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斜井過風氧化帶揭煤層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述
山丹長山子礦井主斜井已掘進至502m處,根據資料分析及施工時前探探眼內見煤,現掘進已進入煤層中,為了防止過煤層段發生事故,特編制此《山丹長山子礦井主斜井揭煤層安全技術措施》,望有關部門及施工人員嚴格貫徹執行。
二、組織機構與人員
成立過煤層領導小組。
組長:范新春
副組長:張亮、陳天盛、葉秉榮
組員:呂瑞新、徐彪山、韓東鵬、張喜平、周建忠、孫國強、賈春暉、侯振元、王連合、李文國
三、過煤層方案
一)施工方案
本次過煤層施工在嚴格堅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下,采取“超前探孔控制、短段掘進、加強支護”的方案進行施工。
二)施工方法
1、由于該巷道地質資料不明,在施工超前探眼過程中已經發現前方有大量的煤渣出現,所以施工中不再施工地質勘探鉆孔。
2、施工時每班必須采取超前鉆孔施工,即每茬炮眼施工前在工作面先施工6個不小于4m的超前鉆孔,1#孔布置在巷道中心距頂板300mm,傾角為0°,孔深4m。2#、3#孔布置在巷道左右夾窩與拱基線35°夾角,傾角為-25°,孔深為4.0m。5#、6#孔布置在巷道左右幫距底板600mm,傾角為-25°,孔深為4m。4#孔布置在巷道中心距底板600mm,傾角為-25°,孔深為4m。(詳見附圖)超前鉆孔施工過程中隨時觀察、檢測孔內的氣體異常情況(包括水、瓦斯、CO2等氣體)。如有異常立即停止施工,必須撤人至安全地點,并匯報項目部調度采取有效安全措施。
3、采取短掘短支,加強支護,掘進段距不大于1m。煤層施工中發現圍巖松軟破碎,現有支護形式不能滿足安全要求時,必須立即與甲方工程技術部聯系更換支護方式,確保施工安全。
4、加強通風管理,風筒口距工作面之距不大于7m,嚴禁風筒有破口漏風現象,確保工作面的供風量。
四、安全技術措施
1、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和前探梁的使用,接班后,安全網員、班長應首先用鋼釬敲擊巷道、工作面已暴露的巖面(煤體)探明是否有松動,空隙撬掉浮石,工作面未“敲幫問頂”不許入內通行,“敲幫問頂”后及時將前探梁延伸到工作面,并保證前探梁正確可靠使用。
2、在過煤層施工中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制度,瓦斯檢查人員必須執行瓦斯巡回檢查制度和請示報告制度,并認真填寫瓦斯檢查班報。每次檢查結果必須記入瓦斯檢查班報手冊和檢查地點的記錄牌上,并通知現場工作人員,瓦斯濃度超過規程有關規定時,瓦斯檢查員有權責令現場人員停止工作,并撤到安全地點。
3、井下出水或有突水預兆即: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水霧、水叫、頂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或底鼓、裂隙出水、水色發渾、有臭雞蛋味等異常現象時,必須停止作業,采取緊急措施撤離人員,及時通知調度室或值班領導。
4、放炮時嚴格執行遠距離放炮制度,在揭煤期間放炮時井下所有人員必須撤離到地面,放炮30分鐘后,先由瓦檢員、班組長、放炮員、安全網員逐段檢測后巷至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瞎跑、殘炮、巷道頂板支護情況以及工作面的溫度、是否有水,確認無問題后通知項目部井口調度其他人員方可進入工作面作業。
5、在打眼、裝藥時,瓦檢員、班組長、值班隊長必須在工作面檢查瓦斯、隨時查看瓦斯檢測系統,并做好記錄。如發現異常(包括夾鉆、頂鉆、瓦斯忽大忽小、異常聲響、溫度變化異常),立即撤人至安全地點,并匯報調度,采取有效措施確認無危險后方可恢復施工。
6、在施工中要防治撞擊等產生火花、加強電器設備的防爆檢查、杜絕失爆現象。
7、入井人員必須隨身攜帶好自救器,班組長和跟班隊長、零星下井人員必須佩戴瓦斯便攜儀,安檢部門加強入井人員自救器使用的培訓。
8、加強井口檢身員的管理,確保每人下井人員都被檢身,嚴禁酒后下井及將煙火帶入井下,嚴禁穿化纖衣服下井。
9、每茬炮后必須進行初期支護,鋼支架支護緊跟工作面,嚴禁空頂作業,噴砼厚不小于50mm。
10、未詳之處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煤與瓦斯防突細則》、《主斜井井筒施工作業規程》及有關規定。
篇2:主斜井過風氧化帶及揭煤層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述
山丹長山子礦井主斜井已掘進至502m處,根據資料分析及施工時前探探眼內見煤,現掘進已進入煤層中,為了防止過煤層段發生事故,特編制此《山丹長山子礦井主斜井揭煤層安全技術措施》,望有關部門及施工人員嚴格貫徹執行。
二、組織機構與人員
成立過煤層領導小組。
組長:范新春
副組長:張亮、陳天盛、葉秉榮
組員:呂瑞新、徐彪山、韓東鵬、張喜平、周建忠、孫國強、賈春暉、侯振元、王連合、李文國
三、過煤層方案
一)施工方案
本次過煤層施工在嚴格堅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下,采取“超前探孔控制、短段掘進、加強支護”的方案進行施工。
二)施工方法
1、由于該巷道地質資料不明,在施工超前探眼過程中已經發現前方有大量的煤渣出現,所以施工中不再施工地質勘探鉆孔。
2、施工時每班必須采取超前鉆孔施工,即每茬炮眼施工前在工作面先施工6個不小于4m的超前鉆孔,1#孔布置在巷道中心距頂板300mm,傾角為0°,孔深4m。2#、3#孔布置在巷道左右夾窩與拱基線35°夾角,傾角為-25°,孔深為4.0m。5#、6#孔布置在巷道左右幫距底板600mm,傾角為-25°,孔深為4m。4#孔布置在巷道中心距底板600mm,傾角為-25°,孔深為4m。(詳見附圖)超前鉆孔施工過程中隨時觀察、檢測孔內的氣體異常情況(包括水、瓦斯、co2等氣體)。如有異常立即停止施工,必須撤人至安全地點,并匯報項目部調度采取有效安全措施。
3、采取短掘短支,加強支護,掘進段距不大于1m。煤層施工中發現圍巖松軟破碎,現有支護形式不能滿足安全要求時,必須立即與甲方工程技術部聯系更換支護方式,確保施工安全。
4、加強通風管理,風筒口距工作面之距不大于7m,嚴禁風筒有破口漏風現象,確保工作面的供風量。
四、安全技術措施
1、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和前探梁的使用,接班后,安全網員、班長應首先用鋼釬敲擊巷道、工作面已暴露的巖面(煤體)探明是否有松動,空隙撬掉浮石,工作面未“敲幫問頂”不許入內通行,“敲幫問頂”后及時將前探梁延伸到工作面,并保證前探梁正確可靠使用。
2、在過煤層施工中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制度,瓦斯檢查人員必須執行瓦斯巡回檢查制度和請示報告制度,并認真填寫瓦斯檢查班報。每次檢查結果必須記入瓦斯檢查班報手冊和檢查地點的記錄牌上,并通知現場工作人員,瓦斯濃度超過規程有關規定時,瓦斯檢查員有權責令現場人員停止工作,并撤到安全地點。
3、井下出水或有突水預兆即: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水霧、水叫、頂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或底鼓、裂隙出水、水色發渾、有臭雞蛋味等異常現象時,必須停止作業,采取緊急措施撤離人員,及時通知調度室或值班領導。
4、放炮時嚴格執行遠距離放炮制度,在揭煤期間放炮時井下所有人員必須撤離到地面,放炮30分鐘后,先由瓦檢員、班組長、放炮員、安全網員逐段檢測后巷至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瞎跑、殘炮、巷道頂板支護情況以及工作面的溫度、是否有水,確認無問題后通知項目部井口調度其他人員方可進入工作面作業。
5、在打眼、裝藥時,瓦檢員、班組長、值班隊長必須在工作面檢查瓦斯、隨時查看瓦斯檢測系統,并做好記錄。如發現異常(包括夾鉆、頂鉆、瓦斯忽大忽小、異常聲響、溫度變化異常),立即撤人至安全地點,并匯報調度,采取有效措施確認無危險后方可恢復施工。
6、在施工中要防治撞擊等產生火花、加強電器設備的防爆檢查、杜絕失爆現象。
7、入井人員必須隨身攜帶好自救器,班組長和跟班隊長、零星下井人員必須佩戴瓦斯便攜儀,安檢部門加強入井人員自救器使用的培訓。
8、加強井口檢身員的管理,確保每人下井人員都被檢身,嚴禁酒后下井及將煙火帶入井下,嚴禁穿化纖衣服下井。
9、每茬炮后必須進行初期支護,鋼支架支護緊跟工作面,嚴禁空頂作業,噴砼厚不小于50mm。
10、未詳之處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煤與瓦斯防突細則》、《主斜井井筒施工作業規程》及有關規定。
篇3:防止誤揭煤層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彭家灣煤礦位于竹林腳—白泥田近EW向斷層北盤,礦區內構造主要為EW向的F1正斷層和NE向的F2正斷層,斷面傾向北西,傾角70~75°,斷距21~24m。地層傾向北東50°,傾角8~15°,平均10°左右。礦區內出露的地層第四系、三疊系下統夜組、二疊系上統長興組、二疊系上統龍潭組、二疊系上統茅口組,含煤地層為二疊系上統龍潭組。
根據貴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產字[2008]1547號《對畢節地區2008年度礦井瓦斯等級鑒定報告的批復》,彭家灣煤礦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為9.78m3/mim,相對瓦斯涌出量64.01m3/t,二氧化碳絕對涌出量為1.32m3/mim,相對涌出量8.64m3/t,鑒定等級為高瓦斯礦井。按煤與瓦斯突出設計和管理。
主斜井、副斜井、回風斜井從C14煤層頂板開口施工至+1300m標高,貫通形成礦井開拓系統,通過反石門揭穿C14、C16煤層。在井筒西翼布置1401回采工作面,東翼布置1402回風巷掘進工作面、1402運輸巷掘進工作面。
在副斜井井底布置水泵房和井底水倉。
二、誤揭煤層的原因
由于本礦井田未進行詳查和精查的地質勘探工作,區域內的地質構造、煤層層數、煤層埋深、煤層產狀及斷層、褶曲等不甚了解;煤層瓦斯含量、瓦斯壓力、瓦斯釋放情況、瓦斯滲透情況等有待測定;在加上具體操作過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出現偏差,就有可能出現誤揭煤層現象,為了避免出現誤揭煤層,特制定防止誤揭煤層安全技術措施。
三、安全技術措施
1、井筒、巷道的開拓、掘進施工,必須嚴格作到“有掘必探、先探后掘”。鉆孔的深度、個數、方位必須符合《預防誤揭煤層鉆孔示意圖》的規定。必須保留20的安全超前距。
2、加強鉆孔檢查驗收,提高鉆孔施工質量。打鉆過程中,必須安排一名專職瓦斯檢查員現場看守,密切關注打鉆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異常情況,隨時掌握第一手資料。特別注意打鉆穿透的各個層位,并作好記錄備查。
3、加強瓦斯地質預報,準確掌握煤層賦存位置,防止誤揭煤層。瓦斯檢查員要不斷檢測鉆孔中瓦斯涌出情況,發現瓦斯異常或超限時,必須停止一切工作,切斷電源,撤出人員。
4、鉆進過程中,如遇地質破碎、頂鉆、卡鉆、噴孔等其他動力現象,必須立即停止鉆進,但不得拔出鉆桿。
5、加強監測監控,保證監控有效。按照“裝備齊全、數據準確、斷電可靠、處置迅速”的要求,加強監控設備的日常檢修和維護,保證監控設備完好,數據準確傳輸,實現井下瓦斯24小時不間斷有效監控,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嚴格執行“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加強防突知識培訓,提高職工防突意識和能力。切實抓好近突出煤層掘進、異常地質構造條件下防突工作,采取有力措施,防止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發生。
7、掘進中發現地質、礦壓、瓦斯異常,必須立即停止工作,待采取相應措施確認無危險后方可恢復掘進。
8、必須保證各個掘進工作面有足夠的新鮮風流,風量必須滿足現場需用,嚴禁無計劃停風和無風微風作業。
9、必須保證井下所有電器設備的防爆性能良好,杜絕一切火源入井。
10、其他不盡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和《防突管理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