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主要通風機突然停止運轉通風安全措施

主要通風機突然停止運轉通風安全措施

2024-07-15 閱讀 8098

凡因礦井主要通風機無計劃突然停電、停止運轉;主要通風機發生故障;或其它原因突然停止運轉時,為了保證礦井安全生產,特制定《主要通風機突然停止運轉通風安全措施》:1、礦井主要通風機因停電突然停止運轉時,主扇房值班司機必須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礦調度室值班調度員必須立即通知井下各個區域的瓦檢員、安檢員、井下帶班領導;由帶班領導負責通知井下所有采煤工作面、掘進工作面、各維修點、安裝點、硐室、回風巷等地點的工作人員立即停止工作,撤離工作面到全風壓安全的巷道中。2、主要通風機房值班司機應在10分鐘內,開啟備用主扇;如果在10分鐘內備用主扇未能開啟時,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調度室必須立即通知井下瓦檢員、安檢員、帶班領導;由安檢員負責協助該區域作業的班長、電鉗工將局部通風機開關打到零位;由瓦檢員負責在掘進工作面入口出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入內,并向礦調度室匯報;由帶班領導和班長負責清點人數,帶領所有人員升井,并向礦調度室匯報。3、主要通風機房值班司機必須堅守工作崗位,當礦井主要通風機停止運轉時,必須在10分鐘內,開啟備用通風機進行通風;如備用通風機在10分鐘內開不起來時,立即打開防爆門,進行自然通風,并向礦調度室匯報。4、凡因主要通風機故障、或通風系統遭到破壞后,主要通風機停止運轉時,調度室必須立即通知地面變電所,切斷井下所有供電電源,并通知井下瓦檢員、安檢員和帶班領導;并執行上述1~3條措施。5、井下所有工作人員,不管因何種原因,當主要通風機突然停止運轉時,必須立即做出反應,停止作業、切斷電源、關停局部通風機、將開關達到零位、設置柵欄、揭示警標、撤離到具有自然風流的安全巷道中。由帶班礦領導和帶班班長負責清點人數,迅速組織升井。6、進入井下各個采煤工作面、各個掘進工作面的金屬管線,必須有良好的接地保護裝置,進入采、掘工作面的軌道按規定設置絕緣道夾板和絕緣塞,由機電副礦長負責。7、礦井主要通風機恢復運行時,由主要通風機房值班司機負責向礦調度室匯報;礦調度室值班人員接到主要通風機恢復運轉匯報時,必須通知井下瓦檢員、安檢員檢查通風系統是否正常,巷道瓦斯是否超限;只有在通風系統正常,巷道瓦斯不超限的情況下,方可通知主要通風機司機關閉防爆門后,開啟主要通風機進行礦井通風。8、礦井通風正常后,礦調度室方可按照程序恢復井下供電;井下供電順序為:瓦檢員→礦調度→地面變電所→井下變電所→采、掘工作面。9、主要通風機恢復運轉后,采面及各硐室恢復正常通風,瓦檢員認真檢查瓦斯,在瓦斯不超限的情況下方可按照程序送電。各區域施工人員在得到礦調度室許可后,方可恢復工作。然后各掘進工作面按照專項《排放瓦斯措施》,組織排放掘進工作面瓦斯。10、排放瓦斯安全措施:(1)排放瓦斯原則:排放瓦斯巷道及其回風流所經巷道必須停電、撤人,并按規定設崗;風機嚴禁發生循環風;必須執行控制排放,在全風壓風流第一交匯點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均不得大于1.5%;由外往里逐段控制排放;嚴禁“一風吹”。(2)排放瓦斯必須有專門措施。排放瓦斯措施由技術部負責編寫,由礦總工程師負責組織礦長、安全礦長、機電礦長和生產、安監、調度等部室及相關人員進行會審并簽字。(3)排放瓦斯措施中必須明確排放時間、排放原因、巷道名稱、巷道長度、積存瓦斯體積、停電、撤人范圍及站崗地點,并附圖說明,圖上回風的風向及需要站崗地點用紅筆進行特別標記。(4)站崗人員只許在新鮮風流中站崗,站崗地點還須設“排放瓦斯,嚴禁入內”的明顯標志。(5)嚴格執行瓦斯分級排放管理規定。①凡停風區域內瓦斯濃度在1~2%范圍內,由瓦檢員自排【自排前,瓦檢員在掘進工作面班長的陪同下(瓦檢員在前,班長在后,相距2~6米)由外往里逐段檢查瓦斯,檢查完瓦斯,在受停風影響區域風流瓦斯和局部瓦斯均小于2%時,由瓦檢員指定班長負責帶人對排放瓦斯回風流系統進行停電、撤人及站崗,停電設備掛牌。停電、撤人及站崗工作完成以后,班長和執行停電的電工分別在瓦檢員的瓦檢小票上簽上“可以排放瓦斯,姓名、日期及時間”后,瓦檢員向礦調度匯報。礦調度下令給風機專線送電,開始排放瓦斯】②瓦斯濃度在2%及以上時,由救護隊排放。【瓦檢員檢查停風巷道瓦斯,從外往里一旦發現有大于2%的瓦斯濃度時,立即和班長一起退出該巷道,打上柵欄,揭示警標,并立即向礦調度匯報,礦調度匯報公司領導﹑請救護隊排放瓦斯,同時向礦總工程師、機電礦長、安全礦長及值班領導匯報。救護隊到排放現場以后,瓦檢員、安檢員、停電、撤人、站崗人員(含停電、撤人及站崗負責人)、協助救護隊排放瓦斯的跟班隊長及以上干部到救護隊帶隊人員處報到,參加排放瓦人員無條件服從帶隊人員指揮。停電、撤人及站崗工作進行完以后,停電、撤人及站崗的負責人在救護隊帶隊人員《排放瓦斯措施》上簽上“可以排放瓦斯、姓名、日期及時間”后,進行排放瓦斯】(6)排放瓦斯均采用三通控制排放,排放時,通過調節風量調節器使三通靠迎頭端風量由小到大逐漸增加,三通短節的風量由大到小逐漸減少。對旋式風機供風地點排放瓦斯時,先開一級,需要增加風量時再開一級。救護隊排放時,三通控制和第一交匯點瓦斯檢查由救護隊排放人員負責,自排時由瓦檢員負責。(7)自排前,停電、撤人及站崗三項工作落實到位后,由其負責人向礦調度匯報,礦調度在確認這三項工作完成以后,通知風機送電,并通知瓦檢員可以排放瓦斯。瓦檢員得到通知以后,應檢查風機前后10米范圍內瓦斯濃度,如小于0.5%,且三通靠迎頭端風量調節器關閉而三通短節打開時,可以啟動局部通風機。在瓦檢員的統一指揮下,掘進隊派兩名工人控制三通,瓦檢員檢查全風壓第一交匯點瓦斯和二氣化碳濃度進行瓦斯排放。排完以后,瓦檢員對巷道瓦斯濃度進行檢查,并向礦調度匯報,礦調度在確認工作面進風流瓦斯濃度不大于0.5%,回風流瓦斯濃度不大于1%,局部瓦斯濃度不大于2%時,通知恢復停電區域供電,并通知撤崗。(8)救護隊排放前,停電、撤人、站崗及局部通風機試運轉工作進行完以后,由救護隊啟動局部通風機進行控制排放。兩名救護隊員控制三通,一名救護隊員檢查全風壓第一交匯點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排放時至少要有一名救護小隊長在現場統一指揮。排完瓦斯后,由瓦檢員對其進回風流瓦斯進行檢查,并將數據向礦調度匯報,礦調度在確認其進風流的瓦斯濃度小于0.5%,回風流瓦斯濃度小于1%,局部瓦斯濃度小于2%時,通知恢復停電區域供電。撤崗工作由現場救護隊負責人負責。最后安檢員、瓦檢員在《瓦斯排放措施》上簽字,對救護隊排放工作進行認可。(9)救護隊排放時(排放瓦斯前由瓦檢員和電鉗工負責對局部通風機進行試運轉,確保局部通風機運轉正常。試運前,必須將三通前方的風量調節器關閉,三通短節敞開。),排放人員的保安措施由救護隊制定并貫徹、簽字。救護隊排放人員不得少于6人,除排放人員外,其它人員嚴禁進入排放巷道及其回風流中。(10)排放瓦斯措施必須嚴格審批,認真貫徹落實。一份措施只能服務一個掘進工作面,并且只能使用一次。(11)同一個采區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掘進工作面需要排放瓦斯時,從進風巷沿回風流方向依次逐個排放,嚴禁兩個或兩個以上掘進工作面同時排放瓦斯。(12)排放瓦斯全過程監督工作由安監員負責。

篇2:局部通風機運轉工安全操作規程

1.專職局部通風機運轉工或兼職運轉工負責局部通風機的管理工作,保證局部通風機正常運轉。運轉工應經過專門訓練,掌握操作方法,并考試合格。

2.啟動前,應檢查掘進工作面、局部通風機及開關附近是否有雜物等。若有其他雜物,等清楚符合規定后,才準啟動。

3.局部通風機進風口前20米內不應堆有雜物。

4.每臺局部通風機必須懸掛管理牌板,內容包括:局部通風機編號、管理人姓名、風筒長度、周圍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濃度、有效風量。

5.局部通風機應斷續啟動,不要一次啟動,以防止風筒脫節或吊環脫落。

6.同一地點安裝兩臺局部通風機和兩臺開關時,開關上要有明顯標志,以防發生誤操作。

7.兩臺局部通風機串聯時,應在第一臺啟動后再開下一臺,嚴禁同時啟動。

8.局部通風機啟動后,發現機體有震動、顫動等異常情況時,應及時處理。

9.應經常檢查局部通風機電機外殼溫度,以不燙手為正常。

10.專職運轉工除觀察局部通風機運轉情況和巡視風筒外,不得擅自離開崗位。

11.兼職運轉工必須在啟動局部通風機10分鐘后,確認一切正常時,方能進行其他工作,但必須時刻注意局部通風機的運轉情況。

12.運轉工每班至少要檢查2次風筒,發現有脫節、擠壓、扭折、破裂、脫掛及漏風等現象時,要及時處理。

13.局部通風機在正常運轉時,不準隨意停機。

14.沒得到主管技術人員的正式通知,不允許任何人搬動局部通風機。

15.遇到下列情況時,運轉工有權立即停止局部通風機運轉。

(1)運轉過程中聲音突然發生變化、轉速減慢、發生單相運轉或其他故障時;

(2)電纜過熱或電機有焦味時;

(3)電機外殼溫度高于80攝氏度時。

16.如因檢修停電,必須事前通知運轉工;運轉工在通知掘進工作面撤出人員后,才準切斷電源。

17.掘進工作面臨時停工時,不準停止局部通風機運轉。

18.局部通風機停風后,運轉工必須通知工作面撤出人員,并在停風區巷道口20米處設置醒目的柵欄、在停風巷道口新鮮風流處設崗看守,禁止人員進出停風區,待恢復正常通風后方可撤崗。

19.當局部通風機發生故障停止運轉時,要及時向通風區、礦調度室匯報,等待處理,不得離崗。

20.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后,運轉工不得隨意啟動局部通風機。

21.必須在現場交接班。

22.雙臺風機聯合運轉時,應分臺分次啟動,間隔串聯啟動時,被串風機必須執行先停一機、后啟動的規定,以確保在新鮮風流中安全操作。

23.在混合式通風系統中,用作短抽和短壓的風機,必須執行先停機后啟動的規定,以避免循環風。

24.應保證抽出式風機經常運轉,無特殊情況不能停機。因故障檢修、停電等原因停機時,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

25.采用不帶除塵裝置的抽出式風機通風時,在距風機10米處的連接風筒內應安設水幕噴霧裝置。

26.當風機內的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濃度超限時,可打開安全風窗,逐漸調節風窗滲入新風。

篇3:局部通風機停電停運轉安全組織技術措施

***煤礦雙回路供電線路于***年*月(******)建設完畢,目前供電線路已送至地面變電所,為順利完成井上、下供電線路改造,經礦務會議決定:于2014年1月16日8:00-17日16:00進行全礦范圍停電,在此期間主井、副井、回風井的局部通風機將停止運轉,次日16時以后恢復局部通風機通風。為確保停電停風、送電送風期間礦井安全,特制訂以下安全技術組織措施:

一、成立領導組

組長:礦長

副組長:總工程師、機電礦長、通風礦長、安全礦長、生產礦長

通風副總、機電副總、安全副總

成員:調度室、通風科、機電科、安監站、救護隊、技術科

二、職責

組長:負責指揮礦井供電線路改造和局部通風機恢復正常運轉的全面工作;

副組長:在礦長指揮下,具體負責礦井供電線路的改造和局部通風機的停電停風、送電送風工作及組織、審批、實施各項措施、方案。

調度室:負責協調各部門工作,并督查各部門工作進展情況。監測監控系統運行和觀察。

機電科:負責局部通風機停電和恢復供電工作,提前檢查供電系統和局部通風機狀況是否完好。

安監站:負責監督安全技術組織措施的貫徹、執行;停電停風前井下工作面的安全檢查;停風前的人員撤離;井口設置警戒;送電送風后的安全檢查工作。

通風科:負責協助安全員撤離井下人員;局部通風機恢復運行后的瓦斯檢查;監測監控系統檢查;通風設施的檢查;局部通風機的風量測定;協助救護隊員排放瓦斯工作。

救護隊:負責局部通風機恢復運行前井下有毒有害氣體的檢查、瓦斯排放工作。

三、局部通風機停電送電、停風送風安全技術措施

1、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工作,由總工程師現場進行全面指揮工作。

2、停送電前必須通知調度值班室,接調度值班室命令后方可執行停、送電工作。嚴格執行停、送電措施,停、送電要有專人負責,嚴格執行通風機停電、停風審批制度,必須執行懸掛標示牌措施。

3、局部通風機停轉前必須先由瓦斯員與安全員將井下所有入井人員全部撤出地面,井口檢身員清點出井人數,確認無誤后在各井口設置柵欄、揭示警標,并懸掛禁止入內牌板,指派專人做好警戒,方可切斷局部通風機電源。

4、在恢復通風前,必須首先由救護隊進入井下檢查瓦斯及其他有害氣體的檢查,只有停風區域內瓦斯濃度不超過1%和二氧碳濃度不超過1.5%時,方可開啟局部通風機,恢復正常通風。

5、必須嚴格執行瓦斯治理措施及瓦斯排放措施,在救護隊員確認井下瓦斯及其他氣體未超過《煤礦安全規程》時,方可恢復井下供電。

6、局部通風機啟動時,機電礦長、機電科長必須在配電房觀察所有機電設備是否正常,發現有異常立即停止,查明原因后再次啟動。

7、局部通風機啟動后,由機電科負責調試,保證風機實現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實現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運行正常,其它無異常。

8、所有工作進行完畢,立即匯報礦調度室,經礦調度室許可后。

9、如瓦斯或二氧化碳氣體超過《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四十一條時,必須嚴格執行瓦斯排放措施。

10、本措施經會審后,聯同會審意見組織相關人員貫徹學習后,方可執行。

四、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

1、排放瓦斯必須堅持低濃度排放的原則,采用控制風量等方法排放,保證所排出瓦斯與回風流混合后的瓦斯濃度不得超過1.5%范圍內進行排放,嚴禁“一風吹”。采用分段排放瓦斯時,只有在排放段內的瓦斯濃度降到1.0﹪以下、二氧化碳降到1.5﹪以下時,方可進行下一段排放工作,瓦斯流經及影響區域必須停止其他工作。

2、瓦斯排放按照分級管理、分級排放措施執行

(1)掘進工作面臨時停風時間不超過30min時,且巷道口柵欄處瓦斯濃度不超過1.0%時,由瓦斯檢查工在值班長指定的專人配合下進行排放。

(2)停風時間在30min至8h以內,或巷道口柵欄處瓦斯濃度超過1.0%,不超過2.0%時,由瓦斯檢查工(或安全員)電話匯報通風調度,由值班長提出排放瓦斯措施,指定專人在通風干部(或瓦檢班長)的配合下進行排放。

(3)停風時間在8小時---24小時以內,或巷道口柵欄處瓦斯濃度超過2%,不超過3%時,排放瓦斯由通風部門的領導提出措施,指定通風干部(或瓦檢班長)在礦山輔助救護隊配合下進行排放。

(4)停風時間超過24小時及以上,或巷道口柵欄處瓦斯濃度超過3%時,排放瓦斯由礦提出書面措施,由礦總工程師現場指揮,礦山輔助救護隊進行排放。

3、排放瓦斯工作要由外向里依次進行,嚴格遵照次序排放。

4、如果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出現體積大于0.5m?。濃度達到2%的局部瓦斯積聚時,由瓦斯檢查工現場處理。不能處理的瓦斯積聚要匯報礦分管領導,由分管領導提出排放瓦斯措施,指定專人進行排放。

5、恢復正常通風后,瓦斯檢查工要對井下的各個地點進行瓦斯檢查,確認瓦斯濃度不超過1.0%、二氧化碳不超過1.5%時方準施工人員進入井下,正常施工。

6、如本措施未涉及到的地方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