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監控安全管理措施
(1)甲烷傳感器只有監測人員有權調校,每周必須用標準氣樣進行標校。
(2)監控斷電功能必須每7天試驗一次,并要有記錄可查,確保斷電功能靈敏、可靠。
(3)車場口的常閉風門必須上風門傳感器,工作面風巷安設溫度及風速傳感器。
(4)工作面監測人員或瓦斯檢查工每天必須對甲烷傳感器用光學瓦斯檢查儀進行對照,并將記錄和檢查結果匯報調度室及通防隊值班人員。當兩個檢測儀器誤差大于0.1%時,先以讀數大的為依據,通防隊必須在8小時內用標準氣樣對甲烷傳感器進行重新調校。
(5)因瓦斯超限斷電的電器設備,均必須在瓦斯濃度降到規定值以下時,方可人工復電。
(6)拆除或改變與安全監控設備關聯的電氣設備的電源線及控制線、檢修與安全監控設備關聯的電氣設備、需要安全監控設備停止運轉時,必須至少提前一個小班提出申請經礦調度室、通防隊許可,方可按計劃時間實施,并匯報調度室。
(7)安全監控設備必須具有故障閉鎖功能,當與閉鎖控制有關的設備未投入正常運行或故障時,必須能立即切斷該監控設備所監控區域的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的電源并閉鎖。當與閉鎖控制有關的設備工作正常并穩定運行后,自動解鎖。
(8)工作面的監控設備發生故障不能斷電時,監控機房必須立即匯報調度室,調度室通知工作面所有作業單位立即停止作業,切斷電源,并將人員撤到進風巷。然后安排通防隊立即到現場處理。只有監控設備恢復正常后,并向調度室匯報,工作面方可恢復正常工作。
(9)灑水滅塵時,嚴禁將水灑到甲烷傳感器上。
(10)甲烷傳感器每班移動由綜采隊當班班長與瓦斯檢查員負責,當監測系統出現故障時,嚴禁采煤作業。
篇2:X礦瓦斯監測中心站安全管理規定
一、監控維護、修理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經考試合各后方可上崗。
二、凡應安設監控裝置的地點,必須在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中明確監控分站,傳感器的安設種類、數量、位置、報警點、斷電點、斷電范圍、動力開關、閉鎖開關的安設地點、控制電纜和電源線的敷設并繪制系統圖,報礦總工程師批準。
三、凡應安設監控裝置的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業地點,在開工前,必須由施工使用單位根據已批準的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的措施提出“安裝申請單”分送通風、機電部門。通風部門接到“安裝申請單”后,負責監控裝置的安裝、調試和維護工作,使用單位負責提供接通電源及控制線,在進行連接時,必須有人監控人員在場監護。
四、監控裝置必須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在入井前經過48小時通電運行、調試和監控分站防爆合格后方可下井安裝。安裝后要進行運行前各項指標調試,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否則,必須立即更換或上井檢修。
五、井下裝置要定期進行調度,每周進行一次調試和試斷電、調試各項技術指標應符合規定,調試時就使用地面空氣和標準氣樣進行調試,完畢后必須認真填寫調試維護記錄。
六、井下裝置發生故障時,先由瓦檢員就地代替傳感器進行檢查,但斷電裝置必須在8小時內修好,投入使用,否則必須停產修復,在井下處理故障時,必須嚴格執行規程規定,嚴禁擅自甩掉裝置不用,如確需暫時停止裝置運行時(包括檢修、更換裝置關連的電氣設備)必須經礦總工程師書面批準。
七、如果監控裝置與人工檢測出現誤差時,在測值在正負0.2%范圍內,應以測值大的濃度為準,以確保安全,在此期間,任何人不得擅自停用監控裝置。
八、瓦檢員、安檢員、采掘班組長每班至少對所管轄范圍內的監測裝置和支線電纜進行一次外觀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匯報通風調度并協助處理。
九、監控裝置應定計劃進行全面檢修、清掃、調試、校正、監控分站必須每天進行防爆檢查,嚴禁失爆。
十、凡屬于裝置關連的電氣設備、電源線、控制線均由管轄范圍區隊的機電維護人員負責安裝,在裝置拆除時,必須與通風部門聯系現場共同進行,因故障檢修與監控裝置關連的電氣設備,需要停止裝置運行時,必須制定安全措施,經礦總工程師批準后,在監控維護人員配合下進行檢修工作。
十一、使用監控裝置斷電的工作面、井巷等地點,嚴禁自動復電,只有當瓦斯濃度降到《規程》規定以下,方準人工復電。
十二:監控中民所獲取的各種技術資料均需保存8年,井下監控裝置故障登記表、設備儀表管理臺賬、檢修記錄、巡檢記錄、中心站運行日志、礦井安全監測重點日報表、礦井愛風安全監測使用情況月報、季報等、應長期保存,未經總工程師批準,任何人不得擅自消毀任何技術資料。
十三、對需要經常移動的傳感器、聲光箱及電纜,只許監控維護工或瓦檢員近規定位置移動,嚴禁擅自移動或停用,停用監控裝置必須經礦總工程師批準,否則追究停用者責任。
十四、凡發生解脫、擅自停用或破壞傳感器、分站在必須先停產追查分析,對責任者給予開除礦籍留礦察看的處分,如果查不出責任者,對使用單位處以3000—5000元罰款,對使用單位區長,當班班(排)長分別處以300元罰款,如當班瓦檢員、安檢員未發現匯報,各處以300元罰款,傳感器線每丟失1米按20元計罰,傳感器線被人為砸斷,每處罰款200元,特殊情況除外。
十五、各區隊的責任管理范圍,按通風工區當月計劃分的范圍執行。
篇3:瓦斯監測系統安全管理規定
為了加強我礦瓦斯監測控系統的管理、充分發揮瓦斯監控系統對礦井安全生產的重要作用,杜絕瓦斯事故的發生,特制以下管理規定。
一、設置專用監控室。本礦決定設置一間專用監測監控系統設備值班室,不得兼作其他辦公場所。
二、配置專職管理和操作人員。本礦工程師負責對瓦斯監測控系統的管理和使用,督促管理制度和崗位責任制的貫徹落實,審查系統運行日志,根據采掘變化及時調整系統監測點面。本礦系統操作人員2名,操作責任人負責實時監控礦井全部采掘工作面瓦斯濃度變化和被控設備的通、斷電狀態及運行情況,并作好記錄和報表報礦長、工程師審閱簽字。當班未報簽一次處罰值班員20元。
三、嚴格監控系統操作規程。
1、系統操作人員實行24小時值守,每班12小時監控,不得缺崗或他人隨意代崗。
2、嚴禁隨意關、停監控系統,嚴禁隨意拆除或改變監控設備聯接電氣設備電源線及控制線,否則違章一次處罰50元。
3、系統顯示井下瓦斯濃度超限、開停傳感器監控的設備停止運轉、主要風門開啟時,必須立即報告工程師和值班礦長,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并作好記錄備查,否則發現一次處罰金100元。
4、定期檢查清除甲烷傳感器粉塵,清理氣窗,檢查風速負壓傳感器是否牢固、堵塞,檢查通信電纜接頭是否牢靠,檢查監控系統電腦及附設是否正常運行。否則發現一次隱患處罰20元。
5、堅持每天使用光學瓦檢器與甲烷傳感器進行對照,并按對檢結果對兩種設備進行調校,交作好記錄。如發現兩種設備讀數差值大于0.1%時在8小時內未及時調到校的,對當班瓦檢員和系統操作人員各處罰20元。
6、工作面的甲烷傳感器必須隨工作面同步移動,掘進工作面傳感器掛放在距掘進頭5—10m,放炮前必須移動到安全位置,放炮后應立即恢復,否則發現一次處罰金50元。
四、監控設備系統的管理
1、井下設備及通信電纜由電工、安全員、瓦檢員負責日常檢查,注意防水、防碰撞、防意外損壞、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和報告值班礦長、工程師進行處理。
2、監測監控系統設備必須由定崗的專職人員操作,其他人員不得隨意進入監控室隨意操作或將電腦挪作他用,不得改動電腦上各種驅動盤和程序文件。
3、系統出現故障時,必須及時上報和處理,在故障期間,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需拆修監控設備或變動系統圖和檢測點的名稱,應及時報告售后服務站進行處理后盡快恢復,同時報告安全管理站,并作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