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興達礦副井運行安全技術措施

興達礦副井運行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3574

興達礦副井直徑3.4米,提升高度77米。安裝有0.75噸非標罐籠一對,井口和井底安裝有搖臺、阻車器、安全門。采用BF-111防墜器安裝有過卷防撞梁和罐籠緩沖裝置,絞車房采用ZR-55kw電機ABB變頻調速裝置PLC電控系統,雙線性保護裝置,2JTP1.2絞車。

為了加強興達礦副井運行安全,保證設備完好,創建安全本質安全工程型礦井,特制定本措施。

一人員組織要求

1絞車房必須每班設置兩名經培訓合格并取得特殊工操作證的絞車工

2機電隊設置專職副井以及絞車房的機修工以及電修工,做好絞車、副井裝置、提升電氣及保護系統維護工作。

3井口設置一名經培訓合格并取得特殊工操作證的把鉤工和一名經培訓合格并取得特殊工操作證的信號工。

4井底設置一名經培訓合格并取得特殊工操作證的把鉤工

5把鉤工歸礦安全部門管理,絞車工維修工歸機電部門管理。

6卸料隊人員和生產打卸設備人員必須經礦三級安全培訓合格后上崗,并熟悉設備物資運送安全技術措施。

二上下人安全技術措施

1.對入井人員由把鉤工執行驗身制度,嚴禁攜帶火種及煙草下井,嚴禁穿化纖衣服下井,嚴禁喝酒和精神不正常的人員下井。乘罐人員聽從把鉤工的指揮,開車前必須關上罐門,掛上防護鏈。

2.人員必須在侯罐區排隊等候上下罐,上下罐時,并先下后上,不準擁擠和同時上下。

3.罐籠未停穩時,嚴禁上、下人員。

4.乘罐人數不得超過定員8人,嚴禁超員乘坐。

5.進入罐內要抓穩扶手,保管好所帶的工具和物品,人體及所攜帶的工具和零件嚴禁露出罐外。

6.嚴禁在同罐籠內人員和物料混合提升。嚴禁一罐裝卸物料,一罐乘坐人員。嚴禁掀開罐籠頂蓋運送人員。

7.升降人員時,進車側的擋車器必須閉合,一切車輛停止往井筒方向運動。

三運送爆炸物品安全技術措施

1任何人員不得與有爆炸性、易燃性或腐蝕性的物品同乘一罐。

2交接班及人員上下井的時間內,嚴禁運送爆炸材料。

3電雷管和炸藥必須分開運送,裝有爆炸材料的罐籠內,除護送人員外,不得有其他人員。

4升降爆炸材料時,必須事先與井上下把鉤工聯系,并經領導批準后方可裝罐。嚴禁在井口和井底附近存放爆炸材料。

四物料、小件運送安全技術措施

1.升降物料時,必須有機電部門簽發入井合格證的設備才準許進入井口房,認真檢查數量和重量是否符合規定。裝卸設備不能大于1.5噸罐籠內物料不能超出罐籠高度三分之二,長度不能超出罐籠部分并兩端留10cm距離,固定物料必須用專用繩子,不得用罐簾作為固定點和固定器,并固定牢固。升降小于4米的管子,礦用鋼材以及小于6米軌道能橫放必須橫放嚴禁豎立必須豎立應罐籠內用專用繩子固定在罐籠南側阻車檔或道軌上,超出罐籠部分應固定,固定標準在罐籠運行中物料和設備不能位移,罐籠的固定點1軌道2罐籠內扶手3罐籠外鍥型連接裝置。嚴禁用防墜系統作為固定點和固定器,上罐籠頂工作以及固定時必須攜帶安全帶,帶好安全帽。

2卸料隊必須每班打掃搖臺以及罐座衛生,保持井口5米無雜物。

五運送道軌、工字鋼、U型鋼等大件物料安全技術措施

由把鉤工安排裝罐下井。升降大件設備、材料和爆炸材料,升降大于4米的管子,礦用鋼材以及大小于6米軌等超長物料料以及設備或物資大于1.5T時應由總工制定嚴格專項安全措施,必須將審批后的安全措施向井口工作人員貫徹傳達,并嚴格按照安全措施的規定施工作。

六提升機維護和使用規定

第一條液壓站的最大制動油壓要根據最大實際張力差,通過認真計算后調整。二級制動油壓要滿足<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安全制動減速度的要求。

第二條制動器碟形簧壽命按50萬循環次,各礦要根據各自的實際提升情況,計算碟簧的更換周期按期更換。

第三條制動盤必須清潔無油污,閘瓦間隙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時調整。調整時,要用定車裝置鎖住滾筒,嚴禁在提升機運行過程中調整鬧瓦問隙。

第四條蕊式閘閘間隙調整后,要重新調整復位彈簧的匝問距,間距為l—1.5mm;

第五條每天對制動器檢查時,要注意閘間隙的突變,當閘間隙突變時要檢查碟簧的情況。

第六條制動器碟簧的檢查每月不少于一次;過速、限速裝置每月模擬試驗一次,過負荷、欠壓保護可隨提升機技術性能測定同時進行;安全門與罐位和提升信號聯鎖、副井操作系統與提升信號和罐位聯鎖、井口信號與絞車控制回路閉鎖、腳踏制動、過卷、松繩、滿倉、深度指示器失效、減速功能、閘間隙、柵欄門閉鎖等保護試驗每天一次。上述檢查、試驗要認真作好記錄。

為了落實責任,記錄要規范,記錄上有時間、地點、技術參數、檢修人員、負責人員、記錄人員簽字等內容。

第七條對盤式制動器,必須完善閘間隙及碟簧失效保護,當閘間隙超限及碟簧失效時,能自動報警或自動斷電。

第八條為提高提升機制動系統的可靠性,應對制動系統加裝緊急卸壓回路,按紐應設在操作臺上司機易操作的位置。

第九條提升機調繩操作應按以下要求執行。

l、根據提升容器在井口、井底的托罐方式制訂嚴密、詳細的調繩措施,措施應包括:組織措施、操作步驟等,主管科長必須現場指導,必須指定一位技術嫻熟的人員對司機和操作人員發出各項操作指令。

2、各礦的調繩措施必須由礦機電科長、機電副總、機電礦長審查簽字,并組織有關操作人員認真學習,并簽名。在調繩過程中必須嚴格按措施規定執行。

3、調繩前,必須對提升機的制動系統、地鎖進行詳細檢查,確保完好,沒有地鎖裝置的必須加裝。對作用在兩滾筒上的制動力矩要進行驗算,制動力矩必須滿足《規程》第432條之規定,必要時調整閘間隙,以增加制動力矩。同時必須保證提升機電氣制動系統能夠隨時可靠投入使用,并事先向提升機司機交待清楚有關注意事項。

-

?

-

?

4、調繩前,必須根據調繩長度計算調繩離合器的錯齒個數,并進行標記,避免盲目作業。

5、調繩時,兩碼提升容器必須空載。

對于罐籠提升,若井口、井底承接裝置均為搖臺,固定滾筒罐籠應在井口位置,用鋼絲繩將罐籠可靠地系在井架立柱上,游動滾筒罐籠應在井底位置,并用地鎖鎖住游動滾筒。井口承接裝置為搖臺,井底承接裝置為罐座,固定滾筒罐籠應在井底位置,游動滾筒罐籠應在井口位置,用地鎖鎖住游動滾筒。

6、在調繩過程中,調繩閉鎖回路必須可靠,確保調繩整個過程游動滾筒可靠制動,在離合器離合過程中,固定滾筒可靠制動。必須有專人觀察離合器的離合情況,離合器沒有完全脫離和嚙合,主軸不能轉動。

7、在調繩過程中,除離合器離合和主軸轉動過程外,其它時間制動手把均必須處于制動狀態。關啟油路閥門前必須通知司機并確認無誤,保證關啟閥門時,制動手把處于制動狀態。

8、在調繩過程中,如發現機械制動系統失靈,絞車司機必須立即投入電氣制動,讓提升容器緩慢下降,避免事態擴大。

9、在調繩過程中,主管科長必須對每步操作進行確認,在沒有確認前,不能進行下步操作。

第十條液壓站的濾芯每季清洗一次,閥芯每半年清洗一次,制動油管每年清吹一次,制動油要定期更換,制動油必須是說明書規定的牌號。液壓站檢修前,要準備備用磁鋼。潤滑油、制動油欠壓、超溫保護試驗每天一次。

第十一條下放重物時,要投入電氣制動,當工作閘參與制動時,要注意閘瓦的溫升,避免閘瓦產生高溫,降低摩擦系數,影響制動力矩,嚴禁在電氣制動不完善的情況下下放重物。

第十二條電氣制動閉環系統和可調閘閉環系統要靈敏、可靠,保證減速度符合設計要求。

第十三條非緊急情況,運行中不得使用安全制動.

第十四條有人進入滾筒作業時,高壓開關柜必須斷電閉鎖,懸掛警示牌,并安排專人監管。

第十五條提升電動機每兩年與備用電動機倒換一次,制動油泵、潤滑油泵每月與備用泵倒換一次

第十六條倒換下來的設備要及時檢修,嚴禁拆卸備用設備的部件移作它用,以保證設備的完好性。提升機備用電動機,夏季要根據絕緣電阻和吸收比的變化情況,確定是否進行干燥處理,確需作耐壓試驗時,必須經礦機電副總工程師批準。電動機累計運行時間達二年時,除常規的檢查、測定外,還必須檢查軸頸及軸承的磨損、轉子與定子間隙、繞組的固定、接線的松動、軸的彎曲等情況,并且要作好記錄,存人設備管理檔案。

第十七條為確保天輪繩槽能夠容納提升鋼絲繩,并給予足夠的支撐,要求天輪繩槽的直徑比提升鋼絲繩的公稱直徑大7.5%,但鋼制繩槽不得超過15%,襯墊繩槽不得超過20%。

第十八條提升鋼絲繩更換時要有安全技術措施,嚴禁新繩出現死彎。

第十九條更換提升鋼絲繩時必須對連接裝置進行探傷,合格后方準使用。

第二十條提升鋼絲繩每天必須人工檢查1次使用無損探傷儀檢測時,檢測周期:新繩投入使用1個月內,每周檢測一次,隨后每月檢測1次,發現鋼絲繩損傷當量(損傷面積)發生突變或有加速變化趨勢時,應增加檢測密度。

第二十一條提升容器尾繩的檢查每周一次,尾繩連接裝置及繩卡的檢查每月一次,檢查要有安全措施。

第二十二條提升鋼絲繩投用三個月后,應每月涂油一次。

第二十三條提升鋼絲繩的松繩保護裝置應可靠有效。為防止鋼絲繩跳動引起的誤動作,松繩保護裝置與安全回路之間要有0.5秒的延時。

第二十四條井架及井筒裝備要根據銹蝕程度,及時進行防腐處理,必要時進行加固或更換

第二十五條提升吊掛裝置、防墜裝置的檢查每天一次,防墜裝置備部件聯動情況的試驗每周一次。檢查和試驗要有記錄,記錄中必須寫明楔形連接裝置的投用日期。主提升系統的連接裝置嚴禁使用桃形環,楔形連接裝置的累計使用期限,單繩提升不超過10年,多繩提升不超過15年。更換聯接裝置要制定安全技術措施。

第二十六條立井罐籠防墜器試驗必須符合設備技術文件規定,當無規定時應按下列規定試驗:

l、制動繩式防墜器不脫鉤試驗,抓捕器沿制動繩下滑距離,嚴禁超過40mm。

2、制動繩式防墜器脫鉤試驗,抓捕器對制動繩的相對降落高度,嚴禁超過100mm。

3、木罐道插入式防墜器試驗,卡爪插入罐道后的滑行距離,嚴禁超過250mm。

4、制動繩式防墜器或木罐道插入式防墜器的脫鉤試驗,罐籠對井架的降落高度,嚴禁超過400mm。

5、制動繩式防墜器脫鉤試驗,罐籠帶重時,緩沖繩抽出長度,必須為抓捕器自由降落高度的l一1.3倍。

第二十七條提人提升機的低壓控制操作電源必須為雙電源,并具備互倒功能。

第二十八條主副井提升系統要安裝司機對井口、井底位置的電視監視器。

篇2:副井乘人車運行安全措施

為了落實好副井乘人車安全運行,結合我礦現有條件,加強乘人車管理工作,嚴防事故發生,確保乘人車安全運行,特制定乘人車安全技術措施。

1、絞車司機和信號工必須持證上崗,一人操作一人監護。

2、絞車司機乘人車運行前對保護裝置進行全面檢查,保證靈敏、閉鎖可靠。

3、絞車司機要嚴格按照“三不開車”原則,必須按信號指令下車,在開車前必須聽清信號。

4、在乘人上下時,必須切斷絞車電動機電源。

5、司機必須對絞車認真檢查,并按照巡回檢查線路圖對主要部位至少每班巡查一次,鋼絲繩應做重點檢查,纏繞排列是否整齊,有無擠壓、彎曲、變形,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不能處理要及時匯報并做好詳細記錄。

6、絞車運行中必須集中精力,謹慎操作,不得與他人交談、嬉戲打鬧,絞車操作時司機不準離開操作手把,嚴禁在絞車運行中替換司機。

7、每班乘人車運行前必須空車上下試運行一次。

8、乘人車運行速度不得超過1.5米/秒,停開一定要聽清信號、看準儀表,確認后才能開啟或停車,寧可開慢一分鐘,絕不搶先一秒鐘,對絞車運行中的非常信號先停車,查明原因后才能繼續開車。

9、乘車人員,入井時必須在信息站欄桿內等候。升井時必須在井下候車室內等候。嚴禁在機車運行區或道心內候車、停留。由把口工負責監管。

10、乘人車駛至預定位置后,待人車停穩后,乘車人員必須排隊,經車長允許后方可上車,每乘滿一節車廂乘員必須掛好防護鏈,不準超額乘車。

11、所有乘車人員必須聽從司機或車長的指揮,嚴禁起哄、擁擠、打鬧、搶上、搶下,否則按“三違”論處,對不聽指揮人員車長有權拒絕乘車并通知安檢和調度室。

12、車長必須恪盡職守,嚴格維持現場秩序,保護好職工的安全。

13、每節車廂限乘15人,嚴禁超員乘車。

14、乘車人員隨身攜帶物品嚴禁露出車外,不得攜帶超長超寬工具、物品乘車。

15、開車前必須掛好防護鏈,運行信號發出嚴禁上下車。人車運行中,嚴禁將頭或身體探出車外。

16、各相關單位要嚴格按措施執行,履行職責,確保入井人員安全和乘人學運行。

17、對于強乘、扒乘人車,不聽把口工指揮人員,礦將視情節輕重給予300--500元罰款。

18、本措施未盡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執行。

19、各相關單位要認真組織全體人員貫徹學習并簽字,做好學習記錄,嚴格按照措施要求落實執行。

義煤集團洛陽五星煤業有限公司

二0一三年四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