置和跑車防護裝置必須是常開狀態,并可靠的鎖住。

5、提升容器與井壁之間的間隙滿足《煤礦安全規程》(2009年版)第三百八十七條的規定。

6、提升信號采用轉發式,即井底先發信號至井口,再由井口轉發至絞車房,絞車房接不到井口信號絞車無法開車。

7、其它防治措施

(1)每天必須檢查提升鋼絲繩、絞車、連接裝置、過卷裝置、制動閘和自動保險裝置等,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處理;

(2)鋼絲繩頭固定在滾筒必須有特備的容繩或卡繩裝置,繩孔不得有銳利的邊緣,鋼絲繩的彎曲不得形成銳角,滾筒上應經常纏繞3圈繩。

(3)主要提升絞車必須配有正、副司機;

(4)提升絞車安設后必須按《煤礦安全規程》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有提升裝置的斜巷,設計各車場設有信號室和躲避硐室,保證每隔40m設置一個躲避硐,其規格為2m×1.5m×1.8m(長×深×高)。

堅持“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的原則,等候硐室具有足夠的空間。上部車場和下部車場設置阻車器,阻車器平時關閉,放車時方可打開;

(6)提升裝置必須有聲光兼備的信號裝置。井底車場和井口之間,井口和絞車房之間除有信號裝置外,還必須有直通電話;

(7)嚴禁蹬鉤和礦車內乘人。行車時應發出聲光警示信號,嚴禁行人;

(8)提升鋼絲繩應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按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更換,根據巷道傾角、提升荷載及最大提升速度和實際制動力等參數計算確定傾斜巷道上部提升過卷距離,并留有1.5倍的備用系數;

(9)提升暗斜井嚴禁行人,提升信號必須靈敏可靠。如果需要行人,則必須制定安全可靠的技術措施,并經礦技術負責人審核批準后方可執行,但必須保證“行車不行人及行人不行車”,同時還要在主井、運輸上山巷道中掛警示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

篇2:預防主副井提升事故措施

預防主、副井提升事故措施

1、保證提升系統處于完好狀態。

2、絞車司機、信號工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司機班前及班中不許喝酒,班中不許脫崗、不許睡覺。司機必須在崗位上手拉手交接班,并做好交接班記錄

3、嚴禁超載和超載重差運行,必須嚴格執行《加強主、副井安全提升的有關規定》、《關于副井罐籠上下乘人的有關規定》。當主井自動裝載裝置出現問題停運處理,使用手動裝載時,運輸隊必須派一名班長以上干部跟班。

4、提升鋼絲繩必須每天由專職人員檢查,4根鋼絲繩的張力差不得超過10%,鋼絲繩在一個捻距內斷絲面積同鋼絲繩總斷面積之比:提升人員時不得超過5%;提升物料時不得超過10%;鋼絲繩直徑減少量不得超過10%。

5、罐道繩每天檢查一次,鋼絲繩在一個捻距內斷絲面積同鋼絲繩總斷面積之比大于15%,或鋼絲繩直徑減少量超過15%,或外層鋼絲厚度磨損量達到50%時,應立即更換。罐道繩出現斷絲時要及時將斷絲處處理平滑,防止刮卡罐耳滑套。

副井罐籠膠輪架、罐道等井筒裝備每天必須檢查一次,組合罐道接頭不合格或開焊必須及時處理,避免卡罐。同時檢查提升容器的罐耳與罐道之間的間隙,組合罐道任意一側的磨損量超過厚度的50%時必須更換。

6、提升鋼絲繩在運行中遭受到卡罐、突然停車等猛烈拉力時,必須立即停車檢查,發現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更換鋼絲繩:

1)鋼絲繩產生嚴重扭曲和變形;

2)遭受猛烈拉力的一段其長度伸長在0.5%以上;

3)在使用后期,斷絲突然增加或者伸長突然加快(連續三天出現明顯伸長或在某一個捻距內都有斷絲出現)必須立即更換。

7、鋼絲繩的鋼絲有變黑、銹蝕、點蝕。麻坑形成溝紋,外層鋼絲松動時,必須立即更換。

8、提升鋼絲繩與提升容器的連接裝置每天檢查一次,每年要進行一次探傷試驗,同時在每次換繩時,也要進行探傷試驗。對不合格的要進行更換。

9、檢修制動閘時必須鎖車,閘間隙保護裝置必須靈敏可靠。檢修、調整盤型閘、液壓站后必須空載試運,嚴禁直接投入運行。制動系統的制動力距、空動時間必須每年測試一次,測試結果符合要求

10、要保證楔形罐道、防撞梁、緩沖托罐裝置的功能,不失效。緩沖托罐裝置必須定期更換鋼絲繩。每周對托罐裝置及鋼絲繩進行一次檢查,并有記錄。鋼絲繩要涂防腐油,保證裝置處于完好狀態。

11、每天要對井筒裝備檢查一次,檢查各部螺栓是否松動,各部件銹蝕是否嚴重,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或更換。

12、每天要有專職的電鉗工對下列保護進行檢查:

1)過卷保護;2)過速保護;3)限速保護;4)后備保護;5)過負荷保護;6)過流保護;7)欠壓保護;8)深度指示器失效保護;9)箕斗卸載信號的閉鎖:10)信號系統及門連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各種保護靈敏、可靠。

13、井底老坑內存水及雜物應即使清理,如發現存水及雜物過多,影響尾繩運行,必須停運,處理完后方可運行。

14、嚴防井筒墜物砸壞、砸傷提升繩、尾繩。主井箕斗裝載位置必須經常檢查,如有偏差必須及時處理。

15、冬季副井井口加熱室必須保證正常運行,如有問題,水暖隊必須立即處理;運轉隊應注意加強井筒檢查,一旦發現結冰,立即處理。井口、井筒內排水、供水管路應定期檢查,一旦發現漏水現象,必須立即處理

篇3:預防主井提升裝置墜斗事故措施

預防主井提升裝置墜斗事故措施

l、主井提升機司機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并取得資格證,持證上崗。

2、運轉隊安排專人按《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對主井提升繩、罐道繩、尾繩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緩沖托罐裝置定期檢查、試驗,保證牢固可靠,每月不得少于一次,檢查結果要有記錄。

4、發現鋼絲繩斷絲、銹蝕、遭受外力猛烈拉伸超過規定標準時必須及時更換。遭受外力砸碰的尾繩出現硬彎要及時更換。

5、罐道繩出現斷絲時要及時將斷絲處處理平滑,防止刮卡罐耳銅套造成事故。斷絲超過標準的要及時更換。

6、司機班前及班中不許喝酒,班中不許脫崗、不許睡覺。司機必須在崗位上手拉手交接班,并做好交接班記錄。

7、運輸隊加強定量裝載的檢查、維護,防止超載提升。

8、加強操作人員的培訓,嚴禁重載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