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訓內容方式
1.安全教育培訓內容包括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崗位操作技能培訓、安全管理培訓、檢維修日常安全教育培訓、檢維修施工(作業)安全教育培訓等。
2.安全知識培訓。增強員工安全意識,豐富員工的安全生產知識,安全培訓主要有安全應知應會基礎、事故案例分析、違章認定標準等內容。
3.崗位技能培訓。提高每個員工的崗位技能是保證安全生產的基礎,根據員工隊伍的技術等級結構,分層次、分崗位開展培訓。通過培訓讓每個員工都能熟練掌握適應本崗位需要的理論知識、安全生產知識和操作技能。
4.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所有參加檢維修的電工、電氣焊工、起重工、車輛司機等特種作業,根據其工種要求內容進行專業培訓,完成特種作業人員發證、換證等工作。保證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率達到100%。
5.管理人員培訓。管理人員是企業安全生產主要組織者,是企業兩個文明建設的具體實施者。要定期組織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不斷提高其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
6.檢維修日常安全教育培訓,必須根據公司所有地面生產設備的種類,制定相應的針對專業檢維修人員的培訓教材,培訓計劃,并對培訓效果進行考核。對有關的生產作業人員,有可能實施或參與實施的檢維修項目,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并對培訓效果進行考核。
7.檢維修施工(作業)培訓,必須根據公司所有地面生產設備的種類,制定相應的針對每種設備的和每種檢維修項目的安全技術措施。在檢維修前,必須對參加檢維修作業的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培訓,并在培訓記錄本上簽字。培訓應包括以下內容:
7.1檢維修作業必須遵守的有關檢維修安全規章制度。
7.2檢維修作業項目、任務、方案、措施及應急預案。
7.3檢維修作業現場和檢維修過程中可能存在或出現的不安全因素及對策措施,需要安全檢查確認的具體內容等。
7.4對參加重要關鍵部位或有特殊技術要求的工作人員,還要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和考核,并經體驗合格后方可參加施工作業。
8.安全教育培訓方式主要有脫產和業余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外委培訓要根據培訓計劃,認真組織、精心安排,切實達到培訓效果。
篇2:公司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內容
一、入廠教育
新入廠人員(包括新工人、合同工、臨時工、外包工和培訓、實習、外單位調入本廠人員等),均需經過廠級、車間(科)級、班組(工段)級三級安全教育,三級安全教育時間不少于24學時。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8學時。1、廠級崗前安全培訓(第一級),由人力資源部門組織,安全技術、工業衛生與防火(保衛)部門負責,內容應當包括:(1)本單位安全生產情況及安全生產基本知識;(2)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3)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權力和義務;(4)有關事故案例等。2、車間及港前安全培訓(第二級),由車間主任負責,內容應包括:(1)工作環境及危險因素;(2)所從事工種可能遭受的職業傷害和傷亡事故;(3)所從事工種的安全職責、操作技能及強制性標準;(4)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現場緊急情況的處理;(5)安全設備、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維護;(6)本車間(工段、區、隊)安全生產狀況及規章制度;(7)預防事故和職業危害的措施及應注意的安全事項;(8)有關事故案例:經車間(工段、區、隊)及崗前考試合格,方可分配到工段、班組。3、班組級崗前安全培訓教育(第三級),有班組(工段)長負責,內容應當包括:(1)崗位安全操作規程;(2)崗位之間的工作銜接配合的安全與職業衛生事項;(3)有關事故案例;(4)其它需要培訓的內容。經班組級崗前考試合格,方準到崗位學習。二、廠內調動廠內調動(包括車間調動)及脫崗一年以上的職工,必須對其進行第二級或第三級安全教育,然后進行崗位培訓,考試合格,成績記入“職工三級安全教育培訓登記表”,方準上崗作業。廠級安全教育培訓登記表日期部門姓名年齡性別工種培訓內容考試成績主講人部門安全教育培訓日期姓名年齡性別工種培訓內容考試成績主講人備注班組安全教育培訓登記表日期姓名年齡性別工種培訓內容考試成績主講人備注
篇3:安全教育培訓形式內容
一、新工人三級安全教育
對新工人或調換工種的工人,必須按規定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經考核合格,方準上崗。
三級安全教育是指公司、項目、班組這三級。
1、公司級。新工人在分配到施工隊之前,必須進行初步的安全教育,教育內容如下:
1)勞動保護的意義和任務的一般教育;
2)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標準、規范、規程和安全知識;
3)企業安全規章制度等。
2、項目級。項目級教育是新工人被分配到項目以后進行的安全教育。教育內容如下:
1)工人安全生產技術操作一般規定;
2)施工現場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3)安全生產紀律和文明生產要求;
4)在建工程基本情況,包括現場環境、施工特點,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危險作業部位及必須遵守的事項。
3、班組級。崗位教育是新工人分配到班組后,開始工作前的一級教育。教育內容如下:
1)本人從事施工生產工作的性質,必要的安全知識,機具設備及安全防護設施的性能和作用;
2)本工種安全操作規程;
3)班組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基本要求和勞動紀律;
4)本工種事故案例剖析、易發事故部位及勞防用品的使用要求。
4、三級教育的要求:
1)一二級教育一般由企業的安全、教育、勞動、技術等部門配合進行;
2)受教育者必須經過考試合格后才準許進入生產崗位;
3)給每一名職工建立職工勞動保護教育卡,記錄三級教育、變換工種教育等教育考核情況,并由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雙方簽字后入冊。
二、特種作業人員培訓
除進行一般安全教育外,還要執行有關規定,按國家、行業、地方和企業規定進行本工種專業培訓、資格考核,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后上崗。
三、特定情況下的適時安全教育
1)季節性,如夏季、雨天、汛臺期施工;
2)節假日前后;
3)節假日加班或突擊趕任務;
4)工作對象改變;
5)工種變換;
6)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施工;
7)發現事故隱患或發生事故后;
8)新進入現場等。
四、三類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
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必須經過考核合格后,做到持證上崗在施工現場,項目負責人是施工項目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者,也必須持證上崗,加強對隊伍培訓,使安全生產管理進入規范化。
五、安全生產的經常性教育
企業在做好新工人入場教育、特種作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和各級領導干部、安全管理干部的安全生產培訓的同時,不必須把經常性的安全教育貫穿于管理工作的全過程,并根據受教育對象的不同特點,采取多層次、多渠道和多種方法進行。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多種多樣,應貫徹及進性、嚴肅性、真實性、做到簡明、醒目,具體形式如下:
1)施工現場入口處的安全紀律牌。
2)舉辦安全生產訓練班、講座、報告會、事故分析會。
3)建立安全保護教育室,舉辦安全保護展覽。
4)舉辦安全保護廣播,印發安全保護簡報、通報等,辦安全保護黑板報、宣傳欄。
5)張掛安全保護掛圖或宣傳畫、安全標志和標語口號。
六、班前安全活動
班組長在班前進行上崗交流,上崗教育,做好上崗記錄。
1)上崗交底。交當天的作業環境、氣候情況、主要工作內容和各個環節的操作安全要求,以及特殊工種的配合等。
2)上崗檢查。查上崗人員的勞動防護情況,每個崗位周圍作業環境是否安全無患,機械設備的安全保險裝置是否完好有效,以及各類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情況等。
七、施工過程中經常性安全生產教育的主要內容:
1)因季節或氣溫變化而產生的新的不安全因素,在施工現場,雨季施工中安全隱患危害程度和類型要遠遠大于平時,高溫條件下施工中的安全隱患危害程度和類型要遠遠大于常溫條件下的施工,比如因雨季施工產生的基坑邊坡的不穩定甚至坍塌,高溫下施工產生的中暑等;
2)不同工種之間交叉作業帶來的安全隱患各不相同,各工種相互間的交叉作業在施工現場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安全生產管理中必須重視交叉作業帶來的安全隱患,在日常安全生產教育中必須對各種交叉作業存在的安全隱患向現場作業人員進行告知,提醒工人在作業中注意力集中,認真做到“四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不被物體傷害);
3)其他方面如消防、施工用電以及一些相同工種的事故案例等同樣必須作為日常安全教育工作的重點內容,時刻提醒工人作業環境中可能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提高作業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防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