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機修廠火災現場處置方案

某機修廠火災現場處置方案

2024-07-16 閱讀 2461

1事故風險分析

1.1事故類型

火災

1.2事故發生區域

機修廠

1.3事故發生的時間和造成的危害程度及影響范圍

事故發生不受季節影響。機修廠電器設備大,用電量大,廠房空間大,容易造成電源超負荷、短路、電氣焊操作不當以及油脂類存放不到位被火花點燃,一旦發生火災會造成設備設施建筑物損毀、損壞和財產損失、人員傷亡,影響機修廠安全生產。

1.4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火災主要是油脂、電器類火災,發生前會有異味、起明火等征兆。

1.5可能引發的次生、衍生事故

事故可能引發中毒窒息事故。

2應急工作職責

2.1成立事故應急自救小組

組長:基層單位負責人

副組長:基層單位副職、技術主管、班長

成員:基層單位全體作業人員

2.2應急自救小組職責

2.2.1專業教育、日常培訓。

2.2.2組織指揮實施自救行動。

2.2.3向上級匯報事故情況,發出救援請求。

2.3人員職責

2.3.1區隊長:根據事故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應急救援方案,積極組織區隊人員開展自救工作;及時向礦調度室匯報事故現場的基本情況及現場救援工作等信息;協調救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3.2區隊技術人員:是區隊長組織開展自救工作的助手,在區隊長領導下組織參與制訂應急救援方案;準備與事故救援相關的技術資料。

2.3.3副隊長:根據區隊制定應急救援方案,負責組織好處理事故所需的人員、材料、設備等,帶領人員進行救援工作;負責完成區長安排的某一方面的搶救工作;及時向礦調度室匯報事故現場的基本情況以及正在進行的救援工作等事故信息。

2.3.4區隊值班人員:事故發生后及時了解事故經過、人員傷亡以及現場基本情況等詳細的事故信息,并立即將情況報告區隊長、礦調度室,通知區隊管理人員以及區隊應急自救組織的職工到值班室集合,及時向礦指揮部匯報事故信息,協調事故救援工作中的其他事項。

2.3.5班長:采取措施控制災情;及時匯報現場事故及救援信息;積極組織現場救援或者引導避災。

2.3.6職工:按照事故應急救援方案以及措施的要求,在事故救援指揮部指揮下積極開展救援工作。

3應急處置

3.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3.1.1發生事故,現場跟班隊長、班組長、瓦檢員及現場其它人員要通過各種通訊方式向礦調度室匯報,同時組織現場人員立即按照避災路線撤離;設置危險警示標識;為救護人員做好向導。

3.1.2礦調度室立即指導現場人員安全撤離,停止災區供電(掘進工作面不得停電),同時向礦長,迅速通知礦山救護隊進行救援;通知醫療組趕赴現場待命。

3.1.3立即啟動礦級預案,搶險救災指揮部所有人員迅速到位,研究決定采取的現場應急處置措施。相關部門要做好搶險救災的設備物資、圖紙的準備工作。

3.1.4調度室要立即通知作業區隊、相關科室負責人及其他人員在調度室集合待命。

3.1.5搶險救災指揮部責令相關單位清查傷亡人數。派遣救護隊員災區偵查,根據災區地點及波及范圍制定和完善救援方案。

3.1.6搶險救災指揮部責令救護隊救援按方案進行有計劃的人員救治、搶險救災救災工作。

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3.2.1現場應急處置的核心在于控制火勢,防止蔓延擴大而發生爆炸危險。

3.2.2發生電氣火災,立即切斷火災機組或線路供電電源,使用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嚴禁使用水滅火。

3.2.3發生油脂火災,使用滅火器、沙袋等滅火。

3.3事故報告聯系方式、匯報內容

發生事故后,事故現場跟班隊長、班組長、瓦檢員、安檢員等人員及時向礦調度室【電話:4850818、(4850)396、(4850)397、(4850)398、(4850)399】匯報。

匯報內容:發生事故的單位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的簡要經過、遇險人數;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礦關部門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等。

匯報要求:匯報人員不得慌張,匯報時吐字清晰,匯報內容簡明扼要。

4注意事項

4.1加強機修廠巡檢工作,發現隱患和問題及時整改。

4.2機修廠應儲備足量的搶險救災物資,嚴禁挪用。交接班要認真清點消防器材,發現缺少或損壞等問題要及時匯報隊值班人員并及時配齊。

4.3發生火災后,現場人員應立即采取措施切斷設備供電電源,清除易燃物等,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如果火災較大或發展迅速,應立通知救護隊救援。

4.4自救人員有權根據現場情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組織搶險,但應及時向礦總指揮匯報。

4.5自救人員必須服從指揮,做好自?;ケ9ぷ?在保證自身和設備安全的前提下進行作業。

4.6造成人身傷亡或設備、設施受到損壞時,除為了制止事故不再擴大和搶救受傷人員而采取必要措施外,應采取措施保護好現場,待事故調查完畢后,才能繼續處理。

篇2:機修廠各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機修廠入廠須知

1、上班前必須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禁止穿高跟鞋和拖鞋。

2、上班前禁止喝酒,工作中嚴禁打鬧、看書報。

3、工作中不準睡覺、洗衣服、帶小孩、做私活,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特殊情況離崗要向班長請假,批準后方可離開。

4、與自己無關的設備,禁止亂開動。

5、不準用濕手操作電氣設備和用水沖洗電氣設備。

6、注意防火,對易燃易爆品要嚴加管理。

7、遵守勞動紀律,文明生產搞好崗位和車間環境衛生。

車床工安全操作規程

1、穿緊身防護服,袖口不要敞開,長發要戴防護帽,禁止操作時戴手套。

2、在車床主軸上裝卸卡盤要停機后進行,禁止利用電動機的運轉力裝卸卡盤。

3、夾持工件的卡盤、拔盤、雞心夾的凸出部分要使用防護罩,以免絞住衣服或身體的其他部位。

4、用頂尖裝夾工件時,要注意頂尖與中心孔應完全一致,不準用破損或歪斜的頂尖,使用時應將頂尖、中心孔擦干凈,后尾座頂尖要頂牢。

5、車削細長工件時,為保證安全應采用中心架或跟刀架,超出車床部分應設置警示標志。

6、車削形狀不規則的工件時,應裝平衡盤并試轉平衡后再切削。

7、刀具裝夾要牢靠,刀頭伸出部分不要超出刀體高度的1.5倍,刀下墊片的形狀尺寸應與刀體形狀尺寸相一致,并將刀架移動到安全位置。

8、對切削下來的帶狀、細旋狀長切屑,應用鉤子及時清除,切忌用手拉。

9、為防碎切屑傷人,應在合適的位置上安裝透明的擋板,工人應戴防護眼鏡。

10、再用紗布打磨工件表面時,要把刀具移到安全位置,并注意不要讓手和衣服接觸工件表面。磨內孔時不可用手指支持砂布,應用木棍代替,同時車速不宜太快。

11、禁止把工具、夾具或工件放在車床床身上和主軸變速箱上。

12、磨刀時要戴護目眼鏡并站在側面磨,不要用力過猛,以免砂輪損壞傷人。

13、車床換葉輪時應切斷電源,變速必須停車,搬動變速手柄不要用力過猛;開車前盤床,并檢查車床潤滑是否良好,各部件是否有雜音。

14、車螺絲時不準開車試母,或用棉紗布擦。車反扣時必須注意車的方向,車扣時遇到突然停電應立即抬閘瓦。

15、工作結束時,應切斷機床電源或總電源,將刀具或工件從工作部位退出,清理好所使用的工、夾、量具,并擦清機床。

刨床工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時應穿工作服,戴護目鏡,長發者應戴工作帽,頭發和辮子應放入工作帽內。

2、工作時的操作位置要正確,不得站在工作臺前,防止切屑及工件落下傷人。龍門刨床開動后,操作者不得在工作臺上隨便站立和走動,以免機床失靈或其他原因造成事故。

3、工件、刀具以及夾具必須裝夾牢固,防止發生工件“走動”滑出,刀具損壞或折斷,造成人身傷害事故。

4、工具和刀具裝夾妥當后,應檢查和清理遺留在機床上或工作臺面上的螺栓、壓板及工具。機床上不能隨意放置工具或其它物品,以免機床開動后,發生意外傷人。應認真檢查工件的位置是否妥當,是否會與機床部件相撞。

5、機床開動前,應檢查所有手柄、開關、控制旋鈕是否處于正確位置。暫時不使用的機床其它部分,應停留在其它適當位置并使其操縱或控制系統處于空擋位置(如龍門刨床開車前,應將暫不使用的刀架移向空擋位置,避免與工作刀具或工件相撞)。并且要將它們的走刀手柄、抬刀控制旋鈕都扳到空位上。

6、機床運轉時禁止卸工件、調整刀具、測量檢查工件和擅自離開工作崗位。

7、清除切屑應停車后進行,并使用專用工具或刷子,不能用手掃除或用嘴吹。以免傷人及切屑飛入眼中。

8、牛頭刨床工作臺或龍門刨床刀架,快速移動時,應將手柄取下或脫開離合器,以免手柄快速轉動或飛出傷人。

9、裝卸大型工件時,應盡量使用起重設備,工件吊起后,不得站在工件下面清理切屑和污物,以免發生人身傷害事故。

10、工件卸下后應放在合適位置,并且要放置平穩,以免倒落傷人。

11、工作結束后,應關閉機床電機和切斷電源,所有操作手柄和控制旋鈕扳到空擋位置,然后清理工作臺面上的切屑,清掃工作場地,擦拭、潤滑機床。

銑床工安全操作規程

1、銑床工要穿緊身工作服,扎好袖口,長發放入防護帽內。

2、操作前認真檢查銑床各部件及安全裝置是否安全可靠,檢查設備的電氣部分是否良好。

3、高速銑削時戴防護鏡,以防飛屑傷眼;銑削鑄鐵件應戴口罩;操作時嚴禁戴手套,以防卷入旋轉刀具與工件之間。

4、裝卸工件時應將工作臺退到安全位置,使用扳手緊固工件時用力方向要避開銑刀,以防扳手打滑時,手撞到刀具或夾具上。

5、切削過程中,不要用手觸摸工件,以防造成銑刀傷人。

6、機床運轉時,不要調整、潤滑、測量工件,以防手觸及刀具。

7、在銑刀未完全停止前,不能用手直接制動。

8、切削時不能用手清除切屑,也不能用嘴吹,以防切屑傷及皮膚和眼睛。

9、裝卸銑刀要使用專用襯墊,不要用手直接握住銑刀。

10、在機動快速給進時,一定要把手輪離合器打開,以防手輪快速旋轉傷人。

造型澆鑄工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前佩戴好勞動防護用品(用具)。

2、作業前檢查澆包橫梁、吊抬包、托架、鋼水包等,確認安全可靠后方可使用。

3、合箱澆鑄時,要清理好運輸通道,同時檢查模具是否符合澆鑄要求。

4、澆包、抬包不應裝載過滿,防止鐵水溢出傷人。

5、及時檢查澆包、抬包的受損程度,做到及時修理。

6、澆鑄時,不能正視冒口,擋渣人不能正對包嘴子,引氣人不能正視冒口,以免鐵水飛賤傷人。

7、澆鑄時一旦冒口外噴鐵水,必須停止澆鑄。

8、合型后必須上好卡子,澆完及時松開卡子,以防止脹箱傷人。

9、工作完,要清理好現場衛生,方可離崗。

鍛工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前要清理好作業場所,材料工具放在指定地點,人行道保持暢通。

2、工作前要仔細檢查工具,如發現錘子、剁子等工具卷邊裂紋,應立即修理,錘把、錘頭要牢固,以免鍛件時掉下磨片和跑錘傷人。

3、打錘時禁止戴手套,并注意前后是否有人,打錘周圍3米內,禁止人員站立或行走。

4、鍛件加熱后,表面上的氧化鐵必須打掃干凈,方可用捶打。兩個以上的人鍛同一鍛件時不準對面站立。

5、用鉗子夾料行走時,注意腳下障礙物,一定要握緊鉗子把,以免脫落傷人燙人。

6、使用氣錘前,必須檢查控制機構是否正常,如有問題不能盲目開動,待修好后方可開動;使用氣錘時,鍛模擋鐵的鉗子須放平、握緊,工作物要在鐵砧中心,必要時應將錘頭放下,試壓后再打。

7、打錘時,掌鉗人必須握住鉗把加緊工作物,以防彈出傷人。

8、工作溫度降到停鍛溫度時,必須用火爐加熱再鍛打。不準打冷錘。

9、開動電錘時,精神要集中避免誤打錘。電錘在工作時,任何人不得擋住操作者視線。

10、使用克子鉗切料時,要墊牢下扇的克墊,用時要躲開危險的方向,在將要克斷時,不能猛力沖擊,以免斷落料頭傷人。手鉗鉗柄的間隙要大于手指粗細,鉗把尾端要套上鉗套。

11、掌鉗子人的鉗把應放在體側,不準放在腹部或胸前,鉗口必須符合鍛件的角度與形狀,并要牢固夾緊;

12、打錘人與掌鉗人的動作必須協調一致、精神集中、不得說笑,注意手勢指揮。

13、廢料要集中在一起,不要隨地亂扔,清理物料時要注意來往行人;易燃、易爆品不準放在爐子或熱鍛件附近。

14、下班時爐火要徹底熄滅,并且關閉吹風機電源,否則應有專人看守。

15、切斷物料時,工件面不要墊墊,如需墊墊時,必須考慮到安全因素,以免飛行傷人。

16、凡是50公斤以上的大件,在裝爐、出爐及操作時,都要有專人指揮,統一步調。

鑄造工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前佩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2、使用工具提前預熱,防止極冷、極熱產生鐵水四濺,造成燙傷事故。

3、檢查吊運、翻爐等設備是否靈敏;及時對鋼水包、中間包進行修補烘干。

4、入爐物料不得混有密閉容器、管子或其它爆炸物等,爐料必須保持干燥,不得攜帶水、冰或雪塊等。

5、、吊運澆包不應速度過快,鋼水包不應過滿。如手抬包或端包澆注不要急走急停,潑鋼水時要平穩放下不準扔包。

6在澆注過程中,必須將安全面罩落到位,起到安全防護作用。

7、澆注時必須由專人指揮,平穩澆注。

8、發現停水停電、感應圈燒損、穿爐漏水時,應立即停爐檢修。

9、在中頻電爐使用一定時間后,發現爐壁達不到安全要求時,應及時拆爐重修,以免發生爆炸或燙傷事故。

10、停爐后,循環水應繼續保持使用,直到爐體冷卻。

11、清理好現場衛生,工具擺放到指定地點,方可離崗。

中頻感應爐煉鋼工安全操作規程

1、開爐前檢查爐體、冷卻水系統、中頻電源開關、傾爐機械和吊包運行軌道是否正常,地溝蓋板有無缺損、是否蓋好,如有問題應先排除,才能開爐。

2、在中頻爐所有檢查工作完成后,方可送電開爐。

3、開爐時需先將爐料放入爐膛內,開通冷卻水后,才能合上中頻電源開關。停爐時,斷開中頻電源后,方可通知值機工停機。冷卻水應繼續保持使用。

4、爐料中不得混有密閉容器、管子或其它易爆炸物,爐料必須干燥。裝填爐料時,不準用錘子猛打,應輕放、輕敲以免損壞爐膛。爐膛燒損程度超過規定時,應停爐修理。

5、所用工具應放在指定地點,使用時應事先烘烤干燥。

6、煉合金鋼時,合金材料應預熱后,用鉗子夾住緩慢、分批加入,加入時操作者臉部應避開爐口。

7、側傾爐體向澆包注入鋼水時,應先停電,然后操縱機械緩慢傾注。澆包必須經過烘烤干燥。爐前坑內不允許有積水。

8、取試樣要注意周圍人員,以免鋼花燙人。

9、電氣線路有故障時應及時檢修。檢查地溝、感應圈、冷卻水管和其它電器時,要注意防止自身及其他人員觸電。

10、吊運澆包不應速度太快,鋼水不應裝得過滿(應離澆包沿一定距離)。如用手抬包澆注,行走時應互相配合好,不要急走急停。如鋼水沷出,要穩當放下,不準扔包。

11、發現停水、漏爐、感覺圈絕緣層破裂漏水時,應立即停爐檢修。

12、停爐后必須切斷電源總開關后方可離去。

爐工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前,佩戴好勞保用品。

2、起爐前檢查電爐各部位是否正常,做到及時修理(修補)。

3、檢查水路、水溫,以達到起爐的條件。

4、加料時要檢查爐料,嚴禁摻雜易燃易爆等物品。

5、爐工嚴禁擅自離崗,爐內不能棚料,防止造成燒穿事故,扒渣時渣棍、渣板不能潮濕,以防放炮傷人。

6、爐工必須熟知停水、停電等緊急情況的應急措施。

7、及時清理爐前、爐后的衛生。

熱處理工操作規程

一、準備:

1、檢查電源、儀表、吊運裝置、爐體行走機械是否工作正常,確認正常后方可開爐。

2、準備好出爐各種用具。

二、裝爐:

1、同一爐次熱處理的鑄件必須化學成分類同,壁厚相近。

2、入爐鑄件應清理干凈,若發現鑄件上有裂紋、損壞等缺陷不得裝爐。

3、按工藝規定準備鑄件盡量使爐內各區域的鑄件受熱均勻,升溫速度一致。

4、中、大鑄件,一般應用標準墊塊架空其件與件之間空隙,大件不得小于60MM,中件不得小于20MM,且不允許中件套在大件中間;同一鑄件下面的墊塊間距離(按鑄件長、寬方向)不應大于600MM,墊塊與鑄件的接觸面寬度不大于30MM,必須堆放平穩;防止在處理過程中倒垛。

5、鑄件與爐壁之間的距離一般不得小于50-100MM。

6、試棒應隨同爐(批)次鑄件放在規定的位置處理。

7、操作者不到隨意離崗,防止爐子跑溫造成整爐鑄件報廢,或燒壞爐體。

三、出爐

1、鑄件出爐要按規定方式冷卻,不得隨意改變冷卻速度。

2、高猛鋼鑄件入水前,水池溫度應小于30°C,入水后水溫不得高于60°C。

3、高錳鋼鑄件入水前溫度不得低于950°C,入水動作要迅速,入水時應將整個鑄件用最短的時間完全浸入水中,并在水中上下、左右運動,保證鑄件快速均勻冷卻,以防碳化物析出。

4、隨爐處理試樣,處理后應用油漆注明日期、爐次及當班人員姓名,并存檔備查。

5、加熱爐溫度記錄,應寫明處理日期、爐次、當班人員姓名后存檔。

6、出爐完畢,爐體復原關好爐門。

四、安全事項:

1、加熱爐前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2、裝、出爐前,臺車及鋼絲繩前不得有人,臺車開出通道上不應有障礙物。

3、穿戴齊全勞保用品,以免發生燙傷事故。

清砂工安全操作規程

1、上班前要戴好勞動保護用品,須戴平鏡。

2、在使用砂輪時要做到:

(1)使用前檢查砂輪機防護罩是否牢固有效,夾鐵是否合格,試運轉正常后,方可使用。

(2)安裝砂輪時,要詳細檢查有無裂紋和破損,砂輪要保持干燥。

(3)使用砂輪機時,不準站在砂輪的正面或用力過大,禁止使用側面磨削,以免砂輪破裂傷人。

(4)研磨時,嚴禁腹部、胸部等接觸工件,防止刺傷。

(5)使用砂輪研磨時,禁止磨特大工件或過小工件,以及軟合金。

(6)夜間使用砂輪時,必須保證照明良好。

3、使用電焊機或氣焊時,要嚴格遵守相應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4、使用完電動工具后,盤好電源線,拉下電源開關。

鉆工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嚴禁帶手套操作,嚴禁用手清除切屑;為避免鉆頭絞住頭發,不要把頭低向鉆孔處,工作時必須戴安全帽。

2、凡需要緊固才能保證加工質量的工件,必須牢固的夾緊在工作臺上,尤其是輕體零件更需牢牢的固定在工作臺上,并盡可能固定在工作臺的中心部位。

3、鉆頭的裝夾應精確而牢固,安裝鉆頭前,仔細檢查鉆頭,鉆卡頭、鉆套配合表面有無磕傷或拉傷,鉆頭刃口是否完好,以防切削時鉆頭折斷傷人。

4、當用手進給或鉆小孔、不通孔時,不要猛壓杠桿;機動進給時,要防止軸向力過大,鉆頭折斷傷人。

5、立鉆在鉆孔前要先緊固工作臺,搖臂鉆床在鉆孔前應先緊固搖臂,然后再開鉆。

6、應使用刃磨正確的鉆頭或其它加工工具,刀具上不準附著長鉆屑,鉆削時要及時清除刀具上的切屑。

7、不要把任何工具、刀具及工件放在工作臺或運轉部件上,以免掉落或彈出傷人。

8、停鉆前,應從工件中退出刀具,更換刀具應在主軸停止運轉后進行(快換刀具除外)。

9、機床正在運轉而工件有松動時,禁止用手扶持或在運轉中緊固,應立即停車,重新緊固工件。

10、為預防旋轉的刀具及切屑傷人,應安裝防護裝置。

制模工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前佩戴好勞動防護用品、用具。

2、檢查調壓器及工作線路,是否有漏電現象,是否接觸良好。

3、作業前清理好作業臺上的障礙物。

4、作業現場嚴禁煙火,防止火災。

5、下班結束后,切斷電源,清理好現場衛生方可離崗。

配電工安全操作規程

1、穿戴規定的專用勞保用品,不得使用代用品。

2、配電柜各水路接頭無漏水現象,各個零配件必須保證清潔。

3、配電室內地面不得有積水,通道不得有障礙物。

4、專用工具、測量儀表定點放置。

5、停送電作業,按“電業運行規程”要求,嚴格執行“掛牌”作業制度。

6、值班人員必須對配電室進行清掃,夏季檢查有無雨水進入室內,電器設備上方有無滲漏,電纜溝內有無積水,冬季檢查有無雪、塵進入室內。

7、值班人員應協助電工查看配電室供電設備運行情況。

8、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核查記錄,確認無誤后互相簽字。

9、嚴禁擅自離崗,與爐工做好配合,以免發生事故。

剪板機工安全操作規程

1、使用前,檢查各部件潤滑是否良好。

2、工作時,要考慮剪沖機的張力,不可剪沖淬過火的硬物件和無法壓緊的窄鋼條。

3、剪切大鋼板時,應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禁止兩人同時剪切兩種工件材料。

4、剪切物件時,要告誡其他人員撤離到剪落物件安全距離以外,切勿將手和工具伸入剪板機內,以免發生人身及設備事故。

5、切鋼板時要戴手套,注意毛刺傷人,不準將手指墊在壓落物件下面。

6、剪切工件時,要注意機械運轉情況,注意曲拐軸碰頭,工作人員要隨時聯系好。

化驗員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前必須佩戴好防護和防毒用品,在使用有毒有腐蝕性氣體時,要在通風櫥內進行,保持室內無有毒有害氣體。

2、取樣時,樣勺把要有足夠的長度,同時樣勺不能潮濕、不能粘有易燃易爆品,以免燙傷;鉆樣時,身體和鉆具之間要保持一定距離,不可用手消除鉆臺上的鉆屑,以免燙傷人。

3、認真檢查各種儀器設備和電源開關是否良好,設施是否可靠,確認無誤后,方可操作。

4、化驗用的一切儀器設備,都要放在指定位置,一切藥品不準直接觸摸或品嘗,玻璃器皿不準用作餐具,不準用移液管直接吸取濃硫酸或其他有毒液體。

5、易燃品、有毒品嚴格按管理制度執行,天秤操作室嚴禁外人進入。

6、對濃硫酸的稀釋,禁止把水倒入濃硫酸中,以防酸液沸騰濺出引起嚴重的燒傷,必須把濃硫酸倒入水中,邊倒邊攪拌。

7、工作完畢,將剩余的藥品及時退庫,用具、器皿和儀器要洗刷干凈,擺放合理。

手工氣割工安全操作規程

1、詳細了解工件的材質、規格和公差要求等。

2、將割槍裝在固定的膠管接頭上,檢查氧氣表、乙炔保險壺工作是否正常及割槍射吸力是否良好。

3、使用氧氣瓶時,應將瓶放穩并放氣吹去接頭處的塵雜物,再裝氧氣表。當瓶內氣壓低于工作壓力時,必須更換,且移動氣瓶應避免撞擊,嚴禁沾油。

4、乙炔發生器要離火源10米,離氧氣瓶5米以上,離取暖設備1米以外,不得放在人行道上或高壓電線下。

5、使用液化石油氣時,環境溫度不得超過60oC,氣瓶遠離火源5米以上。

6、對照圖紙檢查工件。氣割鋼板的不平度應符合規定,一般板厚小于14mm的鋼板不平度為2/1000,大于14mm的鋼板不平度為1/1000。

7、清理場地,墊平工件,板材下面應預留不小于100mm的間隙,并清除工件割縫兩側30—50mm范圍內的鐵銹、油污等。

8、根據鋼板厚度選用割嘴,并按照規定調節工藝規范。

9、檢查切割氧流線。流線應為筆直清晰的圓柱體,若流線不規則,要關閉所有閥門修整割嘴。

10、氣割工件采用氧化焰,火焰的大小應根據工件的厚度適當調整。

11、氣割時,割嘴對準氣割線一端加熱工件至熔融狀態,開快風使金屬充分燃燒,工件燒穿后再開始沿氣割線移動割嘴。

電工安全操作規程

1、上班前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做好一切準備工作,所用的一切絕緣工具必須經過耐壓試驗,合格后方能使用。

2、電氣維修時,必須斷開電源,應占據的位置與設備的距離不小于安全距離。

3、一般禁止帶電作業,220伏以下的電氣設備因操作需要須帶電作業時,必須有專人監護,并按規程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4、設備運轉時,必須巡回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檢查配電室,查看備供電出口有無發熱、異味,節點有無燒紅及閃絡放電。

5、電氣設備起重運搬,應事先檢查各種工具是否安全可靠。停送電操作,必須按倒閘順序操作。

電焊工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前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絕緣手套、絕緣鞋等)。

2、使用前要檢查電源線、接地線、零線是否良好,不得有漏電現象。

3、工作場地必須保持干燥整潔,妨礙工作的物件,易燃易爆品必須在焊接地10米以外。

4、二次線過道時,必須采取安全防護措施,防止壓壞電線漏電傷人。電焊鉗把必須絕緣可靠,不得有損壞現象。

5、焊接時,要戴好護目鏡或面罩,同時身體不得接觸焊接物件。

6、焊接密封容器時,要先打開,進行排氣通風;焊接盛油器時,必須把油除掉、除凈,待干燥后方可焊接。

7、非電焊人員不準使用電焊機。

8、產毛刺、藥皮時須戴平鏡,以防傷眼。

9、工作結束后,切斷電源、關閉電門箱、盤好電線、收好工具,待焊件火花熄滅后,清理好作業場地,方可離崗。

10、在有燃爆危險的生產區域動火必須辦理動火許可證,并做好安全防護措施。

篇3:X機修廠主扇安裝安全措施

一、工程概況:

根據王家山煤礦二、四號井通風系統優化合并改造方案,將四號井東風井兩臺fbcdz-8-no.18b型防爆抽出式對旋軸流通風機,拆遷到機修廠進行全面檢修,然后運到二號井主井口主扇房安裝。該通風機拆遷、安裝的主要部件有:集流器、一級風機、二級風機、擴散器、變接頭、擴散塔。

二、施工單位:機械制修廠

三、人員組織:

該工程由廠長宿文亮總負責,何空兵、宋劍現場負責落實各項具體工作。

四、通風機拆遷、檢修、安裝方案:

(1)按照通風機結構原理,逐件分解拆除,拆除順序為擴散塔、變接頭、擴散器、二級風機、一級風機、集流器。

(2)將拆除的通風機各主要部件,裝車運到機修廠進行檢修,然后運往二號井主井口,按編號順序擺放。

(3)鋪設放置風機的軌道40米。

(4)用軌道尺對二號井主井口主扇房準備放置通風機的兩條軌道進行平直度、平行度檢查,要求平直度、平行度誤差不得大于±0.2mm。如有問題應立即進行調整,并檢查道夾板、道釘的固定情況,保證其牢固可靠。

(5)用吊車將通風機各部件按編號順序依次吊裝到放置的軌道上,安裝的順序為集流器、一級風機、二級風機、擴散器、變接頭、擴散塔。然后在通風機各部件兩法蘭間墊好橡膠墊或用石棉繩纏繞一圈,用m16×50的螺栓連接緊固。要求螺栓連接必須緊固,橡膠墊或石棉繩應能達到密封要求,不得有漏風現象。最后檢查通風機各部件安裝是否正確,手動剎車是否靈活可靠,進排油路是否通暢,并注入2號二硫化鉬鋰基潤滑油,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試運行。

(6)用吊車將jmb-2型啟閉風門絞車吊裝到地基上,用水平儀找正后緊固地腳螺栓,然后將直徑10mm的鋼絲繩纏繞在絞車滾筒上,通過風門吊架與風門連接。

(7)在二號井主井口主扇風道內安裝全壓、靜壓采集器,鋪設全壓、靜壓采集器管路。要求固定牢靠,管路鋪設平直,接頭處不得有漏風現象。

五、安全技術措施:

為確保通風機拆遷及安裝安全順利進行,特制訂以下安全措施,望有關人員嚴格執行:

1、施工前,機修廠組織所有施工人員認真學習安全措施和設備拆遷、檢修及安裝技術方案,并在施工過程中認真貫徹執行。

2、所有參加施工的人員,必須服從現場負責人統一指揮,不得擅自操作、擅離崗位。工作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嚴禁在工作現場嬉鬧,嚴禁酒后工作。

3、對配合較緊的零部件要采用專用工具拆卸,嚴禁用錘直接敲擊。

4、檢修時,仔細檢查各部位,連接螺栓必須緊固,無缺件,各密封部位保證嚴密。

5、檢修完畢后,要對風機內部全面進行檢查,嚴防工具、零件、螺栓等遺落在機體內。

6、施工過程中需要電、氧焊時,必須遵守電、氧焊操作規程,工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氧氣瓶與乙炔瓶放置地點相距應大于5米,現場必須備有兩個以上的干粉滅火器。工作完畢后,必須由專人在現場觀察1小時,確認無問題后,方可撤離現場。

7、用吊車起吊設備時,應由專人負責,統一指揮。起吊用的鋼絲繩及其它索具應由專人檢查,確認無問題后方可進行起吊,吊車起吊臂下嚴禁站人。對設備的捆綁要牢固可靠,但不得損傷設備。

8、起吊過程中,現場所有工作人員應聽從指揮,起吊架下及周圍嚴禁人員進入。起吊設備應輕起輕放,不得損傷設備。

9、拆遷拉運過程中,設備綁扎、索具連接必須牢固可靠。同時必須輕拿輕放,不得損壞設備。

10、電器設備拆遷過程中,必須按規定做好停電、驗電、放電措施。

11、設備拆遷安裝過程中,現場所有工作人員應聽從指揮,認真負責,按設備拆卸及安裝要求進行。安裝時,需要潤滑部位必須按規定加注油脂,絕緣電阻必須按規定進行測量,確保設備正常運轉。

12、設備安裝結束后,應認真清理現場,嚴禁將工器具或雜物遺留在設備內,然后按規定程序送電,單臺試運轉。

13、設備安裝完畢后,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預驗收。

14、本措施未盡事宜,必須遵守《煤礦安全規程》和相關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