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內容范本

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內容范本

2024-07-16 閱讀 5209

廠級教育:人力資源部及安全主任負責進行。1.講解《公司》的架構,考勤制度、新金發放、假期、處罰、辭職等等問題。2.講解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政策、法規,使用勞動保護的意義、內容及基本要求,使新入廠人員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和《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思想。3.介紹《公司》的安全生產情況,包括企業發展史(含企業安全生產發展史)、企業設備分布情況(著重介紹特種設備的性能、作用、分布和注意事項)、主要危險及要害部位,介紹一般安全生產防護知識和電氣、機械方面安全知識。4.介紹企業的安全生產組織架構及成員,企業的主要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等等。5.介紹企業安全生產的經驗和教訓,結合企業和同行業常見事故案例進行剖析講解(著重討論對案例的預防),闡明傷亡事故的原因及事故處理程序等。6.提出希望和要求(如要求受教育人員要按企業管理制度積極工作)。要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主要思想,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努力學習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經常參加安全生產經驗交流和事故分析活動和安全檢查活動。要遵守操作規程和勞動紀律,不擅自離開工作崗位,不違章作業,不隨便出入危險區域及要害部位,注意勞逸結合,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等等。車間教育:各車間有不同的生產特點和不同要害部位、危險區域和設備。因此,在進行車間安全教育時,應根據各車間的特殊性詳加講解。由車間主任及安全主任負責。1.重點介紹本車間生產特點、性質。如車間的生產方式及工藝流程,車間人員結構,安全生產組織及活動情況。2.車間主要工種及作業中的專業安全要求;車間危險區域、特種作業場所,有毒、有害崗位情況。3.車間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勞動保護用品穿戴要求及注意事項,事故多發部位、原因及相應的特殊規定和安全要求。車間常見事故和對典型事故案例的剖析,車間安全生產的經驗與問題等。4.根據車間的特點介紹安全技術基礎知識。5.介紹消防安全知識、走火通道。班組班組:班組是企業生產最《前線》,生產活動是以班組為基礎。由于操作人員活動在班組,機器設備在班組,事故常常也發生在班組。因此,班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由班組長負責。1.介紹本班組生產概況、特點、范圍、作業環境、設備狀況,消防設施等。重點介紹可能發生傷害事故的各種危險因素和危險部位,用一些典型事故實例去剖析講解。2.講解本崗位使用的機械設備、工器具的性能,防護裝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3.講解本工種安全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及有關安全注意事項,使學員真正從思想上重視安全生產,自覺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做到不違章作業,愛護和正確使用機器設備、工具等;介紹班組安全活動內容及作業場所的安全檢查和交接班制度。4.教育學員發現了事故隱患或發生事故時,應及時報告領導或有關人員,并學會如何緊急處理險情。5.講解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及其保管方法和文明生產的要求。6.實際安全操作示范,重點講解安全操作要領,邊示范,邊講解,說明注意事項,并講述哪些操作是危險的、是違反操作規程的,使學員懂得違章將會造成的嚴重后果。調崗人員:調換新工作崗位,主要指職工在車間內或廠內換工種,或調換到與原工作崗位操作方法有差異的崗位,以及短期參加勞動的干部等,這些人員應由接收單位進行相應工種的安全生產教育。教育內容可參照“三級安全教育”的要求確定,一般只需進行車間、班組二級安全教育。但調作特種作業人員,要經過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培訓,經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許可證后方準上崗作業。復工人員:工傷后的復工安全教育。首先要針對已發生的事故作全面分析,找出發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指出預防對策,進而對復工者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崗位安全操作技能教育及預防措施和安全對策教育等,引導其端正思想認識,正確吸取教訓,提高操作技能,克服操作上的失誤,增強預防事故的信心。

休假后復工安全教育。職工因休假(節、婚、喪或產、病假等)而造成情緒波動,身體疲乏,精神分散,復工后容易因意志失控或者心境不定而產生不安全行為,導致事故發生。因此,要針對休假的類別,進行復工安全教育,即針對不同的心理特點,結合復工者的具體情況消除其思想上的余波。如重溫本工種安全操作規程,熟悉機器設備的性能,進行實際操作練習等。

篇2:新職工進廠三級安全教育制度

凡新入廠的職工(包括短期合同工和臨時工),都必須經過公司、車間、班組“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未經三級安全教育或考試不合格者不準上崗作業。

一級(礦級)安全教育由安全科會同生產生產科組織實施。教育內容應包括:

(1)國家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

(2)礦山概況、生產特點及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

(3)安全生產、職業健康基本知識。

二級(車間)安全教育由車間負責人組織實施。教育應包括:

(1)本單位主要生產工藝流程,主要設備概況及其特點,危險區域、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

(2)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3)結合本單位特點進行防火、防爆、防毒、防觸電、防機具傷害等安全防護、應急搶救知識的教育。

三級(班組)安全教育由班組長組織實施,教育內容應包括:

(1)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標準化作業程序;

(2)本崗位工作特點、設備性能和安全注意事項;

(3)設備、工具及其使用方法,防護用品的合理使用。

新職工“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填寫“三級安全教育”卡片,報生產科存檔。

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教育

1凡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上級有關安全管理部門培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后,方可上崗操作。無證上崗者按嚴重違章處理。

2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教育,執行礦《特種作業人員管理》規定。

中層管理者、專(兼)職安全員培訓教育

1廠(礦)每年對中層管理者、安全員進行一次安全生產管理知識教育、培訓。

2教育培訓內容包括: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安全管理基本知識、安全技術知識等。

班組長培訓教育

1每年組織一次班組長安全培訓教育。

2教育內容: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班組安全管理知識等

全員教育

生產車間每月對職工進行不少于一次的全員安全教育,并認真做好記錄,班組堅持每周一次全員安全教育。

變換工種及復工安全教育

職工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一年以上,在重新上崗時,必須進行相應的車間、班組、崗位安全教育。

“四新”教育

1“四新”教育是指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前,必須進行的安全

教育。

2“四新”安全教育由主管科室和技術部門負責進行。

3“四新”安全教育主要內容有:

(1)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2)安全防護裝置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3)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的內容和要求;

(4)“四新”投產、使用后可能導致的危險、危害因素及其防護方法。

4涉及“四新”人員安全教育后,要進行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并報生產部門備案。

職業健康教育

1職業健康教育分為上崗前健康教育、在崗期間健康教育、離崗健康教育。

2職業健康教育內容包括:國家有關職業衛生的方針、政策、法規;職業衛生、職業健康知識;重點職業性有害因素防治知識;突發事故應急處理及個人防護知識。

3生產部門負責組織新入廠接觸職業危害作業人員的職業健康教育(與礦三級安全教育同時進行),接觸職業危害職工在崗期間、離崗職業健康教育。

4職業健康教育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可采取集中培訓、健康知識競賽、發放健康知識小冊子、黑板報、張貼宣傳畫等多種方式進行。

篇3:項目部的三級安全教育制度

一、安全教育對象:

1、新工人入場和調換工種的職工必須進行安全教育;

2、電工、電焊工等特殊工種工人,除進行一般的安全教育外,還要經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教育,經考查合格發證后方準獨立操作。

二、教育形式:

新工人安全教育以三級教育形式開展,即公司、項目部、班組三級安全教育,三級教育的時間累計不少于50學時,另外還采取宣傳欄、黑板報、廣播、檢查通報等形式廣為宣傳教育。

①司級教育內容

②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包括《建筑法》、《勞動法》;

③安全生產法規、標準和法制觀念;

④本公司概括,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紀律;

⑤當前安全形勢,已發生的重大事故及應吸取的教訓。

(二)項目部安全教育內容

①工程項目部施工特點及安全基本常識;

②本項目部的安全生產制度、規定及安全注意事項;

③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④機械設備、電器安全等安全防護基本知識;

⑤防護用品的發放和正確使用。

(三)班組安全教育內容

①本班組作業特點及安全操作規程;

②本班組安全活動制度及紀律;

③愛護和正確使用安全防護設施及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④本崗位易發生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對策;

⑤本崗位作業環境及使用的機械設備、工具的安全要求。

三、新工人安全教育進行登記,建立檔案。特殊工種建立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檔案。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均要簽名。受教育應接受公司的統一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