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索工安全作業操作規程
司索工是指搬運作業中主要從事地面工作人員,例如準備吊具、捆綁、掛鉤、摘鉤、裝卸載等,多數情況還擔任指揮任務,協調行車工進行吊運、裝卸作業,司索工的工作質量與整個搬運作業安全關系極大。
根據特種工種性質,持證上崗,按崗位作業要求操作。
2、作業前,嚴禁飲酒,休息充分,保持良好精神狀態;穿戴好安全帽、防護鞋及其他必要的防護用品。
3、根據吊重物體的具體情況,選擇相適應的吊具與索具。
4、作業前應對吊具與索具進行檢查后,確保安全情況下,方可投入使用。
5、起升重物前,應檢查連接點是否牢固可靠。
6、吊具承載時,不得超過額定起重量,吊索(含各分支)不得超過安全工作載荷。
7、作業中不得損壞吊件、吊具與索具,必要時應在吊件與吊索的接觸處加保護襯墊。起重機吊鉤的吊點,應與吊物中心在同一條鉛垂線上,使吊重處于穩定平衡狀態。
8、多人吊物,須統一指揮,協調一致,確保安全后,方可起吊。
9、禁止司索工或其他人員站在吊物上一同人物混吊,嚴禁人員停留在吊重下,當貨物起吊時,應阻止其他人員停留與經過吊重下。
10、起吊重物時,司索人員應與重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工作時,禁止用手直接校正已被重物張緊的繩索,吊運中發現綁扎松動或吊運工具發生異樣、異聲時,應立即停止作業,進行檢查,絕不可存在僥幸心理。
11、應做到經常清理作業現場,貨物進行有序堆放,保持道路暢通,安全通道暢通無阻。
12、司索工應熟悉現場環境,確保自身作業安全,防跌、防撞、防滑。
篇2:安全生產責任制:司索工指揮工
一、吊車指揮須經有關部門安全技術培訓合格,取得操作證,上崗作業。
二、吊車指揮懂得機械性能,指揮時應站在能照顧到全面工作的地點,使用國標統一信號,并做到準確、清楚、笛聲響亮。
三、80T以上的設備和物件,風力達五級時應停止吊裝。
四、嚴禁任何人在起重臂和吊起的重物下面停留或行走。
五、使用卡環應使長度方向受力,抽銷卡環應防銷子脫滑,有缺陷的卡環嚴禁使用。
六、起重機起吊物件應交互捻制的鋼絲繩(安全系數30.1.6-1),鋼絲繩如有扭結、變形、斷絲、腐蝕等異常現象,應及時降低使用標準或報廢(表30.1.6-2),鋼絲繩表面現象降低載標準(表30.1.6-3)。
七、編結繩扣(千斤)應使各股松緊一致,編結部分的長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15倍,并且不得短于300MM,用卡子連成繩套時,卡子不得少于三個。
八、選用卡環不得超載使用,卡環的允許荷載查表。
九、滑輪必須經常潤滑,不準超載(不同規格的滑輪允許荷載查表),滑輪磨損嚴重,有裂紋應報廢,不允許補焊使用。
十、使用繩卡,應將有壓板的放在長頭一面,其應用范圍符合規定,上繩卡時一定要將螺栓擰緊,將鋼絲繩壓偏1/3-1/4,在最后一個繩卡后面約500MM處將鋼絲繩放出一個“安全彎”,以便發現鋼絲繩是否滑動。
十一、起吊的構件應事先了解其準確重量,選用合適的吊索,嚴禁盲目起吊。
十二、起吊構件或鋼筋骨架,起吊綁扎位置,根據構件或鋼筋骨架的形狀、斷面、長度、配筋部位確定,必須找好重心。
十三、起吊時應先將吊物離地面0.5M左右,確認穩妥后再起吊,起吊旋轉半徑下不準有人停留在作業。
十四、禁止將吊物放在板形構件上起吊。
篇3:安全生產責任制:司索工
一、牢記"安全生產,人人有責",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思想,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不違反勞動紀律,堅守工作崗位,不串崗,不酒后作業,工作中要精力集中。
二、認真學習司索工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熟悉安全知識,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和措施,不得違章作業。
三、堅持上班前自檢制度,對索具、鋼絲繩、帶子、扣件、預留鼻、周圍高壓線及其他障礙物進行全面觀察,排除不安全因素。每次吊運要先試吊,把重物吊離地面1米左右檢查負荷有無超重,被吊物平衡程度,捆綁牢固情況。捆綁有棱角的物件時,必須墊以木板或麻袋等物,在確認無任何異常后,方可正式起吊。
四、起吊后司索人員不得站在吊物下方,應運力吊物并撤到安全地方。
五、塔吊工工作期間不準喝酒,不準疲勞作業。
六、正確使用防護用品,要衣著整齊,上班前戴好安全帽,保證安全工作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