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井下攝像拍照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上級領導的安排,將在井下進行攝像、拍照,由于拍攝設備都屬非礦用防爆型器材,為確保井下工作安全,特編制本措施報批。
拍攝時間:2006年2月21日。
拍攝地點:副井重車線、主井-556m風道及-592m膠帶機巷
參與新聞報導單位:上級新聞單位
協助單位:通風隊、安監處、調度室、機電部、施工隊、保衛科和等單位。
攝像、拍照設備:
攝像機、蓄電池自備電源、閃光燈照相機。
安全措施:
在井下攝像、拍照的工作人員,應有礦長和集團公司批準的安全措施,方可進行井下攝像、拍照。
井下拍攝的地點必須按規定的路線進行,拍攝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整理好拍攝器材。
拍攝前,施工單位必須將工作面環境整理好。同時接好風筒確保瓦斯不超限。拍攝地點要安設有與礦調度室直通的電話并保證通訊暢通。
井下拍攝時礦井通風系統必須穩定可靠,拍攝地點要有充足的風量,保運隊要有干部在地面主要扇風機旁值守,確保扇風機正常運轉。
井下拍攝現場由礦保衛科安排專人準備兩臺滅火器和兩只消防桶,并會熟練使用,同時保衛科必須派2人現場維持秩序。
拍攝現場安排2名專職測氣員,隨時掌握拍攝地點附近20米范圍內的瓦斯情況,當瓦斯濃度達到或超過0.5%時,嚴禁拍攝。
所有拍攝地點在拍攝前,必須進行充分的灑水滅塵。
拍攝前,拍攝現場20米范圍內應清理易燃易爆物品,無法清除易燃物的地點,其20米范圍內必須進行充分灑水。
拍攝現場必須有一名副總以上的干部統一指揮,安監科、通風隊、施工單位必須安排干部跟班,發現問題必須立即停止拍攝工作,待問題處理完后,方可恢復拍攝工作。
拍攝時,拍攝人員不得隨意拍攝,拍攝點必須遠離可燃物。
拍攝器材必須指定專人管理,拍攝前要對新聞燈的電纜進行檢查,防止破損。到達地點拍攝前,應由通風和安監人員檢查現場瓦斯情況,確認無問題后,方可拍攝。
井下拍攝時,各點拍攝要按順序進行,不準多點同時拍攝。各作業點拍攝時必須集中拍攝,一次性拍攝完畢。
拍攝的井巷、硐室或工作面必須支護完好,拍攝時停止一切與拍攝無關的工作。
在井下拍攝過程中,每次轉移拍攝點前,應交代清楚下一行進路線,并清點人數,集體行動。
嚴格控制入井拍攝人員的數目,對于第一次入井的新聞工作人員,由安監科負責進行入井須知安全教育,以及專門的礦井通風、瓦斯情況介紹,并要落實專人進行安全監護。
所有拍攝人員不得隨意按沿途開關、電源的手把,在開關、電源附近嚴禁拍攝。
拍攝前由礦統一召開專門會議,落實拍攝具體事宜。
所有參與拍攝的下井人員在入井前統一貫徹本措施。
篇2:某煤礦擋土墻工程現場安全管理措施
煤礦擋土墻工程現場安全管理措施
⒈施工現場
施工現場臨時材料堆放點布置等符合有關規定,機具擺放整齊有序,各種標志、標識正確醒目。
如出現危及或可能傷及人員的危險時,所有相關的工作應停止直至危險狀態得到消除。
任何表現出不安全因素的設備和工具必須立即停止使用,直至處于安全狀態或從施工區域移出或更換。
晚上施工,獲建設單位認可后,項目部提供具有足夠強度的照明設施,確保安全生產。
控制箱電氣開關、閘刀等須放置在防雨棚或防雨罩,設漏電保護器以防漏電。
作業現場應經常打掃并保持清潔,垃圾應集中堆放并及時清理。
⒉施工人員
熟悉與安全有關的法律責任和義務,對違反安全程序的有關人員,采取適當的懲罰性措施。違反安全規定并危及生命和財產安全的人員從施工隊伍中清除出去。
施工人員工作前應按規定穿戴好與作業相適應的防護用品,檢查作業場地、施工機具及設備的完好情況。
施工人員工作中應遵守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施工人員在工作前和工作中均不得食用酒精類飲料,不在禁止煙火的場所吸煙。
在施工區域應走指定通道。
注意各種安全標志,不隨便拆除或占用各種照明、信號、防雷等安全防護裝置、安全標志和檢測儀表等。
⒊施工用電
施工現場電氣作業,由專職電工按規范操作,并負責作業區內各種帶電設備及電線的漏電檢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
電氣設備操作人員,必須穿合格勞保服裝,戴標準絕緣手套,使用前必須對電氣設備進行漏電試驗。
雨天或潮濕天氣,不在露天使用電氣設備,必要時采取適當的安全用電措施。
施工現場用電設施應在設備負荷線的首端處設置漏電保護裝置。漏電保護器應裝設在開關箱內。
用電設備的金屬外殼(安全電壓除外)要作保護接地或保護接零。潮濕或條件特別惡劣的施工現場的電氣設備應采用保護接零。
配電屏(盤)上的各種配電線路應有編號并標明用途。配電線路維修時應懸掛"禁止合閘,有人操作"警告標志。停、送電必須有專人負責。
⒋其它安全措施
機械裝卸石料時,要確保作業區域無非工作人員在場;人力搬運石塊時要注意配合,步調協調一致,互相用力均勻,保證安全。
搭設上料平臺要保證地面的平穩度,確保運輸安全。
攪拌機操作時應遵守操作規程,嚴禁非崗位人員違章操作。
⒌廢物垃圾處理
保持作業帶范圍內不遺留施工產生的垃圾和碎片。
垃圾應運到施工場地以外的垃圾處理場妥善處理。
不得將垃圾當擋土墻回填物處理。
各種油料應在容器內存放,廢油應及時回收集中儲存,嚴禁就地傾倒,對安全施工造成易燃性隱患。
⒍應急急救
⑴觸電救護
如電源開關在附近、應迅速關閉電源,否則用絕緣物體挑開電線或分離電器,使患者脫離電源,然后送醫院急救處理。
⑵械傷救護
處理械傷的原則是首先搶救傷員的生命,對呼吸、心跳停止的傷員,應就地立即進行人工呼吸等。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3:某煤礦擋土墻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煤礦擋土墻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1職工安全教育
開展班組雨季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活動。
對雨季施工的班組和機械設備操作人員,按工作性質開展安全技術交底、操作規程和安全知識教育活動。
要求各班組長,嚴格按雨季施工安全技術措施要求,合理安排組員日程工作安排,不違章作業。
貫徹雨施中防雨、防澇、防滑等措施,并嚴格貫徹安全生產責任制。對在施工現場發生違章作業、違章指揮現象,嚴格按《項目部獎、罰辦法》處罰。
(2安全檢查制度
雨季施工必須確保工程質量,做到安全生產。開展雨季施工前的質量、安全綜合檢查,對各分項施工項目、機械設備使用等情況逐一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檢查職工宿舍、現場臨時用電、施工防雨、防澇、防滑、防大風和臨邊高處作業防護措施。對存在安全隱患的部位和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的場所,按"三定"措施(定人、定整改措施、定隱患整改時間)整改后,由項目工程主管領導、施工技術人員和專職安全員復檢合格后,才能實施施工。
(3安全措施
雨季前對于臨建房屋、養生間等應進行檢查和修理,防止漏雨、漏電和其它不安全因素存在。
現場電焊機要搭設雨棚,其電氣設備要有可靠接地措施,對電焊機把線、電纜線、膠皮線應檢查是否老化、破損、不合格的膠線應調換和修理,防止漏電事故發生。
現場臨時電源應進行全面檢查,對各種線路應檢查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規程的要求,凡普通膠皮線,普通塑料線,只準架空鋪設,不準隨地拖設。
雷雨時工人不要走近架子、架空電線周圍10m以內區域,人若遭受雷擊觸電后,應立即采用人工呼吸急救并請醫生采取搶救措施。
雨季施工期間按照有關要求,應建立以項目經理為負責人的抗洪防汛指揮部詳見防洪領導小組名單,組織精干的抗洪搶險隊伍,汛期內主要領導要執行輪流值班制,發現險情立即指揮搶救和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