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礦井外因火災預防處理措施

礦井外因火災預防處理措施

2024-07-15 閱讀 1023

(1)預防明火

井口房和通風機房附近20米內禁止煙火,也不準用火爐取暖。嚴禁攜帶煙草、引火物下井,井下嚴禁吸煙。井口房和井下不準電焊、氣焊或用噴燈焊接,如果一定要在井下焊接時,必須制定安全措施,經批準并有專人在現場檢查和監督,而且要求事先清除附近的易燃物品,備足消防用水、砂子、滅火器等,并隨時檢查瓦斯和煤塵濃度。井下硐室內不準存放汽油、煤油或變壓器油。井下使用的潤滑油、棉紗和布頭等必須集中存放,定期送到地面處理。預防放炮引火。井下不準使用黑色火藥,因為黑色火藥爆炸后火焰存在時間長,有使瓦斯引燃或引爆的危險。井下只準使用礦用安全炸藥。嚴格執行放炮規定,煤礦井下不準放糊炮,嚴禁用煤塊、煤粉、炮藥紙等易燃物代替炮泥,同時要嚴格執行“一炮三檢查”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預防電氣引火。要正確選用易熔斷絲(片)和漏電繼電器,以便電流短路、過負荷或接地時能及時切斷電流。不準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預防摩擦生火。應做好井下機械運轉部分的保養維護工作,及時加注潤滑油,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狀態,防止因摩擦生熱而引起火災。

(2)預防火焰蔓延

井下應使用絕緣電纜或不延燃橡套電纜、阻燃輸送帶等。采用耐火支護井筒、井底車場、主要巷道及硐室,一旦發生火災,對整個礦井威脅很大,因此這些工程必須砌喧或采用不可燃支架進行支護。井筒與井底車場或大巷相連的地點必須砌喧。地面井架和井口建筑物必須用不可燃性材料建筑。進風井筒和平硐口由地面起向內延伸不小于20m的深度以及暖風機房、暖風道、主扇房、風硐以及井下各種硐室必須用不燃性材料建筑或支護。

(3)建立消防材料庫

地面和井下都要建立消防材料庫,貯備消防器材。地面消防材料庫要設在井口房附近。井下消防材料庫要設在每一個運輸大巷中。消防材料庫貯存的消防材料要定期檢查和更換。消防材料非因事故處理不得使用,因處理事故所消耗的材料要及時補齊。

(4)設置防火門

為了防止地面火災傳入井下,進風井口和進風平硐口都要裝有防火鐵門,鐵門要能嚴密地遮蓋井口,并易于關閉。礦山主管部門要對防火鐵門進行定期維修。進風井筒和各個水平的井底車場的連接處,都要安裝兩道易于關閉的鐵門或木板上包有鐵皮的防火門。此外,機電硐室也應裝有防火門。

(5)建立消防供水系統

地面和井下都應建立消防供水系統及其有關設施。除可利用一切天然水源外,消防供水系統一般是與生產及生活供水系統合用水池及管路等設施。井下消防既可利用地面水池供水,也可利用上部水倉的積水。消防管路應每隔50m安裝標準的管接,以備連接水龍帶。

(6)設置火災信號

為了在發生火災時能及時通知井下作業人員撤出,應在工業場地、井口和井下。

篇2:防止外因火災安全規定

1、防止外因火災的安全措施:

(1)礦井要建立、健全各級人員的防火崗位責任制。

(2)礦要制定井下火災隱患排查制度,確定出重點防火部位和環節,并制定專項管理措施。

(3)強化各項防滅火措施的落實:

a、加強明火管理,嚴格執行井口驗身制度,加強職工教育,杜絕明火引發火災事故。

b、加強機電管理,嚴格落實包機責任制,確保電氣設備完好,嚴防機電故障引發火災事故。

c、加強對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的防滅火管理,嚴格落實防滅火措施和責任制。

(4)安監部門和“一通三防”主管部門要把防止火災事故做為日常安全工作的重點。

2、防止火災事故的保證措施:

(1)必須加強對礦井防滅火工作的組織領導,明確負責防火工作的領導和部門。

(2)電氣焊等特殊作業,必須有安監部門和通風部門人員在現場監督。

3、強制執行措施:

(1)礦井必須建立完善的防滅火系統。防滅火設施、消防器材的安裝、配置、管理、使用、井下電氣焊等特殊作業的安全措施等,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215條---227條之有關規定。

(2)礦井必須建立完善的火災報警系統和火災報警制度,必須制定火災救援預案,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救災演習。

4、防止火災事故職工安全培訓內容

(1)下井人員必須接受,關于防止礦井火災事故的培訓,每年至少一次。

(2)培訓主要內容包括;礦井安全的一般知識和規定;防止礦井火災事故的有關規定;礦井直接滅火技術;礦井災害自救、互救措施;礦井火災救援預案演練等。

篇3:外因火災治理規定范本

1、井口房、風井井口和抽風機房附近20米范圍內不準有明火,尤其是抽風機房和風井井口周圍,安全距離必須符合《規程》規定,要制定嚴格管理制度和強有力的防火措施,杜絕禁區內有明火。

2、運輸機要安裝使用防止皮帶打滑、跑偏、滿倉自動停機、煙霧報警和自動灑水滅火等裝置,并有專人檢查維修,保證靈敏可靠。

3、杜絕非阻燃皮帶下井,并堅持樣品送檢制度,不合格嚴禁下井使用。

4、機頭、機尾及周圍的浮煤必須及時清理干凈。

5、運輸機巷防塵管路必須安裝齊全,每隔50米設一個三通閥門,皮帶機頭、機尾要按規定配齊滅火器和滅火沙等消防材料和工具。

6、井下電氣設備的管理,杜絕失爆,堅持使用好過流、短路、漏電等保護裝置。

7、峒室,工作面移動變電站和其它電器設備處,要按規定配齊滅火器、滅火沙箱和其它消防材料,現場工作人員要熟悉存放地點并會熟練操作使用。

8、井下燒焊管理,要嚴格按照《規程》規定,制定嚴密的措施,燒焊現場要安排專人負責,有安監員、瓦斯檢查員監視檢查,嚴格按措施施工。

9、火工品的管理,嚴格火藥、雷管的發放、領用和清退制度,各放炮地點要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和《作業規程》的要求進行放炮作業。

10、脂品的管理,嚴格按規定要求存放。

11、工思想教育,嚴禁攜帶煙草和點火物品下井。

12、車場設置井下消防材料庫,消防材料庫內要儲存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檢查和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