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運輸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格式
1事故風險分析
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及影響范圍: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及影響范圍,參見綜合應急預案中《不連溝煤礦事故風險分類統計表》。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1)現場遇險人員堅持“緊急避災、積極營救、安全撤離”的原則。
2)救援人員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在確保搶險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最快而有效地使遇險人員盡快脫險,同時最大程度地降低設備的損害及事故影響程度。
3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同綜合應急預案部分
3.2不連溝煤礦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同綜合應急預案部分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
4.1.1危險源的監控方式、方法
1)膠輪車監控:對膠輪車的制動系統、轉向系統、傳動系統、氣路、油路、儀表、燈光、喇叭、雨刷器等進行每班檢查并做好記錄;做好定期膠輪車年審工作,對達不到合格的車輛及時維修或報廢。
2)業務相關部門做好監督檢查,確保輔助運輸安全運行。
4.2預防措施
4.2.1輔助運輸大巷行人、人貨混裝和人的行為容易造成事故預防措施。
4.2.1.1輔助運輸大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規定。
4.2.1.2司機持證上崗,每班按照車輛操作規程進行檢查。
4.2.1.3嚴禁疲勞駕駛,酒后上崗。
4.2.1.4嚴格執行《不連溝煤礦輔助運輸管辦法》。
4.2.2人員乘車等事故的防范措施
4.2.2.1人員乘車嚴格執行乘車制度
4.2.2.2司機操作嚴格執行《不連溝煤礦車隊車輛安全運行管理規定》。
4.2.2.3膠輪車交通、火災事故防范措施
4.2.2.3.1膠輪車必須執行維修、保養、檢查、運行等制度,防范火災事故。
4.2.2.3.2膠輪車運行前,需要檢查車況,人員要精力充沛操作嫻熟,防范交通事故。
4.2.2.3.3運輸火工品、氧氣、乙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事故的防范措施:要加強對火工品、氧氣、乙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運輸的管理,派專人進行押運。
4.3預警條件
4.3.1無軌膠輪車運輸事故預警條件
4.3.1.1膠輪車制動系統有異常;
4.3.1.2膠輪車運行線路路況不良;
4.3.1.3輔助運輸大巷、交叉路口有行人或有作業;
5信息報告程序
同綜合應急預案部分
6應急處置
同綜合應急預案部分
6.1處置措施
1)發生運輸重大事故后,現場人員應迅速匯報礦調度室,調度員按照礦長或值班礦領導指示,及時通知有關單位和人員。各救援專業組立即開展工作。
2)應立即安排人員下井協助搶救。應立即清理運輸通道、準備搶救車輛,保證各水平的運輸及時、道路暢通。并配備足夠的膠輪車,確保救搶人員、物資及時運到事故現場。
3)事故現場人員應視傷者情況盡快進行有效的搶救。如發生傷害不嚴重,傷者能夠自己行動或能夠搬運且不影響傷勢的,現場人員立即聯系調度室,安排無軌膠輪車把傷者運送到地面。如人員傷害嚴重,應采取適當搶救措施,維持傷者生命,等待救援。
4)事故現場人員在對人員進行搶救的同時,應對現場拉線劃定警戒區域,使危險車輛、設備應與人員隔離,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蔓延擴大或導致此生事故的發生。必要時應立即通知危險涉及區域人員進行撤離。
5)事故處理現場人員,在處理事故的過程中應對現場情況進行記錄,必要時要畫圖進行說明。
6)事故處理結束后,指揮部指定有關部門和人員收集整理事故資料,編制事故調查報告。
7應急保障
7.1應急物資和設備的存放
由機電管理部負責定期監督檢查應急車輛的儲備情況、車隊、救護隊負責做好車輛的維修保養工作,確保應急物資能夠滿足應急需要。機電管理部、車隊要保證應急車輛的完好性的儲備量,不能隨意挪用,要定期檢查維護。應急物資和裝備的類型、數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責任人及其聯系方式等內容都要明確。(參照消防材料庫清單附件三)。
7.2應急搶險救災物資設備調運方式
當發生輔助運輸事故時,請求車隊、救護隊迅速調運車輛及搶險物資,進行搶險救災。
7.3自救器管理
井下作業人員隨身攜帶壓縮氧自救器,并由礦通風準備隊管理、維護、校驗。
7.4急救設備管理
各個采掘工作面備有一定數量的應急救援醫療設備和藥物,礦醫室要配備相應的醫療救治藥物、設備和技術人員,提高礦醫務室應對事故的救治能力。
篇2:礦業輔助運輸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一)為加強煤礦輔助運輸事故匯報、分析、追查管理工作,吸取事故教訓,防范類似事故再次發生,根據《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要求及評分方法(試行)》運輸專業“制度保障”中對運輸管理制度建設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煤礦輔助運輸安全事故是指除煤炭運輸以外,運輸過程中發生的安全事故。(三)應正確處理輔助運輸和安全的關系,定期對職工進行有關輔助運輸安全教育,
確保做到人人遵章守紀,按章作業,防止輔助運輸事故發生。
(四)對違反輔助運輸規章制度造成輔助運輸事故的責任人要嚴肅處理。
(五)煤礦輔助運輸安全事故的報告、調查、分析、處理按照《事故報告與責任追究制度》執行。
(六)輔助運輸事故責任
1.凡屬運輸隊管轄的車輛、軌道、道路及其它設備設施等造成的輔助運輸事故,運輸隊負主要責任。
2.其它非專業輔助運輸隊(組)的輔助運輸系統(線路、車輛及其它設備設施)發生事故,該非專業輔助運輸隊(組)負主要負責任。
3.因人員違章造成的輔助運輸事故,按違章人員所在單位,劃分事故責任。
(七)輔助運輸事故發生后要及時填寫《輔助運輸事故報告》,對事故發生經過、
事故原因、防范措施、事故責任、處理意見等進行詳細記錄并上報主管領導。
(八)建立輔助運輸事故檔案,做好統計分析工作,對經常發生的事故類別、時間、場地、部位和原因進行分析研究,制定改進和防范措施。
篇3:輔助運輸事故現場處置方案格式
1輔助運輸事故風險分析
1.1事故類型
車輛事故
1.2車輛追尾事故
1.2.1發生地點
輔助運輸大巷、采掘輔運巷道
1.2.2事故造成的危害
容易造成車輛損壞及人員傷亡等。
1.2.3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車輛制動系統、燈光、轉向系統有故障。
1.3乘坐人車人身傷害事故
1.3.1發生地點
人車運輸沿線及上下車地點。
1.3.2事故造成的危害
造成人員傷害。
1.3.3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車輛不完好,人員不按秩序乘車。
1.4無軌交輪車運輸事故
1.4.1發生地點
礦井輔助運輸巷道。
1.4.2事故造成的危害
造成人員傷害,車輛損壞。
1.4.3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車輛制動系統、轉向系統、燈光、雨刷器等不完好。
1.5無軌膠輪車火災事故
1.5.1發生地點
無固定地點。
1.5.2事故造成的危害
造成車輛損壞、人員傷亡。
1.5.3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線路出現冒煙或有燒焦糊味、消防器材不齊全等。
1.6膠輪車交通事故
1.6.1發生地點
運行沿線。
1.6.2事故造成的危害
造成車輛損壞或人員傷亡。
1.6.3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人員疲勞駕駛、注意力不集中,膠輪車剎車、轉向、信號系統不完好。
1.7運輸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事故
1.7.1發生地點
運輸沿線。
1.7.2事故造成的危害
爆炸、燃燒造成人員傷亡、設備損壞,爆炸有可能導致瓦斯、煤塵爆炸等次生事故。
1.7.3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未按規定要求進行運輸。
1.8可能發生的時間和造成的危害程度及影響范圍
無季節性,造成設備設施損毀,甚至造成人員傷亡;影響礦井局部或全礦井安全生產。
1.9可能引發的次生、衍生事故
輔助運輸事故可能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2應急工作職責
2.1成立事故應急自救小組
組長:基層單位負責人
副組長:基層單位副職、技術主管、班長
成員:基層單位全體作業人員
2.2應急自救小組職責
2.2.1專業教育、日常培訓。
2.2.2組織指揮實施自救行動。
2.2.3向上級匯報事故情況,發出救援請求。
2.3人員職責
2.3.1區隊長:根據事故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應急救援方案,積極組織區隊人員開展自救工作;及時向礦調度室匯報事故現場的基本情況及現場救援工作等信息;協調救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3.2區隊技術人員:是區隊長組織開展自救工作的助手,在區隊長領導下組織參與制訂應急救援方案;準備與事故救援相關的技術資料。
2.3.3副隊長:根據區隊制定應急救援方案,負責組織好處理事故所需的人員、材料、設備等,帶領人員進行救援工作;負責完成區長安排的某一方面的搶救工作;及時向礦調度室匯報事故現場的基本情況以及正在進行的救援工作等事故信息。
2.3.4區隊值班人員:事故發生后及時了解事故經過、人員傷亡以及現場基本情況等詳細的事故信息,并立即將情況報告區隊長、礦調度室,通知區隊管理人員以及區隊應急自救組織的職工到值班室集合,及時向礦指揮部匯報事故信息,協調事故救援工作中的其他事項。
2.3.5班長:采取措施控制災情;及時匯報現場事故及救援信息;積極組織現場救援或者引導避災。
2.3.6職工:按照事故應急救援方案以及措施的要求,在事故救援指揮部指揮下積極開展救援工作。
3應急處置
3.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3.1.1發生事故,現場跟班隊長、班組長、瓦檢員及現場其它人員要通過各種通訊方式向礦調度室匯報,同時組織現場人員立即按照避災路線撤離;設置危險警示標識;為救護人員做好向導。
3.1.2礦調度室立即指導現場人員安全撤離,停止災區供電(掘進工作面不得停電),同時向礦長,迅速通知礦山救護隊進行救援;通知醫療組趕赴現場待命。
3.1.3立即啟動礦級預案,搶險救災指揮部所有人員迅速到位,研究決定采取的現場應急處置措施。相關部門要做好搶險救災的設備物資、圖紙的準備工作。
3.1.4調度室要立即通知作業區隊、相關科室負責人及其他人員在調度室集合待命。
3.1.5搶險救災指揮部責令相關單位清查傷亡人數。派遣救護隊員災區偵查,根據災區地點及波及范圍制定和完善救援方案。
3.1.6搶險救災指揮部責令救護隊救援按方案進行有計劃的人員救治、搶險救災救災工作。
3.2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3.2.1追尾事故
3.2.1.1巷道內發生追尾事故時,司機必須及時利電話將事故發生的地點、性質、造成危害程度及人員傷亡情況向車隊值班室和礦調度室匯報情況。
3.2.1.2造成人員傷害的,應先對傷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急救,然后向車隊值班室和礦調度室匯報情況。
3.2.1.3根據現場情況,制定措施進行恢復。
3.2.2乘坐人車人身傷害事故
乘坐人車發生人身傷害事故時,司機立即停車,應先對傷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急救,然后將事故發生的地點、性質、造成危害程度及人員傷亡情況向礦調度室和本單位匯報。
3.2.3無軌交輪車運輸事故
3.2.3.1輔助運輸大巷膠輪車發生運輸事故時,現場人員立即將事故發生的地點、性質、造成危害程度及人員傷亡情況向礦調度室和車隊值班室匯報。
3.2.3.2造成人員傷害的,應先對傷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急救,然后護送上升井。
3.2.3.3根據現場情況,制定措施進行恢復。
3.2.4無軌膠輪車火災事故
3.2.4.1膠輪車發生火情時,司機必須立即停車、熄火,使用隨車滅火器進行滅火,并通車隊和礦調度并通知各區隊井下作業人員在風流下方人員進行躲避,上風流人員攜帶滅火器立即趕赴現場進行滅火救援。
3.2.4.2滅火結束后,根據現場情況,制定措施進行恢復。
3.2.5膠輪車撞車事故
3.2.5.1膠輪車發生撞車事故時,膠輪車司機立即停車熄火,并在事故區段兩端設立警示牌,禁止其它車輛駛入,并立即將事故發生的地點、性質、造成危害程度及人員傷亡情況向礦調度室和本單位匯報。
3.2.5.2造成人員傷害的,應先對傷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急救,然后護送上升井。
3.2.5.3根據現場情況,制定措施進行恢復。
3.2.6運輸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事故
運輸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出現泄漏或有發生爆炸的危險時,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把泄漏的容器與其它容器分離開,在事故區段兩端設崗警戒,禁止人員、車輛進入,及時處理,防止事故擴大,同時將事故具體情況向礦調度室和本單位匯報。
3.3事故報告聯系方式、匯報內容
發生事故后,事故現場跟班隊長、班組長、瓦檢員、安檢員等人員及時向礦調度室【電話:4850818、(4850)396、(4850)397、(4850)398、(4850)399】匯報。
匯報內容:發生事故的單位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的簡要經過、遇險人數;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礦關部門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等。
匯報要求:匯報人員不得慌張,匯報時吐字清晰,匯報內容簡明扼要。
4注意事項
4.1作業人員佩帶個人防護器具必須齊全有效,并應熟知防護器具的使用方法及效能。
4.2搶險救援器材必須完好有效適合災情,并能滿足救援要求。
4.3采取的救援對策或措施應對恢復生產創造條件,并必須向指揮部。
4.4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將事故消滅在初始階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圍,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傷害和損失。
4.5對傷者進行救援時,措施要有效,避免二次傷害,救援人員應躲開危險波及的范圍。
4.6施救前,應就近組織人員以最快的速度準備合適的工具。
4.7救援現場應有一人負責統一指揮和監護,其他人員進行施救。
4.8對因擠、壓、碾、砸等原因引起的出血人員,應先采取利用繃帶、毛巾包扎止血,出血嚴重的用包扎法止血,然后進行搬運;對因外傷窒息引起的呼吸停止人員,應先用人工呼吸法搶救復蘇,然后進行搬運;對骨折的傷員,應先固定,然后搬運。
4.9救援結束后,對現場恢復時,應制定針對性的措施,組織配備好人員進恢復。
4.10現場恢復時,應查清事故的原因,制定針對性的措施,以防類似事故的發生。