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災害天氣交通保障應急聯動預案京津冀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全面提高京津冀三地(以下簡稱三地)跨區域冰雪災害天氣交通保障聯動和協同應對能力,構建信息互通、聯合會商、協同指揮、資源支援等交通保障應急聯動機制,最大限度地減少冰雪災害天氣對京津冀交通的影響,保障滯留人員和車輛疏散及時、安置有序,結合京津冀冰雪災害天氣交通保障聯動工作實際和現有各類相關應急預案,特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以及《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辦法》、《天津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辦法》、《河北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北京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天津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河北省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應急管理工作合作協議》等相關法律、法規及規定。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京津冀高速公路、國道、省道以及其他重要連接線路的冰雪災害天氣交通保障聯動工作。三地各自內部的冰雪災害天氣交通保障工作,按照各自既有應急預案執行。
1.4啟動條件
當三地出現冰雪災害天氣,所產生的后果或將采取的應對措施可能影響另外一地或兩地時,一方提出應急聯動需求,經兩方或三方會商決定啟動本預案。
2組織領導
2.1領導機制
建立京津冀冰雪災害天氣交通保障聯動工作分級領導工作機制,依次為:交通運輸工作省(市)政府主管領導,交通運輸工作省(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省(市)政府工作部門,屬地區(縣、設區市)政府。當啟動本預案時,由三地對口政府部門、同級屬地政府之間協商溝通,采取針對性保障工作措施;當遇到超出部門、屬地政府工作權限或難于解決的問題時,及時上報上一層級領導機制。
2.2成員單位及職責
2.2.1三地省(市)應急辦、交通運輸、公安交管、氣象、宣傳部門及屬地政府
三地應急辦負責統籌各方面信息的收集、匯總和上報,牽頭啟動高級別領導工作機制,組織協調部隊、武警投入冰雪災害天氣交通保障聯動工作。
三地交通運輸部門負責啟動本預案,組織協調各成員單位做好三地冰雪災害天氣交通保障應急聯動和道路鏟冰除雪工作。
三地公安交管部門負責道路交通秩序維護、交通組織疏導以及與周邊省(市、自治區)臨時交通管制措施的協調聯動。
三地氣象部門完善交通氣象會商和相關服務信息通報機制,及時傳遞氣象信息和雪情預警。
三地宣傳部門負責協調做好信息發布、新聞宣傳和社會輿情引導工作。
三地相關屬地政府負責協調調配食品、飲用水、藥品、醫療救助等生活必需品和應急物資,統籌做好滯留人員安置等后勤保障,動員社會組織、應急志愿者開展相關服務保障工作。
2.2.2三地省(市)公安、民政、商務、衛生、部隊、武警、鐵路、民航等協同聯動部門
三地公安部門協調做好公路滯留人員車輛、生活物資發放的秩序維護工作。
三地民政、商務等相關部門配合屬地政府統籌協調救災物資、生活必需品的相互支援和保障,做好滯留人員安置。
三地衛生部門負責統籌協調因冰雪災害天氣受傷傷員的醫療救治工作。
北京衛戍區、天津警備區、河北省軍區負責協調駐軍和組織指揮所屬及支援的現役、預備役部隊、民兵力量協助做好鏟冰除雪工作。
武警北京市總隊、武警天津市總隊、武警河北省總隊負責組織調動武警部隊協助做好鏟冰除雪工作。
北京鐵路局負責鐵路線路維護和車輛調配,協同運送滯留旅客。
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負責牽頭協調京津冀三地民航監管部門,做好航班調配、協同運送滯留旅客工作。
2.2.3鏟冰除雪作業、交通運輸、社會清障救援等企業
三地鏟冰除雪作業企業重點做好省市交界區域道路鏟冰除雪工作;根據需要,在本地主管部門組織下,赴相鄰省市協助開展鏟冰除雪工作。
三地交通運輸企業在本地交通運輸部門組織下,做好旅客輸送和物資運輸保障。
三地社會救援企業在屬地區(縣、設區市)政府組織下,做好冰雪災害天氣清障救援定點備勤和清障排堵工作。
3工作機制
3.1信息互通機制
(1)三地公安交管、氣象、宣傳等對口部門之間,屬地區(縣、設區市)政府之間強化信息意識,加強工作對接和信息互通,并及時向三地省(市)交通運輸部門及應急辦報告氣象、雪情預警、路況、交通管制、滯留人員和車輛等工作信息,以及具體實施方案啟動、領導到位和階段性進展等工作情況。
(2)三地交通運輸部門及時將上述工作信息和情況相互通報,并分別報告省(市)應急辦,通報所在地衛戍區(警備區、軍區)。
(3)三地省(市)應急辦做好各方面信息的收集、匯總和上報工作。
3.2會商決策機制
各層級領導工作機制一般采用視頻會議會商形式,組織、指揮、協調三地冰雪災害天氣交通保障應急聯動工作。
(1)三地交通運輸部門就降雪、車輛通行、鏟冰除雪作業開展、交通管制等情況與各成員單位進行視頻會商,采取協同工作措施,或視情提出啟動更高級別會商機制的建議,報請三地應急委(領導小組)批準。
(2)三地公安交管、氣象等對口政府部門之間,屬地區(縣、設區市)政府之間視情況啟動視頻會商,共同做好冰雪災害天氣應急保障工作,并向三地省(市)應急辦報告冰雪災害天氣應急聯動工作信息。相關部門可視情況與其他有關部門建立視頻聯通機制。
(3)當啟動三地對口政府部門之間會商機制時,提出會商需求的部門應適當提高參會人員級別。
(4)當啟動交通運輸工作省(市)政府主管領導或交通運輸工作省(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層級會商機制時,由三地省(市)應急辦牽頭,會商地點設在各自應急指揮中心。
(5)當結束本預案響應時,由三地交通運輸部門組織相關成員單位,就降雪、鏟冰除雪作業開展、人員滯留等情況進行視頻會商,決定結束應急會商機制,并通知相關單位結束相關應急工作,同時報三地省(市)應急辦。
(6)視頻會商系統搭建由三地省(市)應急辦統籌協調,交通、公安交管等部門具體負責。視頻會商時,三地有關部門要提前做好視頻探頭共享、視頻會議系統運行維護等技術保障工作。
3.3調度指揮機制
啟動本預案后,公安交管、氣象、宣傳、公安、民政、商務、衛生、鐵路、民航等部門作為三地冰雪災害天氣道路交通應急聯動保障的成員單位,做好各自相關保障工作,并服從會商調度指揮。
3.3.1鏟冰除雪作業
(1)三地交通運輸部門加強鏟冰除雪工作的溝通協調,當雪情超出一地鏟冰除雪、故障車輛清理作業能力時,該地交通運輸部門向其他兩地交通運輸部門提出鏟冰除雪作業、故障車輛清理支援請求,并視頻會商行車路線、作業地點、作業時間、隊伍物資需求等事項。跨省(市)作業隊伍原則上聽從作業所在地交通運輸部門調度指揮。提出需求的交通運輸部門會同當地財政部門落實搶險車輛、物資和隊伍所發生的工作費用。
(2)當路面出現車輛滯留情況時,三地交通運輸部門與公安交管部門會商,采取“封閉一段、作業一段、打通一段”的方式開展鏟冰除雪作業,確保車輛通行。
(3)三地省(市)應急辦根據三地鏟冰除雪工作實際情況,統籌協調武警、部隊力量投入跨區域鏟冰除雪作業,所需設備由作業所在地交通運輸部門和屬地區(縣、設區市)政府負責。
3.3.2協同交通管制
需采取封路措施時,三地公安交管部門根據道路實際情況,通知相鄰省(市)公安交管部門配合采取遠端分流、繞行、斷路等交通管制措施,減少進入管制區域車輛數量;同時,要為應急救援車輛、物資保障車輛提供交通疏導和保障。
(1)三地公安交管部門加強會商和協作配合,及時通報封路情況,并對過境車輛采取遠端分流措施,限制過境車輛數量,減少擁堵滯留壓力。
(2)三地公安交管部門根據救援車輛的數量和位置,制定合理的行駛路線,確保救援車輛及時到達車輛滯留路段。
(3)三地公安交管部門密切關注道路滯留車輛排隊長度,估算滯留車輛及人員數量,必要時提出清障救援或支援需求,及時上報三地應急辦。三地應急辦會商后通知相關屬地區(縣、設區市)政府和交通運輸部門,由屬地交通運輸部門先期協調道路權屬單位清障救援力量趕赴現場處置,必要時協調社會清障救援聯動單位,做好冰雪災害天氣清障救援定點備勤,隨時做好清障排堵工作。
(4)三地公安交管部門協調警力和巡邏車輛,做好滯留車輛疏導工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安排警力引導車輛從出口駛離高速公路,并嚴密監測路面交通運行,及時發現并協調社會清障救援單位處置事故車和故障車,確保安全、有序通行,盡早恢復正常交通運行。
(5)三地公安交管部門加強協作配合,強化精細和科學管理,強化預警,做到冰雪災害天氣交通的分區式預報、滾動式打通和漸進式放行。
(6)三地公安交管部門及時向毗鄰的山西、內蒙古等周邊省(市、自治區)公安交管部門通報交通管制信息,必要時,請示公安部協調山西、內蒙古等周邊省(市、自治區)公安交管部門采取配合措施,減少進入本區域車輛數量。當僅一地出現降雪時,由降雪所在地公安交管部門負責;當兩地或三地出現雪情時,由兩地或三地會商決定協同應對措施。
3.3.3滯留旅客輸送
三地交通運輸部門與北京鐵路局、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建立會商溝通機制,及時傳遞雪情信息,協調做好協同運送滯留旅客工作。當僅一地出現降雪時,由降雪所在地交通運輸部門負責;當兩地或三地出現雪情時,由兩地或三地會商決定協同應對措施。
(1)三地交通運輸部門加強與北京鐵路局、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的聯系,及時了解旅客進出及滯留情況,根據出行量和交通狀況,指揮協調地面公交、軌道交通、省級客運在重點時段和重點路線上配足運力,適當加密發車,確保旅客出行。
(2)北京鐵路局、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及時、主動將航班起降情況、列車預計延誤情況、客流情況等信息通報三地交通運輸部門。
(3)北京鐵路局根據旅客滯留和列車晚點情況,根據能力采取客車擴編和票額調整等措施增加運量,緩解運力緊張方向客流壓力。
3.4資源支援機制
3.4.1滯留人員物資保障
三地屬地區(縣、設區市)政府根據公路、交通樞紐、火車站、機場等場所人員、車輛滯留情況,協調調配食品、飲用水、藥品、醫療救助等生活必需品和應急物資,統籌做好滯留人員的后勤保障工作,同時動員社會組織、應急志愿者開展相關服務保障工作,所需費用由屬地政府給予保障。
3.4.2救援車輛保障
三地屬地區(縣、設區市)政府加強會商,全面掌握應急救援車輛底數,將救援車輛有關信息報告公安交管部門,并保障救援車輛按照規定的路線順利到達車輛滯留路段。
3.4.3人員滯留現場秩序維護
三地公安部門協調做好公路滯留人員生活物資發放的秩序維護工作,加強對滯留人員的安撫,防止出現因人員情緒過激引發的不穩定事件,嚴厲打擊趁機滋事、煽動鬧事、偷盜搶劫、哄搶物資、詐騙等不法行為。
3.4.4滯留人員安置
當道路長時間無法打通,以及交通樞紐、火車站、機場長時間無法恢復正常運營時,三地屬地區(縣、設區市)政府統籌轄區內賓館、避難場所等資源,協調安置滯留人員。
3.4.5物資運輸及救援車輛免費通行
三地交通運輸部門根據本預案及會商決策意見,互相通報物資運輸及救援車輛的行駛路線、車號、救援物資等信息,并組織落實在本轄區道路內的免費通行工作,為救援車輛提供指引服務。
3.5新聞宣傳機制
3.5.1聯合新聞宣傳
三地宣傳部門協調做好信息發布和新聞宣傳工作,擬定三地聯合新聞通稿,協調相鄰省(市)宣傳部門,在各自行政區域內開展宣傳。當僅一地出現降雪時,由降雪所在地宣傳部門負責;當兩地或三地出現雪情時,由兩地或三地宣傳部門會商決定協同應對措施。
(1)三地宣傳部門要協調各自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動態滾動發布氣象、路況、道路封閉和交通疏導信息。必要時協調各大網站發布相關信息,引導周邊省(市、自治區)車輛合理安排出行。
(2)三地宣傳部門要協調各自新聞媒體,及時向社會公眾發布航班起降和列車延誤預計情況等信息,避免旅客繼續前往場站聚集。
(3)三地宣傳部門以及電臺、電視臺、報紙等媒體,視情組織相關人員到達搶險現場跟蹤報道,及時發布信息,做好輿論調控。
3.5.2路況信息播報
三地公安交管部門通過交通廣播電臺、戶外信息顯示屏等形式,及時向社會播報實時路況信息,發布交通管制和服務保障信息。當僅一地出現降雪時,由降雪所在地公安交管部門負責,制作統一模板,協調其他兩地公安交管部門,在各自行政區域內開展宣傳,必要時協調山西、內蒙古等周邊省(市、自治區)公安交管部門加強宣傳引導;當兩地或三地出現雪情時,由兩地或三地會商決定協同應對措施。
3.5.3應急服務信息告知
三地交通運輸部門協調道路權屬單位,在車輛通過高速公路收費站時,告知司機在應急機制啟動期間收聽指定的交通廣播電臺,并通過戶外顯示屏、設置臨時提示牌等方式提醒司機,及時獲取應急服務保障工作信息。
3.5.4網絡輿情引導
三地宣傳部門加強網上輿情引導工作的協調配合;針對嚴重影響應急處置的輿情信息,由三地會商決定協同應對措施,及時核實并響應。
4預案管理
4.1預案制定
本預案由北京市突發事件應急委員會、天津市突發事件應急委員會、河北省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共同制定,由北京市應急辦、天津市政府應急辦、河北省政府應急辦負責解釋。三地相關部門及相鄰區(縣、設區市)依據本預案制定相關預案,并分別向三地交通運輸部門報備。
4.2預案修訂
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機構調整或應急資源變化情況,結合在應急處置過程中和各類應急演練中發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適時對本預案進行修訂。
4.3預案宣貫
三地交通運輸部門負責牽頭組織本地區的預案宣貫培訓工作,會同應急部門組織三地聯合應急演練。
4.4預案實施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篇2:建筑施工災害天氣預警應急預案
為提高防御災害天氣的應急處置能力,迅速、高效、有序地展開緊急救援行動,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結合我市建筑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一、適應范圍
本預案適應于全市建筑施工現場范圍內發生大風、雨、雪等災害天氣的預警應急處置。
二、組織體系及職責
市建筑工程管理局負責全市的建筑施工現場防風暴潮等災害天氣的預警應急指揮協調工作,具體負責市內四區的防風暴潮等災害天氣的預警應急指揮協調工作,成立預警應急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青島市建筑施工安全監督站。各區、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的預警應急指揮協調工作,并成立相應的機構。各施工單位和施工現場應成立預警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并組織應急搶險隊伍。
三、預警等級
根據市災害天氣預警等級,結合建筑施工現場具體情況,預警分為四個等級:藍色預警、黃色預警、橙色預警、紅色預警。
1、藍色預警:大風(24小時內可能受熱帶低壓影響,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或陣風7級;或者已經受熱帶低壓影響,平均風力為6-7級,或陣風7-8級并可能持續)、雷雨大風(6小時內可能受雷雨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或陣風7級并伴有雷電;或者已經受雷雨大風影響,平均風力為6-7級,或陣風7-8級,并伴有雷電,且可能持續)
2、黃色預警:天氣情況為暴雨(6小時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中雪、8-10級大風天氣。
3、橙色預警:天氣情況為暴雨(3小時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大雪、10-12級大風天氣。
4、紅色預警:天氣情況為大暴雨(3小時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風暴潮、暴雪、12級以上大風和其它重大災害天氣。
四、預警應急預案的啟動
當市氣象局發布以上預警等級預報后,青島市建管局將及時通過信息群發系統、建管信息網等方式向有關部門、有關單位發布預警應急等級信息,預警應急單位應立即啟動預案。各建設、施工、監理單位主要負責人,各項目部項目經理、項目總監電話保持24小時暢通;各項目部項目經理、項目總監應24小時在現場值班。
(一)藍色預警
1、各施工企業負責人通知各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專職安全人員,會同項目總監對深基坑、腳手架、大模板、臨時用電、臨建設施、現場排水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并各自做好檢查記錄,企業負責人帶領安全、設備、質量等部門的負責人,對各工程項目進行巡回檢查,并及時向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情況。
2、各施工企業、各項目部應對深基坑及時觀測,第三方監測單位應對深基坑進行監測,及時向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提供監測記錄,并存檔備查。
3、各施工企業、各項目部應立即停止起重機械作業,全面檢查塔機、物料提升機、外用電梯和吊籃的安全裝置、避雷裝置,并做好檢查記錄。
4、在市氣象局發布天氣預警后,所有施工現場要全部停止室外施工作業(搶險工程除外)。
(二)黃色預警
1、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立即通知專家組,各應急預案搶險救災責任單位做好搶險救災的準備。
2、各建設單位負責人、施工企業負責人、項目經理、項目總監應立即組織對本工程搶險救災準備情況進行全面檢查,落實搶險人員、物資、器材、設備等。
3、各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施工企業負責人、項目經理、項目總監應組織相關人員進一步核查工程重點部位的安全狀況,并安排專人定時對重點部位、設備、臨建等設施及周邊環境進行檢查和觀測,并做好記錄。
在做好藍色預警工作的基礎上,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深基坑工程周邊要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各工程項目應增加對深基坑側壁支護和周邊建筑物、構筑物以及道路的監測和巡視的頻次。第三方監測的頻次每日不少于兩次,必要時每3小時1次。設置有效的排水措施,大雪天氣要及時清除基坑周邊的積雪,防止基坑側壁承載力過大造成塌方。市勘察設計協會、各區市審圖辦應組織專家對深基坑進行全面檢查,發現隱患,應提出應急加固意見,并指導施工企業進行加固。
(2)應對起重機械基礎進行詳細的檢查,保持基礎排水暢通。起重機械必須按照應急加固措施進行加固,塔機應按照《塔式起重機應急加固措施》的要求進行加固。物料提升機、外用電梯的吊籠應降至最底層,吊籃應落到地面。
(3)應重點檢查大型模板支撐系統的剪刀撐、水平縱橫加固桿、拋撐和纜風繩等;基礎應平整、堅實,保持排水暢通;及時清除積雪,確保模板支撐系統的抗風、抗雪壓*。
(4)應重點檢查腳手架的剪刀撐、拉結點、小橫桿的搭設情況,基礎做到平整、堅實和排水暢通,確保腳手架的整體穩定*。
(5)對施工現場的臨建設施要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備齊加固器材,并做好人員撤離的應急措施。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要立即采取措施。生產廠家應對生產安裝的臨建設施進行全面檢查,該維護的維護,該加固的加固。
(6)施工臨時用電必須符合標準規范要求,尤其要做好各配電設施的防雨措施,檢查用電線路有無破皮老化現象,所有施工現場在市氣象局發布天氣預警后要全部停止施工用電(搶險工程除外)。
(三)橙色預警
1、各專業專家組成員要按照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統一部署,到指定的工程進行巡查,指導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做好搶險準備工作。
2、各應急預案搶險救災責任單位,立即向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搶險救災的人員、物資、器材、設備、車輛的到位情況以及所處的位置和機動時間,等待指令。
3、各施工單位和項目部應按照應急搶險預案,組織搶險人員和設備、車輛、器材等應急物資,在現場集中待命,隨時準備搶險。
4、各施工單位和項目部應采用傳真、電話等形式,將災害天氣可能引發安全事故的危險源以及應急措施上報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5、各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施工企業負責人、項目經理、項目總監,在做好藍色預警和黃色預警工作的基礎上,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應進一步增加對深基坑側壁支護和周邊建筑物、構筑物以及市政公用設施等監測和巡視的頻次。施工企業和監理單位應設專人每小時巡視1次;第三方監測單位每3小時進行1次監測,如遇緊急情況應隨時監測。
(2)大型模板支撐系統應進一步增設剪刀撐、水平縱橫加固桿、拋撐或纜風繩,并派專人進行監護。
(3)腳手架應增設拉結點和小橫桿,增設水平和縱向斜支撐,增強腳手架的整體穩定*。
(4)施工項目部和臨建設施生產安裝單位,應對達不到《建筑工程施工現場裝配式輕鋼結構臨建房屋技術規程》要求的臨建設施采取加固措施,并會同總監和臨建設施生產安裝單位技術負責人,對臨建設施的加固效果進行計算并做出評估。對仍不能保證安全的,立即將人員疏散、撤離。
(四)紅色預警
1、專家組成員應按照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指令到達工程項目,給搶險救災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
2、各應急預案搶險救災責任單位,要按照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指令到達指定的地點集結待命,隨時準備投入搶險救災行動。
3、各施工企業和項目部應按照搶險應急預案,組織搶險人員、器材、設備等應急物資到達可能發生險情的重點搶險部位,隨時準備搶險救援。
4、各施工企業和項目部應采用傳真、電話等形式,將災害天氣可能引發安全事故的工程部位、設備、臨建等設施及周邊環境的動態觀測和監測情況,在第一時間向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5、各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施工企業負責人、項目經理、項目總監,在做好藍色預警、黃色預警和橙色預警工作的基礎上,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應會同第三方監測單位對深基坑邊坡位移、沉降,周邊建筑物、構筑物及市政等公用設施等進行24小時不間斷巡視,每小時監測1次,必要時隨時出據監測記錄和報告。
(2)大型模板支撐系統應加倍增設剪刀撐、掃地桿、水平縱橫加固桿、拋撐和纜風繩。
(3)腳手架要按照水平每3米、垂直每2米一處的標準增設拉結點,連續滿設剪刀撐,增設水平和縱向斜支撐,拆除密目安全立網,降低高度,仍不能保證安全的,應立即拆除。
(4)各工程項目部要嚴格實施應急預案,將人員疏散、撤離至安全地帶,防止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五、突發安全事件的處置
預警應急預案啟動后,如發生重大安全突發事件,施工單位應在第一時間啟動搶險應急措施,同時立即向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六、災害天氣過后的處置
災害天氣過后,工程建設、施工、監理等單位應聯合對施工現場深基坑、大型起重機械、腳手架、大模板、臨時用電、臨建設施等重點內容進行全面檢查,寫出檢查驗收報告,并經項目總監簽字同意后,方可開工。建設單位應組織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對啟動應急預警預案和搶險救災,以及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等進行總結,并書面上報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做為下次演練培訓的重點內容。
七、獎勵與責任追究
(一)對在防御災害天氣預警預案的執行和搶險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將結合《市場主體考核辦法》予以加分,通報表彰并給予適當物質獎勵。
(二)對在防御災害天氣預警預案的執行工作中玩忽職守,造成損失的單位和個人,除按照《市場主體考核辦法》予以扣分外,將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并予以處罰.
篇3:雨雪災害天氣防范應急預案
雨雪災害天氣防范工作應急預案
為貫徹徐礦司辦[2009]93號《關于切實做好雨雪等災害天氣防范應對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強礦井應對雨雪等災害天氣防范工作的管理,及時有效的處理意外事故,最大限度地減輕因雨雪等天氣災害造成的損失,結合我礦安全生產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
1、貫徹“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原則。執行以防為主,抗、防、救相結合的綜合減災方針。
2、實施預案組織原則。實行統一管理,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一般工作服從應急工作的組織原則。
3、雨雪等災害天氣應急工作的紀律原則。應急、救災期間,領導組成員、關鍵和要害崗位人員必須堅守崗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離崗或脫逃。任何單位與個人都必須服從指揮和調遣,以提高防雨雪等災害天氣的整體效果,確保災害性雨雪等災害天氣應急工作的協調、有序開展。
4、堅持“快速報告、主動搶險”原則。災情發生后,領導組成員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向當日值班礦領導、礦調度室及搶險辦公室口頭或電話報告,并立即組織有效的救援工作,視礦井安全生產及職工生命為首要任務,把突發性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點。
5、執行“場所等級供暖”原則。當雨雪等災害天氣,導致氣溫驟降時,物業公司必須按照場所級別實施供暖,保證礦三個井口不結冰、職工浴室常態恒溫不低于18℃。
二、工作機構
由礦黨政辦公室、調度室、地質測量科、宣傳科、機電科、運輸工區、供應科、洗運科、洗煤廠、通計中心、物業公司等部門,組成預防雨雪等災害天氣搶險救災工作指揮部。
總指揮:物業公司總經理
副總指揮:物業公司副總經理黨總支副書記
成員:礦辦主任調度室主任宣傳科科長
機電科科長供應科科長洗煤廠廠長
洗運科科長通計中心主任
地質測量科科長運輸工區區長
指揮部下設一個辦公室、五個小組。預防雨雪等災害天氣應急辦公室設在物業公司,副總經理兼任辦公室主任,成員由物業公司辦公室全體人員組成。災情處理組,房管中心主任任組長,房管中心書記、水暖中心主任任副組長,房管中心電工班、環衛班、土建隊,水暖中心地熱車間全體職工為成員;飲食保障組,餐飲中心主任任組長,餐飲中心副主任任副組長,餐飲中心食堂全體職工為成員;傷亡救治組,醫院院長任組長,醫院書記任副組長,醫院全體職工為成員;預警預報組,地質測量科科長任組長,地質測量科副科長任副組長,地質測量科全體科員為成員;秩序維護組,保衛科科長任組長,保衛科書記任副組長,保衛科全體職工為成員。
三、職責劃分
1、預防雨雪等災害天氣應急指揮部,負責突發災情的總協調、調度和指揮等全面工作。按照“五項工作”原則,全力以赴做好搶險、災情隱患排除等工作。
2、預警預報組負責超前與沛縣氣象部門聯系,發布天氣變化信息,相關信息應及時向總指揮匯報,并在礦公示欄公示和早調會通報。
3、應急辦公室負責應急預案制定、搶險值班安排、災情(含信息)上報、組織施救和資料保存等工作。并負責配合應急指揮部做好搶險,指令督辦、職能劃分職責的督導、隱患排除考核等工作。
4、災情處理組負責災情發生時的人員組織、物資保障、隱患排除、場所供暖、進展上報、搶險人員洗浴和友情敬告牌設置等工作。并在接到調度指令后30分鐘內,組織全體人員到指定地點對生產(含礦內廣場、辦公樓與采掘樓門前臺階、礦大門至工人村道路)、生活區主干道的積雪進行清除,保證職工上下班安全。與此同時,大小雪天氣應對辦公樓、采掘樓等人員走動頻繁的場所門前臺階,采取鋪防滑墊措施,提前做好友情提示。此外,水暖中心、房管中心應做好雨雪天氣來臨前,本場所(地熱車間、房管辦公樓前)樓梯、走廊的防滑工作,保證職工及辦理業務人員的上下安全。
5、飲食保障組負責災情發生時的搶險人員食品、飲用水的儲備及供給等工作。正常情況下,必須保證全礦職工一周的食品及飲用水儲備量(諸如:豬肉、牛肉、白菜、土豆、菜花、大米、面粉、食用油及蔥姜蒜等);非常態情況下(連雨雪天氣,導致路面積雪超過5厘米且結冰時),必須保證15天以上食品及飲用水儲備量。同時,負責本轄區門前臺階、庭院廣場區域積雪的清掃工作,保證職工就餐安全。
6、傷亡救治組負責災情發生時的人員傷情救治、器材配備和傷情信息上報等工作。當災情導致事故發生時,按照工傷救治緊急預案及程序組織施救工作。同時,做好本轄區路面、階梯、走廊等場所的積雪清掃、防滑友情提示、隱患排除等工作,保證患者就診行路安全。
7、秩序維護組負責災情發生時的人員疏散、治安保障和礦井安全生產的秩序維護等工作。當災情發生時,應按照先保證三個井口、生產及辦公場所、職工食堂、職工浴室的治安保衛工作,以防止不法分子乘機破壞。
8、機電科負責礦井三個井筒防寒、鋼絲繩不結冰、高壓閥路暢通及本轄區設施設備的保養和維護等工作。與此同時,負責災情發生時的臨時設備安裝及供電等工作。
9、洗運科、洗煤廠負責本轄區皮帶機走廊(含跨路)、各轉載點樓梯臺階的雨雪清掃、冰溜找掉及其他隱患排除(含友情提示牌設置)等工作。同時,洗運科聽從應急辦公室調遣,需出動鏟車時,應在10分鐘內趕到指定地點。
10、運輸工區負責礦三個井口風簾設置、場所保溫和井口鋼絲繩常態信息上報等工作。同時,井口信號、把勾等工種,應適時關注天氣變化。當天氣最低氣溫在零下攝氏時,必須堅持對三個井口的恒溫,鋼絲繩動態等逐級匯報制度,同步保證礦井安全生產。
11、黨政辦公室負責雨雪天氣外出車輛的防滑措施制定與執行、防滑物資配備及搶險車輛調度與安排等工作。當雨雪天氣路面積雪超過5厘米且結冰時,所有外出車輛必須使用防滑鏈,以保證外出車輛行駛安全。
12、宣傳科負責雨雪天氣來臨前,利用廣播、電視與網絡等媒體,對全員防范知識宣傳與教育等工作。此外,應協助做好雨雪災情發生時的職工隊伍穩定、災情跟蹤對上報道等工作。
13、供應科負責災情前應急物資(包括食鹽、清掃工具、草袋、負10#柴油等)的儲備與供應工作。同時,負責災情發生時,臨時急需物資的調集與供應,本場所樓梯防滑工作。
14、通計中心負責全礦通訊線路的維護和暢通。當災情發生時,超前做好臨時固定電話的安裝與暢通和移動電話信號保障工作。、
15、其他部門負責做好雨雪天氣來臨前,本場所或區域的防滑友情提示、防滑措施落實、隱患排除及積雪清掃等工作,確保本單位職工及辦理業務人員的行路安全。
>
四、相關要求
1、雨雪等災害天氣指揮部及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災害天氣防范應對工作,要以對企業和職工高度負責的精神,密切關注氣象變化,認真落實各項防范措施,確保應對及時有效。
2、各單位要統一思想,密切配合,聽從應急指揮部的調遣,并按照各自的分工,加大防范應對工作力度,確保應對工作、人員、措施、物資和資金五落實,切實維護好職工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礦井正常生產經營秩序,收好今年尾。
3、物業公司要突出抓好重點領域安全措施落實,要認真做好主要場所防寒防凍工作,定期對供暖設施、管道等設備進行檢查,防止出現大面積、長時間停運停供現象,保證一級生產場所的供暖(三個井口不結冰)、職工上下班不挨凍。
4、礦辦公室要高度重視雨雪、迷霧天氣時的交通安全,嚴格按照徐礦司經管[2009]13號《關于加強冬季安全行車工作的通知》要求,強化司機教育,狠抓措施落實,杜絕和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特別是嚴禁酒后架車、疲勞駕車和超速駕駛等違章行為,保證行車安全。
5、物業公司要強化對在建項目現場安全監察,督促施工單位扎實、細致地做好各項防寒防凍及災害天氣處置措施編制,確保項目施工安全。
6、物業公司醫院要密切關注甲型流感及季節性疫情,采取針對措施,保障職工身體健康。
7、雨雪等災害天氣來臨時,各單位要加強值班值守工作,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干部跟班制度。同時,值班人員必須保證24小時通訊暢通,按規定及時請示報告,不得耽擱延誤。
8、安全監察科根據本預案進行督察,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實現雨雪等災害天氣情況下的安全生產。
五、本應急預案自下文之日起執行。
附件:預防雨雪等災害天氣指揮部人員名單及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