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式輸送機運輸安全技術(shù)措施
⑴帶式輸送機機頭和帶式輸送機機尾必須設置通信裝置,當啟動或關(guān)閉皮帶時,利用電話告訴帶式輸送機機尾或帶式輸送機機頭人員。
⑵帶式輸送機正常使用前,必須進行試運轉(zhuǎn),只有輸送帶不出現(xiàn)跑偏、打滑等情況下才能投入正常使用。
⑶輸送帶機架上設置緊急制動裝置(每50m安裝一個),當輸送帶上出現(xiàn)異常等緊急情況時,及時關(guān)閉制動裝置。解除危險后,才能重新啟動。
⑷每班派人檢查輸送帶,如果有跑偏、托輥不轉(zhuǎn)動、底板浮煤多等情況時,及時維修,清理浮煤。
⑸行人不得隨意垮越、乘坐帶式輸送機。跨越帶式輸送機時必須經(jīng)過天橋,并且天橋要設置防護欄。
⑹機頭溜煤囤必須設置防護欄,防止人員誤入溜煤囤或帶式輸送機下面造成傷害。
篇2:采用帶式輸送機運輸安全規(guī)定
——應有防打滑、防跑偏和防縱向撕裂的措施以及能隨時停機的事故開關(guān)和事故警鈴;頭部應設置遇物料阻塞能自動停車的裝置;首輪上緣、尾輪及拉緊裝置應有防護裝置;
——帶式輸送機托輥中心軸線距底面的高度,應不小于0.5m;
——帶式輸送機檢修完畢,應用電鈴、電話或警報器與操作室聯(lián)系,經(jīng)雙方檢查確認膠帶上無人,方可啟動;
——帶式輸送機運轉(zhuǎn)期間,不應進行清掃和維修作業(yè),也不應從膠帶下方通過或乘坐、跨越膠帶;
——應根據(jù)帶式輸送機現(xiàn)場的需要,每隔30~100m設置一條人行天橋;應有防滑措施,超過12°時,應設踏步;地下通廊和露天棧橋亦應有防滑措施;
——帶式輸送機的通廊,應設有消防設施;
——帶式輸送機的通廊的安全通道,應具有足夠?qū)挾?封閉式帶式輸送機通廊,應根據(jù)物料及揚塵情況設除塵設備,并保證膠帶與除塵設備聯(lián)鎖運轉(zhuǎn);
——帶式輸送機通廓,應設置完整、可靠的通訊聯(lián)系設備和足夠照明
篇3:井下帶式輸送機運輸安全檢查
1.井下一般輸送帶的檢查
(1)帶式輸送機是否設置膠帶打滑或低速自動停機的保護裝置;綜合保護器是否投入使用,動作是否靈敏可靠。
(2)膠帶下料倉是否設置滿倉停機裝置,是否進行滿倉停機裝置試驗,動作是否靈敏可靠。
(3)帶式輸送機是否使用合格的易熔合金保護塞,安裝是否正確,是否用其他代用。
(4)是否使用阻燃膠帶,使用非阻燃膠帶時是否設有煙霧保護。
(5)膠帶巷是否設有消防水管,機頭、機尾和巷道每隔50m是否設一消火栓,有無配備水龍帶和滅火器。
(6)為預防外因火源,井下帶式輸送機附近是否用火電焊。
(7)帶式輸送機頭尾10m處是否用不燃材料支護。
(8)沿機有無啟動報警,聯(lián)鎖是否起作用,不報警能否啟動主機。
(9)檢修和清掃膠帶是否在停機、停電后進行。
(10)運煤膠帶是否乘人,是否有人踏膠帶行走或跨越、穿過膠帶。
(11)道口處有無膠帶橋供行人通過。
(12)沿機有無防膠帶跑偏保護和膠帶縱向撕裂保護,主帶式輸送機和給料機有無聯(lián)鎖電路。
(13)每臺帶式輸送機是否有專職司機持證上崗,帶式輸送機開動后是否經(jīng)常巡視膠帶運行情況。
(14)膠帶巷是否班班清理,保持整潔暢通,有無雜物飛浮煤和積水,有無與其他物品相摩擦。
2.斜井鋼絲繩帶式輸送機運送人員的安全檢查
(1)對巷道斷面與空間的檢查:
上、下人員20m區(qū)段內(nèi)膠帶至巷道頂部的凈高、行駛區(qū)段內(nèi)的凈高和下膠帶乘人時,上下膠帶的凈高是否符合《規(guī)程》規(guī)定;
運送人員的膠帶寬度、運送速度和膠帶槽至膠帶邊的寬度是否符合《規(guī)程》規(guī)定。
(2)乘坐人員及地點的檢查:
乘坐人員之間的間距是否小于4m;乘坐人員是否站立或仰臥,是否面向前,是否攜帶笨重物品和手摸膠帶側(cè)幫;
上下人員的地點是否設平臺和照明,在平臺處有無帶式輸送機的懸掛裝置,下人地點是否有時顯的下人標志和信號,在人員下機前方2m處,是否設有防止人員墜往往煤倉的措施;
上下班運送人員前,是否卸下膠帶上的物料;有人、物、混運的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