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進工作面延接吊掛風筒安全技術措施
為了確保安全生產,防止通風工延接、吊掛風筒時發生零敲碎打事故,特制訂了本安全保障措施。
一、風筒管理標準
1、風筒吊掛平直,逢環必掛;風筒口到工作面的距離和出口風量符合作業規程規定。
2、迎頭風筒必須有風筒圈,所有風筒不得有摩擦、擠壓現象。
3、風筒接頭嚴密(手距接頭處0.1m處感不到漏風),無破口(末端20m除外),無反接頭,風筒必須雙反壓邊。
4、風筒上方無淋水,風筒拐彎處,必須采取保護裝置,工作面必須有備用風筒、倒臺三通。
5、風筒拐彎處應用彎頭或骨架風筒緩慢拐彎,不應拐死彎。
6、風筒吊掛高度原則上在2m左右,滿足行人、運輸需要即可。
二、斜巷風筒吊掛、延接安全措施
1、斜巷吊掛、延接風筒作業時必須將梯子放穩牢靠,有2個人扶梯子,做到一邊一個,并且精神集中,嚴禁出現單手、腳蹬等現象。
2、斜巷吊掛、延接風筒作業時登高超過1m時必須佩帶保險帶,并保證生根在牢靠處懸掛。如果現場沒有固定保險帶的位置,必須在巷幫、風水管路等處用雙股8號鐵絲固定保險帶。
3、斜巷吊掛、延接風筒作業時嚴禁使用礦車作為登高工具。
4、斜巷吊掛、延接風筒作業時嚴禁站在耙矸機上施工。
5、斜巷吊掛、延接風筒時必須提前與施工單位結合,嚴禁在斜巷運輸、工作面耙矸等情況下作業。
6、斜巷吊掛、嚴禁風筒時注意觀察頂板、兩幫是否有片幫現象,錨桿是否堅固發現隱患及時采取措施處理。
7、在綜掘機上作業時,必須佩帶保險帶并生根在牢靠處懸掛,防止滑倒傷人。
8、梯子與地面的傾角應保持在65°左右,人員必須登在距梯子頂不小于1m的梯蹬上作業,在梯子上進行拉鐵絲等容易失去重心的作業,應進行重點提防;梯子頂不帶固定鉤時,用繩索或鐵絲將梯子頂與固定物綁牢,確保梯子整體穩固后方可登高施工。
三、巖巷風筒吊掛、延接安全技術措施
1、巖巷延接、吊掛及修補風筒作業時登高超過2m,登高作業期間必須系掛安全帶,并保證生根在牢靠處懸掛,如果現場沒有合適吊掛保險帶位置可以將保險帶吊掛在吊掛風筒鐵絲上。
2、沿巷迎頭需延接、吊掛、修補風筒時,必須在工作面停止出矸,且頂板、兩幫支護完好且工作面找凈危矸活石后,才能吊掛、延接、修補風筒進行作業。
3、嚴禁站在錨桿機、噴漿機、耙矸機及工作面其它支護材料上延接、吊掛及修補風筒。
4、吊掛風筒時首先選用梯子,梯子支設在松軟濕滑的地面時必須有防陷、防側傾措施,梯腳應套上橡皮套、安裝防滑墊等,嚴禁梯子支座在可移動的物件上。必須有專人扶梯并監護,多人時,其他人員站位應避開梯子滑落或物體墜落后能波及到的區域,嚴禁從上向下拋擲工具和器材,以防墜落傷人。梯子與地面的傾角應保持在65°左右,人員必須登在距梯子頂不小于1m的梯蹬上作業,在梯子上進行拉鐵絲等容易失去重心的作業,應進行重點提防;梯子頂不帶固定鉤時,用繩索或鐵絲將梯子頂與固定物綁牢,確保梯子整體穩固后方可登高施工。扶梯子人員必須時刻注意前后車輛,并在施工地點前后5m范圍內分別放木楔子,車輛通過時必須下梯子、避車,待車輛通過后方可作業。
5、如在井下大巷吊掛、修補風筒時需采用礦車搭設施工平臺,先將車輪兩側用木楔子掩穩,然后在礦車上方鋪設兩塊寬度不小于400mm的木板,木板之間用鐵絲相互緊鎖扣牢,同時將木架板用8#鐵絲與礦車緊固,使木板不能竄動,待平臺搭設穩固后,在專人監護下,施工人員戴好保險帶方可作業。
6、所有登高用具(包括梯子、礦車搭設平臺)必須由跟班隊長或班組長現場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投用,且拉鐵絲時應避免用力過大,拉斷鐵絲造成事故。
7、在架線電機車巷道吊掛風筒作業時,架線必須停電,且必須有人監護電機車運行情況,當電機車通過時必須停止作業,待電機車通過時方可繼續作業。
8、在連接倒臺三通、叭哨時,嚴禁站在風機正下方工作,防止風機墜落傷人。
四、煤巷風筒吊掛、延接安全技術措施
1、煤巷延接、吊掛及修補風筒作業時登高超過2m,登高作業期間必須系掛保險帶,并保證生根在牢靠處懸掛。
2、煤巷迎頭需延接、吊掛、修補風筒時,必須在工作面停止割煤,且頂板、兩幫支護完好且工作面找凈危矸活石后,才能吊掛、延接、修補風筒進行作業,如需登綜掘機進行作業(含高度不足2m時),必須系掛安全帶并保證生根在牢靠處懸掛。
3、嚴禁站在錨桿機等其它支護材料上延接、吊掛及修補風筒。
4、需要站在皮帶上吊掛、延接、修補風筒時,必須提前與施工現場負責人聯系好,確保吊掛風筒時皮帶閉鎖,同時避免防滑。
5、在井下搬運風筒及通過過橋時,應緩慢行走、注意力集中,防止滑到或其他物件絆倒摔傷。
6、在連接倒臺三通、叭哨時,嚴禁站在風機正下方工作,防止風機墜落傷人。
7、綜掘機在割煤期間嚴禁在綜掘機兩側,皮帶運轉時嚴禁站在皮帶架上作業。
五、煤巷掘進工作面防止瓦斯事故措施
1、風筒延接前須向調度室監控中心匯報,經調度室監控中心同意后方可實施。
2、為避免吊掛風筒傳感器處風筒內壓力下降,引起風筒傳感器動作,當班通風工必須向施工單位負責人要求安排專人看護風筒傳感器,防止發生風筒傳感器誤動作。
3、如果延接或更換風筒時需要停止局部通風機必須提前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否則按無計劃停風處理。
4、瓦斯異常區延接風筒時觀察確認甲烷傳感器吊掛在迎頭4~5m范圍內,并安排專人看管。
5、瓦斯異常區延接風筒時必須檢查工作面瓦斯(矩形巷道斷面至少檢查9個點,巷道周邊點距巷道周邊不大于300mm),工作面瓦斯濃度超過0.5%時,嚴禁延接風筒,按瓦斯超限應急處理措施進行;只有工作面瓦斯濃度小于0.5%時,方可延接風筒;對接或更換風筒期間瓦斯檢查人員要不間斷的檢查瓦斯情況,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防止瓦斯超限。
6、延接或更換期間必須安排兩名工作人員,同時做好對接準備,緩慢對接風筒,嚴禁出現一風吹;
7、對新敷設的風筒或恢復通風時,送風前必須首先檢查從風機至迎頭風筒的吊掛、連接情況,防止送風時風筒脫節或風筒堵塞造成瓦斯事故。
篇2:風筒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范本
一、適用范圍
第一條?本操作規程適用于全國各類煤礦的風筒工。
第二條?風筒工應完成下列工作:
1、負責所管轄區域內的風筒的運送、安裝、維修和拆除。
2、不用的或已經損壞的風筒及時回收上井。
3、及時修補更換現場破損的風筒。
4、及時整理、接好脫節的風筒。
二、上崗條件
第三條?風筒工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第四條?風筒工需要掌握以下知識:
1、學習《煤礦安全規程》并掌握對局部通風和局部通風機開停的有關規定。
2、掌握《煤礦安全規程》對選用風筒的有關規定。
3、掌握風筒安裝、使用的有關規定和技術要求。
4、熟悉所分管區域的掘進工作面的情況。
5、了解有關煤礦瓦斯、煤塵爆炸的知識。
6、了解井下各種氣體超限的危害及預防知識。
7、掌握下井須知等有關安全規定。
三、安全規定
第五條?風筒末端到工作面的距離,必須在作業規程中明確規定,必須保證工作面有足夠的風量。
第六條?風筒必須使用有”煤安”標志的合格產品。
第七條?風筒拐彎處要緩慢拐彎,不準拐死彎。
第八條?一臺風機不允許同時向兩個作業的掘進工作面供風。
第九條?風筒管理要做到”五不讓”:即不讓風筒落后工作面的距離超過作業規程規定、不讓風筒脫節破裂、不讓別人改變風筒的位置和方向、不讓風筒堵塞不通、不讓風筒浸在水中。
四、操作準備
第十條?入井時要攜帶必要的工具和材料,了解工作地點的風筒直徑、長度、是否需要新接風筒。
五、操作順序
第十一條?本工種操作應遵照下列順序進行:
安裝時:運輸→吊掛→檢查。
拆除時:拆除→運輸→檢查(晾曬)→修補→保存。
六、工常操作
第十二條?風筒的吊掛做到”兩靠一直”(靠頂、靠幫、吊掛平直),并避免風筒被刮破、擠扁、爆破崩破。
第十三條?風筒吊掛要逢環必掛,盡量靠近巷道一幫,高度符合設計要求。
第十四條?吊掛風筒要采取由外向里的方向,逐節連接、吊掛。
第十五條?風筒之間接口要嚴密。膠質風筒可用雙反邊接頭或三環接頭,插接時要順接,無反接頭。
第十六條?鐵風筒與膠質風筒連接處要加軟質襯墊,并用鐵絲箍緊,確保不漏風。
第十七條?風筒的直徑要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需使用過渡節連接。應先大后小,不準花接。
第十八條?斜巷和立井施工時,應設吊掛風筒的麻繩、鐵絲、鋼絲繩、鋼絞線(根據使用距離及載風筒重量選型),不應使風筒自負重。風筒更要注意接頭牢固,防止脫落。
第十九條?經常檢查風筒的質量,發現有破口、漏風,要及時修補。
第二十條?更換風筒時,不得隨意停風。確需停風時,應按照批準的停風計劃執行。
第二十一條?在工常工作中,如果風筒突然斷開、大破裂,影響到正常供風時,應及時通知受影響地點的人員撤出,并盡快修復、更換。在更換過程中要注意檢查有害氣體的積聚情況,按照有關規定操作。更換完畢后,要向調度室和通防部門匯報。
第二十二條?巷道掘迸完成以后,應在通防部門的指揮下及時把風筒全部拆除。拆除的風筒要運至井上,沖洗、曬干、修補完好。
第二十三條?拆除獨頭巷道的風筒時,不得停風,要由里向外依次拆除。
第二十四條?在帶式輸送機、刮板輸送機附近操作時,必須先和輸送機司機聯系好,必要時可以停止輸送機運轉,保證操作者的安全。
第二十五條?在電機車運行的巷道中吊掛風筒時,要設安全警戒,嚴防被車刮、撞。在架線電機車巷道中施工時要停電。在巷道高處吊掛風筒時要設臺架,操作時要站穩。
第二十六條?風筒過風門時,要加接硬質過渡風筒通過風門,不得用軟質風筒直接過風門。
第二十七條?在巷道中開挖水溝時,要用掩護物遮擋風筒,以防止爆破崩壞風筒。
第二十八條?風筒吊掛一般應避開電纜、各種管線,以免相互影響。
第二十九條?地面修補風筒:
1、修補風筒時,粘補風筒的膠漿應按要求配制。根據破口大小,裁剪補丁(以圓形為好);補丁四周應大于破口2cm以?上;補丁邊應裁剪成斜面;補丁和破口處應刷凈露出風筒原色,晾干后涂上膠漿進行粘貼,粘貼后應用木錘砸實,使其粘貼嚴密;最后應再涂上滑石粉。
2、l0cm以上的破口,應先用線縫合后,再進行粘貼。
3、風筒上的吊環應齊全,能保證風筒吊掛平直;兩端鐵圈?要縫牢。
4、修補好的風筒應妥善保存。
5、制作過渡節風筒時,長度應大于2m。
6、修補風筒時,應準備1臺局部通風機,用來吹干風筒。
7、汽袖、膠水必須單獨存放,應保持嚴密,周圍嚴禁煙火。
8、風筒修理室內不得使用火爐取暖。
9、風筒修理室內需配備滅火器材,做好防火工作。
七、特殊操作
第三十條?采用抽出式局部通風機的風筒安設。
1、風筒必須使用硬質風筒或帶有鋼絲骨架的橡膠或塑料可伸縮式風筒。橡膠或塑料風筒必須具有抗靜電、阻燃的性能。
2、安裝有鋼絲骨架的風筒時,在裝卸過程申應注意輕裝輕放,不要徑向擠壓和被鋒利雜物碰撞,以免損壞。
3、用快速接頭軟帶連接風筒時,兩節風筒的端圓要對正、接攏,用披風布搭好后,再用快速接頭軟帶將兩端圓卡緊。接頭軟帶的收緊力要適當,以不漏風、不拉脫為好,接頭軟帶的手把位置應在風筒的側下方。
4、風筒末端加接風筒時,應先將加接段風筒吊掛在鋼絞線上,對正接頭接好,避免產生風筒彎曲、折疊。
5、風筒拐彎處要加接硬質弧形彎頭連接。
6.在處理風筒內部的積水時,可先打開局部通風機的安全窗,然后解開接頭,排除積水。
第三十一條?采用抽出式局部通風機的通風方式時,須設專人進行風機、風筒管理。
八、收尾工作
第三十二條?整修完畢的風筒,要交存保管
第三十三條?記錄好風筒臺賬。
篇3:預熱器旋風筒堵塞清理安全操作規程
1目的:
用于指導預熱器旋風筒異常堵塞清理作業,確保作業安全,避免傷害事故發生。
2適用范圍:
制造分廠預熱器崗位
3引用標準:
《勞動安全衛生國家標準》
4.作業中的安全風險:
4.1空氣炮所處狀態,防止意外工作。
4.2被飛濺出來的物料燙傷。
4.3確保通道(包括逃生線路)暢通。
4.4確保所有區域有足夠的照明。
4.5清理現場可能產生灰塵的料堆如預熱器框架各級平臺及篦冷機附近。
4.6周遍及該級旋風筒以下平面的電纜防止被燙壞
5.堵塞判斷與消除:
5.1旋風筒錐部壓力上升趨于0。
5.2分解爐及窯尾溫度急速上升。
當出現上述現象時中控操作員應立即通知預熱器工確認是否出現堵塞。
5.3如果確認出現堵塞執行以下程序。
5.3.1操作員釋放空氣炮3~5次,如果無效,立即止料,止尾煤(送煤風機不停),止頭煤,停窯開啟輔傳轉窯,并通知相關人員(值班主任,回轉窯巡檢工,質控部),減拉風(高溫風機轉速減至30%,風門關小到50%,保證預熱器系統負壓以便進行安全清堵作業),開啟點火煙囪帽,保證預熱器出口溫度<400℃。
5.3.2調尾排風機轉速和風門,保持高溫風機出口壓力在-0.3~-0.5kpa,并通知生料磨和煤磨操作員。
5.3.3篦冷機篦速減至1~1.5次/分,降低篦冷機4,5,6室冷卻風機轉速到0,2,3室冷卻風機風門開度50%,1室冷卻風機風門開度20%,調控頭排風機轉速,保持窯頭罩壓力在-20Pa。
5.3.4停止窯筒體冷卻風機。
5.3.520分鐘后停篦冷機,間斷運轉(每隔10分鐘啟動一次)關閉2,3室冷卻風機風門,調控頭排風機轉速,保持窯頭罩壓力在-20Pa。
6.清堵作業程序:
6.1所有直接清堵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好高溫防護服、頭盔、鞋、手套等高溫防護用品。
6.2確認旋風筒堵塞的部位。
6.3確認好逃生路線,并保持其通暢。
6.4安全隔離的區域劃分,并用安全帶隔離,并掛警示牌或派人值守,禁止人員通過。
6.5通知熟料輸送機地坑人員全部撤離。
6.6觀察周圍有無易燃物品,電纜上做好防護,消防器材準備好。
6.7清堵工具檢查,確保其安全可靠。
6.8將空氣炮電源斷電,進氣閥關閉并鎖定,空氣炮內殘留氣體排空,并將排放閥常開。
6.9禁止人員正面對著捅料孔。
6.10禁止同時打開兩個以上(含兩個)捅料孔
6.11禁止從下方往上方捅堵
6.12將此級旋風筒下料翻板閥吊起,并綁好.
6.13統一聽從一個人員的指揮。
7.清堵完成:
7.1核實所有閥門開度與中控室一致并靈活調節。
7.2各傳感器檢查包括:溫度、壓力、氣體分析儀。
7.3入孔門、捅灰孔觀察孔關閉或封閉。
7.4檢查空氣炮、環吹是否正常。
7.5按窯預熱啟動程序重新開窯。
8相關文件:
8.1《勞動安全衛生國家標準》
8.2《員工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