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壓力管道爆破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格式

壓力管道爆破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格式

2024-07-15 閱讀 7202

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壓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壓力,用于輸送氣體或者液體的管狀設備,其范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1PMA(表壓)的氣體、液化氣體、蒸汽介質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或者等于標準沸點的液體介質,且公稱直徑大于25mm的管道。**熱電廠的壓力管道主要是汽機主廠房內的蒸汽管道、給水管道等,介質主要為高溫高壓的水蒸汽或水。鍋爐設備的蒸汽管道和給水管道不納入壓力管道管理,隨鍋爐設備管理,但其發生爆破事故時,參照本專項預案執行。當上述的壓力管道發生爆破事故,不僅直接影響機組的安全運行,對電廠的正常運行造成嚴重的威脅,而且處理不當可導致事故擴大,甚至導致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防御與救援相結合的原則,以事故的預測、預防為基礎,以對事故過程處理的快捷、準確為核心,以全力保證人身、供熱、電網和設備安全為目標,以建立事故的長效管埋和應急處理機制為根本,以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將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為基本原則。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應急組織體系見圖6—1。安全保衛警戒組現場施救組救護后勤保障組應急值班室引導疏散組現場設備隔離組應急現場指揮部辦公室

圖6—1壓力管道爆破事故應急組織體系圖3.2指揮機構及職責3.2.1現場應急指揮部組長:廠長副組長:副廠長、副書記職責:發生壓力管道爆破事故后,現場應急指揮部全面組織開展事故應急工作。現場應急指揮部下設辦公室:主任:副廠長成員:各處室領導職責:負責溝通情況和匯總信息,并及時向電廠應急指揮部或電廠領導匯報。3.2.2現場設備隔離組組長:運行分場副主任成員:當班運行值長、各專業班組長(單元長)職責:熟悉壓力管道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所對應的相關設備、系統;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準確隔離壓力管道事故所涉設備、系統和其動力源。3.2.3引導疏散組組長:生產設備處處長成員:生產設備處各專業工程師職責:熟悉壓力管道專項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相關設備、所涉位置相關道路和周邊環境情況;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集結,接受指令;根據事故現場人員分布情況,開辟安全疏散通道,組織疏散人員至安全地點。3.2.4安全保衛警戒組組長:生產設備處負責安全管理的處長成員:電廠安全監察、消防專干、運行分場安全員職責:熟悉壓力管道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所涉位置相關道路和周邊環境情況;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集結,接受指令,疏通事故現場通道,設立警戒區域,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統計進入事故現場施救人員人數,采集事故現場信息、辨識事故現場可能出現的次生事故源,及時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報告。3.2.5現場施救組組長:運行分場主任成員:值長、專工、義務消防隊員等職責:熟悉壓力管道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各類事故的施救方法、所涉位置水源、消防器材、通道等情況;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集結,聽從指揮,不盲目行動,有序展開施救行動。3.2.6救護后勤保障組組長:綜合辦公室主任成員:總務員、保潔班班長、工資員、打字員等職責:熟悉壓力管道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應急后備物資的存放地點;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集結,設立現場臨時救護站,置備應急車輛,聯絡專業救治資源,開辟人員救治綠色通道;記錄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下達的指令和過程。3.2.7應急值班室電廠設立壓力管道爆破事故應急值班室,值班地點為主控室,值班人員為值長,實行24小時不間斷值班。4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監控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遼寧省安全生產條例》、《壓力管道檢驗規程》等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并按照要求檢查、整改,不斷完善壓力管道管理制度。4.1.1壓力管道實行定期檢測制度電廠每年根據壓力管道運行情況向**市鍋爐壓力管道檢驗研究所進行報檢和檢驗,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4.1.2加強壓力管道的管理(1)建立健全壓力管道的安全技術檔案,如: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監督檢驗證明、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使用和維護說明;安全保護裝置的合格證明;定期檢驗報告;使用登記證等。(2)定期對壓力管道進行檢查。(3)壓力管道存在的隱患和缺陷要上報集團公司,并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整改。(4)壓力管道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4.1.3加強壓力管道的監視(1)壓力管道管理人員要經常對在用壓力管道進行檢查,對違反壓力管道使用規定的行為有權進行制止,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壓力管道有權下令停止使用。(2)壓力管道任何安全附件存在問題,壓力管道禁止使用,并采取有效隔離措施,待安全附件處理好后方可投入使用。4.1.4新安裝設備的注意事項:(1)新、擴建工程中新安裝或改造的壓力管道要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規定,進行告知、監檢、檢驗、登記等工作后,方可投入使用。(2)嚴格按照正確的圖紙施工,不準任意改變設備布置。4.2預警行動4.2.1預警電廠內任何壓力管道發生泄漏、爆破等均作為本預案的預警條件,發觀人應及時向運行當班值長報告。壓力管道事故報警要點:事故地點、壓力管道泄漏或爆破情況、現場人員受困情況、報警人姓名及電話號碼等。4.2.2接警運行當班值長在接到壓力管道事故報警后,應立即向有關專業發出“現場危險”的警告,并向應急指揮部或應急辦公室報告。倘若事故發生在夜間或休息日,運行當班值長還應立即向廠部值班室報告。接警的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成員應趕赴事故現場,辨析事故情況決定啟動何級應急預案,并通知召集各應急小組進行應急準備。接警的夜間或休息日廠部值班人員應立即召集廠內其他值班人員,趕赴事故現場,協同運行當班值長進行應急處置。5信息報告程序電廠發生壓力管道爆破事故時,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必須向**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或**市質量技術監督管理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報告的,電廠應當及時向上述部門報告。應急值班室值班人員接到壓力管道爆破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向應急指揮部或應急辦公室人員報告,并做好記錄。接到發生壓力管道爆破事故的報告后,根據應急指揮部指示,各處室應當立即組織有關人員對報告事項調查核實、確證,并及時向應急指揮部報告情況。一旦出現事故報告且經查實,要立即上報集團公司,且對事故可能涉及的生產區域以及周邊的人員進行緊急通報,說明事故性質、采取的防護措施以及疏散撤離方案。6應急處置6.1響應分級按照壓力管道爆破事故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應急響應級別原則上分為Ⅰ、Ⅱ、Ⅲ、Ⅳ級響應。(1)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啟動Ⅰ級響應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蹤),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中毒(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造成電廠發電、供熱系統完全癱瘓,且超出企業自身應急處置能力的壓力管道爆破事故。(2)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啟動Ⅱ級響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傷),或者造成電廠全停,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且超出企業自身應急處置能力的壓力管道爆破事故。(3)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啟動Ⅲ級響應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較大的且超出企業自身應急處置能力的壓力管道爆破事故。(4)發生或者可能發生一般壓力管道爆破事故時啟動Ⅳ級響應。6.2響應程序電廠發生壓力管道爆破事故由現場指揮部指揮救援,并通過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傳真等上報集團公司應急指揮部。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決定啟動相應級的響應。制定施救方案,并安排、聯系相關施救人員配備安全防護用品(防塵、防毒面具;防護服等)進行救援。應急管理機構必須備有電廠各專業設備系統圖和壓力管道應急處理流程圖。根據現場位置和情況,似保人身、保供熱、保電網、保設備為原則,決定停電的范圍,采取措施切斷事故部位設備的汽源、水源、電源。在切斷電源時,因小部位的電源可能未切除,施救人員在進入事故爆發部位區域時應與電氣設備保持一定距離,預防觸電。6.3處置措施6.3.1事故報警和初期處置發生壓力管道爆破事故時,發現人員應迅速將災害信息向值長匯報,值長是救災現場的指揮員,到達現場后要迅速掌握造成事故情況,根據電廠的設備運行工況,果斷指揮應急救援人員,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擴大,確保人員、設備安全運行。值長負責聯系電廠人員和相關單位人員迅速趕赴生產現場,組織救災工作。如事故不能控制,在電廠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立即匯報集團公司相關部門和人員,匯報時講明災害發生地點、情況、人員安全、設備損壞等詳細情況,聽從集團公司的統一指揮和調度。必要時指揮部要對受到威脅的工作人員進行疏散,疏散的通道以廠內的消防通道為主。6.3.2壓力管道爆破事故的應急展開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在接到報警后,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臨近設立指揮場所,設立明顯標志,宣布啟動壓力管道爆破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組織、指揮、協調各應急小組的應急行動。各應急小組接到啟動應急預案命令后,應立即向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集結、報到,并統計人數;有條件的應讓人員佩戴明顯的識別標志。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到達事故現場后,應根據損壞設備、人員受困、設備、物資情況,下達疏散人員、施救、轉移物資等指令,有組織地指揮各應急小組展開行動。事故中如伴有或次生人身傷亡、火災等事故,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應及時啟動相應的專項預案。事故應急中,根據事故程度、人身傷亡等情況及時請求就近警察或武警人員增援,為幫助實施警戒、疏散、解救受困人員等提供人力資源。事故應急中,根據事故程度、人身傷亡等情況及時請求消防、醫療等專業機構增援,為幫助實施行動提供專業支持。事故消除后,應立即組織進行事故現場的隔離和保護并采取安全措施,確保人員恢復生產中的安全。制定恢復方案,先逐步恢復未受損壞的部分設備,盡快恢復生產。以全部主設備恢復正常運行為結束點,壓力管道應急工作任務完成后,由應急指揮部下達解除應急狀態的命令。7應急保障根據集團公司物資管理規定,可以采取物資聯儲等方式對事故備件進行儲備,保證在事故情況下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提供事故備件。7.1通信與信息保障應急中使用的對講機頻道、有關人員的電話號碼見附錄A。7.2應急隊伍及裝備保障應急隊伍包括專業技術人員、值班人員、義務消防隊員及外部救援部門人員。應急裝備包括正壓式空氣呼吸器、防毒面具、防塵面具、對講機、水帶、防噪耳罩等。

篇2:爆破員工作崗位職責

爆破員這一崗位一般出現在工地、礦山等施工現場。那么,這一崗位的崗位職責是什么呢若想了解,請閱讀以下這份制度職責大全地區爆破員崗位職責范本。

1.保管所領取的爆破器材,不得遺失或轉交他人,不準擅自銷毀和挪作他用。

2.領藥時必須持《爆破作業證》、帶火藥兜,無證無兜不得領取。

3.炸藥與雷管應分裝在兩個背兜內,嚴禁混裝或用導爆管和導火索捆綁炸藥。

4.從項目經理(制度職責大全項目經理)處領到爆破器材后,應直接送到爆破地點,炸藥與雷管必須分別放在有鎖的爆破器材箱內,嚴禁亂放或混放。

5.掘進及二次爆破(破大塊)地點的每一個入口處都必須有人站崗。只有在確認爆破危險區無人的情況下,方準起爆。

6.導火索起爆時,應采用一次點火法點火,導火索的長度不得短于1.2m。

7.每次爆破后,至少經過15分鐘,經專人檢查安全、通風情況,最后由班長或隊長批準,才準許施工員(制度職責大全施工員)進入工作面。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了:會計崗位職責銷售代表崗位職責

篇3:爆破工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1、未經專門培訓或未經考試合格的人員,嚴禁單獨從事有關爆破的工作。

2、從事爆破工作的單位,必須建立嚴格的爆破器材頒發制度、請退制度,工作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培訓之以及重要爆破技術措施的審批制度。

3、爆破器材必須儲存于專用倉庫內,不得任意存放。嚴禁將爆破器材分發給承包戶或個人存放。

4、從事爆破器材的裝卸運輸人員,必須經過有關爆破材料性能基礎教育和熟悉其安全技術知識。

5、搬運裝卸作業宜在白天進行,炎熱季節可在清晨或傍晚,嚴禁夜間裝卸雷管。如必須在夜間裝卸爆破器材時,裝卸場所應有充足的照明,應許使用的照明是防爆電燈或防爆安全燈,禁止使用油燈、電石燈、汽燈、火把等明火照明。

6、搬運時應謹慎小心,輕搬輕放,禁止沖擊、撞碰、拉托,翻滾和投擲。裝有爆破材料的容器,堆放時不準在上面踩踏。

7、人力裝卸和搬運爆破器材,每人一次以約重25-30kg為限,搬運者相距不得小于3m。

8、運輸炸藥雷管時,裝車高度要低于車廂10cm,車廂底部位要鋪軟墊,雷管箱不許倒放或立放,同一車上不得裝運兩類不同性質的爆破器材,雷管與炸藥不允許在同一車廂或同一地點裝卸。

9、裝有爆破器材的汽車嚴禁在中途加油或修理。

10、裝車后必須在車輛上加蓋帷布,并用繩子綁牢,檢查無誤后方可開車。

11、裝卸和運輸爆破器材時,嚴禁吸煙和攜帶火物品。

12、施工現場不許設庫房貯存爆破器材,如因施工需要,必須臨時少量存放時,應會同保衛,公安部門限量貯存。

13、爆破器材倉庫應派專人負責管理,并應有保衛人員守衛。

14、管理人員必須嚴禁執行爆破材料的驗收,發放及統計制度。

15、在同一地點,露天淺孔爆破不得與深孔,洞室大爆破同時進行。

16、爆破材料在使用前必須檢驗,凡不符合技術標準爆破材料一律禁止使用。

17、爆破工作開始前,必須明確規定安全警戒線,制定統一的爆破時間和信號,并在指定地點設安全帽,執勤人員應有紅色袖章,紅旗和口哨。

18、裝藥前非爆破作業人員和機械設備均應撤銷至指定安全點開采取防護措施,撤銷之前不得將器材運到工作面。

19、在無照明的夜間、中大雨、濃霧天、雷電和五級以上風等惡劣天氣,均不得進行露天爆破作業。

20、裝藥時,嚴禁將爆破器材放在危險地點或機械設備和電源火源附近。

21、裝藥和堵塞應使用木,竹制的炮棍、嚴禁使用金屬棍棒裝填。

22、爆破后炮工應檢查所有藥孔是否全部起爆,如發現瞎炮,應及時按照瞎炮處理的規定妥善處理,未處理前,必須在其附近設警戒人員看守,并設明顯標志。

23、洞挖放炮,自爆破器材進洞開始即通知有關單位施工人員撤離,并在安全點,設警戒員,禁止爆破工作人員進入。

24、起爆前,必須將剩余爆破器材撤離現聲場運回藥庫,不得藏放于工地。

25、點炮人員事先必須選定安全掩蔽地點。當爆破地點沒有安全可靠的撤離條件時,嚴禁使用火藥起爆。

26、用于潮濕有水工作面的起爆藥包,必須進行嚴格的防水處理。

27、填塞物應采用土壤,細砂或其他混合物,禁止使用塊狀的及可燃的材料。

28、在條件充許時,可以水為填塞材料。除抒壺外,禁止使用炮孔不進行填塞的爆破方法。

29、裝藥和堵塞過程中,均須謹慎保護導爆索,傳爆索以及連接件等,以防發生事故隱患。

30、深孔的裝藥,堵塞作業時,應有爆破技術人員在現場進行技術指導監督。

32、孔深超過4m時,禁止用火藥起爆。

33、當信號炮響后,全部人員必須立即撤出炮區,迅速到安全地點掩蔽。

34、禁止用火柴,香煙和打火機點燃導火索,必須使用香或專用點火工具點燃導火索。

35、處理瞎炮,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發觀或懷疑有瞎炮時,應立即報告,并在其附近設立標志,派人看守,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2)處理瞎炮必須派有經驗的炮工進行。

3)處理時,無關人員不準在場,危險區內禁止進行其他工作。

4)禁止掏出或撿出起爆藥包。

5)瞎炮處理后,應仔細檢查爆堆,并將殘全的爆破器材收集起來。來判明有無殘藥前應采取預防措施。

36、處理裸露的瞎炮時,允許用手小心地去掉部分封泥,安置起爆雷管重新封泥起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