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壓力容器滲透探傷操作規程

壓力容器滲透探傷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1584

1目的

該項操作規程,目的在于對壓力容器產品的滲透探傷實施有效控制。

2適用范圍

本規程適用于原材料鋼材及管材的探傷,并且也適用于加工產品鍛件、鑄件及焊接件的探傷。

3滲透探傷的操作

滲透探傷分為六種基本方法,這些方法以不同的顯像方式組合使用。任何組合總是按下列六個基本步驟進行。

1)清洗

滲透探傷前,必須進行表面清理和預清洗,清除被檢零件表面所有污染制。ZBJ04005-87規定:準備工作范圍應以探傷部位四周向外擴展25毫米。

清除污物的方法有機械方法、化學方法及溶劑去除法等。

2)滲透

滲透施加方法應根據零件大小、形狀、數量和檢查部位,來選擇噴涂、刷涂、澆涂及浸涂等方法。

在滲透過程中時間的長短與溫度范圍對探測裂紋的靈敏度有很大影響,所以在ZB.J04005-87中規定:滲透溫度為15~50℃范圍內時,滲透時間一般分為5~10分鐘;當滲透溫度降低為3~15℃時應根據溫度適當增加滲透時間。

3)去除

溶劑去除型滲透劑用清洗劑去除,除了特別難于去除的場合外,一般都用蘸有清洗劑的布和紙擦拭;不得往復擦拭,不得將被檢件浸于清洗劑中或過量地使用清洗劑;在用水噴法清洗時,水管壓力以0.21MPa為宜,水壓不得大于0.34MPa,水溫不超過43℃。

4)干燥

干燥的方法有用干凈布擦干、壓縮空氣吹干、熱風吹干、熱空氣循環烘干裝置烘干等方法。在ZB.J04005-87中規定:被檢物表面的干燥溫度應控制在不大于52℃范圍內。

5)顯像

顯像的過程是用顯像劑將缺陷處的滲透液吸附至零件表面,產生清晰可見的缺陷圖象。顯像時間不能太長,顯像劑不能太厚,否則缺陷顯示會變模糊。GB150-98規定:顯像時間為10~30分鐘,顯像劑厚度為0.05~0.07毫米。

6)檢驗

ZB.J04005-87規定:觀察顯示的跡痕應在顯像劑施加后7~30分鐘內進行,如顯示跡痕的大小不發生變化,則可超過上述時間。

為確保檢查細微的缺陷,ZB.J04005-87規定:被檢零件上的照度至少達到350勒克斯。

探傷結束后,為了防止殘留的顯像劑腐蝕被檢物表面或影響其使用,必要時應清除顯像劑。清除方法可用刷洗、噴氣、噴水、用布或紙擦除等方法。

注:鑄鋼件有鑄鋼件標準

在GB9443-88標準規定鑄鋼件滲透探傷方法及缺陷顯示跡痕的評級方法。本標準適用于鑄鋼件表面開口缺陷的滲透探傷。

篇2:超聲波探傷儀安全操作規程

1.數字式超聲波探傷儀是精密儀器,沒有經過培訓的人員不得操作。

2.使用外接電源時,為防止反向感應電流沖擊應該先將交流適配器先接通220V電源,等交流適配器的指示燈亮后再把交流適配器的DC12V插頭插到超聲波探傷儀的插孔,等儀器的電源指示燈閃亮,才可開啟儀器電源開關。

3.當超聲波探傷儀關機后需要停止外接交流適配器工作,為防止反向感應電流沖擊,必須先切斷交流適配器與超聲波探傷儀的連接,然后再撥掉交流適配器的220V交流插頭。

4.對超聲波探傷儀內置電池進行充電時,超聲波探傷儀與交流適配器的連接、斷開及交流適配器與220V電源的連接、斷開程序按第2、第3條規定執行。

5.為延長電池壽命,給超聲波探傷儀內置電池充電,應在內置電池電量用盡后再給電池充電,一次充電全程應不少于16小時。

6.交流適配器插上電源后,不應以身體其他部位接觸外接交流適配器DC12V的插頭,以免短路引起損傷。

7.儀器長期不使用,應每兩個月充電、開機一次。

8.儀器在連接I/O接口(報警或同步控制系統接口)和RS-232接口(打印機、計算機接口)時必須關斷儀器電源。

9.關閉儀器后再次開機要在放開ON/OFF按鍵以后間隔30秒。

10.儀器使用后要將儀器、探頭、探頭線、交流適配器上的油污、水漬擦拭干凈,放到儀器箱內,存放到干燥的工具櫥中。

篇3:磁粉探傷機安全操作規程

磁粉探傷機工作前,一定要檢查電源,當電源符合要求時,才能接通,防止燒壞線圈。

對磁化強度要進行檢查,行走式旋轉磁粉探傷機其通電后,提升力不得小于10N,U型磁鉗提升不得小于5N。

磁粉磁力探頭必須在通電3秒鐘后,方可噴灑磁粉或懸液。

噴灑磁粉或磁懸液必須3秒鐘后才準移動磁探頭,以保證磁粉在缺陷有效集聚。

磁探頭行走速度不得大于0.5M/分,且通磁后2-3秒方可移動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