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瓦斯事故隱患應急處理措施

瓦斯事故隱患應急處理措施

2024-07-15 閱讀 1274

(一)瓦斯發生爆炸的條件

瓦斯發生爆炸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瓦斯濃度在5-16%的爆炸范圍內;瓦斯爆炸的濃度范圍稱為瓦斯的爆炸界限。瓦斯爆炸的最高濃度16%,稱為爆炸上限。瓦斯爆炸的最低濃度5%,稱為爆炸下限。當瓦斯濃度達到9.5%時,遇有火源,混合氣體中的瓦斯和氧氣全部參加氧化反應,爆炸力最強,稱為最強爆炸濃度。高溫火源(大于650℃)。足夠的氧含量(濃度大于12%)。

(二)瓦斯爆炸、燃燒和窒息事故常見發生地點

礦井內的任何地點都有發生瓦斯爆炸的可能性。如電氣設備附近,放炮地點、火區周圍、產生火花以及可能出現明火的地點。但大部分發生在瓦斯煤層的采掘工作面,其中又以采煤掘進工作面占多數。發生窒息事故的地點多數是無通風的采空區及盲巷,停風時間較長的掘進工作面。

(三)預防瓦斯爆炸的主要措施:防止瓦斯積聚和引燃,是預防瓦斯爆炸的根本措施。

①加強通風,防止瓦斯超限和積聚;

②嚴格執行瓦斯檢查制度;

③正確及時處理局部積聚瓦斯;

④加強局部通風管理;

⑤防止引燃瓦斯火源;

⑥防止電氣火花引燃瓦斯;

⑦防止放炮火源引燃瓦斯。

(四)《煤礦安全規程》關于采掘作業地點瓦斯濃度及瓦斯檢查地點的規定

1、采掘作業地點濃度規定:

①采區回風巷、采掘工作面回風巷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0%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②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業地點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0%時,必須停止用電鉆打眼,爆破地點附近20米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0%時,嚴禁爆破。

③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業地點風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工作,切斷電源,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④電動機或其他開關安設地點附近20米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工作,切斷電源,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⑤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內,體積大于0.5m3空間內積聚瓦斯濃度達到2.0%時,附近20米內必須停止工作,切斷電源,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2、瓦斯檢查地點規定:

①低瓦斯礦井采掘工作面的瓦斯(含二氧化碳)濃度檢查次數:低瓦斯礦井中每班至少檢查2次。

②本班未作業的采掘工作面,沼氣和二化碳濃度每班至少檢查1次;可能涌出或積聚沼氣或二化碳的硐室和巷道,沼氣和二化碳每班至少檢查1次。

③其他作業地點或應該檢查瓦斯的地點,瓦斯檢查次數由礦總工程師決定,但每班至少檢查1次。

(五)瓦斯監控系統在保證煤礦生產安全中的作用及保證系統有效運轉的有關規定和注意事項:

《煤礦安全規程》規定:高瓦斯礦井、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必須裝備礦井安全監控系統,有條件的低瓦斯礦井應優先裝備礦井安全監控系統。沒有裝備礦井安全監控系統的低瓦斯礦井的煤巷、半煤巖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巖巷的掘進工作面,必須裝備甲烷風電閉鎖裝置或風電閉鎖裝置和甲烷斷電儀;無瓦斯涌出的巖巷的掘進工作面,必須裝備風電閉鎖或甲烷風電閉鎖裝置;回采工作面,必須裝備甲烷斷電儀。甲烷傳感器的安裝地點、位置應符合有關規定,儀器必須設專職人員負責維護、檢修和校正,保證正常可靠。

(六)通風設備、設施對安全生產的重要作用、影響和保證安全生產的有關規定:

通風設備、設施是保證礦井把新鮮空氣按需要分送到各個工作地點,再將各地點的污濁空氣能順利地排出礦井。他的作用主要有三點:供給井下人員足夠的新鮮空氣;沖淡、排除井下有毒氣體和粉塵;稀釋、排除井下的熱量和水蒸氣,創造合適的氣候環境。

井下任何一處通風設施受到破壞時,都會造成通風系統的紊亂,嚴重時造成一處或多處供風不足,無風,受影響的局部通風地點造成循環風;主要進回風巷的設施損壞或未正常時,將造成風流短路,使井下作業地點瓦斯積聚,嚴重影響礦井的安全生產。因此,井下任何人員必須愛護通風設施,不得隨意損壞。自覺遵守通風設施的有關規定。經過風門時必須隨手關密。

(七)發生瓦斯爆炸、燃燒及窒息事故后的應急原則和安全注意事項:

礦井一旦發生瓦斯爆炸事故,井下人員及財產處于極度危險境地,必須盡快組織搶救,刻不容緩。但救災搶險還必須遵守一定的原則和程序,避免盲目指揮、愚昧蠻干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人員傷亡。救災的基本原則是:“沉著指揮,科學決策,協調行動,安全快速”。具體的處理程序是:首先應設法撤離災區人員,搶救遇難人員;視情況切斷災區電源;通知救護隊;迅速成立救災指揮部,啟動應急救援預案,設立若干搶救組各行其責;盡快恢復通風系統,排除爆炸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尋找遇難人員。

在處理瓦斯爆炸事故的過程中,必須注意:A、切斷災區電源時,應防止切斷電源可能產生電火花,引起再次爆炸。B、正確調度通風系統,盡快排除災區的有害氣體,控制事故范圍,這是處理瓦斯爆炸事故的關鍵。C、安全快速地恢復掘進巷道或無風區域的通風,避免再次爆炸。

篇2: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檢修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第一條?本操作規定適用于全國各類煤礦的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檢修工。

第二條?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檢修工應完成下列工作:負責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的檢修、校定、充電和收發管理。

?二、上崗條件

第三條?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檢修工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第四條?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檢修工需要掌握以下知識:

1、熟悉人井人員的有關安全規定。

2、熟悉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參數。

3、掌握《煤礦安全規程》對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的配備及使用的有關規定。

4、會正確使用便攜式瓦斯報警儀。

5、掌握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的計量標準。

三、安全規定

第五條?便攜式瓦斯報警儀必須每7天至少進行1次調校,誤差在規定的范圍之內。

第六條?嚴禁在井下拆機修理。

第七條?嚴禁私自拆開修理、查看,儀器的保養、修理等工作,只有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檢修工才能進行。

第八條?新儀器投人使用前,要先充、放電3次以上再使用。

第九條?維修后的便攜式瓦斯報警儀,要送有資質的單位進行檢定,發給合格證后方可使用。

第十條?使用的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每年至少進行1次檢定,檢定要送有資質的單位進行。

第十一條?標準氣樣的存放使用,要符合規定要求。

四、操作準備

第十二條?保持室內清潔、明亮、干燥,準備好常用工具儀表、材料及工作臺。

第十三條?對便攜式瓦斯報警儀進行表面清潔,除去粘有的煤塵等雜物。

五、操作順序

第十四條?本工種操作應遵照下列順序進行:

維修:儀器檢查+故障排除+修理+標定+登記備檢。

發放:儀器檢查甘按規定發放+回收+檢查+存放登記。

?六、正常操作

(一)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的發放

第十五條?發放前,先打開開關預熱l5min后,顯示器為零若有偏差,可以調整電位器給予校正,使其指示為零。

第十六條?發放前必須進行電壓檢查。如顯示欠壓或電池電壓不足,要重新充電。電池電壓不足時,不準投入使用。

第十七條?對維修的儀器各部分的檢查,應按照”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檢查維修”部分進行操作。

第十八條?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必須佩帶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的人員,發放儀器,不得借故不發。按牌發儀器,進行登記,發完后將儀器牌掛到相應位置。

第十九條?交回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時,發放人員應將其領取儀器牌還給使用人。

第二十條?對收回的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應檢查、維護,使其符合規定的要求。還要使儀器干凈,外觀完好、結構完整、附件齊全,各調節旋鈕能工常調節,電源開關應靈活,顯示部分應有相應顯示,動作部件應能正常動作。

第二十一條?對交回的便攜式瓦斯報警儀,要及時充電。

第二十二條?對當班使用并交回的便攜式瓦斯報警儀,因故末檢查完的,在交班時要交代清楚下一班檢查。

第二十三條?對當班使用、交回的便攜式瓦斯報警儀進行登記。

第二十四條?對當班使用末交回的便攜式瓦斯報警儀,要及時匯報,查清原因,提出處理意見。

(二)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的維修、檢查、標定

第二十五條?便攜式瓦斯報警儀要細致檢查,根據先簡后繁、先外后內的原則,壓縮分析故障的部位,再用測量電壓、電阻、屯流的方法,找出故障點。

第二十六條?清理傳感器網上的煤塵時,可用毛刷去塵,不準用濕布,以免損壞催化元件。

第二十七條?充電回路的常見故障和排除方法有:認電源開關接觸不良、充電二極管損壞時,需更換新件。

2、連接線斷線時,焊接連接線。

第二十八條?電源部分的常見故障排除方法有:

1、電池損壞時,更換新品。

2、連接線斷線時,焊接連接線。

3、放電時間不足8h、有短路時,維修電路。

第二十九條?穩壓電路的常見故障排除方法:顯示值隨電池組電壓下降而下降,穩壓電路有元件壞,更換新品。

第三十條?傳感電橋的常見故障排除方法:開機顯示小數點或負極性點,黑白元件壞,更換新品。

第三十一條?通甲烷標準氣體顯示值為負,黑白元件焊反,重新焊接。顯示數字不穩,肋D轉換器壞,更換新品。

第三十二條?不能報警,報警集成塊壞,更換新品。

第三十三條?換電池時須整體更換,不能用其他類型的部件代替。更換元件時須關機,防止損壞集成塊。

第三十四條?維修過的儀器,必須重新進行檢定,合格后方可投人使用。

第三十五條?零點校準:接通電源,讓儀器穩定后用清潔空氣調準儀器零點。

第三十六條?示值校準:將1.0%的甲烷標準氣體,按儀器規定的流量流人儀器,標校3次,使儀器示值與標準氣體一致。

第三十七條?基本誤差檢定:分別通人1.0%、3.0%的甲烷標準氣體,讀取儀器示值,應分別不超過土0.1%、土0.3%。

第三十八條?用3.0%的甲烷標準氣體檢定儀器的響應時間,吸人時間不超過105,擴散時間不超過305。

第三十九條?用1.5%的甲烷標準氣體檢定儀器的報警誤差,報警設定值與報警時的示值之差應不超過士0.1%。

第四十條?報警強度及信號檢定,報警聲級度不小于75冊,光信號在黑暗申20m處應清晰可見。

第四十一條?位置誤差,儀器在正常位置與位置變動后的零值誤差應不超過士0.1%。

七、特殊操作

第四十二條?維修過程中,如發現異常現象應立即停止維修待處理正常后,再進行工作。

第四十三條?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的檢定應按要求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

第四十四條?檢定條件:環境溫度15~35C,相對濕度小于85%,大氣壓力86~106kPa,周圍無影響檢測的干擾氣體。

第四十五條?外觀及通電檢查:儀器外觀完好,結構完整,附件齊全,連接可靠,電源電壓符合儀器工作要求,并有欠壓指示燈,儀器各調節旋鈕應能正常調節,儀器測量值的指示器應清晰無缺陷。

第四十六條?儀器校準:檢定前,被檢儀器、檢定用甲烷標準氣體及配套設備應在同等條件下放置l2h左右。

第四十七條?檢定合格的儀器發給檢定證書,不合格的儀器發給檢定結果通知書,并注明不合格項目,檢定數據應記人原始記錄內,保存期2年,儀器的檢定周期不得超過1年。

?八、收尾工作

第四十八條?做好交接班工作,便攜式瓦斯報警儀臺賬要清楚。

篇3:瓦斯檢查員:技術操作規程

1、瓦斯檢查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2、要愛護儀器儀表,經常檢查和更換藥品,藥品顆粒以3--5mm為宜,儀器有故障時要及時上交處理。

3、嚴格執行巡回檢查制度,請示報告制度和交接班制度,井下所有檢查地點每班必須檢查兩次,嚴禁空班、漏檢、假檢、交接班時要向下一班瓦檢員交清井下通風,瓦斯等情況,異常情況要特別交待并匯報值班礦長,并認真填寫日報和臺帳。

4、儀器取樣范圍在巷道風流中距頂、底、幫各200mm的范圍內。巷道高冒區內做為臨時檢查,檢查沼氣時在巷道頂部吸取氣樣,檢查一氧化碳在巷道中部吸取氣樣,檢查CO2時在巷道底部吸取氣樣。

5、測定濃度,先測出該地點的瓦斯濃度,然后取下CO2日吸收管后再捏放氣球5-6次,測出CO2和瓦斯的混合濃度,由混合濃度值減去瓦斯濃度值,再乘以校正系數,即為CO2的濃度。

6、檢查空巷或停風地點必須二人同巡回檢查,二人應保持3-5米距離,隨時檢查瓦斯濃度,超過規定界限時,要迅速撤出,并在巷道入、出口增設醒目的柵欄、警標,并立即匯報礦值班負責人。

7、臨時停工地點不得停風,發現有停風點,瓦檢員必須按規程規定分別檢查停工地點內和電動機及其開關附近20m的巷道內的瓦斯濃度,都不超限時,方可恢復通風。

8、瓦檢員在巡回檢查中,發現瓦斯濃度超限時,有權命令作業人員立即撤出危險區域,立即匯報值班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