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礦山爆破技術安全預防措施遲爆拒爆現象處理方案

礦山爆破技術安全預防措施遲爆拒爆現象處理方案

2024-07-15 閱讀 5354

金屬、非金屬礦山通常用炸藥有銨梯類炸藥、銨油類炸藥、水膠炸藥以及乳化炸藥等。常用的起爆器材有導爆索、導爆管、繼爆管等。根據使用的起爆器材的種類,起爆方法有火雷管起爆法、電雷管起爆法、導爆索起爆法和導爆管起爆法及聯合起爆法。為了保證爆破作業的安全可靠,防止拒爆,一般在較大規模爆破時使用聯合起爆法起爆,同時敷設兩種起爆網路。程潮區域現有兩種起爆方式:專用起爆器+延時引爆具+非電導爆管起爆法和遠程瞬間起爆法。

一、礦山爆破技術安全預防措施

1、爆破原理

炸藥在一定的外界作用下(如受熱、撞擊)發生爆炸,同時釋放熱量并形成高溫、高壓氣體。圍巖、礦石開采中,就是利用炸藥的這種性質來為采掘服務,達到采掘目的。炸藥爆炸時的危害主要是產生爆炸地震、空氣沖擊波、飛石和噪聲等,一旦失控,就會造成事故。要避免這些危害必須嚴格執行爆破技術操作規程、技術方案,確保必要的安全距離和采取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

2、爆破作業的主要安全規定

2.1各種爆破作業必須使用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爆破器材,不準使用擅自制造的炸藥。

2.2進行爆破工作的礦山、礦點,必須設爆破工作負責人、爆破員、爆破安全員和爆破器材保管員。作業人員應了解所使用的爆破器材的性能、爆破技術和有關的安全知識。

2.3爆破作業人員應參加專門培訓,經考核取得安全作業證后,方可從事爆破作業。

2.4大、中型礦山,進行淺眼爆破時,應有爆破說明書。其內容包括炮眼布置圖、裝藥參數、裝藥結構圖、填塞長度、起爆方法等。

2.5爆破作業地點有以下情況之一時,禁止進行爆破作業:有冒頂或邊坡滑落危險;作業通道不安全或通道阻塞;進行中深孔、深孔爆破時,爆破參數或施工質量不符合設計要求;工作面有涌水危險或炮眼溫度異常;危險邊界上未設警戒;光線不足或無照明。

2.6進行爆破器材加工和爆破作業人員禁止穿化纖衣服。

2.7裝藥時,必須遵守以下規定:用木制炮棍;裝起爆藥包時,嚴禁投擲或沖擊;一旦起爆藥包沒裝到位,禁止拔出或硬拉起爆藥包中的導火索、導爆索、導爆管或電雷管腳線,應按處理盲炮的有關規定處理。

2.8進行填塞工作時,必須遵守以下規定:裝藥后,必須保證填塞質量,禁止采用無填塞爆破;淺孔爆破時,按爆破設計要求填塞炮孔;禁止使用石塊和易燃材料填塞炮孔;堵塞要十分小心,不得破壞起爆線路;不應搗固直接接觸藥包的填塞材料或用填塞材料沖擊起爆藥包。

2.9爆破后,經通風吹排煙、檢查確認井下空氣合格、等待時間超過15分鐘后,方準許作業人員進人爆破作業地點。

2.10爆破工作開始前,必須確定危險區的邊界并沒置明顯的標志。地下爆破應在有關通道上設置崗哨。回風巷應設路障,并掛上“爆破危險區,不準入內”的牌子。

2.11爆破前必須同時發出音響和視覺信號,使在危險區的人員能夠聽到、看到。爆破后,經檢查確認安全時,方可發出解除警戒信號。

2.12爆破安全員、爆破員進入放炮地點后,應檢查有無冒頂、危石、支護破壞和盲炮現象。如果發現有這些現象,應向爆破負責人報告后組織進一步檢查和處理;發現其他不安全因素應及時排查處理;在上述情況下,不應發出解除警戒信號。盲炮應在當班處理,當班不能處理或未處理完畢,應將盲炮情況(盲炮數目、炮孔方向、裝藥數量和起爆藥包位置,處理方法和處理意見)在現場交接清楚,由下一班繼續處理。發現殘余爆破器材應收集上繳,集中銷毀。常用的處理盲炮的方法有重新起爆法、誘炮法、打平行眼裝藥爆破法、用水沖洗法。

3、爆破事故的預防措施

3.1爆破檢查?爆破后經通風吹排煙、檢查確認井下空氣合格,等待時間超過15分鐘后,方準許作業人員進人爆破作業地點。確認爆破地點安全與否,檢查有無“盲炮”及可疑現象;有無殘余炸藥或雷管;頂板兩幫有無松動石塊;支護有無損壞與變形。在妥善處理并確認無誤后,經爆破員、爆破安全員同意,發出解除警戒信號后,其他工作人員方可進入爆破地點工作。

3.2盲炮處理?

處理盲炮時,應遵守以下規定:

1、應派有經驗的爆破員處理盲炮,處理前應由爆破員在該區域邊界設置警戒,處理時無關人員不許進入警戒區。

2、導爆管起爆網路發生盲炮時,應首先檢查導爆管是否有破損或斷裂,如有破損或斷裂應修復后起爆;如起爆網路完好,可重新起爆。

3、打平行孔裝藥爆破,平行孔距盲炮的距離不得小于0.3米。

4、可用木、竹或其他不產生火花的材料制成工具,輕輕地將炮孔內填塞物掏出,用藥包誘爆;但不應直接掏出炮孔中的起爆藥包。

5、可在安全地點外用遠距離操縱的風水管吹出盲炮填塞物及炸藥,但應采取措施回收雷管。

6、盲炮應在當班處理,當班不能處理或未處理完畢,應將情況在現場交接清楚,由下一班繼續處理。

7、盲炮處理后,應由處理者填寫登記卡片或提交報告,說明產生盲炮的原因、處理的方法、結果和預防措施。

8、在殘孔附近鑿巖時應避免鑿穿殘留炮孔,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繼續在上次爆破后余下的殘炮孔上打眼。

9、盲炮包括瞎炮和殘炮,發現盲炮和懷疑有盲炮,應立即報告并及時處理。若不能及時處理應設置明顯的標志,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禁止掏出或拉出起爆藥包,嚴禁打殘眼。

處理主要有下列方法:

①經檢查確認炮孔的起爆線路完好和漏接、漏點造成的拒爆,可重新進行起爆。

②打平行眼裝藥起爆。對于淺眼爆破,平行眼距盲炮炮孔不得小于0.3m外另行打眼爆破,深孔爆破平行眼距盲炮孔不得小于10倍炮孔直徑。

③用木制、竹制或其他不發火的材料制成的工具,輕輕地將炮孔內大部分填塞物掏出,用聚能藥包誘爆。

④若所用炸藥為非抗水硝銨類炸藥,可取出部分填塞物,向孔內灌水,使炸藥失效,但應回收雷管。

⑤對于硐室爆破,應找出線頭接上電源重新起爆或者沿導硐小心掏取堵塞物,取出起爆體,用水灌浸藥室,使炸藥失效,然后清除。

3.3早爆事故的預防

1、雜散電流的預防?雜散電流是指來自電爆網絡之外的電流。超過30mA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預防雜散電流的措施。因此,應對可能產生雜散電流的地方,需要經常測定流過電雷管的雜散電流值。

2、靜電的預防?防治的方法包括采用抗靜電雷管;對裝藥工藝系統采用良好的接地裝置;預防機械產生的靜電影響。

3、雷電的預防?在雷電放點地點實施爆破時,有可能會造成早爆事故。雷電的預防方法:在雷電區暫時停止地面或地下爆破作業;雷雨天和雷擊區禁止采用電力起爆法;對炸藥庫和有爆炸危險地工房,必須安設避雷裝置。

3.4遲爆?

1、產生遲爆的原因

起爆器材或炸藥過期,起爆能力或爆轟性能降低,起爆后炸藥不能立即爆轟,存在一段由爆燃轉為爆轟的時間,致使爆炸時間滯后;起爆器材質量不好,如導火索慢燃,延期雷管延期時間拉長等;在導火索-火雷管起爆情況下,施工質量低,炮孔中導火索產生扭曲,被擠壓等現象,造成局部導火索段傳火困難,推遲了起爆時間。

2、遲爆的預防措施

不使用過期的爆破器材;使用前檢測炸藥和起爆器材性能;在裝藥填塞過程中防止導火索扭曲、損傷等。

如果出現遲爆,立即向項目部經理匯報,由項目部爆破技術負責人確定方案后進行處理,在未處理之前爆破警戒不能撤除。

二、項目部對專用起爆器+延時引爆具+非電導爆管起爆法的相關規定

1、專用延時引爆具是一個整體,不允許拆裝,更不允許拆開后用明火點火。

2、要對專用起爆經常進行檢查,保證其基本的正常性能,同時在放炮前要備用一個,防止一個不能正常工作,無法點火。

3、點火后6分鐘延時引爆具在既定的時間內未起爆,則可能發生遲爆現象,放炮工要耐心等待,直到炮響后方可解除警戒;若等待45分鐘后仍未起爆則可能發生拒爆現象,無論是遲爆或拒爆當天都不能再進入作業面,此時應立即向項目部報告,同時施工現場要派人對作業面實施24小時警戒,不得離人。同時項目部要迅速組織相關人員制定處置方案,嚴禁作業人員私自當天處理。

4、項目部要對作業面在爆破時間段對爆破安全情況進行定期抽查,發現問題及時制止,未裝藥的不能允許裝藥,已經裝藥的,堅決不能起爆。

5、項目部接到拒爆情況后,要在研究制定處置方案的同時派人先到現場檢查警戒情況,嚴防無人警戒留下重大隱患。

6、外協隊負責人要對爆破人員經常進行說教,嚴禁縱容爆破人員的違章行為,同時要保證起爆器的數量和完好性。

篇2:石方爆破施工安全預防措施與應急方案

石方爆破施工安全預防措施與應急方案

一、主要事故隱患:爆炸、飛石傷人事故

二、預防安全措施

1、嚴防爆炸、飛石傷人,設專人觀察,配備報警所需的通信工具及口哨。

2、爆炸工程的施工方案必須報請當地公安機關批準后,方能組織實施。

3、爆破工作設專人指揮,規定明確的預告,起爆和解除警戒的信號。在確定的危險區邊界設置明顯的標志,警戒區四周派警戒人員負責。警戒區內的人、畜必須全部撤離。

4、爆破工程的作業人員,必須經公安機關或公安機關指定的部門考試合格后持有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核發的有效證件,才能參加施工進行操作。

5、爆破點距村莊太近時,必須采取防震措施:一是分散爆破點,二是減少裝藥量;三是采用表層震動爆破法,減輕震動波。

5、爆破點上空有高壓走廊橫穿時,必須采取防護措施,在采取防護措施的同時,在爆破點上用草袋,膠管布和安全網三層覆蓋,并將網繩用鋼纖固定在石縫中,保證爆破碎石飛擲高度,確保高壓走廊的安全運行。

6、在爆破現場的專設的加工棚(房)內制作爆藥包。棚內不準有電氣、金屬、無關人員不得入內。

7、爆破時設專人點清爆破數,核對與裝炮數量是否相符,確認炮響完并過5分鐘后,方準爆破人員進入爆破作業點。

8、每一次爆破作業結束后,對現場進行認真的清理,防止瞎炮和爆炸物的丟失。

9、爆破完畢后,及時清理懸危巖石。

三、應急方案

1、當發生爆炸事故后,第一發現人應及時示警并以最快速度與事故應急小組聯系。接到信息后,安全員拔打"119""120"緊急事故報警電話,項目經理負責指揮,立即疏散危險范圍內的人群,將受傷人員抬至安全地帶,進行包扎等工作,并及時送往醫院,值勤人員,做好安全警戒工作。

2、當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拔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同時應急小組進行可行的應急搶救。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按分工各負其責,搶救傷員,維持現場秩序,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3、當發生電、水、氣通信光纜被損壞事故時,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迅速組織力量封鎖(事故)事件現場,在安全范圍外隔離警戒,同時立即聯系被破壞物所屬部門組織搶救。

4、應急小組對事故進行詳細調查并書面報告上級有關部門。

篇3:爆破施工盲炮排除處理預防措施

1工程概況

2盲炮原因分析

2.1產生短路現象

隧道掘進實現光面爆破技術,周邊孔采用間隔裝藥結構,孔內采用導爆索起爆網路,孔外連接主導爆索與支導爆索搭接長度沒有達到15㎝以上,主導爆索與支導爆索傳爆方向夾角沒有達到小于90?的要求,因此發生短路造成全拒爆。

2.2傳爆雷管采用孔外延時時,先爆炮孔產生的飛石或沖擊波將高段別傳爆雷管的導爆管炸斷而產生拒爆,導致全拒爆。

2.3傳爆雷管爆炸時產生的金屬碎片炸斷炮孔外傳爆的導爆管,導致全拒爆。

2.4起爆或傳爆雷管爆炸能量不夠。

根據經驗,每發雷管最多能可靠起爆10根導爆管左右,如果超過此數量,就有炸斷最外層導爆管而產生拒爆的可能。

2.5起爆和傳爆雷管與導爆管連接不正確,雷管聚能穴應與導爆管的傳爆方向相反,這樣才能確保傳爆。

2.6導爆管進水引起的傳爆中斷。

在裝藥過程中,有些爆破工習慣把過長的導爆管剪去,這樣就使導爆管成為開口,如果在潮濕或淹水條件下施工,導爆管有進水的可能性。另外,由于導爆管與雷管在接口處箍固不牢引起的進水也會產生拒爆。

2.7由于塑料導爆管內壁上涂藥異常,涂藥密度過大,當傳爆至此處時,引起“藥團”爆轟并穿孔,致使爆轟能量部分外瀉,破壞管道效應,引起傳爆中斷;或由于塑料導爆管內壁面上涂藥出現斷藥層而引起傳爆中斷,管內壁面上出現斷藥層距離大于存在管道效應條件下涂藥殉爆距離而使傳爆中斷;或由于雷管質量不符合要求導致拒爆和雷管爆炸而炸藥沒引爆造成半爆。這是器材本身質量缺陷所致。

2.8由于外界機械作用刺穿或壓扁塑料導爆管而引起傳爆中斷;浮石、危石清理不到位石塊掉下砸斷導爆管或拱頂石塊受第一次爆破震動在第二次爆破裝藥后落下砸斷導爆管,從而導致全拒爆。

2.9導火索噴火熔化導爆管、導火索受潮、導火索斷藥或出現死疙瘩、連接處加工不好、雷管進水等引起傳爆中斷,造成全拒爆。

2.10傳爆雷管與導爆管捆扎不牢、不嚴實,造成部分導爆管沒能被引爆。雷管與導爆管連接處沒清洗干凈,泥、水影響爆炸能量作用而導致全拒爆。

2.11裝藥、堵塞作業造成的拒爆,如不連續裝藥造成部分拒爆,裝藥過密,炸藥感度降低,造成拒爆;裝藥、堵塞時操作不當,損壞網路;水孔中將部分炸藥溶解,起爆不了;管道效應造成殘爆,線路接錯。

2.12雷管和炸藥本身質量問題導致雷管爆炸后只引爆部分炸藥造成殘爆。

3盲炮(啞炮)的排除

針對盲炮的危害性,一方面采取技術措施和加強管理避免產生,另一方面在盲炮出現后,及時采取有效的處理辦法:

(1)盲炮應在當班處理,當班不能處理或未及時處理完畢,應將盲炮情況在現場交接清楚,由下一班繼續處理。處理前由專職安全員設立警戒區域,并在現場設立危險標志,安全員進行值班,無關人員不得進入該區域。

(2)水洗法:用水沖洗孔內藥卷,沖洗稀釋炸藥,然后清出雷管。

(3)補炮法:在盲炮相鄰一定的安全位置(一般距盲炮孔口不小于30㎝)進行鉆孔裝藥重新爆破。若盲炮拋散在碴堆中,應謹慎回收拋散在碴堆中原盲炮中的起爆體。

(4)重新連接起爆法:如孔外線路良好,經檢查確認后,重新連接起爆。

(5)風吹法:在安全距離外,用高壓風管吹出孔內填塞物及炸藥,但應采取措施回收雷管。

(6)誘爆法:用木、竹或其他不產生火花的材料制成的工具輕輕將炮孔內填塞物取出,重新裝入起爆體將其誘爆。

4預防對策

為避免因處理不當造成爆炸事故,需采取如下預防處理措施。

4.1采取的技術措施

(1)選用優質的爆破器材(雷管、炸藥、導火索、導爆索等)。在每炮孔裝兩發雷管,保證每循環準爆,不出現盲炮。

(2)爆破網路必須采用孔內微差爆破,禁止采用孔外微差,以免出現因孔外延時雷管傳爆線受損而造成簇聯盲炮。

(3)孔外均采用即發雷管或同段雷管實現簇聯式并聯連接網路。每簇連接不超過20根導爆管,連接處用毛巾擦干凈,導爆管不得打結和對折。

(4)傳爆雷管用膠布包裹緊密牢固,最好纏10層左右。孔外采用復式連接。

(5)裝藥前應檢查和清孔,起爆體應加工牢固,防止孔中1/4或3/4處,每節藥卷應緊貼,以免出現斷藥發生殘爆的可能。

(6)用導火索起爆時,導火索要與傳爆導爆管保持一定距離,避免其噴火燒壞導爆管。

(7)連接時,傳爆雷管要正確連接并且保證其起爆能量(每發雷管最多起爆10根導爆管)。雷管聚能穴與導爆管的傳爆方向相反,且離開工作面適當距離,避免炸壞導爆管,引起拒爆。孔外相鄰傳爆雷管要留有足夠的距離,以免相互錯爆或切斷網路。

(8)改變傳統的抬炮(臺階水平孔)爆破方法,采取垂直鉆孔即臺階爆破法,這樣便于發現啞炮。

(9)作業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裝藥過程中要仔細認真,注意不要損壞導爆管。

(10)爆破時,必須有專業的爆破員持證上崗。

(11)施工過程中細心操作,避免外界機械作用刺穿或壓扁導爆管引起傳爆中斷;及時清理浮石、危石等,以免砸斷導爆管造成盲炮。

(12)爆破作業過程中,嚴格按照《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的要求操作。

4.2現場爆破安全管理措施

(1)爆完15min后,爆破員、技術人員及現場管理應親臨掌子面檢查爆破情況,有無大塊,周邊輪廓圓順情況,有無欠挖、盲炮、危石等,發現盲炮及時處理,浮石、危石及時清理,并做好記錄。

(2)盲炮(啞炮)未處理完畢嚴謹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3)出碴時,挖掘(裝載)機司機要小心操作,現場管理人員在現場指揮。因為隧道常用抬炮(臺階水平孔爆破),會出現盲炮,而爆破后,石塊落下,難以發現。所以司機發現未爆的雷管時,要停止作業,告訴爆破員,讓其收起上交集中銷毀,避免外流造成惡性爆炸事故;發現有導爆管時,要輕輕的拽一下,如果拽不出,有可能是拒爆的盲炮,此時要及時告訴爆破員和現場管理人員及爆破工程師,采取有效措施處理盲炮;當發現有突出的石塊未被爆起時,可能存在盲炮,此時不要用挖掘機硬挖,以免積壓使其爆炸,要及時報告相關人員,采取措施處理盲炮。

(3)挖掘(裝載)機清碴時,無關人員一律不得在現場停留,現場管理人員也要在安全距離之外。

(4)出碴完畢應進行測量放樣,同時應對剩下掌子面底部進行檢查,重點是邊墻角和底板孔是否有欠挖和殘爆情況,并做好記錄。

(5)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預防事故發生。

(6)爆破員、現場管理人員、爆破工程師等要認真履行職責,筑牢安全思想防線,增強整體防范意識。建章立制并貫徹執行,保證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