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煤業副斜井井底車場交叉點改造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述:
副斜井井底車場變坡點至87.55米處,根據設計車場與水倉入口施工交岔點,由于斷面較大和較寬,為確保施工安全,特編寫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如下,審批貫徹后方可施工。
二、施工順序及方法:
1、施工方法:
(1)交岔點施工采用整體掘進,一次成巷。
(2)由于交叉點斷面大,擴巷時對已擴巷道先實施錨固;在分別擴寬左右幫,做到擴寬一側、錨固一側。
(3)采用人工打眼、爆破刷幫挑頂的方法,若遇巖石松軟可放震動小炮,挖掘式扒渣機出渣,機斗礦車運輸。
(4)嚴格施工質量,特別是聯網及錨固質量,確保樹脂錨固劑能夠很好的固化,保證錨桿、錨索的預緊力。
(5)作業過程中,必須指定專人觀察頂、幫,并進行敲幫問頂,觀察巷道圍巖的壓力與變形變化情況,若有異常,應由安全員及時進行處理工作,確保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作業。
2、施工順序:
1、首先擴車場到開口交岔點處,嚴格按照設計位置開始擴幫挑頂,及按時給定的中心腰線施工交岔點。
2、交岔點設計為直墻半圓拱,并一次成巷,嚴格按照交岔點平面圖施工。(如下頁附圖所示)。
3、斷面形成后,及時補打錨桿、錨索、及掛網。
三、支護規格:
根據四侯煤業巷道錨固支護方案設計研究報告,錨網噴支護之規定,特設定以下支護參數。
巷道采用錨桿、網、錨索、聯合支護,采用ф22×2400mmRHRB335左旋無縱筋螺紋鋼錨桿,間排距600mm×600mm,錨索間排距1600mm×1200mm;兩幫采用ф22mm×2200mm錨桿,間排距600mm×600mm,然后噴射混凝土。噴射厚度30mm--50mm。
因在交叉點附近圍巖的壓力會有所增加,故在交叉點處和交叉點附近,錨桿的排距變為600mm,錨索排距變為1200mm。
四.安全技術要求:
1、嚴格按照地測人員給出中心線及腰線施工。
2、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找凈活矸浮石,人員必須在支護完好的頂板下面進行,且有專人觀看。
3、采用爆破方法擴幫挑頂時,周邊眼必須按照光面爆破的標準進行
布置,炮眼間排距不大于350mm,輔助眼間距500mm-700mm,裝藥量2-3卷,炮泥封滿,最小抵抗線不小于300mm。
4、每次爆破后應設專人進行敲幫問頂找掉危矸活石,并及時進行支護,最大控頂距1.m,嚴禁空頂作業。
5、放炮時嚴格執行“一炮四檢”和“三人連鎖”放炮制,嚴禁放明炮、糊炮。
6、放炮前在各個通道設警戒,設放炮聯絡員一人,嚴格按人、牌程序化放炮管理要求執行。
7、放炮結束后,由班長親自解除警戒。
8、打錨桿時,孔徑必須與錨桿直徑相適應,錨桿外露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9、錨桿打好后,必須做拉拔力實驗,錨固力不小于設計值的90%。
10、噴混凝土前,先檢查巷道的安全情況,將頂、幫活矸清理掉,確認無危險后,方可進行其它作業。
11、對于巷道內的掉頂處,要及時進行放掉,重新補打錨桿,方可噴混凝土。
12、巷道內必須建立完善的防塵管路和三通閥門。設專人沖刷巷道,杜絕粉塵堆積。
13、嚴格按照工程質量施工,對檢查不合格的工程堅決返工。
14、施工期間有隊級干部現場跟班,確保施工安全。
篇2:舊城改造工程施工現場消防管理辦法
舊城改造工程施工現場的消防管理
1、施工現場必須遵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確定現場領導負責保衛工作。有總、分包的施工現場,實行總承包單位負責的保衛工作制度、各分包單位應接受總包單位的統一領導和監督檢查。
2、現場要建立門衛、巡邏護場制度。護場守衛人員要佩帶執勤標志。重要工程、重點工程要實行憑證出入制度。
3、料場、庫房的設置應符合治安消防要求,并配有必要的防范設施。易燃易爆、貴重、劇毒、放射性等物品,要設專庫專管,嚴格執行領用、回收制度。
4、施工現場必須設置寬度不小于3.5M的消防車道。消防車道不能環行時,應在適當地點修建架轉車道。
5、現場要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注意以布局合理,并應經常維修、保養。
6、現場進水管道直徑不小于100
篇3:舊城改造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防護辦法
舊城改造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安全防護
第一節安全用電技術措施
安全用電技術措施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安全用電在技術上所采取的措施;二是為了保證安全用電和供電的可靠性在組織上所采取的各種措施,它包括各種制度的建立、組織管理等一系列內容。安全用電措施應包括下列內容。
一、安全用電技術措施
1、設置漏電保護器
(1)施工現場的總配電箱和開關箱應至少設置兩級漏電保護器,而且兩級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和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級保護的功能。
(2)開關箱中必須設置漏電保護器,施工現場所有用電設備,除保護接零外,必須在設備負荷線的首端處安裝漏電保護器。
(3)漏電保護器應裝設在配電箱電源隔離開關的負荷側和開關箱電源隔離開關的負荷側。
(4)漏電保護器的選擇應符合國標GB6829-86《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器(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要求,開關箱內的漏電保護器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不大于30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小于0.1s。
2、安全電壓
當電氣設備采用了超過24V時,必須采取防直接接觸帶電體的保護措施。
對下列特殊場所應使用安全電壓照明器;
(1)有高溫、導電灰塵或燈具離地面高度低于2.4m等場所的照明,電源電壓應不大于36V。
(2)在潮濕和易觸及帶電體場的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于24V。
(3)在特別潮濕的場所,導電良好的地面、鍋爐或金屬容器內工作的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于12V。
3、電氣設備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配電系統應設置室內總配電屏和室外分配電箱或設置室外總配電箱和分配電箱,實行分級配電。
(2)動力配電箱與照明配電箱宜分別設置,如合置在同一配電箱內,動力和照明線路應分路設置,照明組路接線宜接在動力開關的上側。
(3)開關箱應由末級分配電箱配電。開關箱內應一機一閘,每臺用電設備應有自己的開關箱,嚴禁用一個開關電器直接控制兩臺及以上的用電設備。
(4)總配電箱應設在靠近電源的地方,分配電箱應裝設在用電設備或負荷相對集中的地區。分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距離不得超過30m,開關箱與其控制的固定式用電設備的水平距離不宜超過3m。
(5)開關箱應裝設在干燥、通風及常溫場所。不得裝設在有嚴重損傷作用的瓦斯、煙氣、蒸氣、液體及其他有害介質中。也不得裝設在易受外來固體物撞擊、強烈振動、液體侵濺及熱源烘烤的場所。配電箱、開關箱周圍應有足夠兩人工作的空間,其周圍不得堆放任何有礙操作、維修的物品。
(6)配電箱、開關箱安裝要端正、牢固,移動式的箱體應裝設在堅固的支架上。固定式配電箱、開關箱的下皮與地面的垂直距離應大于1.3m,小于1.5m。移動式分配電箱、開關箱的下皮與地面的垂直距離為0.6-1.5m。配電箱、開關箱采用鐵板或優質絕緣材料制作,鐵板厚度應大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