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職業健康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范本

職業健康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范本

2024-07-16 閱讀 2056

1總則

1.1?目的

為了建立健全職業健康安全事故綜合應急處置工作機制,確保發生職業危害事故后,應急處置工作及時、高效、有序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證生產經營工作的順利進行,特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公司《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編制。

1.3?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生產車間、動力車間及使用危險化學危險品等作業場所職業健康安全事故的綜合應急處置。

1.4?工作原則

1.4.1?以人為本,減少損失,把保護職工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事故損失降到最低;

1.4.2?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

1.4.3?常備不懈、快速反應、處置得當。

2組織機構及職責

2.1?組織機構

2.1.1?職業健康安全事故現場應急處置領導小組

組?長:主管安全工作副總經理

成?員:相關部門負責人

2.1.2?應急專業組

專業組及人員參照總體應急預案。

2.2?職責與分工

2.2.1?負責現場事故(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2.2.2?負責事故(事件)調查、上報和查處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對事故(事件)的調查、取證。

2.2.3?組織人員進行自救,對現場突發事故(事件)應急處置知識的培訓和演練。

3預警、預測

3.1?預警監測

生產部、倉儲部、技術中心負責職業健康安全事故的日常監測工作,安保部負責職業健康安全事故的定期監測與預警信息工作,并建立職業危害人員健康監護檔案,定期對從事、接觸職業危害因素人員組織進行體檢,加強對從業人員的職業衛生教育,,形成完善的預警工作機制。對可能引發職業健康安全事故的隱患和苗頭進行全面評估和預測,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解決。

3.2?預警行動

根據行業上級應急指揮部(領導小組)和各級政府發布的預警預防通報,結合公司實際,應急領導小組及時通過網絡信息、公告欄、顯示屏等渠道發布預警信息。吸取行業同類事件的經驗和教訓,采取預防措施,防止和減少職業健康安全事故的發生。

3.3?預警支持系統

利用辦公自動化信息網絡、電話、傳真等發布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機構、人員、通訊資料,確保應急指揮信息傳遞及反饋高效快捷,資源共享,指揮有力。

3.4?預警級別

職業健康安全事故一般分為四個級別,IV級(藍色)、III級(黃色)、II級(橙色)、I級(紅色)。

——IV級(藍色):發生急性職業病1人以上5人以下的(含5人);

——III級(黃色):發生急性職業病5人以上,10以下的(含10人);

——II級(橙色):發生急性職業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

——I級(紅色):發生急性職業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

4應急響應

4.1報警與接警

當發生職業健康安全害事故后,當事人和發現人應立即向120和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或部門領導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地點、時間、發病情況、可能發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發展趨勢等。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或部門核實情況后,應當即報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根據情況向地方政府有關部門、行業上級主管部門應急指揮部(應急小組)報告。并根據事故狀態積極開展先期處置工作。

4.2?應急處置

當發生職業健康安全事故后,應當根據情況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停止導致職業危害事故的作業,控制事故現場,防止事態擴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疏通應急撤離通道,撤離作業人員,組織泄險;

——保護事故現場,保留導致職業危害事故的材料、設備和工具等;

——對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及時組織救治、進行健康檢查和醫學觀察;

——按照規定進行事故報告;

——配合衛生、安監部門進行調查,按照衛生、安監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事故發生情況、有關材料和樣品;

——落實衛生、安監部門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

4.3?應急預案的啟動

4.3.1?發生一般(IV級、III級)職業健康安全事故,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在規定時間內向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報告,同時啟動本預案,組織開展應急處置。保持與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的聯系,及時報告處置情況。應急工作結束后,按規定上報地方政府有關部門;

4.3.2?發生重大(II級)、特大(I級)職業健康安全事故,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向行業上級主管部門應急指揮部(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地方政府報告,由行業上級主管部門應急指揮部(領導小組)發布或經授權啟動公司相關應急預案,同時組織開展應急處置。保持與行業上級應急指揮部(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聯系,及時報告處置情況;

4.3.3地方政府參與處置時,協助、配合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實施應急處置。

4.4?事故的調查分析、監測與評估

4.4.1?職業健康安全事故發生后,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派出調查組對事故的起因、性質、傷亡人數、財產損失、影響、責任、應急處置等進行調查、總結和評估,于調查工作結束后1日內向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提交書面調查和評估報告。公司領導小組于調查工作結束后2日內,向行業上級應急指揮部(領導小組)提交書面調查報告。必要時,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直接參與事故調查評估。

4.4.2?由地方政府調查的事故,公司應積極配合。

4.5應急結束

職業健康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結束后,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根據事故等級宣布或向行業應急指揮部(領導小組)報告,經批準同意后宣布應急結束。

5善后處置

事故救援結束后,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應組織安保、生產、技術、企管等部門參加的職業健康安全事故調查小組,調查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做好職工(家屬)的安撫、撫恤、理賠等善后工作,盡快恢復正常生產活動。

6?應急保障

6.1?通訊保障

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制應急通訊錄,完善應急通訊系統,確保通訊暢通。

6.2?后勤保障

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為應急提供運輸和應急救援物資保障,保障生活必須品的保障、配送、供應,提供應急所需資金。

6.3?醫療保障

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加強與醫療機構的聯系,建立公共衛生應急信息系統、醫療救治系統,全面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6.4?治安警衛

安保部門負責或配合地方政府對事故現場實行安全警戒和治安管制,加強對重點場所、重點人員的防護。維持秩序,疏散人員。

6.5?技術保障

生產部、物流部、技術中心負責搶險設備的技術保障。

7宣傳、培訓和演習

7.1?宣傳

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應充分利用公司各種宣傳工具對員工進行職業衛生、自防自救等方面的宣傳教育,提高員工的防范意識,提高避險、自救、互救能力。

7.2?培訓

應急領導小組、相關職能部門每年至少組織1次搶險救援技能培訓,不斷提高應急救援人員的處置能力。

7.3?演練

應急領導小組、相關職能部門每年至少組織1次預案演練。檢查預案的適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

8附則

8.1?預案的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由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及相關職能部門根據演練情況進行修訂、更新并解釋。

8.2?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2:職業健康安全應急預案格式

濟南城建工程公司

職業健康安全應急預案

編制部門:勞動人事部

審核人:

批準人:

編制日期:2004年9月27日

職業健康安全應急預案

為保證公司、社會及職工生命財產安全,在事故、事件發生時,能迅速做出響應,并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有效控制、處理,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人身傷害的程度或降低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本著“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特制訂本預案。

一、應急組織機構

公司成立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負責公司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

應急救援指揮中心

總指揮:湯繼沂公司總經理

吳安山公司書記

副總指揮:張明生公司副總經理

閆家明公司副書記

王廣昌公司副總經理

徐寶星公司副總經理

牛勇公司副總經理

李少成公司副總經理兼工程部部長

成員:鐘永軍辦公室主任

郭祥材料設備管理部部長

王傳凱勞工部部長

賀寶泉工會主席

陳洪保衛部部長

楊輝(梁紅兵)一分公司經理(書記)

劉向華(王維峰)二分公司經理(書記)

孫杰(吳玉璞)三分公司經理(書記)

許庚(楊進)四分公司經理(書記)

房玉新(尹守明)五分公司經理(書記)

郭來耀(畢來寧)六分公司經理(書記)

劉洪波(李新華)七分公司經理(書記)

馬茂山(王立強)八分公司經理(書記)

孫萬臣(麻峰)九分公司經理(書記)

朱相波(隋安平)十分公司經理(書記)

指揮中心下設辦公,辦公室設在勞工部。

二、職責分工

1、總指揮職責:發生重大事故時,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指令;組織指揮應急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匯報和友臨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等。

2、副總指揮職責: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3、現場指揮組負責: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負責滅火、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管制工作;負責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負責協助搶險機械設備的調轉;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中毒、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負責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負責事故現場的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負責與有關單位人員的緊急聯絡,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達領導小組的搶險指令,做好與“110”、“120”等單位的聯系。

4、技術保障組職責:協組總指揮負責工程搶險搶修工作的現場指揮;負責搶險方案的制定,組織指導方案實施。

5、人力機械保障組職責:負責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負責搶險所需要的人力、機械的落實,保證人力、機械的優化配置。

6、物資供應組職責:負責救援物資的的儲備和供應。

7、善后處理組職責:負責搶險結束后現場及人員傷亡的善后處理工作。

三、有關單位人員緊急聯系電話一覽表:

姓名

職務

辦公電話

手機

湯繼沂

公司總經理

5829977

吳安山

公司書記

5829913

張明生

公司副總經理

5829966

閆家明

公司副書記

5829912

王廣昌

副總經理

5829933

徐寶星

副總經理

5829911

李少成

副總經理

5829938

牛勇

副總經理

5829955

鐘永軍

辦公室主任

5829909

賀寶泉

工會主席

5829917

郭祥

材料設備管理部部長

5829925

王傳凱

勞工部部長

5829918

陳洪

保衛部部長

5829902

楊輝

一分公司經理

5703701

劉向華

二分公司經理

5951925

孫杰

三分公司經理

2703721

許庚

四分公司經理

5812704

房玉新

五分公司經理

5701924

郭來耀

六分公司經理

5972311

劉洪波

七分公司經理

5974172

馬茂山

八分公司經理

5972338

孫萬臣

九分公司經理

8549281

朱相波

十分公司經理

5952310

梁紅兵

一分公司書記

5703701

王維峰

二分公司書記

5951925

吳玉璞

三分公司書記

2703721

楊進

四分公司書記

5812704

尹守明

五分公司書記

5701924

畢來寧

六分公司書記

5972311

李新華

七分公司書記

5974172

王立強

八分公司書記

5972338

麻峰

九分公司書記

8549281

隋安平

十分公司書記

5952310

四、應急準備

1、事故易發生單位(基層公司)應成立應急隊伍并落實應急措施。

2、勞工部負責健全包括有市消防部門、防汛指揮部、安全生產監督局等單位的應急電話聯絡表。

3、各基層單位在識別和評價進行危害畢辯識的過程中,確定本單位的事故狀態和緊急情況,提出預防重大環境安全事故的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和必要的物質準備。

五、日常工作

1、勞工部:負責督促檢查、落實應急計劃;負責與公安、消防、安監、醫療等單位進行聯系;負責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發生后所采取糾正預防措施的處理及監督檢查;定期對義務消防組織進行防火技能檢查和指導消防演習;負責應急設備的保障;協助遭受臺風襲擊或發生洪水災害時的搶救工作。

2、辦公室:負責應急信息的傳達及應急指揮車輛的保證。

3、工程管理部:負責應急救援物質的保障。

4、各基層公司:負責應急現場人力資源及搶險工具的保障。

六、應急預案的實施

(一)火災應急預案

1、初起火災,現場人員應就近取材,進行現場自救、撲救;控制火勢蔓延。必要時,應切斷電源,防止觸電。

2、自救、撲救火災時,應區別不同情況、場所,使用不同的滅火器材。

(1)撲滅電器火災時,應使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嚴禁用水或泡沫滅火器,防止觸電。

(2)撲滅油類火災時,應使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或泡沫滅火器

3、遇有火勢較大或人員受傷時,現場人員在組織自救的同時,應及時拔打火警電話“119”、急救中心電話“120”或公安指揮中心電話“110”求得外部支援;求援時必須講明地點、火勢大小、起火物資、聯系電話等詳細情況,并派人到路上接警。

4、火災的自救與逃生;火災最初五分鐘是最佳逃生時機,首先應躲避濃煙,能向下跑的決不能向上跑;其次是躲避大火,不能一下就打開安全門,要用手背試一試門面的溫度不高時再打開門。然后撤離到安全地帶。

5、將受傷人員及時轉送醫院進行緊急救護。

6、將信息迅速傳遞給勞工部或基層分公司;傳遞的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單位)、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已采取的應急措施等。

7、勞工部或基層分公司接到應急信息后應立即核實現場的處置情況,組織有關人員或應急隊伍趕赴現場。

8、應急隊伍到達現場后,應服從現場指揮人員人統一指揮,按分工要求進行疏散人員,搶救物質,盡可能減少生命財產損失,防止事故蔓延;可能對區域內外人群安全構成威脅時,必須對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進行緊急疏散。

9、火災撲滅后,起火單位應保護好現場,接受事故調查并如實提供火災事故的情況。協助消防部門認定火災原因,核定火災損失,查明火災直接責任。

10、應急信息的對外傳遞由勞工部按照《事故管理規定》中的上報程序執行。

11、火災的預防由勞工部按照《事故、事件、不符合控制程序》的要求,做好日常工作的檢查、糾正落實。

(二)工程施工(溝槽)塌方事故應急預案

1、各基層公司施工現場應設安全領導小組,負責施工過程可能造成的(溝槽)塌方傷亡事故的處置。

2、當發生(溝槽)塌方事故時基層公司及現場人員應及時查明塌方原因;做好事故預防,防止對人員造成傷害。

3、遇有人員遭受傷害時在對人員進行現場搶救的同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塌方傷人,造成事故進一步擴大。與此同時應將有關信息迅速傳遞給勞工部。傳遞的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單位)、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已采取的應急措施等。

4、勞工部及相關人員在接到報告后,要做好記錄。重傷事故、傷亡事故,由勞工部按規定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及相關部門。

5、如果單位搶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機到社會安全時,應立即向公司或友臨單位通報請求支援,必要時應請求社會力量援助。

6、當應急隊伍或社會援助隊伍進入現場區域時,現場人員應給予引導并告知現場安全注意事項。

7、當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時,基層公司施工現場人員應立即向公司勞工部報告。必要時應及時撥打急救電話“120”或公安指揮中心電話“110”求得外部求援。

8、事故的預防由勞工部按照《事故、事件、不符合控制程序》的日常工作檢查、糾正落實。

(三)觸電傷亡事故應急預案

1、基層分公司施工現場設安全領導小組,負責施工過程可能造成的觸電傷亡事故的處置。

2、當發生人員觸電事故時,基層公司及現場人員應立即對觸電人軸按下列要求進行緊急挽救。

1)首先切斷電源開關或用電工鉗子、木把斧子將電線截斷以斷開電源;

2)距電源開關較近或斷開電源有困難時,可用干燥的木輥、竹竿等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或帶電體。

3)可用幾層干燥的衣服將手裹住,或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觸電者的衣服,使其脫離電源。

3、當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根據觸電的輕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1)如果觸電者受的傷害不嚴重,神志還清醒,或雖曾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覺,要使之就地休息1-2小時,并嚴密注意觀察;

2)如果觸電者受的傷害較嚴重,無知覺,無呼吸,但心臟停止跳動時,應立急進行人工呼吸。如有呼吸,但心臟停止跳動,則應采用胸外心臟擠壓法。

3)如果觸電者的傷害很嚴重,心臟和呼吸都已停止跳動,瞳孔放大,失去知覺,則必須同時采取人工呼和浩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兩種方法。

4、做人工呼吸要有耐心,并堅持搶救6小時以上,直到把人救活,或者確診已經死亡為止。

5、如果需要送醫院搶救,在途中不能中斷急救工作。

6、對于與觸電同時發生的外傷,應分別情況處理。對于不危及生命的輕度外傷,可以放在觸電急救之后處理。對于嚴重的外傷,應于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法同時處理。如傷口出血,應與止血。為了防止傷口感染,應當與以包扎。

7、可能對區域內外人群安全構成威脅時,必須對與事故救援無關的人員進行疏散。

8、事故發生后,應立即上報勞工部。事故報告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單位)、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已采取的應急措施等。

9、應急信息的對外傳遞由勞工部按照《事故管理規定》中的上報程序執行。

10、事故的預防由勞工部按照《事故、事件、不符合控制程序》的日常工作檢查、糾正落實。

(四)煤氣泄漏事故應急預案

1、基層公司施工現場設安全領導小組,負責施工過程可能造成的煤氣泄漏事故的處理。

2、當發生煤氣泄漏事故時,基層公司及現場人員應立即對現場周邊進行煙火控制,封閉現場,疏散人員并立即通過電話通知煤氣管理部門;情況緊急時還應立即通過火警“119”、公安指揮中心“110”請求支援;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3、對已著火的煤氣管道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消防措施,用黃泥、濕草袋及相應的滅火器進行滅火,并對現場隔離警戒。

4、切斷火勢威脅的電源。

5、夜間施工不能使用高溫燈(如碘鎢燈)。

6、可能對區域內外人群安全構成威脅時,必須對與事故救援無關的人員進行疏散。

7、事故發生后,應立即上報勞工部。事故報告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單位)、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以采取的應急措施等。

8、應急信息的對外傳遞由勞工部按照《事故管理規定》中的“上報程序”執行。

9、事故的預防由勞工部按照《事故、事件、不符和控制程序》的要求,做好日常工作的檢查、糾正落實。

(五)機械人員傷亡事故預案

1、基層公司施工現場設安全領導小組,負責施工過程可能造成的機械人員傷亡事故的控制。

2、發生機械人員傷亡時,基層公司及現場人員應立即對人員進行固定、包扎、止血、緊急救護等。

3、必要時,應立即同急救中心取得聯系,求得外部支援。

4、事故發生后,應立即上報勞工部。事故報告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單位)、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以采取的應急措施等。

5、應急信息的對外傳遞由勞工部按照《事故管理規定》中的“上報程序”執行。

6、事故的預防由勞工部按照《事故、事件、不符和控制程序》的要求,做好日常工作的檢查、糾正落實。

(六)食物中毒事故應急預案

1、基層公司施工現場設安全領導小組,負責駐地及施工現場食堂可能發生的人員食物中毒事故的處置。

2、當發生食物中毒事故時,基層公司及現場人員應立即向勞工部報告,并同市急救中心取得聯系,求得外部支援

3、盡快確定就餐人員的范圍和中毒人員的有關情況,確保可能中毒人員處于嚴密監控中。

4、應急信息的對外傳遞由勞工部按照《事故管理規定》中的“上報程序”執行。

5、事故的預防由勞工部按照《事故、事件、不符和控制程序》的要求,做好日常工作的檢查、糾正落實。

(七)腳手架坍塌事故應急預案

1、基層公司施工現場設安全領導小組,負責施工過程可能造成腳手架坍塌事故的處理。

2、當發生腳手架坍塌事故時,安全領導小組要立即救人。救人時應先排除危險,防止搶救時事故再發生。

3、發生人員傷亡時,基層及現場人員應立即采用臨時救護措施,對出現腦震蕩狀況者,要墊高頭部,出血者應緊急捆扎傷口,將傷者送就近醫院救治。發生群體事故時,還需撥打110報警。求得110警方快速救援。

4、事故發生后,應立即上報勞動人事部。事故報告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單位)、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已采取的應急措施等。

5、緊急信息的對外傳送由勞動人事部按照《事故管理規定》中的“上報程序”執行。

6、事故的預防由勞動人事部按照《事故、事件、不符合和控制程序》的要求做好日常工作的檢查、糾正落實。

(八)突發傳染性疾病應急預案

1、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傳染性疾病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和施工秩序,制定本預案。

2、傳染性疾病發生時,各單位應立即采取措施對傳染源進行隔離,同時逐級上報到公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公司根據情況成立應急指揮部,全面負責突發傳染性疾病的應急工作。

3、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盡快確定傳染源的傳播范圍并對有關人員就地實施隔離,確保可能感染人員處于嚴密監控中。

4、應急指揮部應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有關規定及時上報衛生行政部門,并在衛生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工作。

5、突發傳染性疾病事故的預防由勞動人事部按照《事故、事件、不符和控制程序》的要求,做好日常工作的檢查、糾正和落實。

七、處理與改進

勞工部在事故或事件發生后,應對發生的原因進行調查分析,針對事故或事件發生的原因,責成責任部門采取糾正措施,并組織對應急預案和相關程序進行評審及修訂,使其不斷完善,提高應急應變能力。

八、應急預案的演練

應急預案應根據實際適時組織進行演練。公司和各單位可結合生產情況,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組織單項演練或綜合演練,以檢驗和測試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的應急能力和應急預案的可行性,提高實際技能及熟練程度,通過演練后的評價、總結,糾正存在的問題,從而不斷提高預案質量。

九、常用應急電話

序號

外援單位

聯系電話

備注

1

火警

119

2

盜警

110

3

交通事故

122

4

急救中心

120

5

市政公用局服務熱線

12319

6

煤氣公司

2971190

7

管道煤氣公司

8931190

8

自來水公司

2051190

9

供電局

10

供熱公司

691717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