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班組第三級安全教育記錄

班組第三級安全教育記錄

2024-07-16 閱讀 3028

工程名稱:施工單位:教育等級學時教育內容授課地點授課人第二級全體職工同志們:為了貫徹執行“集中、快速、優質、安全、文明”的施工要求,特別要注意安全生產,為此今天讓我們全班職工必須掌握技術操作規程的一般常識:1、嚴禁酒后作業。2、電工、焊割工、起重機司機、打樁機司機和各種機動車輛司機,必須經過專門訓練、考試合格發給操作證后方準獨立操作。3、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和安全防護措施。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戴好安全帽,禁止穿拖鞋和光腳,在沒有防護設備的高處、懸崖和陡坡施工、必須系好安全帶。上下交叉作業有危險的出入口要有隔離措施,距地面2米以上作業要有防護欄桿、擋板或安全網。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要定期檢查,不符合要求的,嚴禁使用。4、施工現場的腳手架、防護設施、安全標志和警告牌,不得擅自拆動,需要拆動的,要經施工負責人同意。5、施工現場的洞、溝、邊口、漏斗等危險處,應有防護設施或明顯標志。6、施工現場要有交通指示標志,交通頻繁的交叉路口,應設指揮危險區,,要懸掛:危險“或”禁止通行“牌,夜間設紅燈示警。7、工地行駛斗車、小翻斗車、拉車應注意過路行人與車輛,車輛的制動器和掛鉤要完好可靠。8、坑槽施工,應注意地下管線,并經常檢查邊壁土質穩定情況,發現有裂縫、疏松或支撐走動,要隨時采取加固措施。根據地質、溝深、水位、機械設備重量的情況,確定堆放材料的施工機械距坑邊距離,來往槽運材料,應用信號聯系。9、機械和動力機的機座必須穩固,轉動的危險部位要設防護裝置。10、工作前必須檢查機械、儀表、工具等,確認完好方準使用。11、電氣設備和線路必須絕緣良好,電線不得與金屬物綁在一起,各種電動機必須按規定一律采取“三相五線制”,遇有臨時停電或停工休息時,必須拉閘加鎖。12、施工機械和電氣設備不得帶病動轉和超負荷作業,發現不正常情況應停機檢查,不得在動轉中修理。13、電氣、儀表、管道和設備試動轉時,應嚴格按照單項安全技術措施進行。運轉時不準擦洗和修理,嚴禁將頭、手伸入機械行程范圍內。14、架空輸電線路下面工作應停電,不能停電時,應有隔離防護措施。起重機不得在架空輸電線路下面工作,通過架空輸電線路應將起重臂落下。在架空輸電線路一側工作的,不能在任何情況下起重臂、鋼行線或重物等與架空輸電線路的最近距離應不小于下表規定:輸電線電壓1千伏以下1-20千伏35-110千伏154千伏220千伏允許與輸電線的最近距離(米)1.5245615、行燈電壓不得超過36伏,在潮濕所或金屬容器內工作時,行燈電壓不得超過12伏。16、受壓容器應有安全閥、壓力表、并避免爆曬、碰撞;氧氣瓶嚴防沾染油脂;乙炔發生氣、液化石油氣,必須有防止回為的安全裝置。17、施工現場非操作人員不準進入。18、從事腐蝕、粉塵、放射性和有毒作業。要有防護措施,并進行定期體檢。19、從事高處作業要定期體檢,經送醫生診斷,凡患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病、羊癜病以及其它不適于高處作業的,不得從事高處作業。20、高處作業衣著要靈便,禁止穿硬底鞋和帶代易滑的鞋。21、高處作業所用的材料要堆放來穩,工具應隨物放入工具袋(套)內,上下傳遞物休件禁止拋擲。22、遇有惡劣氣候(如風力在六級以上)影響施工安全時,禁止進行露天高處、起重和打樁作業。23、梯子不得缺檔,不得墊高使用。梯子橫檔間距以30厘米為宜,使用時上端要扎牢,下端應采取防滑措施,單面梯與地面夾角以60-70度為宜,禁止二人同時在梯上作業,如需接長使用,應綁扎牢固。人字梯底腳要拉牢,在通道處用梯子,應有人監護或設置圍欄。24、沒有安全防護設施,禁止在未固定的支架或構件上行下次及作業,高處作業與地面聯系,應設通訊裝置,并有專人負責。25、禁止攀登丐重臂、繩索和隨同運料的吊籃、吊裝物乘人上下。26、暴雨臺風前后,要檢查工地臨時設施、腳手架、機電設備、臨時線路,發現傾斜、復形、下沉、漏雨、漏電等現象,應及時修理加固,有嚴重危險的,立即排除。27、鋼管腳手架應設臨時避雷裝置,對機電設備的電氣開關,要有防雨、防潮設施。28、現場道路應加強維護,斜道和腳手板應有防滑措施。29、夏季作業應調整休息時間,從事高溫工俄場所,應加強通風和降溫的措施,冬季施工,應加強防火要求。受教育人簽名;填表人:年月日

篇2:新職工進廠三級安全教育制度

凡新入廠的職工(包括短期合同工和臨時工),都必須經過公司、車間、班組“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未經三級安全教育或考試不合格者不準上崗作業。

一級(礦級)安全教育由安全科會同生產生產科組織實施。教育內容應包括:

(1)國家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

(2)礦山概況、生產特點及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

(3)安全生產、職業健康基本知識。

二級(車間)安全教育由車間負責人組織實施。教育應包括:

(1)本單位主要生產工藝流程,主要設備概況及其特點,危險區域、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

(2)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3)結合本單位特點進行防火、防爆、防毒、防觸電、防機具傷害等安全防護、應急搶救知識的教育。

三級(班組)安全教育由班組長組織實施,教育內容應包括:

(1)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標準化作業程序;

(2)本崗位工作特點、設備性能和安全注意事項;

(3)設備、工具及其使用方法,防護用品的合理使用。

新職工“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填寫“三級安全教育”卡片,報生產科存檔。

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教育

1凡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上級有關安全管理部門培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后,方可上崗操作。無證上崗者按嚴重違章處理。

2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教育,執行礦《特種作業人員管理》規定。

中層管理者、專(兼)職安全員培訓教育

1廠(礦)每年對中層管理者、安全員進行一次安全生產管理知識教育、培訓。

2教育培訓內容包括: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安全管理基本知識、安全技術知識等。

班組長培訓教育

1每年組織一次班組長安全培訓教育。

2教育內容: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班組安全管理知識等

全員教育

生產車間每月對職工進行不少于一次的全員安全教育,并認真做好記錄,班組堅持每周一次全員安全教育。

變換工種及復工安全教育

職工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一年以上,在重新上崗時,必須進行相應的車間、班組、崗位安全教育。

“四新”教育

1“四新”教育是指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前,必須進行的安全

教育。

2“四新”安全教育由主管科室和技術部門負責進行。

3“四新”安全教育主要內容有:

(1)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2)安全防護裝置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3)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的內容和要求;

(4)“四新”投產、使用后可能導致的危險、危害因素及其防護方法。

4涉及“四新”人員安全教育后,要進行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并報生產部門備案。

職業健康教育

1職業健康教育分為上崗前健康教育、在崗期間健康教育、離崗健康教育。

2職業健康教育內容包括:國家有關職業衛生的方針、政策、法規;職業衛生、職業健康知識;重點職業性有害因素防治知識;突發事故應急處理及個人防護知識。

3生產部門負責組織新入廠接觸職業危害作業人員的職業健康教育(與礦三級安全教育同時進行),接觸職業危害職工在崗期間、離崗職業健康教育。

4職業健康教育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可采取集中培訓、健康知識競賽、發放健康知識小冊子、黑板報、張貼宣傳畫等多種方式進行。

篇3:項目部的三級安全教育制度

一、安全教育對象:

1、新工人入場和調換工種的職工必須進行安全教育;

2、電工、電焊工等特殊工種工人,除進行一般的安全教育外,還要經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教育,經考查合格發證后方準獨立操作。

二、教育形式:

新工人安全教育以三級教育形式開展,即公司、項目部、班組三級安全教育,三級教育的時間累計不少于50學時,另外還采取宣傳欄、黑板報、廣播、檢查通報等形式廣為宣傳教育。

①司級教育內容

②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包括《建筑法》、《勞動法》;

③安全生產法規、標準和法制觀念;

④本公司概括,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紀律;

⑤當前安全形勢,已發生的重大事故及應吸取的教訓。

(二)項目部安全教育內容

①工程項目部施工特點及安全基本常識;

②本項目部的安全生產制度、規定及安全注意事項;

③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④機械設備、電器安全等安全防護基本知識;

⑤防護用品的發放和正確使用。

(三)班組安全教育內容

①本班組作業特點及安全操作規程;

②本班組安全活動制度及紀律;

③愛護和正確使用安全防護設施及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④本崗位易發生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對策;

⑤本崗位作業環境及使用的機械設備、工具的安全要求。

三、新工人安全教育進行登記,建立檔案。特殊工種建立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檔案。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均要簽名。受教育應接受公司的統一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